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中频电疗法_第1页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中频电疗法_第2页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中频电疗法_第3页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中频电疗法_第4页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中频电疗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中频电疗法第1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中频电疗法

mediumfrequencyelectrotherapy,MFE临床上应用频率为1000~100,000Hz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第2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中频电的物理特性中频电流的频率1000~100,000Hz1.人体组织对中频电流阻抗低2.无电解作用3.对神经肌肉的作用4.对感觉神经的作用5.对血液循环的作用6.对生物膜通透性的作用第3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中频电的临床治疗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镇痛消炎软化疤痕、松解粘连神经肌肉刺激作用第4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中频电疗法的分类干扰电疗法

静态干扰电疗法动态干扰电疗法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等幅中频电疗法

音频电疗法超音频电疗法音频电磁场疗法。第5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中频电疗法的分类调制中频电疗法

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低中频电混合疗法

音乐电疗法波动电疗法第6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等幅中频电疗法(undampedmediumfrequencysinusoidalelectrotherapy)

采用频率为1000~100,000Hz,波形为等幅正弦的中频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等幅中频正弦电疗法其中频率为1000~20,000Hz的等幅中频正弦电疗法又称为音频电疗法(audiofrequencyelectrotherapy)第7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物理特性音频电是等幅中频正弦电的一种。等幅中频电是一种幅度、频率恒定不变,波形呈正弦波形的中频电流频率1000~20,000Hz在音频范围内,故称为音频电音频电具有典型的中频电的物理特征第8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治疗原理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提高细胞膜通透性神经兴奋与调节第9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治疗作用镇痛消肿

软化瘢痕、松解粘连消炎第10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治疗作用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神经肌肉兴奋作用音频电叠加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可以提高药物离子导入人体的速度和量第11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设备音频电疗机输出的电流为1000~5000Hz,临床常用的为2000Hz,或为2000Hz、4000Hz两种频率,目前也有频率可调的音频电疗设备运用于临床多数治疗机为导电胶的电极,也有粘附式电极和负压吸附式电极的运用。第12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设备音频电疗机与直流电疗机连接起来联合治疗音频电疗机与超声波治疗机相连接进行音频与超声波的联合治疗第13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治疗方法--单纯音频电疗法打开电源开关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大小合适的电极,根据不同电极的使用要求将电极放置在损害部位(或治疗部位)的上下两端或两侧并固定。第14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治疗方法--单纯音频电疗法缓慢调节“输出调节”扭,调节电流强度治疗结束,将电流调至“0”(有的仪器在结束后自动复位),取下电极,关闭开关。治疗持续20~30min,每日1~2次,10次为1疗程。第15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治疗方法--音频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开始治疗时先接通直流电,先调节直流电量,然后接通音频电,以免引起患者不适治疗结束时逆上述顺序,先关音频电,再关直流电每次治疗15~30min,每日1次,15~30次为1疗程。治疗瘢痕及粘连时可连续治疗数个疗程。第16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组织增生疼痛炎症平滑肌张力低下第17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适应证与禁忌证禁忌证急性感染性疾病、肿瘤、出血性疾病严重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局部有金属异物、心区、孕妇腰腹部,带有心脏起博器者。第18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注意事项1.患者治疗时不可接触机器,不可随便活动;2.治疗时,患者治疗部位的金属物品(如手表、发夹、首饰等)应除去,体内有金属异物(如骨科金属固定物、金属碎片、金属节育环等)的部位,应严格掌握电流强度,<0.3mA/cm2方可避免组织损伤。第19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注意事项3.电极不能在心前区及其附近并置和对置治疗;心脏病患者,电流不宜过强,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映,如有不良反应立即停止治疗;孕妇忌用于下腹部、腰骶部及邻近部位治疗;佩戴心脏起搏器者不得进行中频电疗法。第20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注意事项4.治疗期间,治疗师应该注意巡视,观察患者有无不适或其它异常反应。如有头晕、头痛、胸闷、嗜睡等症状发生,应及时调节电流强度或停止治疗。如在治疗中患者感到电极下疼痛时,应立即终止治疗。皮肤局部出现斑点状潮红时,应立即涂烫伤油膏并及时处理,并向患者解释清楚。第21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注意事项5.治疗结束后,注意观察治疗区域的皮肤有无发红、烧伤等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并向患者解释清楚。在采用药物离子导入的时候,注意直流电的特性和注意事项,避免损伤。第22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调制中频电疗法

modulatedmediumfrequencycurrenttherapy,MMFCT调制中频电疗法(modulatedmediumfrequencycurrenttherapy,MMFCT)是一种使用低频调制中频电流的方法,输出的中频电流幅度随着低频电流的频率和幅度的变化而变化。调制中频电具有低、中频电流的特点和治疗作用。第23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物理特性低频调制波调制中频电流的振幅,又称调制信号调制中频电流的调制波的频率通常为10~150Hz,这是低频脉冲电流治疗的最佳频率。第24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物理特性调制波的波形有两大类一类是正弦波一类是脉冲波第25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物理特性各种调制电流可以全波、正半波或负半波的形式出现,各种调幅电流有不同的调幅度。调幅度的深浅表示低频成分的大小,逐渐增加调幅度时,低频的成分逐渐增大,刺激作用逐渐增强。第26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物理特性调制调幅度的深浅即改变低频电的振幅。调幅度浅时,低频电的振幅小,电流强度变率小,刺激作用弱;反之,调幅度深时,低频的振幅大,电流强度的变率大,刺激作用强。第27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调制中频电物理特性第28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通常采用四种不同调制方式的调制波连续调制波

在这种调制方式中,调幅波连续出现。断续调制波

在这种调制方式中调制波与等幅波交替出现,即调制波断续出现。

第29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通常采用四种不同调制方式的调制波间歇调制波

在这种调制方式中,等幅波与断电交替出现,断续出现调幅波。变频调制波

在这种调制方式中,两种不同频率的调制波交替出现,是一种频率交变的调幅波。第30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调制中频的生理作用调制中频电含有中频电成分,因此具有中频电的特点电学参数多变,人体不易对其产生适应性。第31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调制中频的生理作用不同的调制波对机体的作用特点不同连调波:止痛和调整神经功能作用、适用于刺激自主神经节。间调波:适用于刺激神经肌肉。交调与变调波:有显著的止痛,促进血液循环和炎症吸收的作用。第32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临床治疗作用止痛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回流作用锻炼肌肉作用中枢及外周神经伤病

调节自主神经

第33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设备采用参数可调的调整中频电疗仪此类仪器可以自行设置相关参数采用电脑调制中频治疗仪此类仪器可以输出按不同病种需要编定的多步程序处方,无需调节参数第34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治疗方法--电脑调制中频电疗操作流程与普通中频电疗相似操作时可以根据仪器处方进行选择而无需像普通干扰电进行参数设置。只需选择处方号即可,操作简单。第35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治疗方法

--调制中频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对调制中频电进行半波整流后,可用于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操作方法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第36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适应证疼痛

中枢与外周伤病

血管神经性头痛胃十二指肠溃疡第37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适应证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张力性尿失禁、尿潴留等疾病慢性胆囊炎慢性前列腺炎第38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禁忌证急性感染性疾病、肿瘤、出血性疾病、严重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局部有金属异物、心区、孕妇腰腹部、植入心脏起搏器者第39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干扰电疗法

InterferentialCurrentTherapy,ICT将两组或三组不同频率的中频电流交叉地输入人体,在体内发生干扰后产生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这种电流称作干扰电流应用这种干扰电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干扰电疗法第40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物理特性将两路频率分别为4000Hz与4000±100Hz的正弦交流电在电力线的交叉部位形成干扰电场,产生差频为0~100Hz的低频调制中频电流,这种电流就是干扰电流。第41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物理特性这种深处“内生”的低频调制的脉冲中频电刺激克服了低频电流不能深入组织内部的缺陷。交叉处形成的低频脉动电流还存在一个旋转的向量改变,使得变化更为复杂多样兼有中频和低频电疗的特点。第42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干扰电场的形成第43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干扰电的形成第44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生理作用兼有低频与中频的作用特点90~100Hz的差频电流可抑制感觉神经,使皮肤痛阈升高,有较好的镇痛作用第45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生理作用50~100Hz的差频电流可使毛细血管与小动脉持续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促使渗出物吸收。第46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生理作用10~50Hz的差频电流可引起骨骼肌强直收缩,改善肌肉血液循环,锻炼骨骼肌;也可以提高平滑肌张力,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内脏功能。第47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治疗作用促进血液循环

,促进炎症的消退、渗出、水肿的吸收。镇痛。消肿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以及细胞内担负新陈代谢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而促进渗出液、水肿和血肿的吸收。第48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治疗作用治疗和预防肌肉萎缩调节自主神经与调整内脏促进骨折愈合。第49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仪器设备目前常用干扰电疗机的两组输出电流多为频率相差100Hz的正弦交流电采用四个电极或四联电极,分为两组第50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治疗方法4块大小合适的两组电极,两组不同频率的电极交错放置,使病灶处于4个电极的中心,即电流交叉处。根据治疗需要选用不同的差频,每次治疗选用1~3种差频,每种差频治疗5~15min,总治疗时间为15~30min。第51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治疗方法治疗电流的强度一般在50mA以内,治疗剂量分为三级:感觉阈下感觉阈感觉阈上每次20~30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第52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不同差频干扰电流治疗作用差频治疗作用100Hz1.抑制交感神经90~100Hz2.镇痛50~100Hz1.镇痛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3.促进渗出物吸收4.缓解肌紧张25~50Hz1.引起正常骨骼肌强直收缩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20~40Hz1.兴奋迷走神经2.扩张局部动脉血管3.引起骨骼肌不完全性强直收缩1~10Hz1.兴奋交感神经2.引起正常骨骼肌收缩3.引起失神经肌肉收缩4.引起平滑肌收缩0~100Hz作用广泛,兼具上述各种作用,但因各种频率出现时间过短,针对性不十分强第53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骨关节伤病与软组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肌力低下,肌肉萎缩其他慢性炎症第54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适应证与禁忌证禁忌证急性感染性疾病、肿瘤、出血性疾病、严重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局部有金属异物、心前区、孕妇腰腹部、植入心脏起搏器者。第55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动态干扰电疗法使干扰电流的中频电流的波幅被波宽为6s的三角波所调制,发生一个周期为6s的缓慢的低幅度变化,两组电流的输出强度发生6s为周期的节律性变化,从而使两组电流的强度在X、Y轴方向上发生节律性变化此种干扰电治疗称为动态干扰电流疗法第56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动态干扰电疗法传统的干扰电疗法只能产生二维的效应,而且干扰电场是不变的动态干扰电电流强度不断发生节律性动态变化,机体组织不易产生适应性,并能使深部组织获得更加均匀的作用强度,有助于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动态干扰电疗法的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范围与传统干扰电疗法相同第57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

治疗时将三路中频电流交叉地输入机体,在体内形成三维的立体干扰场。同时对三路电流进行低频幅度调制,从而获得多部位、不同方向、角度和形状的动态刺激效应。通常治疗时将三路在三维空间流动的5000Hz交流电互相叠加交叉输入人体进行治疗。第58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设备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使用的是星状电极,每个星状电极上,有排列成三角形的3个小电极,每对星状电极的左右两对小电极的方向是相反的。第59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设备每对电极相应方向的3对小电极,分成为3组,每组两个小电极,连接治疗仪的一路输出,3对小电极可同时输出三路电流。第60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治疗方法选用大小合适的电极电极放置的方向对置法并置法第61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治疗方法根据需要,每次治疗选用1~2种或3种差频,每种差频治疗5~10min不等,每次治疗20min,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1疗程。第62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音乐电疗法音乐电流是将音乐信号经声电转换器转换成电信号,再经放大、升压后输出的电流采用音乐电流进行治疗的方法称为音乐电疗法(musicelectrotherapy)。第63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物理特性

音乐电流的产生音乐电疗仪是由磁带录放仪、功率放大器及声频分配器(包括耳机部)三部分组成。录音磁带输出的音乐信号,经过放大,转换成电流,即音乐电流,输出功率10W,音乐电压峰值为0~80V,音频电流为0~50mA。第64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物理特性音乐电流的特点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为20~20000Hz。常见乐器和人声的音频范围是27~40000Hz,转换成同步的音乐电流的频率为30~18000Hz。音乐电流是将音乐信号经声电转换器转换成电信号,再经放大、升压后输出的电流,是一种节律、频率和幅度随音乐不断变化的不规则正弦电流,以低频为主,中频为辅,因此兼有低频电流和中频电流的作用。第65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物理特性音乐信号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源、多种信号,因此所产生的音乐电流也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源、多种电流同时出现。。第66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治疗原理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胸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第67页,课件共7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治疗作用1.锻炼肌肉音乐电流可引起明显的肌肉收缩,增强肌力、防止肌肉萎缩。但电极下无明显的低频电刺激的不适感。应用旋律热情、节奏激烈、速度快、力度强的音乐所转换成的音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