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课题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卖炭翁》单位主备教师复备教师备课项目设计区域课标分析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4、诵读文言诗文,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通过语气、节奏等朗读方法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卖炭翁》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以“同情弱者”为题的古诗。这是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以及对人物外形与内心的刻画,塑造出一个勤劳、善良的卖炭老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恨与抗议。2.教学重点诵读诗歌,赏析卖炭翁形象。教学难点通过各种赏析,提高学生诗歌的鉴赏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不少诗文。对于生疏字词也能借助工具书解决,能够自己朗读并初步感知诗文。1、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以读感情。2、教师适当的加入背景介绍以及相应的知识拓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教学目标1、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把握卖炭翁形象。2、了解写作手法,感受作者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感悟诗人形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构建动场(展示图片)观察这幅图片,从中,你看到了什么?……他从千年前走来,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他的生活,思考他的命运。他是——卖炭翁。二、自主学习【活动一】读课前布置你们预习了课文,很多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筛选了共性的5个问题,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答疑解惑。1、读准字音和停顿。(1)一生朗读,明确字音和停顿。(2)学生齐读诗文,要求:①男生读第一小节,女生读第二小节。②读准字音,读出停顿。2、读出韵律和味道(1)教师引导:怎么能读出味道呢?任何文本,想出味儿,都要读懂、读透。这个在咱们接下来的环节慢慢品析。在此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方法。比如“伐薪烧炭南山中”(快速而平淡)。“伐薪~烧炭~南山~中”哪个有味道?(2)总结方法:语速放慢、适当拖音、有重音……(3)挑选你最有感触的诗句,尝试读出自己的味道。(4)师生合作朗读全诗。三、自主学习,交流探究【活动二】品1、
这是一首叙事诗,谁能简要叙述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明确: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使用半匹红纱一丈绫掠夺一空。
我们用一个字简要概括故事情节:老人伐薪()
炭,晓驾炭车()炭,却被宫使()炭。2、围绕着一车炭,出现了两个人物——卖炭翁、宫使。这是怎样的形象呢?小组合作,找出最能拨动你心弦的句子,试做品读赏析。要求:用“我对句最有感触,这句话运用了(描写方法、关键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从中,我读出了一个。”这样的句式说一说。举个例子:我对“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这一句最有感触,“夜来城外一尺雪”运用环境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积雪的深,足有一尺厚,可见天气严寒,道路难行。天刚蒙蒙亮,老人就驾着牛车出发了。车轮碾压在积雪上,发出刺耳的“咯吱”声。从中,我读出一个运炭不易,生活艰辛的卖炭翁。小组内交流,避免重复。我们先来看描写卖炭翁的语句。(1)我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句最有感触。这句话运用外貌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卖炭翁黑红的肤色,尘土满脸,因为高强度的工作,两鬓灰白。长期的劳作,十个手指和炭一般乌黑。从中,我读出了一个工作强度大、生活艰辛的卖炭翁。这句外貌描写中,哪个字眼最能刺痛你?你从中读出了什么?①黑。②苍苍。假如我们是卖炭翁的儿女,目睹父亲如此形貌,你会怎么读这句话呢?(2)我对“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句最有感触。这句话运用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他只穿着一层衣裳,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可他忍受着刻骨的寒冷,祈盼的却是更无情的寒流,更肆虐的风雪。他担心天气如果暖和的话,炭就卖不上好价钱了。从中,我读出了一个贫寒、矛盾的卖炭翁。有同学问了,如何理解老人的这种矛盾呢?(板书:愿)其实,诗人在《观刈麦》中也有类似的句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炎炎烈日,上蒸下煮,麦田里忙碌的人们却不觉得累,只盼白天能更长久一些。为什么?(板书:苦)
(3)我对“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最有感触。这里运用侧面描写,现在日头已高。老人饥肠辘辘,牛也乏累无比。衬托出运炭路程的遥远,运炭的艰辛。“泥中歇”是细节描写,写出他实在走不动了,站在泥水中喘口气。从中,我读出了一个饥寒交迫,筋疲力竭的卖炭翁。(4)我对“宫使驱将惜不得”最有感触。这句话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老人不舍且无奈。解答同学提出的疑问——老人为何惜不得?假如我们是和卖炭翁一样的贫苦百姓,目睹了这一悲剧,,酝酿你的情绪,我们齐读这一句——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板书:惜)3我们品出了卖炭翁的生活艰辛、饥寒交迫、筋疲力竭、任人宰割。那么宫使又是怎样的形象呢?找同学赏读一下。(1)我对“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最有感触。这里运用动作、语言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宫使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从中,我读出了一个巧取豪夺的霸道专横的宫使。(2)我对“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最有感触。这句话运用设问,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宫使的身份。“翩翩”二字,指轻快敏捷,写出了他们的行动迅速。从中,我读出了一个洋洋自得、狗仗人势的宫使。 (3)我对“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最有感触。驱将,驱赶,死拉活拽,,连推带搡,连车带人一块儿推搡着向北走。从中,我读出了一个巧取豪夺的宫使。【活动三】析1短短几句诗,两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诗人除了从描写的角度加以刻画外,还擅长运用了一种写作手法——对比。请具体找出哪些诗句构成了对比,并用这样的句式回答:与对比,突出了,表达了感情。小组合作,看看谁找的多。预设:(1)将千余斤的炭和半匹红纱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宫使的贪得无厌。,表达了对宫使的厌恶。这里既在重量上形成对比,也在数量和价值上形成反差。(2)将卖炭翁十指与两鬓的黑白对比,强烈是突出了卖炭翁的辛苦。表达了对他的同情。(3)将卖炭翁的满面尘灰、十指黢黑与两个宫使的衣着华贵整洁对比,突出强调了老人的悲苦,表达了对老人的同情。(4)将老人卖炭的希望和被抢炭的绝望对比,突出强调了老人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老人的同情,对宫使的厌恶。再读相关句子,体会情感。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2大家的分析鞭辟入里。读的投入深沉。那么造成老翁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卖炭翁》原本有个小序——苦宫市也。宫市制度是中唐以后,皇帝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最无赖的、最残酷的方式。德宗贞元末年,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他们看到所需的东西,口称"宫市",随意付给很少的代价,还要货主送到宫内,并向他们勒索"门户钱"和"脚价钱"。因为宫市,才有了霸道专横的宫使,卖炭翁面对他们的掠夺,只能“惜不得”。这真是——制度或者是社会的一道丑陋的伤疤。(板书:伤)3、为我们揭开这道伤疤的是谁呢?诗文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呢?白居易。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剥削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统治阶级的愤慨,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四、综合建模1、让我们牢记这位诗人。他曾经这样为老百姓呼喊——【投影展示】·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他还曾经这样呼吁——【投影展示】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这就是白居易——[投影展示]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写下了许多感叹时事、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2、诗中虽然没有他的影子,但能感受到他的心痛。(板书:痛)百姓心中卑微的心愿在贫苦生活、制度硬伤的欺压下,依然无法实现。诗人将心痛凝成了文字,将万千贫苦百姓塑造成一个卖炭翁。南山烧炭熏蒸着泪,晓驾炭车辗压着泪,衣单肚饥裹挟着泪,宫使驱将践踏着泪。卖炭翁全篇无泪,但是读来字字血泪!让我们带着悲悯的情怀,再次吟诵《卖炭翁》。完成当堂检测。依据提示,背诵诗文。各种形式的读,熟悉文本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思考问题,小组交流,班级展示。活动一为达成教学目标1“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把握卖炭翁形象。”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统一;学生主体性策略。活动评价:字正腔圆;音色很美。在朗读中感受到了情感的涌动。活动二为达成教学目标“1、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把握卖炭翁形象。”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统一;学生主体性策略。活动评价:语句流畅;理解到位。活动三为达成教学目标“2、了解写作手法,感受作者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感悟诗人形象”。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统一;学生主体性策略。活动评价:分析鞭辟入里。读投入深沉当堂检测根据提示,背诵诗文。板书设计卖炭翁愿惜苦伤痛作业设计作业布置:A:背诵全诗,推荐阅读白居易的《观刈麦》。B:背诵全诗,推荐欣赏央视“经典咏流传”中的《苔》、《敕勒川》。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卖炭翁》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不少诗文。对于生疏字词也能借助工具书解决,能够自己朗读并初步感知诗文。1、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以读感情。2、教师适当的加入背景介绍以及相应的知识拓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卖炭翁》效果分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卖炭翁》教材分析:《卖炭翁》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以“同情弱者”为题的古诗。这是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以及对人物外形与内心的刻画,塑造出一个勤劳、善良的卖炭老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恨与抗议。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卖炭翁》当堂检测:根据提示,背诵诗文。课后作业:A:背诵全诗,推荐阅读白居易的《观刈麦》。B:背诵全诗,推荐欣赏央视“经典咏流传”中的《苔》、《敕勒川》。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卖炭翁》课后反思:八年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传染病模拟试题及答案
- 北京金隅砂浆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无机鞣料投资建设项目立项报告
- 2025年天品堂发展中药材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
- 中国木制塑料工艺品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监理工程师(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历年真题强化卷(含智能建造质量验收标准)考核试卷
- “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做文明学生”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
- 2025年会计初级考试真题解析与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
- 吉安小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美发造型设计活动
- 《甲状腺功能减退》课件
- 质量管理 体系
- 学校研学协议书模板
- 冰雪文化在推动冰雪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某集团内部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管理暂行办法
- 消毒供应中心查房课件
- 2025年森林管护员考试题及答案
- 生物技术合成天然香料香精课件
- 2025年旅游策划服务框架协议书
- 平年与闰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燃气电厂培训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