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滨州市辛店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果在航天飞机上搭载一株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请你想一想,若干天后该幼苗的根据和茎的生长情况将是: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向下生长,茎水平生长C.根向上生长,茎向下生长
D.根、茎都水平生长参考答案:D2.下列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的新品种的是
A.耐寒的小黑麦
B.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
C.太空椒
D.试管牛参考答案:B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
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型、R型两种类型的细菌
B.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消灭
C.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
D.S型细菌数量从0开始是由于R型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参考答案:D4.下列生理活动与生物膜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A.肠腺分泌肠肽酶
B.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C.吞噬细胞吞噬细菌
D.受精作用的完成参考答案:B5.母鸡冬季产蛋较少,养鸡场往往会在冬季用一定强度的日光灯照射鸡舍,以达到促进母鸡产蛋的目的。这种现象在生理学上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免疫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参考答案:D略6.转录所需的原料与形成的产物分别是
A.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mRNA
B.四种游离核糖核苷酸、mRNA
C.四种游离核糖核苷酸、tRNA
D.八种游离核苷酸、DNA或RNA参考答案:A7.ATP是生命活动的能量“通货”,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和黑暗的条件下都能产生ATPB.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RNA的组成单位之一C.ATP与ADP在同种酶的催化下可以相互转化D.ATP的元素组成与质粒、转运RNA的元素组成相同参考答案:C【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分析】1、ATP分解成ADP,放出能量,ADP转化为ATP,吸收能量,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2、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用掉多少马上形成多少.3、动物和人形成ATP通过呼吸作用,植物形成ATP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解答】解:A、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可以在黑暗的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A正确;B、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为RNA的组成单位之一,B正确;C、酶具有专一性,ATP与ADP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可以相互转化,C错误;D、ATP、质粒、RNA都含有C、H、O、N、P五种元素,D正确.故选:C.8.下面是将某细菌的基因A导入大肠杆菌内,制备“工程菌”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1)获得A有两条途径:一是以A的mRNA为模板,在
酶的催化下,合成互补的单链DNA,然后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从而获得所需基因;二是根据目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相应的mRNA序列,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测其DNA的
序列,再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所需基因.(2)利用PCR技术扩增DNA时,需要在反应体系中添加的有机物质有、
、4种脱氧核苷酸三磷酸和
酶,扩增过程可以在PCR扩增仪中完成.(3)在基因工程中,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时,构建的表达载体含有人胰岛素基因及其启动子,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
.在用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时,常用
处理大肠杆菌,其目的是使其成为
细胞,有利于吸收重组DNA分子.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可利用
技术;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转录出的mRNA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常用
技术.参考答案:(1)逆转录(或“反转录”)
脱氧核苷酸(2)引物
模板(A基因)(两空可调换位置)
热稳定DNA聚合(或“Taq”)(3)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Ca2+
感受态
分子杂交
抗原﹣抗体杂交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将某细菌的基因A导入大肠杆菌内,制备“工程菌”的示意图,其中A为目的基因,B为运载体(质粒),C为重组质粒,D为受体细胞.【解答】解:(1)获得A有两条途径:一是以A的m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合成双链DNA,从而获得所需基因;二是根据目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相应的mRNA序列,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测其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再通过人工合成(化学)方法合成所需基因.(2)利用PCR技术扩增DNA时所需的条件:引物、模板DNA(目的基因或A基因)、原料(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和耐热性的DNA聚合酶等.(3)在基因工程中,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时,构建的表达载体含有人胰岛素基因及其启动子,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在用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时,常用Ca2+处理大肠杆菌,其目的是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有利于吸收重组DNA分子.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可利用分子杂交技术;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转录出的mRNA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点评】本题结合制备“工程菌”的示意图,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9.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①全球性气候变化
②水资源短缺
③臭氧层破坏
④酸雨
⑤土地荒漠化
⑥海洋污染
⑦生物多样性锐减
⑧人口数量剧增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④⑥⑧
C.①③⑤⑦D.①②③⑤⑥⑦⑧参考答案:A10.人体内水的来源包括①饮水
②食物中含的水
③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水
④蛋白质合成时产生的水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C11.如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乳酸菌、衣藻、蘑菇和蓝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物质或结构不可能出现在阴影部分中的是
A.RNA
B.染色体
C.DNA
D.核糖体参考答案:B12.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C.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同样程度的干扰其被破坏程度相同
D.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强参考答案:A13.对绿色植物根尖细胞某一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组成如下表,则该细胞器中独立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TCGU3020152510A.CO2+H2O→(CH2O)+O2
B.氨基酸→蛋白质C.丙酮酸+6H2O+6O2→6CO2+12H2O+能量
D.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参考答案:C14.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某细菌每20min就分裂繁殖一代。现将该细菌种群(m个个体)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理想条件下,t小时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是(
)A.m2t B.m220 C.2t/20 D.m23t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分析,细菌每20min就分裂繁殖一代,则Nt=m×2n,其中N代表细菌的数量,n表示第几代.解: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细菌繁殖遵循J型增长曲线.T小时细菌繁殖代数为3t,则种群的数量为m×23t.故选:D.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1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B.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参考答案:C16.科学家用标记二氧化碳,发现碳原子在植物体内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是
A.二氧化碳→叶绿素→三碳糖
B.二氧化碳→ATP→三碳糖
C.二氧化碳→五碳化合物→三碳糖
D.二氧化碳→三碳酸→三碳糖
参考答案:D17.下列关现代生物科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EG可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B.PCR扩增需要耐高温的酶打开DNA螺旋
C.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可得上利用农杆菌转化法
D.去除卵母细胞中的细胞核可通过显微操作参考答案:B18.下列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
)A.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传递兴奋 B.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
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隙参考答案:D19.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A.无机盐、水、维生素
B.NaCl、水、蛋白质C.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D.蛋白质、脂肪、NaCl、水参考答案:C略20.一个由N15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4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A.1/4
B.1/8
C.1/16
D.1/24参考答案:B2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一般来说,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才能通过配子遗传给下一代
B.基因突变不仅是可逆的,而且大多数突变都是有害的
C.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的DNA复制过程中
D.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控制直毛的基因A可以突变为控制长毛的基因参考答案:D22.下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B.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生成量多
C.图中M、N点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最主要是光照强度
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有可能下降参考答案:C23.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影响其风味和品质的因素有几项?①盐的用量 ②酒的种类和用量 ③发酵时间 ④发酵温度⑤香辛料的种类和用量 ⑥豆腐含水量 ⑦盛豆腐的容器大小A.4项 B.5项 C.6项 D.7项参考答案:C24.生长在同一地区的两种杜鹃花的开花时间不同,自然状态下不能交配,这种现象属于A.优胜劣汰
B.适者生存
C.生殖隔离
D.性状分离参考答案:C25.受精过程的顺序为(
)①第一次卵裂开始
②释放第二极体
③顶体反应
④穿越透明带
⑤雌、雄原核的形成
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④⑤⑥①
C.④⑤②①③⑥
D.③④②⑤⑥①参考答案:D26.科学家做过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对下部琼脂块(即图中的①②③④⑤⑥部分)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③④⑤⑥中,⑤含生长素最多B.①含生长素比②少,⑤含生长素比⑥多C.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D.③④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⑤⑥中生长素含量之和多参考答案:D27.图1为某一果蝇(2n=8)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示意图,图2所示为该果蝇体内某一细胞分裂图像中部分染色体的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AB段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BC、FG和LM段染色体组数目减半的原因相同B.图2代表的细胞为极体,出现在图1的EF段,产生的子细胞全部异常C.观察100个图2细胞所示时期的细胞,发现5个出现了图2所示情况,则异常细胞比例为5%D.图1中AB、EF和IJ段细胞含DNA分子数目相同参考答案:D图1中AB段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和后期,该阶段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染色体组数目减半的原因一定是细胞一分为二,A项正确;图1是“某一果蝇”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曲线图,只有雌性果蝇体内会同时出现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所以该果蝇只能代表雌性果蝇。图2所示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加之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只能是极体,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全部异常,B项正确;100个极体正常分裂后会产生200个正常的子细胞,有5个细胞异常分裂后会产生10个异常的子细胞,所以异常细胞的比例为(10÷200)×100%=5%,C项正确;AB段细胞中含有16个DNA分子,EF段细胞中含有8个DNA分子,IJ段细胞中含有16个DNA分子,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8.右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各项中正确的是(
)A.某人由于花粉过敏,会引起A液增多,C液减少B.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C中C.2处细胞的内环境为血浆,3处细胞的内环境为淋巴D.A液中的02进入组织细胞中被利用至少要通过5层生物膜参考答案:D29.下列不属于基因突变特点的是A.随机发生
B.普遍存在C.自然状态下突变率很低
D.突变都是有利的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基因突变特点:随机性、普遍性、有害性、频率低、多方向性、可逆性。A、B、C符合,D、突变都是有利的,错误。考点:基因突变的特点。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基因突变的特点。30.在月季花药培养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中,哪个时期最易成活?
A.单核期前的花药
B.单核期后的花药
C.单核期花药
D.双核期参考答案:C31.下列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A.酵母菌
B.支原体
C.艾滋病病毒
D.蘑菇参考答案:C32.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
)参考答案:A33.人体的免疫功能,可清除自身的损伤细胞,在这一生理过程中,损伤细胞属于A.病原体
B.抗原
C.抗体
D.记忆细胞参考答案:B34.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参考答案:B35.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方法,能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别分离出()①大肠杆菌②霉菌③放线菌④自生固氮菌A.④②③ B.④③① C.④①② D.①②③参考答案:A固氮菌的氮源是氮气,所以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但是④固氮细菌可以生长;霉菌是真菌,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后,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如大肠杆菌、固氮细菌)和放线菌,但是不抑制真菌,所以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可以选择出②霉菌;培养基中加入10%酚可以抑制细菌(如大肠杆菌、固氮细菌)和霉菌,所以可以筛选③放线菌,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选择性培养基是指支持特定微生物的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分离培养基,利用这个原理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36.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参考答案:D37.白化病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如果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这个儿子如果与患有白化病的女人结婚,婚后生育出患有白化病女孩的几率为()A.1/2 B.1/4 C.1/6 D.1/12参考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能生出白化病女儿,说明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又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故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据此答题。【详解】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白化病的致病基因是a,正常的基因是A,正常夫妇的基因型为A_,由于正常夫妇有一个患病的女儿aa,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Aa,由于Aa×Aa→1AA:2Aa:1aa,所以该正常的儿子的基因型为1/3AA、2/3Aa,患白化病的女人的基因型为aa,所以这个儿子如果与患有白化病的女人结婚,后代是患病女孩的概率为2/3×1/2×1/2=1/6。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38.右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A.15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参考答案:D39.如果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两个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并只供给精原细胞含14N的原料,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15N、14N标记的DNA分子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为(
)A.100%、0
B.50%、50%
C.50%、100% D.100%、100%参考答案:D40.基因工程中DNA重组最常用的载体是:A
病毒DNA
B
细菌染色体DNA
C
植物DNA
D
动物DNA参考答案:A略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
并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1)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
。在对该地区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进行调查时,常用
方法;在调查该地区群落结构时,要注意调查不同物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困生个案研究帮扶工作措施
- 休闲食品健康化转型与新兴市场拓展的深度研究报告
- 传统食品工业化生产改造技术2025年行业应用趋势前瞻报告
- 传统食品行业2025年生产自动化改造对产业链影响报告
-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与实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医学院《景观设计-广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2024-2025学年数学七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成都大学《统计预测和决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茶业口镇腰关中学2024-2025学年数学七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年中国职业教育行业投资环境研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GB 8109-2023推车式灭火器
- 音乐考试真题
- 彩钢屋面自粘卷材施工方案
- 石油化工设备设计便查手册
- 集卡车安全操作规程
- 高考英语词汇3500电子版
- GMP认证资料设备管理制度
- 赫兹接触课件完整版
- 2022年新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脑癌-胶质瘤NCCN患者指南中文版2021
- 生命教育(中职教师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