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2023·广州白云区调研改编]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一抹晚烟荒戍垒,。

(纳兰性德《浣溪沙》)

(2),飞镜又重磨。:,?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坐中多是豪英。。,吹笛到天明。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4),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

(5)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杜甫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家国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同样表达这种情怀的千古名句是:,。

2.[2023·原创]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他……难受得屁股下rúzuòzhēnzhān(),身上像芒刺在背。

(2)zhànzhànjīngjīng()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3)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búxièzhìbiàn(___)的神气。

(4)商店和饭馆的门wújīngdǎcǎi(___)地敞着,面对着这个世界。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职工大会上,他也是冠冕堂皇地讲了几句,没有正面回答职工提出来的问题。

B.除夕之夜,我们全家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C.学习文言文时,小语同学没有认真学习,导致他小测试中所写的翻译言不及义。

D.他是个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人,明知道有问题,他还是照做不误。

4.[2023·佛山顺德区期末改编]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视患者应检查后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而不戴眼镜。(删去“不要”)

B.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专门开辟了“走进古诗苑”“我与国学大师对话”等专题栏目。(在“专门”前面加上“校报”)

C.傍晚,我们登上娄山关观景台,映入眼帘的是似海苍山、如血残阳和阵阵涛声。(后半句改为:“映入眼帘的是似海苍山、如血残阳,传入耳中的是阵阵涛声”)

D.学校举办“百年校庆”书画作品展,展上汇集了几位杰出校友的作品,虽然数量多,但是题材新颖,风格多样。(“题材新颖,风格多样”和“数量多”调换位置)

5.班级开展“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10分)

(1)[任务一]人们常在分别时吟唱起《送别》。下面右侧是同学改写的《送别》,根据活动主题补全歌词。(2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风轻轻,柳依依,今宵诉别离。经年此去杳无音,①__。同窗谊,恩师情,天涯若比邻。他年此地重相逢,②__。——同学改写

(2)[任务二]你所在的活动小组对课内必读名著中的老师进行了梳理、研究。下面是你们小组的研究卡片,请补全空缺处。

(2分)

名著中的老师

《朝花夕拾》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方正质朴的寿镜吾老先生

有教无类的①__________

《红星照耀中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人生五十始”的②__________

(3)[任务三]你们小组列出了名著对读单,请补全空缺处。(6分)

作品人物简·爱(《简·爱》)沈琼枝(《儒林外史》)

人生抉择一、面对欺压的抉择:情节举例:①_____________二、面对婚姻的抉择:情节举例:简·爱在婚礼上得知罗切斯特的妻子还活着,面对罗切斯特的哀求挽留,她还是毅然离开了。一、面对欺压的抉择:情节举例:面对押送自己的公差的无理讹诈,当面拒绝,从容坚决,不愿委曲求全。二、面对婚姻的抉择:情节举例:②____

对读发现:根据简·爱和沈琼枝在人生困境时的选择及她们在小说中的结局,说说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③___________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5分)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6.[2023·原创题]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臣未尝闻也___(2)休祲降于天_

(3)天下缟素_____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_________________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_________________

【乙】齐闵王之遇杀①,其子法章变姓名,为莒②太史家庸夫③。太史敫女,奇法章之状貌,以为非常人,怜而常窃衣食之。莒中及齐亡臣相聚求闵王子欲立之法章乃自言于莒,共立法章为襄王。

襄王立,以太史氏女为王后,生子建。襄王卒,子建立为齐王。君王后事秦谨,与诸侯信,以故建立四十有余年不受兵。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知,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节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释】①齐闵王之遇杀:公元前284年,燕军攻入齐都临淄,闵王逃亡,被楚将淖齿所杀。②莒: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莒县一带。③庸夫:佣夫,受雇用的人。

8.下面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太史氏女为王后/以中有足乐者

B.与诸侯信/愿陛下亲之信之

C.齐多知/人不知而不愠

D.而解此环不/尊君在不

9.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标3处)(3分)

莒中及齐亡臣相聚求闵王子欲立之法章乃自言于莒

10.[2023·原创题]有人评价秦王是一位英雄,有人评价君王后是一位“巾帼英雄”,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这两个人物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0分)

“互证”读书

陆明华

①如果说,读书是读书人与书作者的一种对话的话,那么互动的过程必然是一种“互证”的过程。

②关于“互证”,王蒙有过精到的诠释。他说:“‘互证’,就是说用你的人生经验去补充那个书,来说明这个书,同时用那个书上的叙述和描写来比照你的人生经验,加深对人生的理解。在我看来,在书里发现人生,在人生里发现书,是最快乐的事情。”人生有限,幸亏有了书,人类在时间和空间上才能把见闻扩大无数倍,有的甚至等于多活了几个人生。多读好书,自能祛陋、疗俗、医愚。诵史书,可看成败、论英雄、鉴是非、知兴衰,可谓“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读文学,可以陶冶情操、增加才情,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盖源于此。读书的功效至此,皆是因为书博采百家之灵气,荟萃文化之精髓,皆是因为读书的过程终究是“互证”的过程,而“互证”的过程,同时成了历练人的性情、厚实人的底蕴、纯粹人的精神、丰盈人的灵魂的过程。

③实现真正的“互证”阅读,自然要求我们多读那些经得起推敲、耐得住咀嚼的厚重之作、经典之作。只有这样的阅读,方可称为深度阅读。尽管目前社会的实际阅读时尚无疑在悄无声息地动摇甚至瓦解它,仿佛厚重已经过时,它已不适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那些所谓找对了小感觉、小情趣,那些用时髦、时尚的语言概念包装着最浅显说教的读物正在大行其市,但我总以为,浅阅读无可避免,深度阅读断不可弃。没有了深度阅读,便没有了“互证”阅读,没有了“互证”阅读,读书的意义、读书的效用便会大打折扣。

④“互证”读书,更要求我们“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千万不要将自己禁锢在作者筑就的思想围墙中。诗人臧克家说得好:“我们读古书,尊敬古人,但不应迷信古人。”没有批判力,没有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一味地服膺和尊敬,有时恰恰意味着对作者的冒犯和不敬,事实上,这样的读书亦是与“互证”背道而驰的,其效果也适得其反。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乃此之谓也。

⑤质疑,固然重要,但前提是必须读懂、悟彻。古人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朝有个叫陈正之的人,很想成为一个学问家。他读书贪多求快,但学到的东西很少。有一回碰到朱熹,便求教于朱熹。朱熹据其弱点劝他:以后读书,每次只读50字,连读两三百遍,每次皆用脑思之。陈正之用此法一试,果不其然,后来也真的成了大学问家。“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信然!

⑥古人曾将读书的境界概括成三种:“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依我的理解,书上的文字只是作者为读书人提供的造“月”材料,真正的“月亮”还要你自己点起灵魂的火炉,凭着你人生阅历的火焰,去熔炼,去重新塑造。也只有如此,你才算真正拥有了一轮皓皓明月。细细回味,这不就道出了“互证”读书的真谛吗?

11.以下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

B.文章开篇提出论题,接着引用王蒙的话论述什么是“互证”及“互证”读书的意义,由此引出中心论点。

C.第④段运用了道理论证,充分论证了“互证”读书更要求我们“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莫将自己禁锢在作者筑就的思想围墙中这一分论点。

D.作者在文末引用古人的话“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是为了强调老年读书,境界更高。

12.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材料作为文章哪一段的论据最为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

(4分)

链接材料: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说没有人能彻底远离数字阅读、碎片化阅读,但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这样“踏雪无痕”的阅读,容易让庞杂的信息充斥自己的头脑,这不仅不利于建构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而且也不可能增长智慧、融汇精神。因此,只有大力倡导深度阅读,才能在乱云飞渡、众声喧哗中寻求到思想的坐标、阅读的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5分)

母亲给莫言的“五份礼物”

张峪铭

①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瑞典文学院演讲时,平静地讲了母亲与他的五个故事。莫言虽未诠释,但无不让人感觉到这故事奠定了莫言做人处世的根基,是莫言母亲送给儿子人生途中的五份礼物。

②一次,幼年莫言打开水时,将家里唯一一个热水瓶打碎了。他吓得在草垛中躲了一天,直到傍晚听到母亲呼唤他的乳名,才从草垛里钻出来。母亲没有打骂他,只是抚摸着他的头,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这是莫言对母亲最早的记忆,也是母亲送给他的第一份礼物——“爱”与“宽容”。

③有一次,莫言与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俩人跑不快,被守麦田的人抓住了。那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他瘦弱的母亲一个耳光,他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莫言终生难忘。若干年后,莫言在集市上与那守麦田的人相逢,要冲上去报仇,可母亲拉住他的手平静地说:“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④往事如烟无须管,冤家宜解不宜结。母亲在不经意间送给莫言人生的第二份礼物——“忍让”与“善良”。

⑤一个中秋节的中午,莫言家难得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他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他家门口,莫言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那人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莫言生气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很好了,你要不要?你要就要,不要就快走。母亲训斥了莫言,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的碗里。

⑥莫言的母亲用自己的言传身教,送给了莫言人生途中的第三份礼物——“仁慈”与“悲悯”。当莫言将笔触及农村最底层的生活时,他的悲悯情怀无不受到母亲的影响。

⑦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生活,莫言曾时常在菜市场陪母亲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菜的老人一毛钱,事后他有些得意地对母亲提起,没想到母亲听后顿时满脸不悦,她面色难看地轻声对莫言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就这轻轻的一句话,像一把利锥深深扎在莫言的心上,这也是母亲送给他的第四份礼物——“知耻”与“诚实”。

⑧莫言母亲的一生,是辛苦、劳碌的一生。饥饿,病痛,劳累,使他们的家庭陷入了困境,以致看不到光明和希望。莫言说,他有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怕母亲会寻短见。有一次回家喊母亲没有人应声,莫言急得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他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了进来。当母亲知道儿子的心思后,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你要记得,你妈不是这样的人。”

⑨这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又不声不响地将第五份礼物送到了儿子的生命里,那就是“责任”与“___________”。

⑩莫言获奖后接受采访时说:“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某一位作家的影响,是因为被影响者和影响者灵魂深处有相似之处。”事实上,人对人的影响何止是发生在作家对作家之间,只要有人的地方,影响就存在,有时有声,有时无声;有时有形,有时却无形,但无时不在。有形的礼物可能随时间流逝而消于无形,而无形的礼物却总会植入灵魂深处,且随生命永恒。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4.第⑨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是_。(2分)

15.第⑦段画线句子写母亲不悦,请你以母亲的视角,揣摩她此刻的心理活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

16.联系全文,理解第⑩段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

17.其实很多人一生中都会收到“无形的礼物”,它影响甚至改变我们的一生。说说你曾收到过怎样“无形的礼物”,它又给你带来怎样的影响,你想对“送礼人”表达怎样的情感。(5分)

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特别,意思是“与众不同;不普通”。生活中,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声问候;或者一次旅行,一场球赛,一段情谊;甚至一缕阳光,一抹色彩……都令人回味、感怀。

请以《特别的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性文章。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抒发真情实感;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一、积累运用

1.(1)半竿斜日旧关城

(2)一轮秋影转金波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3)忆昔午桥桥上饮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

(4)料峭春风吹酒醒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1)如坐针毡(2)战战兢兢(3)不屑置辩(4)无精打采

3.C【点拨】C项“言不及义”指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用在此处不符合句意。

4.D【点拨】D项修改不当,句子关联词使用不当,将“虽然……但是”改为“不仅……而且”。

5.(1)示例:①何日再相逢②再画青春梦

(2)①藤野先生②徐特立

(3)示例:①简·爱在读书时遭到表哥的欺辱殴打,不愿隐忍,奋起反击。

②因宋家想要诱骗自己为妾,选择逃婚,独自到南京谋生。

③面对生活中的不公要勇于抗争,坚守自己的人格尊严,这样才能拥有想要的人生。

【点拨】简·爱和沈琼枝在面对命运的不公时,都选择了反抗,最后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们都是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敢于反抗自己命运的、独立的女性。明确这一点后,再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作答即可。

二、阅读

(一)6.(1)曾经(2)吉祥(3)白色的绢

7.(1)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的)呢?

(2)平民发起怒来,只不过摘下帽子,光着脚,用头往地上撞罢了。

8.D【点拨】A.把/因为;B.讲信用/信任;C.聪明、智慧/了解;D.同“否”。

9.莒中及齐亡臣相聚/求闵王子/欲立之/法章乃自言于莒

10.示例:对秦王的理解:我认为秦王不是一位英雄。因为他先以“天子之怒”恐吓唐雎,后因唐雎英勇无畏地说出“士之怒”而“色挠”,说明他是一个骄横残暴、外强中干的人。

对君王后的理解:我认为君王后是一位“巾帼英雄”,主要体现在:①她有眼光,能够看出佣人法章的不同寻常之处并给予资助;②她有才干,儿子建即位后,她主持大局,能和各国友好相处,因而齐王建在位四十多年没有遭受战祸;③她有胆识,锤破玉连环的举动,充分显示了君王后的智慧和魄力。

乙文参考译文:

齐闵王被杀后,他的儿子法章改变姓名,在莒地太史敫家做佣人。太史敫的女儿觉得法章的容貌不同寻常,认为他不是一个普通人,于是怜爱他,并且常常暗地里拿些衣服和食物给他。后来莒地的人和齐国逃亡的大臣聚在一起,寻找闵王的儿子,想要立他为王,法章就向莒地的人说明了自己的身份,于是大家共同拥立法章做齐襄王。

襄王即位后,把太史敫的女儿立为王后,生下一子,名叫建。齐襄王死后,太子建成为齐王。君王后侍奉秦国小心谨慎,和诸侯交往讲信用,因为这个缘故,齐王建在位四十多年没有遭受战祸。秦始皇曾经派遣使者赠给君王后玉连环,说:“齐国的聪明人很多,但能够解开这个玉连环吗?”君王后把玉连环拿给群臣看,群臣不知道怎么解开。君王后拿锤子把玉连环敲破,向秦国使者谢罪说:“就用这种办法解开了。”

(二)11.D【点拨】作者引用这句话,是为了印证“互证”的观点,而不是强调“老年读书,境界更高”,因此D项错误。

12.作者先提出“质疑,固然重要,但前提是必须读懂、悟彻”这一分论点,接着运用道理论证,引用了古人的话,再运用举例论证,列举陈正之在朱熹的指点下成为大学问家这一事例,进一步证明本段分论点。最后引用“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再次强调观点。

【点拨】注意提炼关键信息,阐述清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避免直接抄写文本内容。

13.第③段。链接材料强调了深度阅读的重要性及意义,与第③段的观点相符合。

【点拨】本题考查论据的使用。首先明确所给论据的内容,然后判断论据与文中哪段的论点互相对应。

(三)14.坚强

【点拨】第五件事体现了母亲对家庭的负责任,及其面对逆境的坚强。

15.示例:儿子,你不该这样不诚实,从一个跟我们一样的老人身上占小便宜。你让娘的良心感到不安,很羞愧。

【点拨】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联系前文可知,莫言多收了老人的钱,还自鸣得意。这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据此拟写即可。

16.“有形的礼物”通常指物质上的,它能带给我们一时的愉悦和满足,但会随着时间而淡化。“无形的礼物”通常指精神上的,随着阅历的增长,我们会越来越懂得其中的价值和意义。这句话深刻地揭示出成长中受到无形的影响的重要性,触及灵魂,弥足珍贵。

【点拨】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联系本文内容,分析“有形的礼物”和“无形的礼物”具体指什么,再着重强调“无形的礼物”在生命中的价值。

17.示例:我的父亲在我十二岁生日的时候,曾送给我一份“无形的礼物”,那是一句话——“靠自己”。这份礼物让一颗叫作“自力更生”的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从此,无论遇到什么事,我都会尝试着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