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七初级中学高一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七初级中学高一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七初级中学高一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七初级中学高一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七初级中学高一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七初级中学高一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噬菌体内的S用35S标记,P用32P标记,用该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后,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那么在子代噬菌体中35S和32P的分布规律是()A.外壳内含有35S和32S,核心内只含有32PB.外壳内只含有32S,核心只含有32PC.外壳内含有35S和32S,核心内含有32P和31PD.外壳内只含有32S,核心内含有32P和31P参考答案:D【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1、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中独立生存.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所以子代噬菌体内没有35S,只有32S;DNA分子能进入细菌,且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子代噬菌体内有32P和31P.故选:D.2.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蓝藻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B.它们都有染色体C.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D.原核细胞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核细胞相似参考答案:B3.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四个染色单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B.一个四分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D.一个四分体就是两对染色体参考答案:B4.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化分子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

)A.4

B.2

C.6

D.3参考答案:D5.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少(

)A

B

C

D参考答案:A6.结核病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近年来随着结核杆菌抗药菌株逐渐增多,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结核杆菌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可产生相应的抗体将其消灭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参考答案:D7.有关病毒的起源及与细胞的关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分子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A、病毒离开寄主细胞不能进行复制和增殖,因此先有细胞,后有病毒,支持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的起源观点,A正确;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不支持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的起源观点,B错误;C、病毒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化学组成简单,按照生物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观点,病毒发生在细胞出现之前,不支持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的起源观点,C错误;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不支持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的起源观点,D错误.故选:A.考点:烟草花叶病毒.8.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转运氨基酸的RNA种类分别是

)A.20种和61种

B.20种和20

C.20种和64

D.61种和61种参考答案:A9.用同位素标记法跟踪氨基酸,了解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可以看到标记物先后依次出现在下列细胞结构上(

)A.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

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C.细胞膜、内质网、细胞核

D.内质网、核糖体、细胞膜参考答案:B10.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

A.轴突→树突→细胞体

B.轴突→细胞体→树突C.树突→细胞体→轴突

D.细胞体→树突→轴突参考答案:D略11.人成熟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A.环境因素的影响

B.遗传因素的影响

C.功能对寿命的影响

D.核、质的相互影响参考答案:D12.人的成熟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较短,这一事实体现了A.环境因素的影响

B.功能对寿命的决定C.核质相互依存的关系

D.遗传因素的作用参考答案:C略13.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A.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B.细胞膜和核膜C.中心体和纺锤体

D.核糖体和内质网参考答案:A14.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参考答案:B15.对于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参考答案:C【分析】种群的数量变化主要分为J型曲线和型曲线,前者是在理想环境中出现的数量变化;后者是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出现的数量变化。【详解】①K值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最大值,①正确;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②错误;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变,③正确;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之前开始捕捞,剩余数量维持在K/2,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④错误。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6.检验动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脂肪,一般可使用下列哪种试剂?

A.碘液

B.斐林试剂

C.双缩脲试剂

D.苏丹Ⅲ染液参考答案:D17.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要的细胞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者都具有能量转换的功能

B.两者都含有核酸C.两者的基质成分与功能不同

D.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内参考答案: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因此两者都具有能量转换的功能,A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B正确;由于两者的功能不同,所以两者基质的成分也不同,C正确;线粒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内,而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部位,D错误。18.下列结构中,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膜结构细胞器有①细胞膜

②线粒体

③内质网

④核糖体

⑤高尔基体

⑥溶酶体

⑦核膜

⑧中心体A.①②③⑤⑥⑦

B.②③⑤⑥

C.②④⑦⑧

D.②③⑦⑧参考答案:B19.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参考答案:D20.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对生物的个体生长发育和机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B.细胞坏死最终以细胞膜破坏,胞浆外溢而死亡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溶酶体有关D.在成人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实现的参考答案:D21.下面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的是参考答案:C2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

A.同时发生于第一次分裂后期

B.同时发生于第二次分裂后期

C.同时发生于第二次分裂末期

D.分离发生于第一次分裂,自由组合发生于第二次分裂参考答案:A23.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其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一株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某海岛上,该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A.3:1 B.15:7 C.9:7 D.15:9参考答案:C起点是Cc,第一年后应该是1/4CC、1/2Cc、1/4cc,第一年植物所结种子在第二年萌发后继续自交,其结果是3/8CC、2/8Cc、3/8cc,第二年植物所结种子在第三年萌发后继续自交,其结果是7/16CC、2/16Cc、7/16cc,故三年之后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9:7,C正确。【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24.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是指()A.姐妹染色单体配对的现象 B.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C.四条染色单体构成四分体 D.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参考答案:D【分析】联会指同源染色体进行的两两配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即为四分体。【详解】联会是指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联会的结果是形成四分体。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4条姐妹染色单体。

25.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中,先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和pH值分别属于()A.自变量和因变量 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D.自变量和对照变量参考答案:C【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析】自变量是指在一组变量中,能够影响其他变量发生变化,而又不受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自变量一般是对所研究现象的一种解释.

因变量是指依赖于其他变量,而又不能影响其他变量的变量.因变量一般是我们所希望解释的现象.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解答】解: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的活性,pH、底物浓度、酶浓度等都属于无关变量.故选:C.26.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DNA分子等②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染色体中含有DNA,原核细胞拟核中含有DNA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参考答案:C27.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传递规律并推测其位于染色体上B.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参考答案:A28.在小白兔的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C.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D.线粒体和核膜参考答案:D29.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参考答案:B30.占大豆细胞干重最多的有机物是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核酸参考答案:B31.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的是(

)。①酒精被胃黏膜吸收

②细胞与内环境进行气体交换③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

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B32.核酸在真核细胞里的分布情况下列那项最合适A.DNA全部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全部在细胞质中B.DNA和RNA全部都分布在细胞核中C.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分布在细胞质中D.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参考答案:D33.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膜的功能(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细胞合成的激素分泌到细胞外C、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速率

D、作为系统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稳定参考答案:C34.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动物的呼吸速率。下列关于该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试管内加入的试剂是NaOH溶液B.温水的作用是使瓶内温度相对稳定C.实验中玻璃管内的红墨水向右移动D.该装置直接测定动物呼吸释放的CO2量参考答案:D试管内的试剂可以是NaOH溶液,作用是吸收CO2,A正确;广口瓶入盛有温水的水槽内是为了使瓶内温度恒定,B正确;由于小鼠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的红墨水会向右移动,C正确;该装置可直接测得动物呼吸时所消耗的氧气的量,不能直接测定动物呼吸时所释放的CO2量,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名师点睛】解决本题需要结合题意明确:实验的目的——测定小鼠在某一温度下的呼吸强度;实验的原理——小鼠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试管内的NaOH溶液吸收,玻璃细管中红墨水滴移动的距离代表有氧呼吸氧气的消耗量。35.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

)A.是否是纯合子

B.产生配子的比例C.基因型

D.产生配子的数量参考答案:D36.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两条肽链组成,共有48个肽键,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最接近于(

A.6400

B.5550

C.5536

D.864参考答案:C37.已知某动物的体细胞内有2n条染色体,那么该动物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染色体的条数为

(

)A.2n

B.4n

C.n

D.3n参考答案:C38.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A.330

B.660

C.990

D.1320参考答案:C39.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能控制某种RNA的合成

B.高倍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可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真核细胞的核膜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参考答案:A40.下列关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所起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合成DNA、RNA、脂肪等物质时,需要磷酸盐作原料

B、根瘤菌的固氮酶中含有钼、铁,说明某些金属元素可以成为一些复杂化合物的构成元素

C、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要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这说明无机盐在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中有重要作用

D、人缺碘会患大脖子病,是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参考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9分)下图A与B表示某同一生物体内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过程,据图回答:

(1)图A中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一段是

。(2)图A中cd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

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条;de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

期;中心粒复制加倍的时期为图A中的

。(3)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