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历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历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历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历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标要求: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重点:经济危机的成因、罗斯福新政内容难点:经济危机的成因、罗斯福新政评价教学方法:PPT课件,小组合作,启发式讲授,自主探究教学过程导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更被许多美国人称为“繁荣年代”(图片展示一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面对繁荣,资产阶级得意忘形。被冲昏了头脑的美国总统胡佛踌躇满志地向美国人民许诺:“揭开锅,两只鸡;家家户户小汽车。”就在人们陶醉于永久繁荣的幻想时,一场恶梦悄然降临。到了1930年美国的大街小巷人民都在相互传唱着一首歌谣: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当作木柴烧。富人发疯去上吊,穷人饿得嗷嗷叫。1、经济危机的原因:对经济危机的原因,经济学家们至今众说纷纭,让我们穿过历史,还原历史,去探究经济危机的原因。幻灯片展示:材料一:1920到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而工人工资仅增长2%。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人拥有。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但是大家的生活方式几乎一样,每家都掏出至少一半的钱贷款买车买房,仿佛不用还钱似的;我妈妈跟很多人一样相信股票,把家里全部的积蓄投到股市里,还从。隔壁的山姆大叔在银行工作,有一次喝醉酒了银行里贷款买股票,说他还用储户的存款炒股票。长期以来美国流行一种经济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自行调节,解决各种矛盾,鼓励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应少干预经济。教师: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贫富分化严重,股票投机。幻灯片展示:贫富分化严重;消费水平不及生产水平(消费能力严重不足);过度信贷消费,股票投机过度;长期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结果。教师:过度信贷消费、股票过度投机活动造成虚假繁荣,股票暴涨,背离实际价格。这一现象是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幻灯片展示:股票过度投机——直接原因教师:以上问题的出现其实根本出发点是因为生产日益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化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以及生产能力无限扩大的趋势和购买能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使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定期发生经济危机。幻灯片展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根本原因幻灯片展示:“黑色星期四”:股票投机与股市崩溃引出: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导火索材料展示:经济危机的表现教师: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幻灯片展示: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经济一片萧条教师过渡:这场危机给美国以及全世界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经济危机产生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材料:1、美国→所有资本主义国家2、工业下降1/3、贸易减少2/3、失业3000万3、1929—1933,长达四年教师: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特点?学生:(1)范围广(2)破坏性大(3)持续时间长合作探究问题:1929年,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为什么很快波及到全世界?教师总结:①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经济波动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②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后,整个世界变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影响材料一:1929—1932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幻灯片展示:经济方面: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材料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纷纷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他们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实行货币贬值,让本国商品打入别国市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幻灯片展示:国际关系:日趋恶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提高关税、货币贬值)材料三:幻灯片展示:政治方面:社会动荡,法西斯主义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教师过渡:美国面对此次危机,胡佛政府是怎么应对的?期间刚好是美国总统换届选举之际,竞选的罗斯福又是有什么口号?PPT展示:胡佛: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罗斯福: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教师:最后我们知道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以“新政”为竞选口号,击败胡佛就任美国总统,由此开始1933年-1939年的”罗斯福新政”。(PPT图片展示)3、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学生分析回答,教师总结新政的背景:1、胡佛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危机得不到解决。国家一直徘徊在动荡的边缘。2、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为实施新政提供了可能性。罗斯福个人资料介绍:“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引自罗斯福接受提名时的演说罗斯福(1882—1945):1933年,以新政为口号,当选美国第32届总统,任期12年零39天(1933—1945),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他是一位身残志坚的美国总统;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4、新政的内容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针对经济危机的影响,我们分成四个小组:财政金融组、工业复兴组、农业调整组、福利与就业组。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自主学习,完成表格(见课件)问题内容具体措施目的股市崩溃银行倒闭生产过剩企业破产产品剩余价格猛跌失业剧增矛盾重重重点探究一:新政的特点面对危机,罗斯福所采取的措施与胡佛的措施之间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教师:自由放任→国家干预重点探究二:新政的实质“我认为,我一直这样认为,而且我仍将认为私人企业是美国健全经济的主心骨”。——《罗斯福演说选》“您已经使您自己成为各国有志于在现行制度的框框内进行合理的实验以改正我们面临的弊端的委托人。——凯恩斯致罗斯福的信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罗斯福新政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由此用一句话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教师总结: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5、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合作探究:结合教材71页最后三段正文和上述材料,从对美国、对世界两个角度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教师总结:对美国:1、逐渐走出危机,生产力得到恢复;2、中下层民众得到好处,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对世界:1、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2、标志着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6、评价罗斯福新政幻灯片展示:材料: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而罗斯福说: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分别指什么?局限性: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新政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幻灯片展示: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凯恩斯看来,节俭对于社会经济却是一种恶行。“无论你什么时候节省了五先令,你就要使一个人失去一天的工作。节省了五先令,可以扩大失业到一人一天的程度,此外可依此类推。另一方面,无论什么时候你购买了商品,你就促进了就业。……因为只要你购买商品,肯定会有人为你制造这些商品的。如果你不购买商品,商店里的存货就不能出清,他们就不会再订货,这样肯定会有人要失业了。”学生自主讨论:你同意凯恩斯的观点吗?我们还要不要节俭的美德呢?学习小结构建本课的知识框架课堂总结1929-1933年,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在资本主义制度危机时刻,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习题训练课后思考罗斯福新政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哪些有益的启示?板书一、大萧条1、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2、表现特点3、影响---国际关系恶化;资本主义制度危机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自由放任政策无力解决危机;罗斯福上台2、内容: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社会救济、以工代赈3、特点:4:评价:影响:美国、世界;局限;实质三、凯恩斯主义1、背景2、基本思想3、影响学情分析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这场危机的出现,许多国家对待它的态度各有不同。本课主要介绍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进行改革来对抗“经济大危机”的国家,并且介绍了美国进行的“新政”,以及这个政策的结果。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学生不怎么了解,我创设情境,逐层导入,使学生提高认识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学习能力和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效果分析这节课涉及的内容知识量大,要点多,难度大。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这节课,基本上实现了教学目标,效果也比较理想。通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总结出罗斯福新政各项措施的主要内容,并探讨其对促进社会生产能力恢复及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从而能用唯物史观客观的、全面的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通过对原始资料的研读分析,强化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态度和方法。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影响的分析,注重从全球视野阐释具体历史事件的演化历程。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属于岳麓版教材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是本册的一个重点。本课在一战后世界历史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是世界由重建和繁荣到再次走向世界大战的分水岭,并深刻地影响到二战后世界的发展,并且在当今世界仍具有指导作用。第15课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课程标准:(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探究一引发危机的原因材料一: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而工人工资仅增长2%。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材料二:但是大家的生活方式几乎一样,每家都掏出至少一半的钱贷款买车买房,仿佛不用还钱似的;我妈妈跟很多人一样相信股票,把家里全部的积蓄投到股市里,还从。隔壁的山姆大叔在银行工作,有一次喝醉酒了银行里贷款买股票,说他还用储户的存款炒股票。材料三:长期以来美国流行一种经济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自行调节,解决各种矛盾,鼓励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应少干预经济。—《世界经济史》根据材料,请归纳分析引发1929年经济危机的原因。(8分)二、罗斯福新政自主学习,完成表格问题内容具体措施目的股市崩溃银行倒闭生产过剩企业破产产品剩余价格猛跌失业剧增矛盾重重三、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合作探究:结合教材71页最后三段正文和上述材料,从对美国、对世界两个角度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课后练习1.蓝鹰标记曾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成为美国人民心目中的爱国象征,如果当时的产品商标有这个标记可能说明这一企业A.产品优良价格公道B.带头赈济失业工人C.公平经营爱国守法D.产品符合质量要求2.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3.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中,罗斯福在亚特兰大市的演说中表示单纯的施舍对具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而言,将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而这种工作正是防止他们精神上颓废的屏障。基于这种理念,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A.提高救济金,增加政府救济的力量B.增设心理咨询机构,帮助人们愈合心理创伤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D.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誉4.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不包括A.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B.增加就业机会C.抑制物价上涨 D.刺激消费需求罗荣渠曾说:“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社会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