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供配电系统继电保护5.1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5.1.1供配电系统的故障与故障判别故障:发生了损坏系统或中断系统工作的事件。异常运行状态:出现了损坏系统或中断系统工作的迹象,但还不至于立刻产生后果的状态。保护是针对故障(含异常运行)设置的,故障时起保护系统作用,异常运行时起预防故障发生作用。
常见故障:短路、断线、变压器漏油、电容器击穿等。本章主要讨论短路故障保护。常见异常运行状态:过负荷、小接地系统单相接地、三相严重不平衡运行等。低压系统故障保护不在本章讨论。用电设备(如电动机等)的特有故障与保护也不在本章详细讨论。因此,本章重点在于中压电网的保护。保护的核心技术是故障判别,只有判别出故障,才有可能实施保护。1、故障判别的内容判别内容①是否发生了故障;②何处发生了故障;③发生了何种故障。与保护的对应关系①是否需要实施保护;②需要对哪些部分实施保护;③需要实施何种保护。
2、故障判别的依据故障判别需系统自动完成,这需要预设判据。故障判别的依据:正常与故障状况下,某些电气参量在量值、特征或组合特性上的差异。对上述差异的要求:显著性、特异性。
显著性:差异明显,不会因各种因素产生重叠。
特异性:某种差异一定对应着某种故障。特异性不是总能做到的,但应尽量做到。
3、系统运行状态信息获取方式与特点除判据外,故障判别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系统运行状态信息。
状态信息获取方式:传统方式:在站所内获取,站所间少有实时信息共享。信息是局部、孤立的。现代发展:站所内和站所外多处获取,站所内、外及站所间信息实时共享。信息更完整、及时。本课程以传统信息获取方式为主介绍保护。5.1.2保护的种类与要求1、种类
分类标准按故障类别按保护手段按被保护对象按保护自身特征按保护的地位按执行方式保护种类名称示例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缺相保护、断线保护、中性点位移保护等一次保护、二次保护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电动机保护、电容器保护等电流速断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瓦斯保护、温度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护等分主保护与后备保护。后备保护又分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动作于信号/动作于跳闸例:“用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作变压器短路保护的主保护”,描述同一个保护。用到了按保护自身特征、按被保护对象、按故障和按地位四种标准的分类。特例:术语“过电流保护”:
①按故障类别的分类。主要有过负荷保护与短路保护,统称过电流保护;
②按保护自身特征的分类,电流三段保护中的一种,对应无时限电流速断和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2、对保护的基本要求——四性1)可靠性:不误动、不拒动。2)快速性:尽快切除故障。3)选择性:只切除故障元件。4)灵敏性:对保护范围内最小强度故障也能感知。以上四项要求常常是相互矛盾的。平衡、取舍、协同、补救等工程思想方法可用于调和矛盾。5.2保护用继电器及其保护特性继电器分为量度继电器与有或无继电器两类,量度继电器又称测量继电器。继电保护中两种继电器都有使用,但习惯上所谓的保护继电器指量度继电器。5.2.1对继电器的一般认识1、从功能角度认识。
(1)量度继电器。又称测量继电器。是一种测量和逻辑元件。包含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方面。1)输入:被判断的对象,一般为模拟量。2)输出:判断的结果,一般为数字量。3)整定值:判断的依据,又称动作值。保护继电器按设定条件(整定值)对输入参量做出判断,并将判断结果按规定方式在输出表达。
(2)有或无继电器。又称控制继电器。是一种逻辑元件,大多没有整定环节(如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或者虽有整定环节,但整定与判断无关(如时间继电器)。
这种继电器预定由某一输入使输出回路产生跃变,该输入有一定的量值范围要求,该输入只要出现,其量值一定是在这个范围内,若没有这个范围内的参量出现,就相当于没有输入。2、从电路的角度认识。
基本的继电器是一个二端口网络。1)输入端口,又称线圈,有高阻(电压线圈)与低阻(电流线圈)之分。2)输出端口,又称触点,有多种形式,基本的有动断与动合两种。
3、继电器的电气图表达保护继电器与有或无继电器字母代码不同。线圈与触点编号有明确规则。
4、继电器的行为(1)吸合与释放吸合:电磁系统衔铁(动舌片)因电磁力吸引作用增大而产生的动作。释放:电磁系统衔铁(动舌片)因电磁力吸引作用减小而回复到原始状态的动作。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凡继电器线圈通电产生的动作都叫吸合,断电产生的动作都叫释放。(2)闭合与断开“闭合/断开”是针对输出回路(触点)而言的。因此有“吸合时延时断开的触点”之类的说法。(3)动作与返回继电器因输入参量跨越整定值而发生输出状态的变化,叫做动作。对过量继电器,动作发生于输入增大过程中;而对欠量继电器,动作发生于输入减小过程中。因输入参量退还整定值以内而发生输出状态的变化,称为返回。厘清保护继电器以下3组术语的区别与联系:吸合与释放——指衔铁闭合与断开——指触点动作与返回——指保护功能
吸合不一定使触点闭合,释放不一定使触点断开。吸合不一定是动作,释放不一定是返回。如欠电压继电器,电压过低时释放,则继电器动作。但对于有或无继电器,一般通电即吸合、吸合即指动作;断电即释放、释放即指返回。
5、继电器整定继电器的动作值属于本构参数的范畴,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但一旦调整确定后,就成为继电器本身的特性,不随运行状态更改。确定继电器动作值的工作,叫作继电器的整定。拓展:能否根据需要将整定值设定为某个(或某些)运行参量的函数,使保护具有更好的性能?这时整定值既具有运行参数的属性,又具有本构参数的属性(函数关系本身是继电器的固有属性)——这就是一种创新。5.2.2电磁式继电器及特性继电特性:一旦动作,绝不回头;动作完毕,状态稳定。why?重点解释ΔM。继电器的传输特性(指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滞回特性,见下图。滞回环有特定的作用。表示滞回环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是返回系数Kre。Iop——动作电流;Ire——返回电流。一般电磁式过电流继电器为0.87左右。文字符号:B,BB图形符号:输入线圈输出触点动合触点动断触点电磁式电流继电器实物图片电磁线圈及电磁铁动静触点5.2.3具有反时限特性的组合式继电器是一个组合继电器,由反时限和速断两部分组成。两部分各自的判断结果以逻辑“或”运算作为继电器的输出。整定部分是学习该继电器的难点,共有三个整定值——两个电流整定值,一个时间整定值。
1、反时限部分特性一般用n-t坐标表达,理由见图。I-t坐标上的多条曲线,在n-t坐标上重合为一条,方便简洁。图a中三条曲线有各自不同动作值。动作值整定靠改变电磁线圈匝数实现。匝数多,动作电流小。匝数只能有级调整,靠插孔实现,见下页图。电流用标幺值表示,三条曲线并为一条。各条曲线电流基值不同,分别为各自整定值。感应式电流继电器实物图片电磁线圈及电磁铁感应元件电磁元件转换触点动作指示动作时间表述是一件麻烦事,因为不同的电流对应着不同的时间。规定:以n=10所对应的时间表述反时限部分的动作时间,称为10倍动作电流时间,记做t10。
t10的整定靠t10定位旋钮调整。每个t10都对应着唯一一条曲线。调整t10使特性曲线上下平移2、速断部分特性通过速断动作旋钮改变气隙长度调整动作值,通常以标幺值表示,称为速断动作倍数,基值为继电器动作值Iop·R。3、综合特性按“时间短的特性优先实现”的原理,感应式反时限继电器的综合特性如图所示。5.3电流保护装置的接线方式与工作原理5.3.1变配电所二次部分简介
对一次系统进行测量、监视、控制和保护的系统称二次系统,总体相当于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环节,一次系统则相当于受控对象。本图二次系统自动控制输入信号来自互感器,输出为断路器动作指令
1、二次系统电源
形式:电压源:直流220V、110V,工频交流220V、110V;电流源:电流量值取决于一次电流,主要用于保护电路。来源:蓄电池,(所用)变压器,电压、电流互感器。电源装置:硅整流装置、二次电源屏、UPS等。供电方式:按单元、按功能分回路供电。受电方式:各类电源小母线。(还有非电源小母线,如各类信号小母线,用于集中与分配信号等)
2、断路器控制电路最重要的控制电路之一。控制断路器的开/合。
指令来源(控制信号输入):手动、自动、保护。
3、保护电路输入:一次系统运行参量,主要来自互感器二次侧(模拟量)和开关电器辅助触点(数字量)输出:保护的决策,施行于断路器和信号系统等。如跳闸与不跳闸、信号显示或不显示等,都是一种决策。
4、测量电路主要测量一次系统模拟量,信号来源主要是电流、电压互感器,被测单一参量主要是电流、电压、频率,另一些参量可由单一参量运算得出,如功率、电能(测量电能又称计量)、功率因数等,运算可通过专用的测量仪表实现,也可以软件实现。测量有准确度问题,这涉及互感器的设置,需要时保护用、测量用和计量用互感器可分别设置。5.3.2电流保护互感器设置及其与继电器的接线方式包括三方面问题:①一次系统上互感器的设置及其相互连接;②测量继电器的设置及其相互连接;③互感器二次绕组与测量继电器输入回路间的相互连接。第③项是重点。一次系统电流进入继电保护测量部分的路径:
一次系统线路或母线→互感器一次绕组→互感器二次绕组→测量继电器输入线圈在以上路径中,有两个环节可能对一次系统电流量值进行变换,第一个是互感器一、二此绕组间,第二个是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继电器间。因此输入保护继电器的被测参量并不是原始的一次系统被测参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应首先研究。1)接线系数Kω
表明进入继电器电流IR与互感器二次绕组电流I2·CT之间关系的参数,表明上述第二个环节的变换关系。2)继电器测量电流与一次系统电流间的关系互感器一次电流I1·CT(也即一次系统电流I1)与二次电流I2·CT间按变比Ki变换,即
因此,继电器测量电流与一次电流之间关系为
1、三相三继电器完全星形接线。
每相设一台CT,CT二次绕组星接;对应每一CT设一只继电器,三只继电器输入端口星接。CT二次绕组与继电器输入端口对应连接。这种接线方式下,接线系数恒为1,与故障类型无关。
2、两相二继电器不完全星形接线。
只在U、W相上设置互感器,对应设置两只继电器,CT二次绕组与继电器输入端口均V接。这种接线方式,三相与任意两相短路时,接线系数均为1;对大接地系统,U、W相单相短路时,接线系数仍为1,但V相短路时,接线系数为0。3、两相电流差接线。三相短路:UV、VW相短路:UW相短路:两互感器一继电器4、三相电流和接线。这种接线用于小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在三相和两相短路时,接线系数为0。三互感器一继电器5.3.3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一般由以下几个功能单元构成。测量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输入一次系统信息测量部分指保护装置内部的测量,以互感器二次参量为输入,以保护继电器整定值为依据,以逻辑判断的形式给出对一次参量测量结果。逻辑部分由测量继电器的输出开始,到发出动作指令为止,包括逻辑运算、延时等。执行部分驱动开关跳闸,或发出信号。集中表示法(原理图)分开表示法(展开图)直流操作的继电保护测量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直流操作与交流操作系指保护装置的电源而言。直流操作系统的直流电源功能上独立于一次系统,不受一次系统影响;交流操作系统电源直接来自一次系统,与一次系统状态密切相关。中压系统一般变电所常采用交流操作。
MB1、2是执行元件,BB1、2总被自锁。为避免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BB1、2必须动合触点闭合后,才能断开动断触点。交流操作的继电保护5.4单端电源配电线路相间短路故障保护对线路的相间短路故障,有多种保护方式。有的独立应用,有的组合应用。本节介绍电流三段保护,是最经典的组合应用的保护。组合应用的原因,在于每一种保护都是不完善的。保护“四性”中,可靠性必须满足。在此前提下,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常不能同时满足,因此每一种保护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几种保护长短互补,可以使保护总体性能得到提高。组合应用时,几种保护的关系必须谨慎处理。5.4.1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1、整定原则:确保快速性和选择性,即1)无延时动作:动作时限Δt=0。2)选择性动作:按躲过下级线路出口处最大短路电流整定保护动作值。这样可避免下级线路短路时,上级保护越级跳闸。一次动作电流要求为引入可靠系数Krel,有:折算到继电器,因故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为:死区上级下级G点即下级线路出口,与B点电气距离约等于0,短路电流用B点表示。G点短路时,保护1不应动作,否则线路W1被误切除,保护失去选择性2、保护死区及灵敏性校验下级首端最大短路时保护1不动作,则本级末端一定范围内短路时保护1也不会动作,这部分区域称为保护死区,即图中MB部分。NB为绝对死区,即该区内任何情况短路保护1都不动作;MN为相对死区,该区短路时,保护1是否动作取决于短路类型和系统运行状态。电流速断牺牲灵敏性,换取快速性和选择性。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灵敏系数按下式特殊计算。灵敏系数的一般计算公式为:现被保护对象为线路,其最小强度故障参量应为末端最小短路电流,但无时限电流速断主要任务是快速切除使母线电压低于规定值的近区大电流短路,而不是保护线路全长,故取首端最小电流电流校验灵敏性。
5.4.2定(反)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原则:按可靠性和选择性要求整定。1、动作电流整定以不误动为原则:按躲过可能出现的最大过负荷电流整定动作值。最大可能的过负荷电流应考虑以下三种情况。1)一般意义上的过载电流。2)电动机的启动电流。3)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动机的自启动电流。保护1、2动作电流都较F点短路电流小,但保护1动作延时大于保护2。故F点短路时,尽管保护1、2都会启动,但保护2会先跳闸。F点短路导致母线B电压降低,其上电机转速下降。保护2动作切除故障后,母线B上电压恢复,其上电机重新恢复正常转速,称为自启动。QA2切除故障后,保护1上通过含自启动电流的负荷电流IOL·W1。因保护1已经启动,因此在通过IOL·W1条件下,保护1应能可靠返回,否则经过规定延时,保护1仍将动作,QA1跳闸,产生非选择性动作。情况(3)的解释故保护1的动作值应满足:考虑返回值与动作值的关系,有经验证实,以上三种情况中,通常3)是最不利情况,因此一般按3)整定。当不可能出现情况3)时,可当成3)的一种特例调整。引入可靠系数,动作值整定如下遗留的问题是IOL·W1如何计算。该值与自启动电动机容量占总负荷的比例、自启动方式、电动机类型等很多因素有关,取值范围一般为计算电流的1.5~4倍,具体取值应个案分析。
2、动作时间整定以保证选择性为原则。具体来说,多级电网某一级短路时,本级及其上级过电流保护都会启动,按选择性要求,上级动作时间应大于下级一个时限,才能保证下级先动作切除故障。因此,在下级发生短路时,上、下级保护动作时间差不应小于一个时限。t1、t2为下级线路任何位置、在系统任何运行方式下发生任何类型短路时,保护1、2的动作时间。(1)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只要保护启动,则以恒定的时间延时动作,延时时间与故障电流无关。因此,动作时间应逐级增大一个时限。对电磁式继电器,Δt一般取为0.5s。缺点:动作延时会逐级累积(2)反时限过电流保护改进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快速性。所谓反时限,是指继电器动作时间与电流成反相关性。电流越大,动作时间越短。如感应式继电器。将这种继电器用于线路保护,越靠近末端短路,短路电流越小,保护动作时间越长。在上、下级交界处短路,上级为末端短路,动作时间最长,下级为首端短路,动作时间最短。上、下级时间差很可能自动配合。W2最大负荷电流比W3大,因此保护2动作电流比保护3大。假设线路W3出口短路,短路电流与母线C处相同,此短路电流同时流过保护2、3,保护2因动作电流整定值大,动作时间长于保护3(why?见6.3.2),形成自然时间差Δt,只要Δt达到规定的时限(GL继电器规定为0.7s),则满足选择性要求。在C点以后短路,时间差只会更大;在C点以前短路,短路电流不流过保护3,已不存在保护2、3的选择性问题。线路W2首端短路时,因短路电流大,动作时间小于末端短路,使得保护1与保护2在B点配合的时间基准降低,从而改善了快速性。时间整定方法(以保护1、2配合为例)。保护从最末级逐级上推,假设保护2已整定完毕,其特性曲线已知。
1)已算出保护1、2的动作电流Iop·R·1、Iop·R·2。2)已算出B点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为IkB,及该电流在保护1、2继电器中量值分别为IR·1、IR·2,则保护1、2在B点最大三相短路时的动作电流倍数分别为:
n1=IR·1/Iop·R·1n2=IR·2/Iop·R·2
3)在保护2的曲线2上由n2查出保护2在W2首端B点短路时的动作时间为t2B。
4)为保证选择性,保护1在B点短路时的动作时间应为t1B=t2B+Δt,对应的动作电流倍数为:n1=IR·1
/Iop·R·1。于是得到保护1继电器特性曲线上的一个点(n1,t1B),通过这个点的曲线1也就确定出来了。
5)最后在曲线1上n=10处查出10倍动作电流时间,则可在保护1的GL继电器上完成整定。
3、灵敏性校验按灵敏系数计算的一般公式,
线路最小短路电流发生的三个条件为:末端短路、两相短路(对小接地系统而言)、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短路。因此灵敏系数计算公式如下(以上图保护1为例):实践证明,过电流保护的灵敏性通常是较高的。因此可以认为,过电流保护靠牺牲快速性,换取了选择性和灵敏性。在最末一级线路上,过电流保护不需要与下级配合,动作时间整定为0,快速性等同于无时限电流速断,灵敏性则好过很多,因此可以取代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5.4.3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是一个介于电流速断与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之间、平衡两者优、缺点的方案。整定原则为:确保选择性,容忍一个时限的延时,不容忍延时的累积效应。1、动作时间整定定值Δt,一般取0.5s。2、动作电流整定:按躲过下级速断动作电流整定动作值,即保护范围不得与下级限时电流速断重合。式中,Kco为配合系数,一般取为1.1~1.2。讨论:为什么需要上级限时电流速断与下级电流速断配合来保证选择性?逆向思考:保护为什么会失去选择性?必要条件:上、下级保护范围有重叠。1)保护范围无重叠时,选择性自动满足。靠什么保证保护范围不重叠?——动作电流与短路电流间的配合。how?2)保护范围有重叠时,靠什么保证选择性?动作时间配合。为什么不避免保护范围重合?——大家谈。
3、灵敏性校验作为主保护时灵敏系数按保护安装处(即线路首端)最小短路电流计算,要求不小于1.5,计算公式与无时限电流速断相同。当作为无时限电流速断的近后备保护和死区主保护时,其灵敏系数按线路末端最小短路电流计算,要求不小于1.3。
35kV及以下线路极少用到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但其概念仍应该掌握。5.4.4电流三段保护的综合应用电流I段:无时限电流速断电流II段:带时限电流速断电流III段:定(反)时限过电流以上是电力系统对电流三段保护的习惯称谓,供配电系统有时逆序称谓。一般,I、III段保护是必须设置的,I段是主保护,III段是后备保护;若I段灵敏性不满足要求,增设II段,I、II段分别是非死区和死区主保护。不论设置了几段保护,各保护以逻辑“或”决定断路器是否跳闸以切除故障。5.5单端电源线路的异常运行状态保护5.5.1过负荷保护过负荷是指线路承载的负荷过大,超过了其长期承载能力的状态。过负荷电流大于线路的允许载流量,但一般远小于短路电流。过负荷会使线路的工作温度超过其长期允许工作温度,缩短线路寿命,但一般不会在短时间内产生严重后果,因此保护一般动作于信号,在有些线路上,也可以动作于自动减载。按严重程度,过负荷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过三类,但其划分标准比较模糊,应具体分析。过负荷保护的整定原则为:按躲过计算电流整定动作电流,动作时间一般为10~15s,也可采用反时限动作特性。式中IC为计算电流。保护接线见图,接线系数为1。5.5.2小接地系统单相接地保护中压系统一种常见的不正常运行状态。有规程规定,当故障电流在某个量值(如20A)以下时,可在该状态下运行1~2小时。
保护的作用为即时发出信号,通知值班人员排查。常见的10kV、35kV电网多为小接地系统。新的20kV系统接大、小地都有。35kV和10kV系统现已有部分为低电阻接地系统。1、单条线路系统单相接地电压电流分析分析的要点:1)必须考虑线路的对地电容;2)应用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KVL和KCL。
电压表述中,下标的规定为:以字母顺序表示两点之间电压降。如:UUV表示U相和V相之间的电压(V相到U相的电压降),UWE表示W相与参考地之间的电压,而UVU则表示V相到U相的电压等。(1)正常运行分析
正常运行时,中性点(N点)电位等于地(E点)电位。why?因此:
三相对地电容电流之和等于零,即互为回路。正常工作时:中性点为地电位;各相对地电压为相电压;三相对地电容电流之和为零。(2)U相接地分析
事件“U相接地”的数学描述为:
UUE=0因此,中性点及各相对地电压等于对U相电压,即:单相接地时:接地相对地电压为0;中性点对地电压升为相电压;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升为线电压。接地点流过的接地电流(又称单相接地电流、接地电容电流、接地故障电流等)计算如下.等于非接地相对地电容电流之和(KCL求证,将大地看成是一个节点),其大小等于正常时每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接地点通常是不牢固的,可能产生电弧。持续性电弧可能烧毁设备和电缆,间歇性电弧可能会产生弧光过电压,威胁绝缘。如果接地电容电流较小,则不易产生电弧,因此产生了系统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即对接地电容电流大的系统,将电源中性点通过一个电抗较大的线圈接地。正常运行时中性点对地电压为零,接地线圈上无电流,对系统工作无影响;单相接地时中性点对地电压升高为接近相电压,该电压在线圈中产生一个接地电感电流,该电流相位正好与接地电容电流反相,可全部或部分抵消接地电容电流,使电弧不易产生,因此称为“消弧”线圈。2、多条线路系统单相接地电压电流分析三对术语辨析:接地线路/非接地线路;接地相/非接地相;线路接地电流/相线对地电容电流。1)所有线路接地相对地电压为零,非接地相对地电压为线电压,但仅接地线路接地相上有接地点。2)所有线路非接地相都有电容电流入地,大小与仅有自己单独一条线路时的接地电容电流相等。3)非接地线路接地相无电容电流。4)接地线路接地相流过所有回路的接地电流。W1:接地线路。W2、3:非接地线路。L1:接地相。L2、3:非接地相。重要特征:接地线路首端三相电流之和等于其他线路接地电容电流之和(本线路电容电流非接地线流出、接地相流回,求和后抵消),而非接地线路首端三相电流之和等于本线路接地电容电流。非接地线路非接地线路L1:接地相L1:接地相L1:接地相接地线路3、选择性零序电流保护1)每一线路首端设置如图所示零序电流互感器。2)按躲过本线路接地电流整定动作电流。(因为其他线路接地时,本线路首端三相电流之和正好等于本线路接地电容电流,该电流下本线路保护显然不应动作)IG·i和Iop·i分别为第i条线路的接地电容电流和保护动作电流。3)灵敏系数。因为本线路接地时,本线路首端三相电流之和正好等于除本线路外的所有其他线路接地电容电流之和,该电流下本线路保护显然应动作4、接地电流的经验计算单条线路的单相接地电流可按如下公式近似计算式中,IG为单条线路的单相接地电流(A);lA
为线路中架空线的长度(km);lB为线路中电缆的长度(km);UN为线路所在电网的标称电压(kV)。5.6配电线路自动重合闸技术自动重合闸装置ARD(Auto
ReclosingDevice)5.6.1自动重合闸作用与基本要求1、自动重合闸的作用
1)消除瞬时性短路故障导致的停电。如雷击闪络导致的保护跳闸停电等。
2)消除继电保护瞬时性逻辑错误导致的误跳闸。如机械振动导致继电器触点瞬时误断或误合等。
3)与继电保护配合,补救为了快速性而丧失的保护选择性。以上好处的代价是,如果是永久性故障,ARD会使系统受到二次或多次故障能量冲击。
2、对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基本要求
1)手操分闸,或手操合闸时保护跳闸,ARD不动。
2)除此之外的断路器跳闸,ARD都应动作。区分(1)、(2)的技术判断是所谓的“不对应”条件,详见7.4节。
3)自动重合闸次数预先规定,1~2次。
4)重合闸时间要快,0.5~1.5s。
5)需要考虑与继电保护的配合。5.6.2自动重合闸与保护的配合1、前加速方式
该方式提高保护快速性又不损失选择性和灵敏性。这是ARD与定(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一种配合,可部分提高定(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快速性。所谓“前加速”,指保护一旦发现故障,先取消上级过电流保护的延时环节,瞬时跳闸,再通过重合闸纠正可能出现的非选择性跳闸,即下级短路而导致的上级跳闸。保护1过电流保护时间长,装设ARD改善快速性。W1~W3瞬时性故障,都通过保护1快速切除。重合闸后恢复供电。W2、3上永久故障,重合闸后各自保护切除。无改善,多一次冲击。W1上永久性故障,重合闸后保护1切除。无改善,多一次冲击。2、后加速方式
该方式缩短ARD重合闸到永久性故障上时保护时间。这是希望取ARD切除瞬时性故障后自行恢复供电之好,但如果故障是永久性的时又能减轻二次冲击强度的一种措施。所谓“后加速”,指保护发现故障,按预定时限跳闸,然后重合闸,并取消保护延时。如果重合闸后故障仍然存在,则瞬时跳闸。可见,所谓“加速”,指取消保护延时缓解;所谓“前”、“后”,指取消保护的延时环节是在重合闸之前还是之后。5.7配电变压器保护配电变压器主要指10/0.4kV变压器和35/11kV、35/0.4kV变压器。变压器是阻抗集中的网络元件,这一点与线路不同。变压器高、低压侧接线端子上的故障称为变压器外部故障,油箱或绕组上的故障称为变压器内部故障。注意将变压器本身“外部故障”与变压器以外的其他元件的故障(也称为“外部故障”)区分开来。5.7.1相间短路的电流三段保护整定原则与线路相同,过电流保护的最大可能过负荷电流取为变压器额定电流。10/0.4kV变压器不设带时限电流速断,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评估及咨询服务合同范例:版权评估
- 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保密及竞业限制合同
- 离婚协议共同债务清算与子女赡养金支付方案
- 夫妻双方子女抚养权益保障协议书范本
- 儿童教育机构园长聘任及运营合作协议
- 离婚诉讼房产分割协议模板参考
- 离婚户口迁移及子女抚养权明确协议书
- 离婚协议范本:共同财产分割与个人债务处理合同
- 私人投资贷款合同范本:投资项目融资及还款协议
- 物业财务管理合同审计与财务风险防范策略合同
- (高清版)DG∕TJ 08-2251-2018 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技术标准
- 钣金生产安全培训
- 《解剖学课件:人体解剖学概要》
- T∕CACM 1096-2018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熏蒸
- 2024年浦东新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
- 花艺沙龙合同协议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课件
- 集团内部资金管理制度
- 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股权投资意向协议书范本7篇
- 软件测试师面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