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课件_第1页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课件_第2页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课件_第3页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课件_第4页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部变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古代建筑某些局部形制与构造的演绎变化二)考核知识点台基、踏道、栏杆、铺地大木作3、墙壁4、屋顶5、装修(宋称小木作)6、色彩与装饰(三)考核要求1、台基、踏道、栏杆、铺地了解:(1)台基(2)踏道(3)栏杆(4)铺地2、大木作了解:(1)柱(2)枋(3)斗拱(4)屋架(5)多层木建筑3、墙壁了解:(1)土墙(2)砖墙(3)木墙(4)偏条4、屋顶掌握:(1)屋顶种类了解:(1)屋顶做法5、装修(宋称小木作)了解:(1)门(2)窗(3)天花、藻井、卷棚(4)其他装饰(5)家具陈设6、色彩与装饰了解:(1)色彩(2)装饰第一节台基、踏道、栏杆、铺地台基:台基:房屋下面的底座,是整座建筑物的基础部分台基作用:御潮防水,后出于外观及等级制度的需要。台基发展演变:夯土台基(新石器晚期)—离台建筑(周代,是台基发展的顶峰)。台基分类:根据使用功能和外形(自南北朝起),分为普通台基和须弥座两类。根据台基的层数,分为单层(一般房屋)、2或3层(隆重的殿堂)(1)普通台基至少在商代早期已出现,全部由夯土筑成。令东汉画像石中所示的台基已外包砖石,而且还具备阑、间柱,形制和后代的已基本一致。南北朝至唐的台基常在侧面错砌不同颜色的条砖,或贴表面有各种纹样的饰面砖,或作成连续的壶门。☆宋式做法可参阅《营造法式》卷三;在宋画中也有不少表现,大抵以石条为框,其间嵌砌条砖或虎皮石。(2)须弥座是由佛座演变来的,形体比较复杂,一般用在高级的建令最早的实例见于北朝石窟,开始形式很是简单,由数线航的束腰组成,没有多少装饰。◆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卷草纹饰、力神、角柱、间柱、壶门等,造型日益复杂。◆唐代须弥座更加华丽,装饰性很强。

五代、两宋和辽、金也继承了这种作风,特别是壶门中佛像、伎乐人物的雕刻更加细腻生动◆元代起须弥座趋向简化,束腰的角柱改成“巴达玛”(蒙语“莲花”)式样,壶门及人物雕刻已不大使用。☆明、清的须弥座上、下部基本对称,且束腰变矮,莲瓣肥厚,装饰多用植物或几何纹样。天坛圜丘石阶故宫外三殿第一层台基大龙头1小龙头束腰角柱台基立面示意图(二)踏道踏道:用以解决具有高度差的交通设施踏道类型:阶梯形和斜坡式两种。(1)阶梯形踏步始于新石器时期的半穴居建筑中初由原生土中直接挖掘而成,后来使用了夯土。在踏跺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最早见于东汉的画像砖。踏步的布置,可位于室内或室外,也可用单阶、双阶或多阶等形式。(2)坡道礓礤是以砖石露棱侧砌的斜坡道,可以防滑,一般用于室外《营造法式》规定:城门慢道高与长之比为1:5,厅堂慢道为1:4。辇道则倾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