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测各块复习心得+快速选答案法已更新05先说本人情况,07年毕业于某某211大学,学的是工科,纯工科思维.“荒淫无度"不知社会为何物的玩了大学四年,快毕业的时候因为种种因素的叠加被迫选择了一个让人很清闲的事业单位。过着不痒却很痛的日子(主要是money太少)。在纯粹的虚度了2年的时间后,开始思索人生规划。于是乎,随即决定参加本省省考,一直以为省考都是7-8月举行,谁今年情况有变,提前到了4月,也就是13省的联考。还好我从一月份就慢慢准备。都是在电脑上看PDF格式,也没看过什么视频之类的。(没买过任何培训机构的教材,电子版倒是下了很多,主要是华图砖块。书籍在自己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凭着感觉买了几本本省某些机构出的。随着技能和知识的提升,后来想想又花了冤枉钱。那些东东就是粪草。)虽然自己每天都看电子版的教材,但很少动笔,行测没有系统总结,申论更是不知如何下笔,就知道申论都是神马。可想而知,省考彻底败北.败的很实在,但有收获.没有灰心,继续总结失败的原因。之后,定决心一定要考公,脱离现在的这个单位,依然花了200多大洋买了书面教材,并制定了计划,从8月份开始看书.这里顺带提一下,这套砖块很有帮助。大概6月份买的书,吸灰了大概一个月半。8月份开始全面系统复习。
ﻫ
接下来我就把自己对行测各块的学习心得和大家交流下,一个可以让自己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点和知识结构的记忆,一个就是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少走弯路。
ﻫ
从八月到现在,差不多四个月半的时间,也算是有了很大提高,不论从正确率和速度,但离最终状态还有一定距离,我也的抓紧.
本心得对有有些实战经验但有困惑或是迷惑的人,非常实用。困惑,什么题型用什么方法等。
ﻫ先来说说
资料分析吧。。。。。。
ﻫ
资料分析,大家头痛,我也头痛。自信心满满的去做,步骤方法都对,可答案还是错了。。.。信心备受打击。最后形成,越是错的离谱,自己越是想去做,试图证明自己能行,可最终证明自己如此的行为只会让自己陷入一种僵局。所以心态很重要,如何正确看待错误。
ﻫ总结资料错误率高,普遍错在那些题后.我得出,要快速而又准确的选对答案,基础是关键。那那些是关键?我认为:直除、差分法、短除法、估算法、十字相乘
增长率、复合增长率等这些概念及其的快速算法都是重点,同时,要非常熟悉1/n=0.0xxx(N小于等于20),能快速的进行小数和分数的比例混算。
ﻫ
接下来我会一一介绍.
ﻫ
首先我要强调一点就是做资料分析的关键一点:先提取题干关键词,并且快速观察选项.知道问什么,知道选项有什么区别。这样能让我们快速定位选对方法。因为始终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我已经知道哪些方法了,要么能算对可时间太长,要么用时很短却错了,总之就是不能非常精确找准答案。很不幸,你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也面对的这样问题。那我是如何克服,如何提高的了。很简单,多练习,多总结,多思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脑子里每天都在思考对于资料的计算我还有什么方法能提高速度。
ﻫ
ﻫ直除、差分法、短除法、估算法、十字相乘
增长率、复合增长率这些概念不做介绍。我会结合部分例子进行解析。这里先给出一些东东
ﻫﻫﻫ1=1
1/2=0.5
1/3=0.333
1/4=0.25
1/5=0。2
1/6=0.167
1/7=0.142857
1/8=0。125
1/9=0.1111
1/10=0。1
1/11=0。0909
1/12=0.08333
1/13=0.0769
1/14=0.071
1/15=0。0667
ﻫ1/16=0.0625
1/17=0。0588
1/18=0。05555
1/19=0。052
1/20=0.05
ﻫﻫ我可以很负责的说,资料分析中的90%以上的比例都可以化成或近似化成分数。.。。..。掌握好分数和小数的转换,做题的时候那种简介找那种,非常快。
ﻫ题目是随机找的,以此证明方法的通用型。。。.
ﻫﻫ例如:坛子里有这样的一题。
ﻫ
2002年某省文物事业机构数目由上年的158个增加到了164个,文物事业机构人员数由上年的2420人减少到了2393人。具体如下:
ﻫ
文物单位:文物单位个数为63个,比上年增加5%,文物单位人员数为320人,比上年增加7.02%.其中:文物保护管理单位个数为61个,比上年增加5。17%,文物科研及其它文物单位个数为2个,与上年相等;文物保护管理单位人员数为266人,比上年增加9.47%,文物科研及其它单位人员数为54人,比上年减少3。57%。
ﻫ
博物馆:博物馆个数为90个,比上年增加3.45%,博物馆人员数为1690人,比上年减少2.14%。其中:综合类博物馆个数为43个,比上年增加16。22%,历史类博物馆个数为34个,比上年减少8。11%,艺术类博物馆个数为6个,比上年增加20%,其他博物馆个数为7个,比上年减少12.5%:综合类博物馆的人员数为1004人,比上年增加2.76%,历史类博物馆的人员数为568人,比上年减少11.25%,艺术类博物馆人员数为69人,比上年增加21.05%;其他博物馆人员数为49人,比上年减少7.55%。
ﻫ
文物商店:文物商店个数为11个,与上年相等,文物商店人员数为383人,比上年减少2.79%。
ﻫ
93.人员比上年有所减少的文物事业机构减少的人员总数为
ﻫ
A.89
B.78
C.85
D.27
ﻫﻫ一、找题干关键词
人员
比上年减少
文物事业机构
根据这个我们只能在
ﻫ
博物馆:博物馆个数为90个,比上年增加3。45%,博物馆人员数为1690人,比上年减少2.14%。
文物商店:文物商店个数为11个,与上年相等,文物商店人员数为383人,比上年减少2.79%。
这里面找减少的机构人员。在定位到:
历史类博物馆的人员数为568人,比上年减少11.25%;
ﻫ其他博物馆人员数为49人,比上年减少7。55%。
ﻫ文物商店人员数为383人,比上年减少2.79%.
第一步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计算的问题,如何快速计算
历史类博物馆的人员数为568人,比上年减少11.25%
求减少量。11.25%近似化成11%(这里缩小了0.0025,最后的结果肯定也是缩小的.基本上最后的计算结果会非常接近真实值)
11%=1/9
于是增长量就等于568*1/8=71
这个一下就口算出来了.。。。比直接568-568/(1-11.25%)快很多。
扩展一下:基数为A,变化率为B(包括增长率和减少率)。在进行变化率近似时,假设近似值为C,如果C小于B,估算的结果缩小(缩小的大小,视你近似的幅度。一般小于1%,那么这个值基本上可以当做实际值)
如果C大于B,估算结果略大于真实值。范围同上.
其他博物馆人员数为49人,比上年减少7.55%.
7。55%近似=8%
=8/100=2/25(扩大了0.05)。最后结果就是49*2/23,为了便于计算在进行变化等于(因为有个23,所以直接把49估算为46.因为前面我的变化率进行了放大,这里基数我进行了缩小(缩小的幅度(49-46)/49=0.06,当然考试的时候我们不可能这样进行考虑,这里这样做只是为了说明问题,考试的时候数字都比较特殊,我们进行这样估算的时候可以比较放心),所以两者基本上互消了)46*2/23=4
这个结果基本上和真实值没什么差距。
ﻫ文物商店人员数为383人,比上年减少2.79%.
这里的2.79%既可以近似为3%也可以近似为2.8%究竟选那个比较好呢?当然是2.8%了,这个近似幅度小,误差小。并且也有现成的分数进行近似。当然如果没有现成的,当然要近似成3%了.
因为1/7=0.14,所以2.8%=1/35
最后结果就是383/34=11(因为只放大了一点点,所以最后的结果基本上和真实值一样。)
ﻫ
熟悉以后,这样的题目坐下来基本上就1分钟不到就收操.很速度.
我会尽量尽快更新,但由于我也要在坛子里找题目,结合题目介绍自己的方法,这样大家会更容易懂。所以有时候会慢一些,这里也希望发动大家的力量,可以把自己遇到感觉复杂计算量大或是典型的题目发上来。我加入到讲解中。
期间,我会借鉴数量关系、语言理解的一些解法。换句话来说,这些部分都可以作为一个系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用一些语言理解的思维解资料分析,例如关键词法.用资料分析的估算法
比例法等接数量关系的部分题目。
ﻫ今晚因为回来的晚,就不更新了,主要是还没写好,我也是临时写临时发,也需要一个系统的组织。明天会更新.同时,也希望大家多提意见或是困惑,也许你的困惑正是我的困惑,说出来后,大家讨论,可能就迎刃而解。
说明一点,因为权限问题,我只能在跟帖中跟新,所以希望有兴趣的同学多翻几页或是点只看楼主等。
ﻫ第二次更新地址48楼49楼
ﻫ第三次更新地址
79楼
以后的更新,我会在帖子的题目中注明,比如说第一次更新我会注已更新01
第二次已更新02如此类推
书接上回。
先谈点题外话,扯几句闲.
先放个框架,看有人愿意听我是如何来准备公考的没(尽管我也没上岸,但我认为还是有一些借鉴价值。李司令说过,要想成功就要找上岸的人取经,这句话我认为正确了一半,现在补充一下下半句,要想成功也可以去听一个用心去准备公考人的心得。他走过的路,你也许正在走或是即将要走;你走过的路没发现的风景,说不定我可以发现.不知道大家同意否?)
ﻫ
申明一点:我也是个普通人,我所写的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摆cool,我也是一个没有上岸的人,同样在努力,我之所以这么做,上面说的很清楚.另外,这些都是我的个人看法,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有同学发现问题是,欢迎提出,我会立马改正。
ﻫ我们如何看待公考,如何准备公考,用怎样的心态去分析公考呢?从打算公考开始,我就有意识没有意识去思考这个问题。现在的公考大军越来越壮观,而难度也越来越大,如国家考试中心说的这个试卷是有非常好的区分度的.那我究竟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脱颖而出。。。.。..思前想后,我发现公考的行测有规律可行,申论亦如此,只不过申论需要更上一层楼。可以这么说,如果一个人的申论系统思维非常全面,逻辑很清楚,也就是一个人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全面的去看待,在把这套思维通过有变化有发展的用来行测的准备中,这个人绝对能成功。我一直在寻找系统的复习方法。
ﻫ我先来说说我是如何看公考的试题的.
大量的题目,超高人气的岗位竞争。那我们还能从这里看到些什么了?当然有,企业里有一句话:一个企业发展前景如何,关键看他有没有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ﻫ那我们的优势在那里?不管你是全职公考还是兼职公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时间和毅力.
以140道题为例,我们要想保证又快又准的做完,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相信没有几个人能踏实的做完,甚至有些同学题目还没来得及看时间就到了。所以把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极端问题就是又快又准的搞定140题。
经过我的总结和思考,要搞定这个,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看完题目以后就能条件反射的选答案.
ﻫ如何做到条件反射呢?前面我说到我们的优势是时间,我只能从这里做文章。(未完)
。。。。。
我称之为快乐的公考准备法,当然这个是相对来说.什么叫快乐的公考准备了?就是用一颗平常而又乐观放松的心态去看待公考,去看待结果。我知道每个人都想上岸,包括我,可我也知道心态不好的人,考试的时候能力是不可能完全发挥的。
ﻫﻫ
言归正传。
ﻫ昨天我主要说了点分数和小数的转化.
说明一下,鄙人从准备公考到现在总共做了不到10套试卷。具体没数。我这个应该不是题海战术吧。申明一个我也不喜欢搞题海战术,主要是太累了。试卷都是真题。我认为做一套就要有一套的收获和问题的发现。所以更多的时候,我是思考如何快速解决问题上.这个主要是抓住了应试的特点来进行招诀窍的.
今天我就谈一谈比大小。纵观国考和省考的的资料分析,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发现一些这样问题,给你一个柱状图
表格图
烧饼图等等,一些数据罗列其中,问你他们中那个的增长率最快那个的产量最大等等,本质是比大小的问题。.。。.这类问题,碰到好点数字还好说,但大多数都是浪费时间的主。那有没有什么较快的方法呢?答案有.
ﻫ先做个铺垫.A/B=n
当A
B变化时,如何判断整个值是变大变小呢?
我相信很多人肯定都已经背了那个了,当A的变化率(包括增大和缩小)大于B,整个值可大可小;反过来当A的变化率小于B是,这个值可小可大;或者用差分法比较大小。
大家懂这个理,可运用的时候,怎么就快不了呢?根本原因没有根本理解这个.包括我在内。
这里我想提供一种我个人总结出来比差分法还快的的方法,有时候差分法还要动笔,我的方法大多数不用.绝对能提升速度。但差分法也是其基础,身为公考者,这个方法也要掌握。考试的时候灵活运用.
ﻫﻫ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值变大变小如何快速判断。注意这个是神,还需要自己多完善。考试的时候没有计算器,所以这里我也不用计算器,纯粹的通过我们的分析和估值来快速的判断大小
ﻫﻫ假设一个班50个人,高考毕业时,考取大学的人数25人,这个班的高考录取率就是50%
ﻫﻫ我在假设一个情况,这个班在开学的时候,有10个同学转学到这个班,人数就有60个人,终考上大学的人数是N人,那毕业率M比之前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我先来说一种最理想的情况,来的10个人全部都考上了大学。那最终的升学率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ﻫ可能有的同学,要计算一下才能回答.这个态度比较严谨,考试不实用。我这里强调的是用一种常识的思维去解答.10个人都考上了,算都不用算,直接可以回答肯定比之前的大。为什么啊?常识,不解释。我也解释不来。
希望大家记住这个例子非常好用。
ﻫ接下来我会说如何判断M变大变小了
N这里只考虑大于25的情况。基数是60ﻫ
当N=26,,这个一眼就看出来,M小于50%
当N=28呢,29呢,我敢很肯定的说,M也小于50%
当N=30,我肯定的说和原来持平。
ﻫ当然这里的数字我举得比较特殊。这么做只是为了说明问题。
ﻫﻫ好,精华来了。
ﻫ任何一个分数,分子分母都可以拆分某两个数相加。那我就能快速比大小.
找个例子。
112/321
156/420那个大,那个小。.。。。肯定是右边大,左边小。
分析:右边156/420=(112+44)/(321+99)
换句话来说:156/420的值其实是112/321和44/99根据某种内在规律的叠加。有点类似十字相乘法。
ﻫ其156/420的值介于112/321和44/99之间。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只要确定112/321、44/99那个大就行.。。。.我在把112/321分解为44+68/99+222
毕业生理论。。.。99个人考取44个,你222才考取68..。。要是咱两一合并毕业率肯定被拉低,所以44/99大于112/321
所以右边大。这里有个小窍门。99的一半是49。5,44非常接近49.5.。。。。而222的一半111,68与111相差大大了.。。所以肯定前者大。
ﻫ如果你用差分法,你还要去计算下112/321的值
接着在计算一下44/99的值,你才能下判断。很浪费时间。我不用计算。。.。只要找到增量的比值。就能确定大小,这个只要宏观分析就行。(有一个增量判断大小的分水岭,我这里不道破,看有没有有心人看的出来。我题目已经很清楚的表明是什么了。)
ﻫ找个国考题测试下。
希望某位同学提供一下,我一下找不出来,我就到坛子里随便找个比大小的
题目如下:1150.9×7.8%/(1+7。8%)
ﻫ1067。12×15%/(1+15%)
ﻫ1246.97×10。9%/(1+10。9%)
ﻫ1067.67×13%/(1+13%)
问那个最大。。。。
ﻫ看完题目,我们老老实实的计算,那你就中出题的套了。。。。注定你是被淘汰的。
。。。。。。这个题太那个啥,我看着也不好比。..。.哎。。。搬石头砸自己脚了..。。
ﻫ那咱们是不是一来就把值进行放大放小呢。。。。答案否定,这样做的后果,稍不小心可能你结果就会计算错误。。。。。因为放大放小,是会影响真实值的,那怎么估值了,根据变形后的情况估值.
一串的小数..。。没关系我们可以画成分数哈哈
ﻫ7.8%近似啥比较合适了,那肯定是8%了。。..只是扩大了0.002几乎忽略的。.。.也就是2/25
1150.9×7.8%/(1+7.8%)=1150.9*2/25*(25/27)=1150。9*2/27
同理。。。。15%=3/20
1067.12×15%/(1+15%)=1067.12*3/20(20/23)=1067。12*3/23
1246.97×10.9%/(1+10。9%)=1246.97*1/10
1067。67×13%/(1+13%)
这个比较特殊,13%近似成那个分数比较好呢.。。。可能很多人认为1/7比较好。。。。错了,1/7=0.142857比13大的多了。。而12。5就堪称完美了,所以13%近似成1/8
整个值缩小了0.005
ﻫ1067.67×13%/(1+13%)=1067.67*1/9
ﻫ
1150。9
1067。12
1246。97
1067.67
这几个数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谁大谁小。。。。所以问题就转化到了2/27
3/23
1/10
1/9
一看这个也好比较啊。。.。。。3/23
和2/27这个明显前者大,不用计算。。.。。我的毕业率理论要解释,我23个人都考取了3个,你27个人,才2个,这个不是进步兼职就是后退。
ﻫ所以
最后只要比较
1067.12*3/23
和
1246.97*1/10
1246.97是1067。12的1。3倍不到。。。。3/23=1+2/10+13
这下就变成了看2/13与1/10的比较。。。.毕业生理论。。。。定眼一看2/13大。.。由于3/23是2/13和1/10某种数学的加权值.。..所以值肯定是介意1/10—2/13。。.。。在定眼一看3/23是1/10的1.3+倍。.。。一个是1.3倍不到,一个大于1。3倍,相互抵消后,所以1067.12*3/23最大。
ﻫﻫ这题我没用过计算器,唯一计算过的地方就是3/23的值。。.。。。最后没办法。全部都是用我的理解来宏观解答的。。..。。希望大家能看明白。.。。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留言。我会做详解。。。.以很多步骤是不用写出来的,只是为了详解,才这样,实际上这个题的时间大概就是35-50秒吧
关键是熟悉小数转化
ﻫ今天就到这里.。。。明天我估计会说下估值吧。。.。因为整个资料分析的拦路虎就三只
一只
审题
ﻫ一只如何快速计算
一只
如何估值如何知道自己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等。
另外我打字也不容易,希望尽量看帖的兄弟姐妹,给我个面子,顶顶贴,这样我会更有动力去更新。。。。.ﻫﻫ
ﻫ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09年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在其他国家汽车销售进一步疲软的情况下,国内乘用车销量却持续上升,当月销量已达83.1万辆,比3月份增长7.59%,同比增长37。37%。
乘用车细分为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功能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其中,轿车销量比3月份增长8.3%,同比增长33.04%;MPV销量比3月份下降3.54%,同比下降4.05%;SUV销量比3月份增长19.27%,同比增长22。55%;交叉型乘用车销量比3月份增长3。62%,同比增长70。66%。轿车、MPV、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占4月份乘用车总销量的比重分别为71%、2%、6%和21%。ﻫ
91。与上年同期相比,2009年4月份乘用车销量约增长了多少万辆?
ﻫA。13。2
B.22.6
C.31.1
D。40.4
ﻫ找关键词:上年同期
2009年4月份乘用车...。观察选项。。。每个数字的开头不一样,我们只要求出第一个数字就知道答案了。。。
运用我前面的方法。。.。37.37%
这个数字不特别,怎么近似比较好了。我必须给自己找个特殊的数字。。。。。。选38是比较接近了。.。问题是也没合适的分数进行选择。。。。淘汰。。.只能选36,36=0.4*0。9=9/25
这个值我是缩小了。。。所以如果基数不变,那我最后的答案肯定是略缩小。但不影响答案。..。毕竟我只是缩小了0.0137可以忽略.最后增长量为:83。1*9/34找特殊34=17*2,所以我的想办法让基数83.1变为能被17约分的数字,由于我前面是缩小了,所以这个基数就变大,这样就能相互抵消。。.。刚好85=17*5所以.。。83.1*9/34变形为85*9/34=45/2=22.5这个不用动笔直接口算了吧。。。。ﻫ选B。。。。。我用计算器算下看看答案和我的这样算的答案有多大区别。.。。计算器的结果是22.606。。。我的答案是22.5
基本上这个不会误差到让我们不能选择答案吧。。。ﻫ这道题定位准了。。。30秒收操。ﻫ
ﻫ
92.2009年3月份轿车销量约为多少万辆?
A.64
B.59
C.54
D。50
ﻫ
同理定位。。。.ﻫ看完之后终于明白这题的计算量很大.。。.但没办法也要做,所以不害怕相信自己能行。。。
4月份轿车的销量:83*71%=83*5/7=84*5/7=60
这里我增加了1,由于1/83。1=0.0X,0.0x*84小于1,所以最后误差绝对是小于1的。ﻫ3月份销量等于:60/1+8.3%=60-60/12=55(原理:4月份销量减去增长量等于3月份销量)ﻫ选C
计算器计算结果83*71%=59
59/1+8.3%=54。4
不影响选择性
ﻫ
93.2008年4月,SUV销量比MPV销量约:
ﻫA.少2.3万辆
B.多2。3万辆
C.少3.4万辆
D。多3。4万辆
ﻫ定位吧.。。。这题一看题目,我疯了。。。计算量太TM大了..。哎。。.
脑子里一定要清楚.。..每个量之间的关系。。。。。有个逻辑关系
先求09年的销量,再求08年的销量。。。ﻫ我这里就不继续讲怎么近似了,前面两题我已说过。ﻫ09年SUV=83.1*6%=85/17=5(扩大了点)
MPV=83.1*2%=1.66
08年SUV=5/1+22.55%=5-5*2/13=4.9
MPV=1.66/1-4.05%=1.66+1.66*2/3=1。66+1。8*2/3=2.8(偏大)最后的结果4.9-2.8=2。1(最后结果偏小)ﻫ选B
94.关于2009年3月份各种车型销量在总销量中所占比重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ﻫ
A.交叉型乘用车低于21%
B.SUV超过6%
ﻫC.MPV超过2%
D.轿车超过71%
首先要有个大局观,三月份的销量会影响到4月份的销量...反过来也是这样。。.所以由于4月份Mpv已经占2%了MPV销量比3月份下降3.54%
告诉我们3月份的销量必须超过2%才能抵消销量下降带来的影响。。。。
选C
95.关于2009年4月乘用车销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轿车销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0万辆以上
B.SUV以外车型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比重比上月有所下降
ﻫ
C.MPV车型当时不受市场追捧
ﻫD.同比增长率最高的是交叉型乘用车
选A,现成的数据。.。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ﻫ
ﻫ
终于到了,资料分析的最后一块了,估值。
好多同学,知道考试的时候要估值,才能快速解答。可困惑大家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这个估值了.这个估大估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选择
,尽管知道快速计算方法,可怎么就选不对答案呢?抛开计算失误粗心等导致的情况下,往往就是由于我们没有把握好估值的一个度。要么估大了结果变大要么估小结果变小。。。。没有注重联系的看问题,没有注意自己是扩大或是缩小了多少,最终对结果会有多大的影响。ﻫ所以咱们可不能栽了估值这丫手上,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解决。邓爷爷说过,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咱们也的上,所以我们也的活套点,如何估值呢?有几点可遵循。.。。一个是看完题干看选项,如果选项差距比较大例如A15.3
B23.2
C30。9D47.1
这个就可以粗略估值,我们可以把8321直接近似成8000或是8300这个主要取决于
分母的大小,一定要使其变成分子的最大公约数.一个就是精确估值,这个精确估值,这也是根据选项来的。。.。就是说我们不能把78。56
直接估值成70或是81等。
一个粗估一个精估,这只是大的方向,在知道了宏观方向后,还有一个微观估值。例如,我知道了要粗估,可把值估计成那个比较好呢,这个就取决于分母了.同理,精估也是这样。我们要尽量是分母成为分子的最大公约数,因为一切的估值都是为了计算方便。ﻫ外加一条我发现的一个小规律.用例子来说明,这里都假设估值后分母都是分子的最大公约数。
7500
这个估计成7000或是8000都行,但是如果是7700,咱们最好估计成8000而不是7000,为什么呢?留给大家细想.主要是存在误差大小的问题。
ﻫ我用前面的例子要说下这个估值到底能对结果又多大的影响。。。。。.材料略。ﻫ91.与上年同期相比,2009年4月份乘用车销量约增长了多少万辆?
ﻫA。13.2
B.22.6
C.31.1
D。40.4
ﻫ这里一看,选项差距都比较大,主要是十位上数字各不相同。。。.用直除法就可以出答案。。。但这个前提必须是A/B,而且两个都是整数比较好计算。。。.
总的式子是:83。1-83。1/1+37.37%=
这个题我们当然不能老老实实的算了。..。由于不是纯粹的乘除运算,所以咱们不能进行粗估.。。。.。
运用我前面的方法.。。.37。37%
这个数字不特别,怎么近似比较好了。我必须给自己找个特殊的数字。。。.。。选38是比较接近了...问题是也没合适的分数进行选择。。。.淘汰。..只能选36,36=0.4*0.9=9/25
这个值我是缩小了。。。所以如果基数不变,那我最后的答案肯定是略缩小。但不影响答案。。。。毕竟我只是缩小了0。0137可以忽略。最后增长量为:83。1*9/34找特殊34=17*2,所以我的想办法让基数83。1变为能被17约分的数字,由于我前面是缩小了,所以这个基数就变大,这样就能相互抵消.。。。刚好85=17*5所以。。。83。1*9/34变形为85*9/34=45/2=22.5这个不用动笔直接口算了吧。。。。
我们现在来看看数据都被我估值后都有些什么变化,是不是可以忽略,或者说不影响我们的选择性。ﻫ由于我把37.37估值成了36
缩小了1.37个百分点,也就是0.0137。到这里我们心里要有个大概的思路,也就是我把整个值缩小了。.。。。。。
ﻫ用例子来解释100-100/50=98
如果
我把50缩小成4最后的结果就是96
98和96比较是不是变小了,所以我只要看到我的估值是变大变小了就能推出最终的结果是变大变小。有个前提,式子中是四则运算,如果是单纯的乘除运算,那是正比和反比的关系,分子缩小值变大
分子变大质变小.。。ﻫ
83。1/1+37.37%=60。49
83.1/1+36%=61.1
61.1-60.49=0.61
我只是缩小了0.0137个百分点。.。。传导过去只是使值产生了0.61的变化,0.61/60。49=0.01的误差。..。基本上忽略不计。
在变形一下我把37。37%估值成35%会有什么影响了.。.。。。变化了2.37个点...。
83.1/1+37。37%=60。49
83。1/1+35%=61.5
61.5-60.49=1.065
这个变化相对来说有点大了是不是。。。。。。ﻫ所以不论粗估还是精估我们近似的时候尽量要保证能找到原值的分数替换.也就是说要和真实值尽量接近。。.。一般1%的变化基本上不用在意。
ﻫ接着上面的。..。最后的计算结果是22.5
计算器的结果是22.6误差0。1
这告诉我们什么?估值是有规律可行的。.。。。。.
ﻫ
以上这些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我只是提供个思路。.。。我自己也还在不断的练习和巩固中,大家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ﻫ以下,提供一些公式。。。.。。。
ﻫﻫ很多人可能对增长率
混合增长率(也叫复合增长率(个人认为复合增长率才是正规叫法)、平均增长率)
的快速求法或是概念不是很清楚.这里做个简单介绍。
ﻫ增长率=增量/基数
这个告诉我们什么?有什么用了。。..。我们来分析下
假设第一年值为A,第二年值为B,增量为N,B=A+N.但题目往往告诉我们的是增长率,我们是不是也要老实的计算了。。。。.当然不是...。快速解法,此方法适合数量关系的工程题经济问题等资料分析部分题型,大家慢慢体会.。。。一般告诉增长率都是XX%,这个肯定不好看了..。.。所以我们化成N/M,这样一来,我们立马可以知道B=n+m,如果答案要求B,快解。。。。直接找能被N+M整除的答案。。。。。
大家灵活运用。.。。我就不详细说了.。。.这些都是快速选答案的方法。。。。。我也是被逼出来的呵呵应试考试嘛.。。.
假设
第一年值为A,第二年值为B,变化率为Nﻫ一般在资料分析中当变化率小于5%时,如果N是增长率B=A(1-N%),值略偏小,如果N是减少率B=A(1+5%)值略偏大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废气再循环EGR冷却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半自动车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证券行业专业人员水平评价测试考生热点问题问答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齿轮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2025-2030中国预焙阳极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隔热复合材料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防伪数据库软件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各省)-天津住院医师皮肤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单选一百题)
- 2025-2030中国蜂窝陶瓷载体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模式与投资研究报告
- 职业技术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2025台州市椒江区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 中学生零食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
- 国开本科《管理英语4》机考总题库及答案
- 软装行业竞品分析报告
- 公司收购公司协议书
- 基于移动端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研究
- T∕CACM 024-2017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穴位埋线减肥
- GB 45189-2025氰化物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 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全册课前预习单
- 2025-2030年中国抗菌肽行业发展状况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