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出发》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2过程与方法:感受河北民歌《放风筝》的情绪,了解歌曲的内容和一般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听辨和感受《出发》和《放风筝》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三、聆听河北民歌《放风筝》。1、聆听中国风格的音乐。提问:《放风筝》与前面刚听过的乐曲《出发》有什么不同?鼓励学生从音乐情绪、风格、音乐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2、听歌曲歌词,提问: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三月—姐妹穿着—放风筝—风筝飞翔—回家3、介绍这首民歌的音乐特征: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传唱,不同地域《放风筝》的音乐也不一样,同一首民歌,不同的人唱得也不一样。介绍歌曲之中的衬词、装饰音以及旋律等特点。4、请学生跟着录音哼唱歌曲。四、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1、引导学生展开关于春天的想象,将春天能发出声音的事物列举出来,将这些事物发出的声音模仿出来。2、组织学生对各种声音依次模仿和表演。3、教师选取其中的几种声音填入如下表格中,进行节奏设计,组织学生按节奏念读。全体学生顺序表演。启发学生进一步联想,思考哪些声音应该用强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用弱的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渐强,哪些则应该渐弱。1.春雷轰隆.轰隆.轰隆.轰隆.…2.春风呜—呜—…3.春雨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4.山泉叮咚叮咚叮咚叮咚…5.布谷鸟布谷O布谷O布谷O布谷O…6.…4、然后将学生分组,分别担任不同的节奏声部,先依次表演各自的声部,然后两个、三个声部,直至所有声部都组合在一起,创作出一首《春天交响曲》。5、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还有哪些春天的声音可以组合到《春天交响曲》中来,可以用什么节奏来表现,等等。五、教师总结本课。郊游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郊游》。2、过程与方法:随着音乐表演郊游情景。3、情感态度与价值:唱会歌曲并表现郊游的情景。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二、学唱歌曲《郊游》。1、听录音。2、教师教唱,学生跟唱。3、跟琴演唱。4、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相同懂得部分。三、听音乐,创编郊游的动作。春天里,可以坐火车出发、去踏青、放风筝、放牛,还可以开展许多有益的活动。一组表演坐火车、一组表演放风筝的情形,其他组同学分别表演划船、穿山洞、过小桥,还请一组同学开动脑筋想想,我们郊游还开展了哪些活动?用动作表演出来。四、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在相同旋律部分做相同的动作。五、结束全课。《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山谷回音真好听》。一、师生问好,交流寒假见闻。引入春天的话题。听一首与春天到郊外去郊游相关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2、引导学生倾听歌词,关注歌曲中模仿回音的两句旋律,启发学生思考歌曲运用什么方法再现大自然中的回音现象。3、教师即兴呼唤,请学生用稍弱的力度模仿教师的声音,表现回音效果。4、教师穿插一至两首练声曲,让学生用稍弱一些的力度来模仿。例如:1=C4/4123—|123—|54325432|1———‖师:呜呜轰隆隆隆隆隆隆隆隆。生:呜呜轰隆隆隆隆隆隆隆隆。二、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歌曲中的一句,由一句模仿,引入整首歌曲的模仿。1、教师演唱歌曲中的第二句:学生跟唱:1234|5—|1234|5—|啊啊2、教师一句一句演唱全曲,学生一句一句跟唱,注意用稍弱的力度演唱。3、全体跟琴演唱歌曲。4、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注意第二句演唱力度的变化。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唱歌曲,另一组在第十一小节处模仿回音。三、引导学生做回音游戏。将学生分成两组,领头的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创编声音,让另一组的学生模仿,比一比哪组模仿得像。1、呼唤。如:喂—,我来了—,大山你好—,等等。2、节奏。如:XXX,XX.XXXXX,等等。3、唱名音高。如:mi—sol—mi等等。4、旋律片段。5、歌曲片段。四、教师带领学生演唱《山谷回音真好听》,结束本课。《火车卡卡卡》1、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2、创编节奏为《火车咔咔咔》伴奏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的表现作用。2、过程与方法:创编节奏为《火车咔咔咔》伴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教学过程:一、发声训练:综合训练注意:发声要均衡、声部要和谐。注意力度的变化。集体演唱《红蜻蜓》二、欣赏1、导入:请学生回忆新年时的快乐情景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2、介绍:一种是作为歌剧或者舞剧的开场音乐,有暗示剧情的作用;另一种是带有标题的独立器乐曲。3、初听全曲,请学生说出总的气氛情绪。教师弹奏主题旋律,请学生跟着哼一哼。4、复听乐曲,请学生注意那几段是重复的为乐曲分段。5、分段细听乐曲,请学生说出乐曲各部分的不同之处。6、完整复听。7、表现音乐,分小组设计表演。(1)用“啦”演唱、乐器演奏或用节奏也起伴奏。(2)乐器演奏、用节奏乐器伴奏、创编舞蹈或律动动作。(3)为旋律填歌词演唱<健康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健康歌》的全部歌词内容,感受其跳荡的律动,能够随音乐演唱、加上动作进行表演。2.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及自主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健康,热爱体育运动,知道有关健康的好习惯。二、本课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鼓励学生参与、激发创新意识。难点是演唱教学中前半拍休止节奏;三、教学准备1、课件音乐:“健康歌”;2、音乐课本人手一本。四、教学过程(一)导课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在大课间中随着音乐做了那些运动?我们做这些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老师希望大家天天健康好不好我还有许多健康小秘诀等着告诉你们呢!现在赶快跟我动动手吧听一听:《健康歌》1.带着问题初听歌曲。师:同学们做得真棒,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听?请大家仔细听,回答问题:①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②健康歌告诉了你哪些健康小秘诀?(引导学生熟悉歌词,连贯说一遍歌词。)③除了歌曲里唱的健康秘诀,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健康小秘诀?(给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奖励健康小礼物)(三)唱一唱:随《健康歌》的音乐演唱。①教师播放课件音乐,用丰富的表情调动学生随歌曲演唱一遍。②纠正关键句段的演唱,(弱拍起的句子,反复练),请学生分角色清唱一遍。提醒学生注意声音和表情的不同表现。③请个别同学演唱一遍。(四)动一动:随《健康歌》做律动。①教师带领学生随《健康歌》音乐做健身操,并呼号调动学生情绪,鼓励学生运动。②请几名表演有特长的同学担任组长,分组进行创编表演,鼓励各组成员在创编时要有创新。③选取二组进行汇报表演,老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五)想一想:为歌曲伴奏师:做完我们的健身操还真有点儿累呢!不过没关系。只要每天坚持锻炼一下,就会越长越高,越长越结实!运动之后人的头脑会更加清醒,现在你们头脑是最清醒的时候,我想考一考你们,怎么样准备好了吗?师:刚才在同学们精彩的伴奏下,我们的《健康歌》变得更活泼更好听了!今天这节课大家快乐不快乐?好的,记住我们的口号是:我健康,我快乐!希望大家天天健康。《小雪撬》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明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小雪撬》。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吐字清晰,灵巧、甜美的声音,感情的充沛。3、过程与方法: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创编歌表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听说咱们班2、1班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猜谜语,那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条,请大家听好罗:(叫花不是花,夏天不见它。寒风出来时,飘落千万家。)打一自然现象。(雪花)2、同学们可真聪明。那你喜欢雪花吗?为什么?(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橇、滚雪球)是啊。在冬天这个寒冷的季节里,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莫过于一场飞扬的大雪了。那晶莹、透明的雪花漫天飘舞,飘飘洒酒来到人间。装扮着一个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也带给我们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就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雪地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吧。(多媒体课件:赏雪景)二、新授。1、欣赏《小雪橇》。好玩吗?除了咱们大家刚才看到的,和玩过的游戏。老师这儿还知道一种雪地游戏。猜猜看——(播放《小雪橇》的MTV)2、雪橇的由来。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啊?(雪橇)那你认识雪橇了吗?雪橇最早起源于瑞士山地,是用木制的或者是金属制作的,最先是用来在雪地里运送物资,后来发展为供旅游者娱乐。并在很多国家流行。126年前,(1884年)英国举行首次雪橇公开赛。40年后(1924年),雪橇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项目,分有舵雪橇和无舵雪橇两种类型。那你们知道雪橇是用什么来拉的吗?(学生们议论)?是啊。大部分都是用狗来拉的。圣诞老人坐着雪橇是用驯鹿来拉的,也有的用马来拉,马的脖子上还系着铃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一起拍手,小声哼唱,再听一遍歌曲范唱吧。3、节奏训练:从大家高兴的小脸上,老师就知道了你们有多喜欢玩滑雪橇。那就让我们按着滑雪橇的节奏一起活动一下手脚吧:复习:二分音符两拍:x-四分音符:一拍x八分音符半拍:xxXxxxx-Xxxxxx4、你能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小雪橇》歌词吗?它的拍号是?四二拍表示?3、学唱歌曲:(1)同学们已经熟悉了旋律: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歌曲吧。老师弹一句旋律,你用“啦”来哼唱。(2)你能试着加上歌词吗?(3)歌曲处理:你觉得歌曲的哪些地方有困难?音程跳动较大的两处。注意切分音的地方。(4)你能把歌曲第一段完整唱一遍吗?(5)再唱一遍:想一想,冰天雪地里,孩子们乘坐着雪橇,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应该怎么唱?(6)请同学们随老师弹琴再来唱一遍第一段。(7)你能自己学会歌曲第二段吗?小组合作。(8)学生随琴模唱第二段。(9)请同学们随老师弹琴,完整演唱歌曲。(10)这首歌曲赞颂了孩子们的什么精神?(大怕大风雪,勇敢乐观。自信向上的精神)让我们带着这种欢乐的情绪随着歌曲伴奏再唱一遍吧。三、歌曲拓展1、歌表演。同学们唱得可真有精神。那你能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吗?请同学们小组合作。2、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老师这儿还带来几样打击乐器。大家想不想自己为自己伴奏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是串铃,这是碰铃,这是手鼓,这是沙锤。它们的使用方法是: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雪的古诗?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雪的歌曲?雪是纯洁、可爱的。因此人们喜欢用雪作为主题来歌唱。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雪的歌曲?(《雪花》、《铃儿响叮当》、《踏雪寻梅》……)老师今天也带来一首好听的歌,叫《雪孩子》,谁知道雪孩子的故事?(寒冷的冬天,兔妈妈做了个雪孩子陪小兔子。他们俩玩得很开心。小兔子睡着了,被子掉进了火盆里。雪孩子用自已的生命救出了小兔子,自己却融化成一滩清水)(播放《雪孩子》课件。)歌曲给了你们什么样的感觉?(优美抒情)你们觉得雪孩子们可爱在什么地方?(有一颗纯洁的心)让我们陪着雪人,唱着《小雪橇》的歌一起走出教室吧。《乒乓变奏曲》【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钢琴独奏《乒乓变奏曲》,指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并延伸到热爱运动、把运动的拼搏精神运用到学习上的思品教育中。2、过程与办法:创设情境,通过听、唱、演等音乐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感受“乒乓球”的音乐形象、感性了解“变奏”和“变奏曲”。3、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从音乐的节奏、力度、速度、音区、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判断乐曲中出现的五次“变奏”。【教学重点】乐曲的分析与欣赏、音乐形象的感受、曲式结构的了解。【教学难点】“乒乓球”音乐形象的感受、“变奏曲”曲式结构的了解。【设计思路】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生通过讨论乒乓球的特性及打乒乓球的规定,分析、判断用音乐表现乒乓球时所采用的拍号、演奏形式等。二、分段欣赏、突破难点:分析、听辨各乐段,感受“乒乓球”的音乐形象、感性了解“变奏”与“变奏曲”。三、拓展延伸、思品教育:通过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了解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教学方法】听辨法、教唱法、视唱法、比较法、提问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用光碟、PPT课件、钢琴、乒乓球【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1、师生互相问候。2、老师自我介绍。二、导入新课。1、用提问法师生共同分析乒乓球的音乐形象从而导入本课的欣赏。(板书)2、出示课题。三、分析、欣赏钢琴独奏《乒乓变奏曲》,用不同的动作表示主题与变奏。(一)初听乐曲。(二)、分析乐曲。1、听辨、分析音乐主题为单旋律、简洁、灵巧、轻快。采用教唱法、视唱法分别在高音区和中音区视唱音乐主题。1=C2/42、指导学生分析、欣赏、比较、听辨变奏一和变奏二,指导学生感性了解什么是“变奏”。(板书)变奏一:1=C2/4变奏二:1=C2/4主题出现在高音区主题出现在中音区3、指导学生分析、欣赏变奏三:音乐主题隐藏在高音区。变奏三:1=C2/44、老师分析、讲解变奏四和变奏五:在和弦的衬托下,主题变化为下行和上行旋律,并指导学生听辨。5、总结归纳全曲,指导学生感性了解什么是“变奏曲”。(板书)(三)听辨与活动。1、欣赏《乒乓变奏曲》,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示主题与变奏。2、老师用钢琴随意弹奏《乒乓变奏曲》的音乐片段,学生听辨四、拓展延伸。1、欣赏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并指导学生听辨出《乒乓变奏曲》的主题,了解《乒乓变奏曲》的创作背景。2、了解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情况(主要介绍邓亚萍。)五、思品教育。教育学生要热爱运动,锻炼好身体;在学习上要向运动员学习,要有不服输、争第一的精神。课题:《踢毽子》课型:唱游课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歌曲的唱游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协同表演;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唱和动两者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音乐和动作的协调能力、表现能力。3过程与方法:通过两首歌曲的学唱,复习巩固“mi、sol、la”三音的手号和音准。教学重点:歌曲的学唱和巩固“mi、sol、la”三音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协同表演的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毽子、打击乐器、奖品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课室二、赏毽子。请学生带个毽子进教室,是自己做的,师生互相欣赏,看屏幕简介。三、踢毽子。在歌曲《踢毽子》的背景音乐声中进行一场班级踢毽子表演赛,看谁的毽子飞得高,谁踢的个数多,谁踢的花样新。四、唱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踢毽子》1、听录音范唱。2、歌词表达了什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3、读歌词,师读上句,生读下句。4、按歌词的节奏用打击乐器伴奏。5、跟录音学唱,用听唱法学习歌曲,让学生能听出一二小节是由“mi、sol、la”三音组成的,请学生打手号跟音乐唱一唱。6、跟钢琴伴奏唱,再跟录音唱,然后师生对接唱,分小组对接唱。7、全班分三组:器乐伴奏、演唱、踢毽子,再交换。五、玩游戏。曲声中进行踢毽子比赛:两人一组,一人踢毽子,一人当裁判为其数个数。时间以歌曲的长短为限,歌曲的前奏部分作准备,从第一个歌词“小”开始踢,以最后一个歌词“习”为结束,再两人交换做。最后老师当裁判长,看看谁能登上“班级踢毽子比赛”冠军的宝座。六、小结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老师进行小结。有机会学校也搞一次踢毽子比赛,你们都有机会去争取拿冠军。《哦,十分钟》教学目标:⒈知识目标:感受歌曲两段曲式的特点,体会不同乐段所表现的不同情绪以及歌曲表现的喜悦之情。⒉能力目标:指导学生体验歌曲塑造的音乐形象,能够用轻盈、舒展的声音准确有感情的表现歌曲,培养学生歌唱能力。⒊情感目标:能够加入动作表现歌曲,充分表现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由衷欢迎的愉快心情。教学重点:能用轻盈、舒展的声音歌唱,充分表达歌曲情感。教学难点:666|ii5|043|音准、切分节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放《哦,十分钟》的伴奏音乐2.师生互问好3.发生练习①35|1.71|765|6132|111|1i56|534321|1—|1—‖La②666|ii5|6I|5—|6i|5—‖二、新授课(一)导入:看课件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一看屏幕里的同学们正在做什么?生:说屏幕里同学们做的事情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是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在活动的情景。师:那一提到下课十分钟,你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生:高兴的、愉快的、快乐的师:屏幕上的同学们和你们的心情是一样,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来做一下你们在课间做过的活动,亲身感受一下当时高兴的心情。生:跳绳、踢毽、做游戏师:在课间还有很多活动,如:……,(根据当时情况老师予以补充)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按大屏幕出现的节奏,来做一做这些活动。(师出示图片伴有节奏型)设计的节奏是书中出现的节奏型师引导学生按照节奏来做各种活动。拍皮球:××|××|跳绳:××××|××××|投篮球:×Ο|×Ο|溜溜球:Ο××|Ο××|1.生做,师订正2.集体做3.完整做一遍(二)引入本课内容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同学们课间十分钟的歌曲。(出示大屏幕揭示课题)生读课题(三)唱谱1.听录音范唱师:同学们先来听一遍,然后告诉老师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音乐情绪?生:情绪(欢快、活泼)师:歌曲有几个乐段组成?生: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情绪活泼,第二乐段:优美、抒情。意图: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及感受能力2.听老师演唱一遍3.看谱子提示学生歌曲5534|50|这个小短句在歌曲中出现了四次,但有一次5534|5—|是长音“5”4.是生接龙演唱师:你们能唱一唱吗?5.学习第二乐段谱子(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四)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读歌词(出示课件)1.找个别生读2.完整按节奏朗读歌词下课的铃|声0,|送来十分|钟0,|来吧!|来吧,|大家来轻|松—|让那疲劳的|眼睛|看看蓝|天0,|让那紧张的|大脑|吹进清|风—。|下课的铃|声Ο,|送来十分|钟0,|来吧!|来吧!|大家来轻|松—|让那握笔的|手指|摸摸皮|球0|让那快活的|叫喊|冲出喉|咙—||(五)填词演唱(1)听范唱默唱歌曲(2)跟琴慢速演唱一遍全曲(3)纠正不确的地方(4)完整地演唱一遍(5)找个别同学领唱(五)歌表演师:除了用歌声来表达歌曲课间十分钟欢快的情绪,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找同学到台前表演,另一部分同学领唱,其他同学齐唱。6.小结:同学们,现在属于你们的快乐的真正可见十分钟来到了,我希望你们在十分钟里,不要追逐打闹,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下面让欢快的旋律伴着你们去享受你们愉快的十分钟吧《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听唱法,学习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利用听赏模拟动物的叫声记忆歌词,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的参与到学唱、表演西班牙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中,体验歌曲带给人们的欢快情绪,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学习的能力。3、过程与方法:认识呼吸记号,并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确运用。教学重点:用明亮轻巧的声音、热烈兴奋的情绪表现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教学准备:1、搜寻资料制作课件。2、制作头饰。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西班牙的村庄去看看,听说我们要来,村庄里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来欢迎我们呢,你们听都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呢?——播放音乐《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1)提问:它们都是哪些可爱的小动物呢?(找学生回答)出示小动物及它们的叫声(师生接龙练习)。(2)师:刚才我们听得这首歌曲名字叫《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点击多媒体出示课题)。(3)再听歌曲生模仿小动物叫声。二、学唱歌曲:(1)现在,请同学们打开音乐书24页,带着愉快的情绪随着音乐一起放声歌唱吧。(师弹琴教唱歌曲第一段)(2)通过刚才的演唱,你感觉哪一句比较难?歌词中“奥巴哥拉马”是衬词,表达的是高兴的心情。(3)在这里老师也遇到了一个难题: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讲换气记号。老师示范一下如何换气,象闻花香唱一样,注意要不露声色,老师示范唱第一段,指导学生唱第一段,告诉学生其他各段都是这样。(4)师弹琴教唱第二段,生学唱(5)跟琴学唱三、四段歌词:老师对学生歌唱的不足之处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6)完整地演唱歌曲。三、表现歌曲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生:欢快的、活泼的、很热烈师:对,从歌曲中我们感受到了小动物们的热情,他们非常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现歌曲?1、学生分组演唱2、找学生分角色表演唱3、可以变换顺序唱四、小结:同学们这次的旅行你高兴吗?今天我们结识了这么多的动物朋友,你觉得他们可爱吗?让我们共同爱护小动物去和他们真心地做朋友。《口哨与小狗》一、本课时教学内容及目的要求1、复习表演《拉勾勾》2、编创与活动3、聆听《口哨与小狗》二、组织教学师生相互问好,稳定学生情绪!三、学习新课1、复习表演《拉勾勾》让学生随琴唱1-2遍,老师纠正唱得不正确的小节,再加上动作唱1-2遍。2、聆听《口哨与小狗》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聆听音乐,自由想象。读谈自己的心情是很愉快还是很悲伤。(2)复听乐曲,这声音出现了几次,为小狗的叫声涂上颜色。还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课本图中大胆添画。(3)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分角色,分别扮演男孩或小狗,随着乐曲表演,用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3、编创与活动(1)通过音乐会的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加与音乐时间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2)活动可以个人方式,也可以小组形式,面向大多数学生展开活动,人人参与,给每个人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初步的表现力。(3)教师可设计小礼品,或全体学生以拍手的方式。四、让学生自己根据乐曲编动作。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学生学会了听完音乐后,谈自己的感受,继续根据乐曲编排动作。<<螃蟹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组织教学。学生进教室坐成半圆形。(播放背景音乐《螃蟹歌》伴奏音乐,多媒体出现课题)1、(背景音乐音量变低,课题隐去)师: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看聪明的你们谁最先猜出来。2、师:对。孩子们,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游戏。这就是一个大池塘(用手的动作画出),看!谁来了?(师戴手饰变成螃蟹)我是螃蟹妈妈,你们愿意变成小螃蟹做我的孩子吗?(学生踊跃)师:好了!我们说变就变!一、二、三、变!学生自由表现(背景音乐音量变高)师:(音量变低,走进孩子们的表演圈中)你是个威风的螃蟹哥哥!你是个可爱的螃蟹妹妹。这是个漂亮的螃蟹小姑娘!这是个调皮的螃蟹弟弟……(音量变高)师:孩子们,我们的池塘多美呀!跟妈妈一起去散步吧!学生随音乐走螃蟹步,最后走回自己座位二、视听结合,学唱歌曲师:我们的池塘真热闹,引来了许多小动物。瞧!一只鹈鹕也向这里飞过来了。(动画鹈鹕飞过)这只鹈鹕飞来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看------1、(多媒体播放动画范唱)初听歌曲。师:孩子们,有趣吗?让我们再看一遍这个故事,再听一遍歌曲。2、(重播动画范唱)第二次听范唱。师:孩子们,妈妈也想唱唱这首歌,你们愿意听吗?3(多媒体出示歌谱,播放伴奏带)师范唱。师:孩子们,你觉得我的演唱中有什么特别地方吗?4、学习四川方言的不同发音。师:对呀!因为这是一首四川民歌。四川方言非常有特色,让我们也来学一学吧。(多媒体出示:哥guo脚jue壳kuo河huo)学习读方言5、孩子们,想不想再听一遍这首四川方言的民歌?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出示大歌谱,播放范唱录音)师:我发现,我的孩子们都已迫不及待,也想唱唱这首有趣的四川民歌了。6、用方言学唱歌曲师:好了,孩子们!现在,我们就用刚学会的四川方言轻声学唱这首歌。(学生跟钢琴轻声哼唱)师:孩子们,你觉得哪个地方唱得不好(处理难点)第一句如果唱不准的话,唱到“哥”字时可以把手抬一下,会唱得更准。唱到第二句“八呀么”音向上滑一下就能唱准。……师:唱得真不错!请你们把歌曲再完整地唱一遍,相信你们能唱得更好!三、处理歌曲,体验情绪1、分段处理师:孩子们,从这首歌曲歌词中,你觉得这是只怎样的螃蟹?生:威风的螃蟹、凶猛的螃蟹、调皮的……师:好的孩子们,就让我们带上表情,唱出螃蟹的威风、调皮……师:那,孩子们这只倒霉的鹈鹕是什么样子的?生:可怜的、很害怕、向螃蟹哀求的样子。师:好的孩子们,就让我们带上表情,唱出鹈鹕可怜、害怕向螃蟹哀求的样子……2、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播放伴奏音乐)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师:孩子们,我们来演一演这个生动、有趣故事,好吗?生:好!(学生积极踊跃)……师:好,那就让我们加上动作边唱边演吧!3、(播放伴奏音乐和范唱)学生表演。集体表演(自由组合,分角色进行表演)个别表演,其余学生可在座位上拍手唱歌。四、拓展延伸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用哪儿的方言演唱的?生:四川方言师:对,不同地域,方言各有特色。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用云南方言演唱的民歌,也叫《螃蟹歌》、也很风趣。我们还能认识很多可爱的小螃蟹呢!(多媒体播放“昆明童谣”——《螃蟹歌》)学生欣赏。师:孩子们,我发现你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曲,是吗?课后可以到网上去搜索,也可以推荐给你的家人和好朋友。师:听完这首《螃蟹歌》,你知道云南方言中是怎样称呼螃蟹的?五、结束教学师:今天,我们学唱和欣赏了两首《螃蟹歌》,都运用了方言。方言使民歌更富有独特的魅力和情趣。孩子们,在说好普通话的同时,也要多多了解自己的家乡话,了解自己的家乡用方言演唱的民歌,让经典民歌源远流长!师:孩子们,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我们这节课愉快的学习。《杜鹃圆舞曲》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杜鹃圆舞曲》,熟悉作品的旋律,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让学生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2、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感受手风琴在音乐表现中的音色特点和表现力。3、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地音乐评价,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并与同伴共享音乐的快乐。教学重点:感受三拍子乐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手风琴的音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教学难点: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教具准备:教学课见、手风琴、板书设计、杜鹃鸟图片、手风琴伴奏磁带、录音机等。教学方法:电教手段、视听结合、教师示范、音乐评价、活动体验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老师知道大家特别喜欢小动物,今天有个小动物也来到音乐教室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欢迎吗?你们要想知道这个小动物是谁?就让我们先来听段音乐吧:二、听赏音乐(打开课件1,聆听音乐)听音乐时可以跟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摇动你的身体。你在这首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叫声,听完之后,告诉大家好吗?(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我们在音乐中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你们看,布谷鸟今天飞到我们教室来了,你们欢迎吗?(出示布谷鸟的卡片)看那个小朋友做得好,老师把小鸟的图片就奖励给他。(发图片)下面我们再把音乐听一遍,当你听到布谷的歌声时,请你把手中的图片高高的举起来。没有图片的同学,举起你的小手来表示。(学生再次聆听音乐。)老师指导学生边听边分辨布小鸟的叫声。三、介绍音乐:布谷鸟又叫杜鹃鸟,今天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杜鹃圆舞曲》出示课件2。杜鹃鸟在每个乐句唱了几遍?这两遍高低有变化吗?现在让我们也变成一只只可爱的杜鹃鸟,飞到美丽的大森林,听到小鸟歌唱声我们模仿它们的叫声。(噜噜)再听音乐,出示课件2。讲解:杜鹃的叫声里有这样两个音:mi,do,请你们在五线谱上找一找在什么位置?和老师说一句儿歌:“一线一线mimimi,下加一线dididi,mi,dimidi知道了,我要把他来记牢”。再和老师的琴唱一唱。31︳31︳31︱四、听辩乐器:请大家再听一遍乐曲.这首乐曲是由好几种乐器演奏的,当你听到手风琴演奏音乐时,把两只小手举起来摇一摇。告诉同学们你听到了手风琴的演奏了。(再听音乐分两组练习):一组:听到杜鹃的叫声时,按节奏拍手。听到其他音乐时做小鸟飞翔的动作。一组:听到杜鹃的叫声时,按节奏拍手。听到手风琴演奏音乐时,把两只手举起来摇一摇。五、画杜鹃刚才我们一起听了《杜鹃圆舞曲》,一起感受了音乐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意境。此时此刻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你能试着用彩笔画一画吗?(放课件,学生画杜鹃鸟)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六、看到你们把杜鹃画的则可爱,老师也想跃跃欲试了,下面老师把这首乐曲个大家演奏一遍,你们和老师做动作配合。<老牛和小羊》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2过程与方法:能初步尝试二声部的演唱,并分辨声部的不同。教学重点:1、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合唱的概念,然后通过反复听赏和教师的示范,引入歌曲的学习。2、歌词的创编。难点:分辨二声部,并学习。教具准备:头饰50个牛羊各25张、课件、福娃图片10张,歌曲抄写一份课前准备:课前与学生交流:小朋友们,首先来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姓蓝,蓝天的蓝,你们可以叫我蓝老师。平时的语文课、数学课,我们都是和老师用对话的形式问好,今天,我们的音乐课上,我们用歌声来相互问好,好吗?和老师一起来(相互问好)。(课前教学生唱)。同学们好!你好你好,老师你好!教学过程:感受与表现:、1、欢迎你们来到这愉快的音乐课,首先我们来活动活动。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动起来吧(播放《火车开了》,配合自己喜欢的动作)2、看一看:请小朋友们看一段录象,看看今天都有谁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来到我们的教室呢?(播放残奥会的福牛动画片,五福娃动画片,)小朋友们喜欢他们吗?他们是谁啊?谁来说一说,(指名学生说,教师图片展示)哦!他们就是我们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的吉祥物,贝贝、晶晶、欢欢、莹莹、妮妮,还有福牛。他们当中,有两个小动物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歌的主人公(出示福牛和藏羚羊图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老牛和小羊”(将课题作成卡片贴于黑板中间)。3、听一听: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将课本的27页整体图象放映于屏幕上)(播放光碟,老师做动作手势配合节奏,带动学生一起做)知识与技能:1、师:刚才在歌曲中,你们都听到了谁的叫声?(学生说)2、谁愿意来学一学呢?(请学生学牛、羊)这牛可真够健壮的!(聆听小羊和老牛的叫声,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聆听谈谈对小羊、老牛两种声音的认识。)你们都很聪明,都知道小羊的声音高、老牛的声音低,那我们再一起来学一学。(请学生分别模拟小羊和老牛的叫声。可以自由模拟,重点让学生注意两种动物在音色上的对比。)过程与方法:1、师:听到小朋友们的声音,小羊、老牛可高兴了,它们忍不住唱起了歌,要和小朋友们比一比。(听赏歌曲《老牛和小羊》。投影27页内容,教师加上动作,牛、羊)2、师:老牛和小羊的歌唱好听吗?你们想不想跟着唱一唱呀?现在先来听听是小羊还是老牛字唱歌。(教师分别弹奏“咩咩叫”、“哞哞叫”的旋律,请学生分辨,并跟着模唱。)3、老牛和小羊知道我们今年的8月8日要在北京举行奥运会,它们也想来参加呢,可是啊它们不知道让谁去参加比较好,于是他们想通过比赛的形式来决定,谁的歌唱得好谁就去参加比赛。4、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扮演老牛和小羊,练习小羊和老牛的声部,然后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加上动作。5、比一比(戴上头饰,播放伴奏带),交换角色练习,再比(播放伴奏带),(你们都唱得不错,可是让谁去呢?老师提议,老牛和小羊一起去好吗?则他们就要一起来练习唱歌了)6、小羊和老牛一起歌唱(伴奏带)。(练习:“小羊”和“老牛”之间要互相聆听、互相欣赏,并要控制好各自的音量。练习时,提醒学生注意声部之间的协调,培养学生合唱的意识,表现声音的协和美。)7、(再次听赏歌曲。)师:听了小朋友们的演唱,小羊和老牛可不服气了,它们还要和小朋友们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到底谁唱得更好听。8、学生合唱表演。师:请你们有表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在聆听和演唱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当评委。)创造与延伸:老牛和小羊在8月8日那天参加了奥运会,同学们,你们来猜一猜他们会参加哪一项比赛呢?(跑步、举重等)我们一起来为他们参加奥运会的情景编一段歌词吧(引导:小羊小羊跑得快,老牛老牛力气大,跑得快,力气大,跑得快,力气大,跑得快,跑得快,力气大,力气大,他们得金牌)将歌谱条贴在黑板上,对应写上歌词真棒,小朋友们真能干!(小组讨论怎样唱,在小组里试一试,请学生表演,戴上头饰)(全班一起唱一唱)《阿西里西》教材分析:歌曲选自人音版八年级第二单元,歌曲为2/4拍,快板速度,单乐段结构后缀尾声。歌曲表现了彝族少年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这首歌的第一段词为彝语的译音,第二、三段为汉语歌词,在音乐上,级进与跳进的音程交替使用,从而形成一种活泼流畅的旋律。开头231│2-│和尾声231│2-│的乐句不仅前后呼应、保持统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比。因为它除了旋律基本相同外,节奏上和力度上都略有差异。前者显得轻巧、跳动,后者则显得兴奋、昂扬、热情。此外,歌中的力度变化颇为细致,层次感很强,这对表现歌曲的情绪来说十分重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彝族民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喜欢我国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兴趣地学唱歌曲,能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3、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歌曲的内容,采用小组讨论创作设计的形式表现歌曲。教学重难点:1、积极参与学习歌曲的音乐活动中,学会表现歌曲。2、根据歌曲的内容,采用小组讨论创作设计的形式表现歌曲。教学方法:情境法、提问式教学、讨论法教学准备:钢琴、舞蹈碟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播放彝族舞蹈碟片。二、导入新课师:刚才我们大家看到的这个舞蹈,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你能说说你是如何了解的吗?生:讨论,回答。(彝族)师: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彝族民歌《阿西里西》。展示课题,解释“阿西里西”的意思是“我们的好朋友”。三、学习新课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师:歌曲主要表现了怎样的情绪?生:讨论,回答。(欢快地)2、师弹琴范唱,生在心里学唱歌曲。3、师弹琴,学生轻唱歌词。4、共同讨论:师:同学们,你们在唱这首歌时,眼前呈现怎样的景象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生:一群可爱的彝族少年高高兴兴地到草海捕鱼、并在一起游戏的情景。表达了彝族少年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师:同学们都能体会到了歌曲的表现内容,现在,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那群少年,体会一下愉悦的心情,然后带着这种心情再把这首歌演唱一遍。四、创作与表演1、导入:同学们都能唱好歌曲了,让我们用一些其它的方式来表现歌曲,进一步地感受一下西南一带民歌的韵味和魅力。(如:不同的演唱形式、舞蹈、歌曲伴奏等等)2、学生分组设计表演形式,师巡回参与。3、学生展示创作作品。五、评价学生对自己组或其它组的设计、表演进行评价。快乐的牧羊人一、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乐曲轻快、活泼的风格特点,能用语言、动作等不同的方式表达对乐曲的理解。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快乐情感。二、活动准备1.图片,剪切的“快乐的牧羊人”音乐。2.学生欣赏过大草原的美丽景色,有一定的经验。三、活动过程(一)初步欣赏,感受乐曲轻快活泼的特点。1.欣赏乐曲第一遍,初步感受乐曲欢快。(1)师:这首曲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听到了什么?好像看见了什么?(2)教师告诉幼儿乐曲的名称叫“快乐的牧羊人”。2、欣赏乐曲第二遍,进行想象。师:牧羊人可能会到哪些地方?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牧羊人所到过的地方,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展现草地、小溪、山坡、花园等)。(二)分段欣赏乐曲,用各种方式表达对乐曲的理解。1.区分乐段。(1)再次倾听乐曲。师:听一听,这段音乐分为几段?(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师:我们可以用哪些身体动作呢?(幼儿自由选择动作表现,如:拍手、拍膝、拍肩等)2.欣赏第一段,用动作表现。(1)师:我们先来听听第一段,牧羊人可能在干什么?师:牧羊人是怎么带小羊到草地上的?牧羊人会做些什么呢?(2)幼儿创编表演扬鞭赶羊群等动作,尝试有节奏地随音乐表演。3.欣赏第二段,用手部动作表现。(1)师:你是怎么理解这段音乐的?(2)幼儿有节奏地模拟爬山的动作。师:伸出你的小拳头,我们和小羊们一起有节奏地爬山!4.欣赏第三段,想象并表达。(1)师:牧羊人带着羊群到了哪里?(2)想象交流:想象一下,他们可能看到草原上哪些美丽的景色?在小溪边牧羊人和羊儿们会做些什么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羊儿嬉戏的情景,如喝水、打滚、晒太阳等。5.欣赏第四段,根据音乐音色想象乐器。(1)师:听,牧羊人好像在吹奏什么乐器?(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特色想象乐器)为什么牧羊人要吹小号?(2)幼儿尝试吹“小号”。6.小结:刚才,我们听着音乐,跟着牧羊人去了很多地方,这就是牧羊人一天的快乐生活。(三)完整欣赏乐曲,体验牧羊人的快乐。1.完整欣赏,进一步体验牧羊人的快乐: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牧羊人一天的快乐生活,好吗?2.总结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牧羊人,他为什么这么快乐呢?滚核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欣赏打出乐“滚核桃”,能学习各种不同的敲击鼓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用击鼓表现“滚板粟”、“舞龙舟”的情景。教学内容:欣赏打出乐“滚核桃”。学习不同的击鼓方法。3用击鼓表现不同的情景。教学重点难点1、用出鼓表现不同的情景。教学环节老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1、导入1、回忆打出乐器在音乐中的作用?2、鼓在音乐中的作用?1、学生讨论鼓在音乐中的作用。3、新授1、谈话:鼓在音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鼓也可单独演奏,你能听出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景?3、你能从鼓的变化中听出音乐有几段?4、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这个音乐里,有几种打击的方法。1、学生讨论:鼓在音乐中的作用。2、鼓在单独演奏时只是用不同的节奏来表现情景的。3、能说出音乐表现的滚核桃的各种不同的情景。4、学生能从音乐不同的节奏变化分出音乐有三段。5、学生仔细听辩各种不同的鼓打击方法。4、创作1、让我们模仿打鼓,来表现几个情景。2、请几个小组表演自己创作的情景。1、学生能根据“滚板栗”、“舞龙舟”分小组表演自己创作的情景。5、总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了解鼓在音乐中的作用吗,说一说你感受。1、鼓既能在音乐中烘托气势又能作为一种乐器单独演奏。我的家在日客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听唱《我的家在日喀则》,了解简单的地理知识。感受藏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2、过程与方法:能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为歌曲伴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藏族歌曲,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教学难点:藏族舞蹈的动作。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纸做哈达。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课前活动:小游戏:“请你象我这样做”。师:同学们快乐的四十分钟又开始了,让我们先快乐的动起来吧。用藏族舞的简单脚部动作做律动,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一、情境导入:1、师: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著名的布达拉宫,和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你们知道那是哪里了吗?(多媒体出示西藏风光和一段西藏舞蹈)。2、师导言:西藏的人民能歌善舞又非常热情好客。我们今天就去西藏的一个城市日喀则看看,你们想去吗?(想)。可是我们刚才看到西藏人个个都会跳舞呀,要是她们要我们也来一个,怎么办呀。现在我们就来学一点,去了不要出丑呀。巩固藏族舞动作。3、导言:学好了这些动作,就可以出发了,老师还给大家请了一位小导游,(课件出示)小‘卓玛’,请她带我们去她家乡看看。老师和全班和小朋友都坐汽车去,好吗。学习节奏并创编:课件出示节奏XXXXXX嘟嘟嘟嘟嘟嘟(用小动物的叫声感受)你的家在哪里?就在日喀则呀再让学生以自己的家乡创编更多的歌词,(就在杏林花园。)即巩固了节奏的,老师边问边做一个舞蹈动作,学生跟着律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练习了藏族舞蹈动作。教师按节奏提问,学生按节奏创编。师:日喀则这个名字有点奇怪,因为日喀则是一句西藏语,就是美丽的庄园的意思,大家看是不是很美呀?(课件出示日喀则风光和日喀则市区新貌)师旁白。二、寓教于乐:1、师:日喀则到了,西藏人民唱着歌跳着舞欢迎我们的到来呢。(课件出示)。原来这里正在过望果节。小卓玛和姐妹们也穿着漂亮的服装在狂欢呢。我们也赶紧学唱一首歌去凑凑热闹吧。2、初听:感受歌曲是几拍子。用动作表示。3、复听:用一个简单的藏族舞动作律动。师示范。4、和老师接龙唱。唱时站立,不唱时坐下。5、开火车唱,请一个小组当火车头。6、导言:小朋友真棒,火车开得真不错。可是小卓玛要听你一个人唱,你敢唱吗?(敢!)边唱边打拍子。完整演唱7、加入打节奏:师:我们用拍手和拍肩来伴奏。先用弹舌音来模仿。模仿对了就请你用拍肩来为歌曲伴奏,好吗?生弹舌,师唱。再请一组来唱。师:请同学看清楚老师如何用拍肩伴奏。正确的小朋友请你接着打下去为歌曲加入新的伴奏。8、学跳两个西藏舞蹈的动作。导言: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到了这里人人《打花巴掌》歌曲《打花巴掌》,活动《童谣说唱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多种方法说(唱)儿歌。在学习《打花巴掌》时,让学生体验换一种方式说童谣唱儿歌。聆听几首外国的童谣。2过程与方法:以童谣说唱会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教学过程1、这一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建议在课的开始,教师引导学生将前几课所学的童谣用各种形式表演。2、介绍拍手说歌谣。播放《打花巴掌》录音,带领学生边说边拍,两人一组,面对面。前半拍自己拍,后半拍对拍。3、随音乐说歌词。唱一唱,拍一拍。可以启发学生还有什么方式拍手。4、启发学生自己再编出《打花巴掌》的歌词。5、注意《打花巴掌》中"的"的发音为dai。6、学生编歌词每一段只有一句话。如:打花巴掌呔,一月一,X·XXXIXXX冬天到了穿棉农7、《童谣说唱会》(1)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将自己所知道的童谣唱一唱、说一说。其他组的同学可以用拍手、拍腿、跺脚,或用打击乐器伴奏。(2)教师要鼓励积极找寻童谣、创编童谣的学生。保护好他们的每一个想法。(3)教师引导学生将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再做一做、玩一玩。将本单元的歌曲以各种形式表演。(4)教师可以将本单元参考资料中的英国童谣、日本童谣等介绍给学生。(5)启发学生总结:你知道的童谣。什么是童谣(歌曲体裁之一)。以后在生活中注意积累,注意观察,音乐在生活中是处处存在、紧密相连的。引导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教学反思:《打花巴掌》是一首说唱风格的北京儿歌,是北京地区的一种传统的儿童游戏,两人一组,我设计了游戏教学,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来开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及创造能力,学生的兴趣很高,为后面的创编歌词做铺垫,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难点,我所扮演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鼓励者,学生真正成了主人,教学效果较好。《玩具交响曲》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能够运用玩具模仿音乐中各种玩具发出的声音。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进行创作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聆听音乐《玩具交响曲》,并且参与打击乐器表演,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教学内容:一、完整聆听《玩具交响曲》第一乐章,引导学生体会乐曲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二、复听乐曲,让学生说出音乐中特殊的声音,并且能结合玩具和打击乐器的声音来进行模仿。三、听到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者模仿敲击某种乐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一起聆听一首乐曲,听听这首乐曲中有没有你熟悉的声音,请你用动作模仿一下1、完整聆听《玩具交响曲第一乐章》问:你们听到了哪些熟悉的声音?(学生交流)问:你能用动作模仿一下吗?(学生模仿)教师:这段音乐中有许多用乐器和玩具模仿的声音,所以这首乐曲叫《玩具交响曲》(出示课题)师:这节课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乐器,大家闭上眼睛,听一听他是谁?(敲击三角铁)三角铁在演奏时,左手提着吊绳,用右手敲击,大家一起跟着模仿一下,师:还有一些小乐器放在大家的板凳下面,赶快拿起来和小伙伴交流一下听听他们的声音学生们演奏乐器三角铁串铃挂木鱼教师:请你说说你的乐器是什么?你怎样来演奏?(学生分别展示)教师及时纠正:串铃在演奏的时候,身体要坐直,右手拿起乐器摇奏,大家一起跟着模仿一下三角铁在演奏时,左手提着吊绳,用右手敲击,大家一起跟着模仿一下,教师:你们还有别的演奏方法吗?想一想?老师告诉大家还有一种演奏方法叫滚奏,左手提着吊绳,右手拿着小棒在里面滚动着演奏,大家一起模仿一下。(乐器安静)刮木鱼:演奏时,左手拿着带有螺旋装的木棍,右手拿着小木棒在上面刮奏发出声音。大家跟着模仿一下师: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乐器一起参与《玩具交响曲》第一部分的演奏小乐器准备好2、(聆听第一部分)学生参与音乐演奏,老师指挥小乐器请休息聆听主题旋律①教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接下来听一听第一部分的音乐主题中有哪些打击乐器和玩具的声音?想想如果可以用线条表示,你想用什么线条?(学生回答)教师启发学生,你能画出来吗?其他同学跟着画一画②教师:请同学们拿起刮木鱼加入演奏,布谷鸟的叫声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声音模仿,大家试一试③给音乐伴奏小乐器请休息④教师:我们可以试着用“peng”哼唱一下吗?⑤教师:再来听一听第一部分,我们哼唱的主题旋律在第一部分出现了几次?如过你听到,就请你用“peng”跟着唱一唱再次聆听第一段教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听到好多乐器的声音,接下来大家听来听第二部分,你还能听到什么声音?能让你联想到什么?听第二部分评价师:你听到什么声音了?能联想到什么?教师:你来模仿一下再次聆听第二部分,听到鸟叫,振翅的声音,你来模仿一下教师:我们一起参与到音乐的表演中教师:原来我们手中的乐器可以模仿这么多有趣的声音,你们听第三部分中用没有主题旋律啊听到请你唱一唱聆听第三部分做动作表演。按音乐的节奏做飞翔振翅的动作都可以。教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与玩具有关的音乐《玩具兵进行曲》,你们听听?熟悉吗?大家跟着老师表演一下,你们熟悉吗?教师:音乐家为同学们创作了这么多与玩具有关的乐曲,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玩具交响曲就是莫扎特的父亲莱奥波特莫扎特创作的,你们看这是交响乐队的演出场面,同学们,我们也拿起手中的乐器再一次参与到《玩具交响曲》的演奏中合奏:玩具交响曲《幸福拍手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2.过程与方法:能较准确地演唱连续的附点节奏,内心节奏感得到强化。教学重难点:感受音乐作品欢快的情绪,用歌声及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这种情绪创编歌词.教具准备:竹笛打击乐器歌曲范唱和伴奏一、谈话导入:“今天这节音乐课胡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什么是幸福?你们能老师:告诉我吗?(学生答)“在生活中,同学们有什么感到特别幸福的事情吗?谁能说出来和大老师:家分享一下吗?”(学生自由说)老师:“同学们,当你感到幸福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学生回答)“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听完后请告诉我这首歌里是怎样老师:表达幸福的”?(肢体)二、学习歌曲:1、初听音乐,问:谁来告诉我?(拍拍手、跺跺脚、打打肩膀、握握手)2、这些都是用肢体语言来表示的,对吗?。“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唱歌曲《幸福拍手歌》”板书课题3、揭示课题:4、请同学们看着歌单,听一遍这首歌。(可跟着歌曲的节拍随意做做动作,但是嘴巴不能发出声音)问:这要求:首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5、板书×.×节奏型,解释并学习。6、老师按节奏读歌词。要求:学生仔细听并仔细看歌词。7、老师:“同学们能不能按照节奏读一读歌词呢?”要求:学生试一试。哪些句子读的不好,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8、学生跟录音范唱轻声唱一唱。要求:积极唱好×.×节奏。9、老师吹伴奏,学生跟唱全曲。要求:(1)学生听好前奏,听老师喊拍起唱。(2)解释弱起,开始的这一拍要唱的弱一点。重音在小节线的后面。(3)这一遍歌唱中不做动作。10、完整演唱歌曲三、创编歌词“同学们唱得真好,你们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达自己幸福的情感与心情1、(一段)吗?”让我们自己当一回小小作词家,编一段歌词唱一唱好吗!2、自由讨论3、学生上来唱,其他的同学配合做动作。四、分组创编综合表演大家表现得真出色,你们看,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什么(打击乐器)?你们能用上这些打击乐器,让我们的歌曲变的更丰富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争取让自己的小组创作出最有特色的节目,好吗?(铃鼓、响板、串铃)各小组表现。五、小结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下课了,老师想在歌声中结束我们的这节音乐课好吗?记得,要配合我的歌声做动作哦: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点点头,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跟我走。如果幸福的话一起说声再见吧,则大家都一起说再见。<小老鼠上灯台》教学内容:1.学唱《小老鼠上灯台》。2.制作打击乐器。3.活动《小老鼠上灯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自己制作打击乐器。并根据音的长短、音色的不同,按声部敲击。2.过程与方法:在唱、念歌谣中巩固十六分节奏的学习。复习后十六分节奏、附点四分音符。训练学生的合奏能力。教学过程:1.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教师选用一首欢快的乐曲学生随音乐敲击几。2.师可以引导:这样的敲击有些简单与枯燥。我们加上会说的歌谣或歌曲再试一次。3.学生可以复习一年级时就已经学会的《唐僧骑马咚得咚》,教师引导后十六分音符的敲击。4.按学生的打击乐器分出长音组与短音组。按声部敲击。5.教师可以再说一个歌谣:嶙僻僻拍拍拍拍畴,东家打麦僻僻僻僻拍,西家打麦拍拍拍拍嚼,麦子甜,麦子香,磨面蒸个大馒头。并可用说、跺脚、拍手的方法。最后只有节奏的敲击声音。提出十六分节奏的敲击。6.《小老鼠上灯台》全体同学一起说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将“叽哩咕噜”说得均匀。用打击乐器伴奏。7.听录音学唱《小老鼠上灯台》。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伴奏,并加上动作表演。8.分组将几首儿歌(八小节),一起以轮说、轮奏、合奏的形式表演。如《打麦歌》和《小老鼠上灯台》《蜻蜓你来吧》。9.布置下一课作业。回家找一找有关的歌谣、儿歌资料,可以问老人、大人,有关童谣演唱的录音带、书、歌曲都可以。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游戏、唱歌、舞蹈、打击乐器的演奏中是否积极参与。2.自己制作打击乐器时所表现出的创造热情和独特的想法.教学内容:1.歌曲《打花巴掌》2.活动《童谣说唱会》。教学目标:1.用多种方法说(唱)儿歌。在学习《打花巴掌》时,让学生体验换一种方式说童谣唱儿歌。聆听几首外国的童谣。2.以童谣说唱会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教学过程:1.这一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建议在课的开始,教师引导学生将前几课所学的童谣用各种形式表演。2.介绍拍手说歌谣。播放《打花巴掌》录音,带领学生边说边拍,两人一组,面对面。前半拍自己拍,后半拍对拍。3.随音乐说歌词。唱一唱,拍一拍。可以启发学生还有什么方式拍手。4.启发学生自己再编出《打花巴掌》的歌词。5.注意《打花巴掌》中“呔”的发音为dai6.学生编歌词每一段只有一句话。7.《童谣说唱会》(1)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将自己所知道的童谣唱一唱、说一说。其他组的同学可以用拍手、拍腿、跺脚,或用打击乐器伴奏。(2)教师要鼓励积极找寻童谣、创编童谣的学生。保护好他们的每一个想法。(3)教师引导学生将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再做一做、玩一玩。将本单元的歌曲以各种形式表演。(4)教师可以将本单元参考资料中的英国童谣、日本童谣等介绍给学生。(5)启发学生总结:你知道的童谣。什么是童谣(歌曲体裁之一)。以后在生活中注意积累,注意观察,音乐在生活中是处处存在、紧密相连的。引导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童谣的搜集与学唱。2.能否勇敢地在同学面前表演。《时间像小马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清脆的声音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2.过程与方法:体会小马车“由远而近”和“由近而远”的声音变化,引导学生体验、表现声音渐强和渐弱的效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时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教育学生做珍惜时间的人。教学重点: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教学难点:XXXX|XXXX|XX|X-|的渐强和XXXX|XXXX|XXXX|X-|的渐弱处理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节奏谱打击乐(双响筒)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阶段目标:复习旧歌引入新歌)1.听音乐进入教室(教师播放音乐《小天使》的旋律,学生听音乐律动)教师:请来猜个谜语(出示课件)学生:猜出是钟表教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关于钟表的歌曲,叫做《这是什么》你们愿意给在座的老师唱唱这首歌呢?学生:愿意教师:滴答滴答的声音,告诉小朋友们要早谁早起休息好。.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这首歌告诉我们时光来去匆匆,好象是一辆不知疲倦的小马车,如果一不小心把握,就会让时间白白的溜走。让我们一起来听这首《时间像小马车》。教师:谁能给大家说说,你听到小马车奔跑的声音了吗?学生:是的二.学习新歌(阶段目标:活动牵引突破难点)1.学习重点乐句的节奏和旋律(第二和第四乐句)教师:谁能模仿小马车奔跑的声音学生:嗒塔教师:出示酸奶杯XXXX|XXXX|XX|X-|学生:读节奏教师:我们加上些变化,远处的小马车发出的声音(是轻还是重?)学生:轻轻的教师:好,大家一起模仿一下学生:模仿教师:现在小马车就在我们眼前,谁会用声音模仿?学生:模仿教师:不错,现在我们想让马车从远处跑过来,用什么声音来模仿?讨论讨论学生:讨论教师:谁愿意交流学生:交流教师:加上音乐唱唱学生:听琴声演唱教师:指导学生唱好这个乐句教师:这个乐句做为歌曲的第几句出现呢?学生:第二句教师:歌曲里还有一个乐句与它非常接近,请大家找到它(出示课件)学生:观察乐谱寻找答案教师:请大家模仿唱一唱学生:唱这个乐句2.学习第一和第三乐句教师:我们来看看其他乐句怎样唱,我来唱第一和第三句,请大家接唱第二和第四乐句学生:听并且跟着唱教师:现在我们来交换一下,可以吗?学生:互换乐句并演唱教师:我们感觉,大家之所以这样快就学会了,是因为艺高人胆大。咱们把这首歌的第一段完整的演唱一遍,行吗?学生:行教师:找几个学生到前面来展示学生:高兴的展示教师:看来大家挺有本事,现在,咱们就来独立完成第二段,可以吗?学生:可以教师:谁有问题,我能帮你们吗?学生:没有(或有教师随机应变)教师:来,大胆的展示一下学生:展示教师:现在我们再来完整的播放这首歌曲,有能力的同学,希望你们能把两个乐段连起来唱。学生:听范唱教师:鼓励学生完整演唱学生:部分同学完整演唱3.学习歌谱教师:歌曲学会了,我们一起唱唱歌谱学生:自学歌谱教师:伴奏学生演唱歌谱4.学习用口风琴的单音为伴奏歌曲教师:用125伴奏学生:听到乐谱上的单音时,加入伴奏音教师:师生合奏三.综合表现教师:关于时间的格言,大家找到了么?学生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学生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学生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教师:老师也找到一些这样的格言,出示课件.展示格言.同学们找到的格言肯定还有,我们找到的这些格言都说的是时间对于人们来说真是太宝贵了,它稍纵即失,它走的太快了,以至于还没有感觉到自己做什么呢,时间就过去了.因此,时间对于每个生命个体来讲真是太宝贵了.所以,我们要从现在起珍惜时间,珍惜时间就是珍惜我们宝贵的生命.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首歌《时间像小马车》就是告诉我们要从现在起要把握时间,珍惜时间.教师:在听歌曲之前,有谁明白小马车是用来形容什么的呢学生:时间就像小马车在奔跑小结语:让我们勒住小马车的缰绳,做自己时间的主人(播放歌曲音乐下课)《在钟表店里》教学内容:聆听《在钟表店里》(管弦乐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打击乐为音乐伴奏。2.过程与方法:合作学习,根据音乐的情绪变化为音乐即兴编创动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钟表店里》,感受音乐所描绘欣赏乐曲《在的热闹情景,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教学重点:体验音乐所描绘的热闹景象,丰富想象力。教学难点:合作学习,根据音乐的情绪变化设计相应的动作,表现音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自制的各种钟表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阶段目标:创设学习氛围、建立师生的情感沟通)教师:播放音乐《小天使》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六个人一组,四个小组围成圆圈做律动二.导入(阶段目标:激发兴趣、引导参与)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仍然采取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比一比哪个小组学习的最积极,看哪个组同学得分高。在黑板上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设问:见过这么多钟表吗?在哪里见过?学生:见过,在表店里。教师:出示课题《在钟表店里》的课题,设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要求:每个组说一种答案,不许和其他组重复。小组内商量一下,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学生1:各式各样的钟表学生2:有布谷叫声的表学生3:我想到在一家表店里,钟表特别多生4:我想知道表店里的工人是怎样工作的?教师:太棒了,同学们从钟表联想到在钟表店里工作的人们,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欣赏这首由德国作曲家奥尔特写的这首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让我们到音乐中去寻找答案吧。我们完整的听一遍(出示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完整的听音乐三.分段赏析(阶段目标:体验音乐、表现音乐)1.初步了解音乐内容教师:从音乐中你听到什么了?各组派一名代表发言,不能重复。学生1:我听到了各种钟表的声音学生2:我听到有布谷钟的声音学生3:我觉得音乐写的在那里的人们生活的特别快乐学生4:我还听到中间的音乐好象很慢,特别抒情教师:请大家看画面,(播放画面)带着神秘的语气对同学们说,钟表店里的主人是个老爷爷,他每天都快活的工作着,他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钟表别提有多自豪了。我们一起来听音乐的第一部分(播放音乐第一部分的课件)听听这部分音乐描写了什么?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中轻松、活泼的气氛。2.欣赏音乐的第一部分教师:这段音乐带给我们什么感受?学生1:轻松的、愉快的学生2:特别高兴、舒畅的教师:音乐把我们带到一个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吸引我们的不仅是各种钟表,是那些带着愉快情绪工作着的人们。我们一起来听这部分音乐的主题,(播放音乐的主题)学生:聆听音乐主题,加深印象教师:想想你会怎样来表现这个主题?各组开始商量一下。(播放主题音乐作为背景)学生:小组开始活动教师:请一组来说学生1:介绍自己组的方法,我们用拍手、拍腿的方法进行。教师:那好,其他组跟着做一做(播放音乐)教师:这个组的方法非常简单而且有效果,其他组呢?学生2:我们用打击乐来表现(用双响筒来表现)听音乐伴奏学生3:我们用舞步来表现,听音乐展示自己小组创编的活动教师:看了大家的展示,说明同学们都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音乐的方法,下面,请注意这个主题还要不断的出现,当你再听到这个主题时,能不能还用你们刚才的方式表现呢?学生:能教师:完整的播放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学生:各组同学聆听音乐并表现。教师:大家做的真棒,谁注意到主题音乐到底出现了几次?学生:三次教师:作曲家为什么要安排出现三次呢?出现一次就得了,想想,为什么?学生1:音乐要告诉我们他们生活的特别快乐。学生2:使人们能记住这些曲调。教师:用你们自己的方式再来感受一遍作品的第一部分(播放音乐第一部分的课件)学生:边听边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表现教师:这样勤奋工作的结果是什么呢?学生:各种钟表都准时了教师:音乐用各种钟表的声音来表现他们劳动的成果,你们听(播放钟表发出的响声)学生:边听边模仿教师:这就是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的第二部分将把我们带进哪里呢?3.聆听音乐的第二部分教师:播放音乐的第二部分学生:聆听第二部分音乐教师:这段音乐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工人们在休息教师:你们怎么知道的呢?学生1:音乐很抒情学生2:好象在工人们在欣赏自己的劳动果实学生3:速度变慢了学生4:情绪抒情、优美了教师:我们一起用擦汗的动作来表现一下,把你刚才体会到的融进我们的动作里?(播放音乐课件并带着学生做律动)学生:听音乐做律动体验音乐的美教师:大家做的非常好,接下去的音乐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播放音乐的第三部分课件)学生:聆听第三部分音乐4.聆听音乐的第二部分教师:这部分音乐我们熟悉吗?学生:熟悉,就是我们听过的第一部分教师:但是音乐的结尾好象给人的感觉更加强烈,为什么?你感觉音乐有哪些变化?每组一名同学说,不要重复。学生1:音乐变快了学生2:音乐更加强烈了学生3:好象更加有力量了学生4:情绪更加热烈了教师:我们各组商量一下怎样表现这段音乐?商量好了要展示。学生:分组商量教师:播放第三部分音乐学生:一组展示(大家评价)教师:如果感觉没有准备好也没有关系,请准备好的组进行展示。学生:二组展示(大家评价)四.完整欣赏表现音乐(阶段目标:再次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的轻松、愉快的情绪)教师:我们一起赏析了各段音乐,结实了一群在那里愉快工作的人们,老师从一间钟表店里拍了一些资料片,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精美的钟表以及它的精良的制作过程。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音乐完整的课件)学生:观看影音资料片五.小结(阶段目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师:欣赏了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你们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感受吗?学生1:我们知道了钟表店里工作的人们特别高兴。学生2:我觉得钟表特别多、特别好看。学生3:我喜欢音乐中安静的部分。学生4:我也要像他们那样愉快的学习。教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收获,我们一起体验了这么轻松愉快的音乐,我真佩服这个作曲家,谢谢同学们的合作。<大钟和小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比较和谐的声音与同学合唱歌曲《大钟和小钟》。2、过程与方法:比较听赏,分别尝试不同的声部感受大钟和小钟的节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活动,体验到与同学合作的快乐。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的合唱部分。教学准备琴、课件、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生音乐问好2、师导入,并出示两声部节奏谱二、感受与体验1、聆听歌曲范唱2、学唱“大钟”乐句,用打击乐器碰铃伴奏3、学唱“小钟”乐句,用打击乐器双响筒伴奏三、引导掌握(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大钟队,一组为小钟队,教师组织学生复习各自的节奏。)1、播放歌曲范唱,学生随音乐用身势动作为歌曲演奏2、学生再次随音乐伴奏,并试着参与演唱四、参与合作师:当“大钟和小钟一起唱”,效果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1、师范唱2、学生分句跟唱3、师指导学生合唱4、附点节奏和连线的唱法教唱5、播放音乐,学生随教师的指挥演唱歌曲五、综合表演师:我们把这首好听又好玩的歌曲《大钟和小钟》完整地演唱一遍吧!1、请几位同学上来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2、大钟队的同学用拍手的方式演奏,小钟队的同学用左右轻轻击打腿部的动作演奏3、自评、他评、师总结六、课堂小结《大钟小钟一起响》一、教学重点:学唱双声部合唱《大钟小钟一起响》。二、教学难点:1、学生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双声部合唱《大钟小钟一起响》。2、学生能唱好欢快的音乐情绪,并唱好歌曲中的八分休止附、及附点音符。三、教具准备:录音机、音乐碟片、课件,三角铁,碰铃,双响筒。四、教学过程:一、音乐游戏《大钟小钟一起响》。(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感知情景师引导:今天,老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猜谜语。(二)画钟通过直观印象感受钟表的场景师引导:猜出来的孩子不说话,请几个孩子把谜底给画出来。师引导:孩子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谜底猜出来了。学生画钟。(三)学习《大钟小钟一起响》。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师引导:今天,大钟、小钟要到我们音乐教室来做客。初次见面,它们想给大家唱一首歌曲,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吧!安静聆听音乐播放音乐2、合唱《大钟小钟》部分师引导:首先出场的是谁?(大钟的课件)大钟的声音是怎么的?跟着老师的琴声唱一唱。师引导:则接下来出场的是?(小钟的课件)它的声音要比大钟的声音高一些,小钟的声音是怎样的?跟着老师的琴声唱一唱吧。师引导:大钟和小钟是最好的朋友,它们想合在一起唱一唱。我来分组,一大组为大钟组、二大组为小钟组。现在,我们把大钟和小钟的声音合起来唱一唱。学生回答:模仿大钟小钟的声音。3、师生接唱《大钟小钟一起响》熟悉歌曲旋律师引导:我们来玩一个接唱游戏(看着大屏幕),大钟和小钟还有一首歌曲,你们唱大钟、小钟的声音,老师来接唱中间这个部分。生演唱大钟小钟合唱部分。4、学生完整的演唱《大钟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成人教育线上学习模式创新成人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策略分析
- 合肥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发展策略探究
- 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协议5篇
- 良好习惯课件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根河市事业单位文旅岗位引进人才2人备考及答案详解参考
- 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的问题整改措施
- 2025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与参考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包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50人考试备考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食品安全 课件 高中主题班会
- YS/T 830-2012正丁基锂
- GB/T 31341-2014节能评估技术导则
- GB/T 29114-2012燃气轮机液体燃料
- GB/T 24218.3-2010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方法第3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 GB/T 12470-2018埋弧焊用热强钢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和焊丝-焊剂组合分类要求
- GB/T 10799-2008硬质泡沫塑料开孔和闭孔体积百分率的测定
- GA/T 1193-2014人身损害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评定规范
- FCI测试试题附答案
- 博微配电网工程设计软件
- 教育科研:教师职业成长的阶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