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模式(改)_第1页
论互联网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模式(改)_第2页
论互联网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模式(改)_第3页
论互联网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模式(改)_第4页
论互联网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模式(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9页论互联网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模式【内容摘要】互联网下的问题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教学模式,它是依托网络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问题为中心,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通过互联网展开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互联网下的问题教学模式实施的要求表现为师生要有问题意识,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优越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它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般程序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共同总结,提炼升华;走进生活,学以致用。这种问题教学模式从提出问题开始,到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结束,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徐秀英.浅析课堂教学中的“徐秀英.浅析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教学”[J].职业时空,2011.(7).【关键词】互联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教学模式 引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顾明远.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当前,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之相适应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教学理念也已成为一种时尚,但为数不少的教师对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片面认为课堂上只要让学生“动”顾明远.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一、互联网下问题教学模式的定义文人、学者们对互联网下问题教学模式的定义探讨都各有千秋,综合大多数文人、学者的观点,“互联网下问题教学模式”的定义大多倾向于:指以问题为中心,依托丰富的网络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快节奏、高效益地实施阅读训练的崭新的教学活动,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形式信息量大,自主性强,合作程度高,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去探求知识的欲望、创造性的发现新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教学相关的资料全部挂在校园局域网上;学生主动地从局域网或互联网上搜集、查找资料,提出问题,在网上开展讨论,并将自己的成果和意见以发电子邮件、粘帖子、BBS讨论、建博客网站等形式公布到网上。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文本教学单一狭窄的局限,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有利于改善学生现有的阅读状况,培养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模式实施的要求(一)学生要有问题意识阅读教学中一些常见的现象往往被人忽视,如: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与教学无关,甚至离题千里,常常达不到教学效果。有时候窗外飞过一只小鸟,学生的注意力也会被打断,那样教学就很难正常进行。其次教材中有些内容超出了教学大纲,部分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限,在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中经常卡壳,探究不出教学所要的结果,更有的学生却呆坐在一旁什么也不做,也不积极思考,只是听其他同学的言论。这种情况尤以中学低年级的学生为甚。这样进行的教学活动根本达不到“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的效果,也不能实现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所以,实施互联网下的问题教学模式首先要培养学生逐步具有问题意识。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努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兴趣,使其主体性意识得到复苏和加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是观察和思考的结果,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即使他们提出不恰当的问题甚至荒唐或错误的问题,但只要提出问题,就证明他们动过一番脑筋,是其独立思考的结果。”李宗举.“问题教学模式”分析及实践[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如《背影》一课,学生在自学课文的时候,会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篇课文究竟是一篇什么题材的文章呢?总共写了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事件?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这种源于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再经过学生自己通过电脑、手机去互联网或数字图书馆上查阅分析,探究,解决而收到的效果,是传统教学中依靠教师的反复强调,三令五申,学生不假思索收到的效果所无法相比的。本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环节,是问题教学的精髓,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本环节搞得好,就能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望,搞得不好就成“一锅粥”,问题的关键就两个字:管理,对学生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内功,是真功夫,十年磨一剑,这磨剑的过程就是严格管理的过程。只有管得严,管得好,管得科学,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李宗举.“问题教学模式”分析及实践[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三)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学习小组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小组成员分工不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大家齐心协力,积极地根据提纲及教师要求上网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探究,质疑,促成教学相长。在问题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运用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等综合素质解决面临的问题时,往往会由问题派生出一个一个的问题,然后再将一个个问题细微化,甚至有时会超出教师的意料,从而会使教师不断地反思,为解决学生的问题而促使自己不断地进步,提高教育教学的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以《背影》一课为例,教师在讲授这一课时,预先将文章及其下列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传到校园局域网自学区网页上。①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②文章写了几次背影?③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反应的主题是什么?④文章是如何描写背影的呢?文章主要是回忆往事,那么,是怎样引起回忆的呢?⑤文章什么地方描写父爱最为细致?在文章的第几段?对父亲的刻画采用了什么方法?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父爱?⑥思考讨论:作者是不是一开始就理解到父亲博大深沉的爱呢?作者对父亲的感悟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⑦读了课文,我们能感受博大深沉的父爱,思考文章既然是写父爱的,题目却不是父爱或父亲而是用背影,这是为什么?学生自主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小组成员共同学习探讨完成自学提纲,利用Net

Meeting、BBS等作为意见表达工具围绕相关问题,在信息交流平台上进行自我探索或集体讨论。指导学生进行知识重构,把思考和实践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主控机浏览或评价学生看法、见解,进行反馈性评价。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会提出一些生成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作者一开始不理解父亲的爱?这样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四)共同总结,提炼升华这一环节,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展示父爱相关视频、图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身边的案例进行解难释疑,典型讲解,边讲解,边引导学生理解感受父爱。借此突出重点,解决疑点、难点。根据学生提出的一些新问题,疑难问题进行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自学提纲⑥相对而言比较难理解,仅由学生自主探究是不能充分的理解问题。这时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了,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课件,面对面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该问题。中心问题解决了,教学目标自然就实现了。回扣教学目标和中心问题,由学生概述本节所学的知识点,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帮助学生形成整篇课文的整体印象。然后就可以进行巩固问题,提升应用了。(五)走进生活,学以致用语文课的任务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学到什么,学到多少上,更重要的是感悟语文学科语言文字的特点,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相应问题,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应用实践能力。本环节教师可以设计知识问搭、讲自己身边的故事、朗诵比赛、写小作文等形式,如学习了《背影》一课,可以安排学生写一篇以“爱”为话题的作文。目的是通过训练:①巩固课文所学的基础知识,把所学知识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②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③初步学习各种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④培养学生在网上查阅资料、通过网络提交作业的能力。总之,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互联网下立体交互的教学过程,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展示教学内容。互联网中,学习资源极其丰富,学生可以尽情享用。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得出合理的结论。

四、互联网下问题教学模式使用应该注意的问题(一)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徐秀英.浅析课堂教学中的徐秀英.浅析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教学”[J].职业时空,2011.(7).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关系与作用。互联网下问题教学模式,要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前提,但是学生能否充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还有赖于教师正确的指导。为此,互联网下问题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不是削弱而是更高了。“为使学生成为理解和发现客观世界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努力在教学中‘唤醒’学生在参与学习中的‘问题意识’,具有探究心;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更好的发现问题;启发认知冲突,大力发掘创造潜能;点拔问题的关键处,使学生提出深层次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发现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孙洪庆.正常人体学基础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实验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6.;引导问题定向,在自主探究中分析、解决问题和拓展问题,更深刻地理解问题。总之,要使问题充满教学过程,不止于学生的头脑之中,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关系与作用孙洪庆.正常人体学基础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实验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6.(二)注重培养问题意识问题教学在理念上,不要为了问题而单纯发问,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注意培养问题意识、科学精神和构建创新素质,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不能仅仅只是利用互联网把问题呈现出来,要善于发现问题和创造性的思维,从而解决新的问题。要提倡学生在学习中的“智力探险”。教学要利用多媒体把主要精力放在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上。对于问题答案只要有合理性,就要肯定,不搞所谓的“标准答案”。为此,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平等首席”,而不是问题解决的“裁判”和知识的“权威”。(三)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为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无疑要大力进行思维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同时,做好知识的建构与积累。学生思维的培养是离不开问题的。因此,问题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讲是“问题源”的开发,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源泉。结语互联网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积极参与学习的环境,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达到了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较好的处理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质疑、调查、实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互联网下问题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教育、教学与发展的统一,对发展以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的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互联网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模式研究的深入,针对这方面还会有更为深度地发掘。【参考文献】一、书籍、报刊[1]王竹立.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M].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15.(3).[2]储向阳.我们需要怎样的语文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姚本先.问题意识与创新教育[N].北京:中国教育报,2001,(2).期刊、学位论文[1]孙志明.以“互联网+”思维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创新[J].北京教育,2016,(7).[2]苏玉仓.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教育改革[J].甘肃科技纵横,2006,(2).[3]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4]胡育.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模式探究[J].镇江高专学报,2008,(10):67—68.[5]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北师大网何克抗主页[6]张浩.新时代下的学习新模式——泛在学习[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7]王亚梅.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略[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2.[8]汪涛.“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新课程学习(上),2012.[9]杨彩根.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作[J].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2006.(3)OntheproblemteachingmodelofChineseReadingTeachinginMiddleSchoolundertheInternet

[Abstract]Undertheinternetteachingmodeisaverygoodteachingmode,itisrelyingonthecybersource,theuseofmoderninformationtechnology,problemcentered,learningcontentintovariousformsofvalue,throughtheInternettoexpandtheteachingactivities.Fullyembodiesthespiritofthestudentsarethemastersoftheclassroom,classroomteachingtakethestudentasthemainbody.TheimplementationoftheInternetundertheteachingmodeofperformancerequirementsforteachersandstudentsshouldhaveproblemconsciousness,createequal,harmoniousteacher-studentrelationship,superiorinternetteachingresources.Itisintheprocessofteachingthegeneralprocedureforestablishingthesituation,putforwardthequestion;thestudents'independentthinking,independentcooperativeinquiry,inquiry;theresultsshow;commonsummary,refined;intolife,applytheirknowledg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