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声音 测试卷带答案(典型题)_第1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声音 测试卷带答案(典型题)_第2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声音 测试卷带答案(典型题)_第3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声音 测试卷带答案(典型题)_第4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声音 测试卷带答案(典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老师讲课的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没有依靠任何物质B.真空中也能传声C.敲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可用手使劲按住锣面不让其振动2.下面几种做法中,(

)不能发出声音。A.敲击鼓面

B.弹奏钢琴

C.按压皮筋3.往保温瓶里倒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高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高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高保持不变,声音越来越大4.如图所示,外界声音传到大脑的路径正确的是(

)。A.外耳道—听小骨—耳蜗—鼓膜—大脑—听觉神经B.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C.外耳道—耳蜗—听小骨—鼓膜—大脑—听觉神经D.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5.下列物质中,声音在(

)中传播速度最快。A.铁轨

B.大海

C.空气6.小红拿了六根相同的试管,在里面装上不同量的水,自制了一个小乐器(如图),她用嘴吹试管,主要是靠(

)振动而发出声音的。A.试管内的水

B.试管内的空气

C.整个试管7.下列情景中,正在发出声音的是(

)。A.拉紧的橡皮筋

B.静止的音叉

C.被拨动的钢尺8.在《风桥夜泊》中有这样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通过(

)传播到船舱内诗人的耳中的。A.传声

B.导电

C.通风9.音量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是(

)。A.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B.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强

C.物体振动的速度越快,声音越强10.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是(

)。A.音带

B.声带

C.听小骨二.填空题(共10题,共56分)1.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

)。2.用不同的力度敲击同一个音叉,用力小时发出的声音(

),用力大时发出的声音(

)。3.物体的(

)、(

)、(

)对音高有影响。4.音叉是一种(

)的仪器,是用来(

)乐器和(

)音高的。音叉上的字母代表(

),数字代表音叉每秒(

)。5.声音的高低与物体(

)有关。物体振动得越(

),发出的声音越(

);物体振动得越(

),发出的声音越(

)。6.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可以在(

)、(

)、(

)中传播。7.根据下图所示,用“高→低”或者“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1)请按1→7的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规律是(

)。(2)请按1→7的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规律是(

)。8.用纸卷成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同样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比拿掉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更清楚,这说明纸喇叭有(

)的作用。这个模拟实验研究的是(

)的作用。9.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我们看到音叉的(

)引起了水的波动。这种现象说明,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10.敲击音叉,然后轻轻按住,感觉音叉在(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橡皮筋拉得越松,拨动时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2.人说话时,声带在不断地振动。(

)3.我们喉咙里的喉结会振动并发出声音。(

)4.听小骨是内耳的一部分。(

)5.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是因为手阻止了空气的振动。(

)6.空气的振动会引起人鼓膜的振动。(

)7.如果我们的四周没有空气,那么学校的广播就不能向我们传递声音了。(

)8.同一根橡皮筋,振动幅度大时,发出的声音响,就是发出的声音强。(

)9.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10.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发出声音时,豆子会在鼓面跳动。(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把人耳的主要部分名称与它们所在的位置连起来。听觉神经

耳蜗

外耳道

耳郭

鼓膜

听小骨

外耳

中耳

内耳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1.完成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记录表。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为什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2.如图,请你提出两个与“橡皮筋发出声音”有关的科学探究问题。3.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4.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对自制的小乐器进行评价?5.我们怎样保护自己的听力?七.材料题(共1题,共10分)1.下图是乐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碎纸屑,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1、这是模拟(

)的装置。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B.耳朵鼓膜振动

C.液体溶解2、实验中敲击普叉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到气球皮上。A.音叉

B.空气

C.杯子3、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

)。A.被音叉吸引

B.不动

C.在气球皮上跳动4、实验时用力敲音叉,气球皮上的碎纸屑跳动幅度与轻敲时相比,(

)。A.跳动幅度小

B.跳动幅度大

C.一样5、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耳朵里的(

),它就像这个气球皮一样很薄,而且有弹性,它时时刻刻都在接收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A.耳道

B.鼓膜

C.听小晋八.综合题(共3题,共21分)1.根据下面每幅图所提供的从1~8的顺序,用“高→低”或“低一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1)按1~8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规律是(

)。(2)按1~8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规律是(

)。(3)通过以上的实验,我发现:琴弦长短相同粗细不同时,越粗的振动的越(

),发出的声音越(

)粗细相同、长短不同时,越短的振动的(

),发出的声音越(

)。2.如图所示,小明使悬吊的小球接触发声音叉的叉股,会发生什么现象?(

)A.没有变化

B.小球会被多次弹开

C.小球接触音叉后,音叉立即停止发声当小明用手握住小球后,音叉(

)。A.继续发声

B.停止发声

C.声音变大当音叉不发声后,再把悬吊的小球接触叉股,小球保持静止。这表明音叉能发出声音是因为(

)。A.音叉被小球撞击

B.音叉在振动

C.音叉的音调高3.取一面鼓,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1)如图甲,轻轻敲击鼓面,鼓发出声音,纸屑上下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2)如图乙,用力敲击鼓面,纸屑上下跳动的幅度变大,两次听到的鼓声的强弱(

)。[填“相同”或“不同”](3)用手按住鼓面,鼓就停止发声了,纸屑也不再跳动了,这说明(

)停止,发声也停止。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A4.B5.A6.B7.C8.A9.A10.B二.填空题1.电子通信设备2.弱;强3.大小;长短;粗细4.发声;调试;测试;音调;振动的次数5.振动的快慢;快;高;慢;低6.振动;气体;固体;液体7.低→高;低→高8.收集声音;耳廓9.振动;波;振动10.振动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五.填表题1.小;弱;大;强;小;弱;大;强;小;弱;大;强六.简答题1.因为一个巴掌无法受力而产生振动,也就不能发出声音。2.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我们是怎样听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3.固体、液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