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十八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鲁教版_第1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十八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鲁教版_第2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十八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鲁教版_第3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十八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鲁教版_第4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十八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鲁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八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夯实]<2020·南平模拟>如图示意2017年慕尼黑市人口结构与德国整体水平对比.读图完成1、2题.1.推测德国市场潜力较大的服务业是 <>A.婴幼儿养育 B.健康养老C.体育和娱乐 D.房地产业2.慕尼黑市应对未来几年人口的变动,需要 <>A.关注失业问题B.建设更多的养老院C.延迟退休年龄D.建设更多的幼儿园[解析]1选B,2选D.第1题,图中德国的人口结构中老龄人口的比重较高,因此未来市场潜力较大的服务业应为健康养老;当前幼儿比重较低,婴幼儿养育规模较小;当前老龄人口比重大,数量多,老龄人口消费欲望不强,不应大规模发展房地产业;老龄人口消费欲望不强,体育和娱乐不是发展重点.第2题,对比慕尼黑与德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图判断,当前慕尼黑婴儿人口比重高于德国的平均值,因此未来几年需要建设更多的幼儿园,以满足幼儿上学;目前慕尼黑的老龄人口比重比全国水平低,劳动力充足,因此目前不需要建设更多的养老院和延迟退休年龄.<2021·宜宾模拟>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15~59岁>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下图表示美国、日本、印度、中国四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读图完成3、4题.3.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 <>A.印度、中国、日本、美国B.中国、美国、日本、印度C.印度、中国、美国、日本D.中国、印度、美国、日本4.以下措施不利于我国延长人口红利期的是 <>A.完善社会养老机制B.采取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C.全面放开二胎政策D.采取劳务输出的战略[解析]3选D,4选D.根据材料,人口红利期指劳动力人口比重大,抚养率较低的状况.第3题,读图,图中甲国目前人口红利期将过去,劳动力人口数量大,是中国.乙国的人口红利期还未到,是印度.日本人口最少,劳动力数量最少,丁是日本.丙是美国.第4题,不利于我国延长人口红利期的是采取劳务输出的战略,会导致国内劳动力占的比重减少.完善社会养老机制、采取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利于延长我国人口红利期.<2021·呼和浩特模拟>下图为"浙江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5、6题.5.据图分析,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河流 D.土壤6.该区域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5选A,6选D.第5题,读图可知,当地海拔高的地区,人口分布相对数较低,海拔低的地区,人口分布相对数较高,因此该图反映了地形是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图中信息不能反映气候、河流、土壤是影响当地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第6题,读图可知,图中①区域人口分布相对数低于1,②区域人口分布相对数大致为1,③区域人口分布相对数变化大,大约平均为3,④区域人口分布相对数量大于4,该区域地势低平,临近河流,水源丰富,因此该区域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④.[加固训练]如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解析]<1>选B,<2>选B.第<1>题,图中2009年少年儿童的比重比1982年低,说明人口出生率下降.2009年与1982年相比,少年儿童比重下降,但40岁以上人口,尤其是老年人口比重上升,造成平均年龄增加.图中2009年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1982年高.2009年与1982年的20~24岁人口比重大致相等,但2009年人口总数大于1982年,因此2009年的20~24岁人口数量较1982年多.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自1982年至200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因此造成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同时造成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但我国人口基数大,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为低值的情况下,青壮年劳动力数量仍在增加.7.<2020·北京模拟>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指出"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如图为非洲某国人口金字塔.据图说出该国的人口年龄结构特点,并推测该国的人口增长特点.[解析]读图分析可知,该国金字塔塔基较宽,说明少年儿童比重较高;青壮年劳动力的比重最大,占主体地位;塔顶较窄,说明老年人口比重低.据图可知,少年儿童比重较高,说明该国人口出生率高,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所以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答案:年龄结构特点:劳动人口<或青壮年人口>占主体地位;少年儿童比重较高;老年人口比重较低.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方法技巧]中国应对老龄化的主要战略措施是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老年社会福利、老年社会救济>;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老年法规体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安老、养老安全网;适当放宽生育政策.[能力挑战]<2020·惠州模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图>.据此完成1、2题.1.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以下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 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③人口死亡率升高 ④人口迁移数量增加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 <>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 ②育龄妇女比重提高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④生活富裕程度提高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1选A,2选C.第1题,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劳动人口比重降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为防止未富先老,我国对人口生育政策进行动态调整,①、②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降低,③错;人口迁移对我国人口生育政策影响不大,④错.第2题,我国平均初婚年龄降低,①说法错误;生活富裕程度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利于降低出生率,③④说法正确;育龄妇女比重提高会使出生率上升,②说法错误.<2020·泰安模拟>人口机会窗口期又称人口红利,是指当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的时期.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如图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机会窗口期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3、4题.3.我国人口机会窗口期后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出生人口不断增加B.人口死亡率不断降低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D.人口年龄结构的时间变化4.随着人口机会窗口期过去 <>A.劳动密集型产业消失B.就业压力增大C.高科技产业必然快速发展D.部分高耗能产业淘汰[解析]3选D,4选D.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我国人口机会窗口期后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变化表现为不断增大,这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新出生人口数量长期处于低值有关;与随着时间变化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有关.非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主要是老年人口持续增加.第4题,据图分析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过去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降低,就业压力可能减小;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经济发展用工成本升高而减少,但不会消失;随着人口机会窗口期过去,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状况会改变,部分高耗能产业会被淘汰,高科技产业是否会快速发展取决于巨大的资金、科技投入,不会是人口机会窗口期过去的必然结果.<2020·天津一中模拟>健康预期寿命是预期寿命与健康状况的结合指标,可以反映老年人口的生命质量.下图为2010年中国各省市65岁女性健康预期寿命图<暂缺港、澳、台数据>.读图,完成5、6题.5.图中 <>A.海南终年多雨,预期寿命长B.西藏环境质量高,健康预期寿命长C.北京经济发达,预期寿命长D.重庆冬暖夏凉,健康预期寿命较长6.不健康期 <>A.较长省区水资源匮乏B.较长省区多为沿海省区C.较短省区平原比例大D.较短省区多位于季风区[解析]5选C,6选D.第5题,读图分析,预期寿命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海南预期寿命比较长的原因主要在于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健康的饮食习惯;西藏气候高寒,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健康预期寿命低;北京经济发达,医疗保健条件好,预期寿命长;重庆位于四川盆地,冬暖夏热.第6题,读图分析,不健康期较长的省区有北京、海南、湖南、西藏、甘肃等,东部和西部均有分布;不健康期较短的省区有广东、浙江、福建、江苏、上海等,这些省区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但并不是都以平原为主.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根据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P>在7%以上为老龄型人口.P可分为以下几种阶段类型:当P<7%时为成长型<G>;当7%≤P≤10%时为老年型初期<A1>;当10%<P≤14%时为老年型中期<A2>;当14%<P≤16%时为老年型后期<A3>;当P>16%时为超老年型阶段<S>.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对老年人口的区域分布产生一定影响.截至2015年,江苏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13.99%,居全国之首,已步入老年型中期阶段.但各地情况有所差异,全省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市,其素来都有"世界长寿之都"的美誉.如图示意2000-2010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1>指出苏北老龄型人口类型的变化.<2>以南通为例,分析大气环境对苏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3>分析苏南社会、经济发展对江苏老年人口空间分布产生的影响.<4>面对当前老龄化社会可能带来的"养老问题",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建议.[解析]第<1>题,直接结合图例与图示信息分析即可,注意要体现"变化".第<2>题,图示苏中老龄化最严重,说明老年人口多,则要从大气环境角度分析老年人口多、比重大的原因.注意"世界长寿之都"的信息提示.第<3>题,首先明确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北、苏中,则必然省内存在人口迁移现象.再结合三地老龄化空间差异分析即可.第<4>题,可从经济、文化及社会保障体系角度分析.答案:<1>苏北地区G型和A1型在减少,其中A1型减幅显著;A2、A3、S型增加,增幅最大的为A2型;苏北老龄化以向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或:苏北地区G型、A1型向A2、A3、S型转变;苏北老龄化以向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2>南通市地处亚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