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药学
Pharmacognosy
[,fɑ:mə'kɔgnəsi]
刘春艳Tel:一、生药和生药学的概念
1.生药(Crudedrug,naturalmedicines):又叫天然药物,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的新鲜品或经过简单的加工,直接用于医疗保健或作为医药用原料的天然药材。从广义上讲,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材、草药、民族药材和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中药(traditionalChinesedrug,TC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TCM)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中药=中药材(个子货)+饮片+中成药个子货:论个的生药,指原药用部位。
饮片:切制或切制后炮制的药材。
中成药(Chinesepatentmedicines):即处方制剂。民族药(ethnomedicines)是指各民族用于防治疾病的的天然药物。藏药、傣药、蒙药、苗药草药(medicinalherb;herbalmedicines)一般是指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其中也有是本草记载的药物。也有将中药和草药统称为“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
道地药材(Famous-regiondrug):传统的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地、特定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质量优良的生药。
如:四大怀药:怀菊花、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产于河南怀庆地区生药、中药、草药、中草药、中药材、药材的涵义有时较难明确区分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包括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等的一门学科。2.生药学(pharmacognosy)生药学科的特点:综合性极强
涉及的学科:应用到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二、生药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总目标: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生药学生药质量控制方法各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科学问题重要意义有效、安全
稳定、可控中药及其产品资源、质量、开发利用主要任务资源、质量、开发利用生药鉴定、质量评价、质量标准制定和中药新药研制的初步能力
教学目的原植物形态
PlantMorphology真实性真伪药用部位性状特征DescriptionDNA特征
DNAmolecularcharacters显微特征
Microscopicalcharacters定性分析
Qualitativelyanalysis有效性优劣有效成分定量分析
Quantitativelyanalysis外源性有害物质限量(重金属、农残)安全性内源性毒性成分1、从草药、民间药、民族药中寻找新药欧洲短叶红豆杉TaxusbrevifoliaNutt.分离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紫杉醇(taxol).银杏GinkobilobaL.叶中制备治疗循环障碍的提取物。研究生药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2、根据植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或化学成份线索,寻找新资源沉香AquilariaagallochaRoxb.产自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我国长期进口。
白木香Aquilariasinensis(Lour.)Gilg,中国海南、广西、广东产。可作沉香药用。资源短缺的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Y.C.Ma药管花肉苁蓉C.tubulosa(Schrenk)Wight中有效成分松果菊苷(echinacoside)含量较高,符合药用标准,已被《中国药典》2005版收载。3、以生药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扩大新资源解决药源问题野生资源的保护、更新或规范化栽培;应用生物技术生产有效成分;从同科属亲缘较近的种类或已知含有特定成分的植物类群中选择含量高的种类。黄姜类药材是合成甾体激素药物的主要原料——薯蓣皂苷元(diosgenin)的资源植物。此类成分主要集中在薯蓣属(Dioscorea)根茎组(Sect.Stenophora)植物的根茎中。如三角叶薯蓣(D.deltoideaWall.)含1.8-5.4%;盾叶薯蓣(D.zingiberensisC.H.Wright)含1.05-4.90%。抗肝炎作用的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木犀科女贞LigustrumlucidumAit.的果实、龙胆科青叶胆SwertiamileensisT.N.HoetW.L.Shi全草和川西獐芽菜S.mussotiiFranch.全草中均有分布。工业生产的原料主要是五加科植物
如:曲莲HemsleyaamabilisDiels
雪胆H.chinensisCogn.exForb.etHemal
的块根,齐墩果酸提取率达7%-9.5%。生药研究中药基础研究,阐明中药疗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如药材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质量、有效成分、复方研究、制剂、生物利用度、药代动力学等。现代高新技术方法的应用研究。如生物技术进行细胞组织培养、生物合成途径提高市场短缺品种有效成分等。三、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本草:我国古代记载药物来源及应用知识的书籍,其所记载药物都以植物药,主要是草类药占大多数,故称为“本草”。书名作者年代说明神农本草经不祥东汉末年3卷,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多服久服不伤人如:人参、甘草、地黄、桂皮、茯苓;中品120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均有;如:当归、芍药、麻黄、葛根、鹿茸;下品125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如:大黄、附子、半夏、夏枯草。特点:我国最早的本草著作。汉代以前药物的总结。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南北朝梁代5207卷,载药730种。首叙药性之源,论病名之诊,次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各一品,有名未用三品。特点:现存第一本有确切年代和作者的最早本草。本草学祖本。新修本草(唐本草)苏敬等22人唐显庆四年65953卷(正文20卷、目录1卷、药图25卷、图经7卷)。载药844种。特点:我国第一部官修药典。比欧洲Nürnberg(1542)药典早883年。收载图,进口药、香料等。如印度的豆蔻、丁香、胡椒等;大食的石榴、阿芙蓉、乳香、玛瑙等;波斯的茉莉、青黛;大秦的素馨、郁金;西域的仙茅、芥子、马钱子;南洋的木香、樟脑、槟榔、没药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唐慎微宋徽宗大观2年1108载药1744种。特点:现存最早的原著完整本草。为一本集历代本草学大成之作。《嘉佑本草》和《开宝本草》合二为一,再加入民间及诸家本草500余种,收集医家和民间大量单方、验方,补充了经史文献中记载的大量药物资料,《神农本草经》由此辑录下来;初步按照药物的性质、形态进行分类。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万历24年159652卷,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为纲,列事为目。载药1892种,附方11096条。我国本草巨著。达尔文称它作“中国的百科全书”,本书出版以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珍视。在世界上已有拉丁、英、法、德、日、俄等多种文字的翻译本。我国清代著名医药学家赵学敏于1765年编撰了《本草纲目拾遗》,是为了拾遗补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而作,是继《本草纲目》后的我国药物学的又一次总结。该书载药921种,新增药716种,如冬虫夏草、西洋参、浙贝母、鸦胆子、银柴胡等均系初次记载,丰富了药学内容。
1815年,德国的Seydler发表论文“AnalectaPharmakognostica”,首次提出“pharmakognosie”一词。
pharmakon=drug,pharmaceuticalgnosis=knowledge1825年,德国Martius在大学设立pharmakognosie科目。四、生药学的发展THANKYOUSUCCESS2023/7/2026可编辑1880年,日本学者大井玄洞把pharmakognosie翻译成“生薬学(しょうやくがく)”1890年,下山顺一郎出版了第一本《生药学》生药学在西方的发展印度,《寿命吠陀经》(Ayruveba),年代不详,最早的医药书籍。Ayru——生活;veda——知识公元前约1550年,古埃及《爱柏氏纸草纪事》(PapyrusEbers)原文记载于由纸草(Cyperusaquaticus)制成的纸上,从古墓中发现。公元28年,希腊医生PedaniusDioscorides,“西方医学之父”,《药物学》(DeMateriaMedica),书中记载600种植物药。如:绵马(aspidium)、鸦片(opium)、麦角(ergot)、桂皮(cinnamon)等。影响西方医药学近1500年。公元130-201年,古罗马医生ClaudiusGalen著书20部,总结了复杂的古罗马医药体系,记述了许多含药用植物处方的制备方法。
如英文的GalenicalPharmaceuticals(草药制剂)一词就是由Galen的贡献而来。近代生药学发展--天然药物化学年代成分生药药理作用1806morphine阿片镇痛1816emetine吐根镇咳1818strychnine番木鳖中枢兴奋1820quininecaffeine金鸡纳树皮咖啡豆治疟疾兴奋剂1828nicotine烟草兴奋剂,有毒1829atropine颠茄根解痉1860cocaine古柯局部麻醉1864eserine毒扁豆缩瞳,治疗青光眼1887ephedrine麻黄镇咳、平喘、发汗在西方,1840-1860s,生药学一直是大学药学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因为那时许多治疗药物都是应用植物来源的制剂。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药学教育的课程逐渐放到药物化学,到五十年代,酊剂和提取物的草药制剂的应用持续下降。有些疗效明确的草药如鸦片(opium)和洋地黄(digitalis)虽然仍然应用,但已不是酊剂,而是单个纯化合物吗啡(morphine)和可待因(codeine)、洋地黄毒苷(glycosidedigoxin)。医生更乐于给病人剂量可控的片剂、胶囊。与此同时,磺胺类(sulphonamide)和抗生素(antibiotics)更是兴起了用化学疗法治疗感染的革命。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下,由于许多草药的活性成分不清楚,人们甚至怀疑某些草药根本不含活性成分。临床医生逐渐减少甚至不再使用草药及其制剂。部分大学(包括英国和美国)学者之所以还进行生药学的研究,其主要原因是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如生物碱、苷类)化学结构的奇妙,许多药用植物中的化学成分还没有得到阐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西方(特别是英国和美国)的生药学研究内容主要转移到对天然产物(主要是植物)的化学研究,即寻找活性化合物。
我国生药学的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20世纪20~40年代是起步阶段赵燏黄1911年从事生药学研究和教学,并于1934年与徐伯鋆合编了《现代本草生药学》上篇。接着叶三多于1937年写出了《生药学》下篇。上下两篇《生药学》的内容,大多着重于介绍国外书籍中收载的或供西医应用的生药,引进了生药鉴定的近代理论和方法,作为当时的大学教材,对我国生药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先导作用。20世纪50~70年代末是发展阶段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很多高校的生药学教研室相当庞大,研究范围相当广泛,以至于到70年代末期相继分离出植物化学、中药药理学等教研室。这一时期生药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本草考证、资源调查和基源鉴定、品质评价等,使用的手段是形态和组织的描述,少量的理化分析,极少的定量分析。
我国开展了两次(1959年~1962年和1970年~1972年)广泛的中草药资源普查和研究整理工作。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单位编写的《中药志》(I~IV册,第一版1959年~1961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编写的《全国中草药汇编》及其彩色图谱(1975年~1977年),南京药学院编写的《中草药学》上、中、下三册(1976年、1980年、1987年),南京新医学院编写的《中药大辞典》(1977年)等
中药化学及其生物活性研究也得到迅速发展。多项成果应用于临床,如抗高血压药利血平(reserpine)、抗菌药小檗碱(黄连素,berberine)、镇痛药延胡索乙素(dl-tetrahydropalmatine)、抗癌药喜树碱(camptothecine)、心血管药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气管炎药满山红油胶囊、治肝炎药联苯双酯和治疟药青蒿素(artemisinin)等。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生药学进一步发展研究手段,大量应用了各种光谱技术如UV,IR等和色谱技术如TLC,GC,HPLC等,并配合植化和药理学手段,评价生药内在质量。研究内容,即生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研究目的,即通过质量研究,确保生药的安全、有效和质量的均一、可控,以及寻找、扩大生药资源,达到生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全国于1983年~1987年间组织专业队伍,开展了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1994年出版了《中国中药资源丛书》,它包括《中国中药资源》、《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中药区划》、《中国常用中药材》、《中国药材地图集》和《中国民间单验方》,是一套系统的中药资源专著。
教科书:徐国钧主编的《生药学》(第一版1987年)、《生药学》(第二版1995年),郑俊华主编的《生药学》(第三版1999年),郑汉臣、蔡少青主编的《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四版2003年)著作:《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新华本草纲要》、《中药辞海》、《中华本草》、《中药志》、《新编中药志》、《中国药材学》等。1、加强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化的研究2、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中药材(Greencrudedrug)生产3、研究开发现代中药制剂,参与国际市场竞争4、生物技术在生药学研究中的应用5、中药现代化信息系统的建立6、海洋药物的研究
我国近期内生药学科的研究重点1、《中药材手册》2、《药材学》3、《全国中草药汇编》及彩色图谱4、《中药大辞典》5、《中草药学》6、《中药志》7、《中国中药资源丛书》包括《中国中药资源》、《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中药区划》、《中国常用中药材》、《中国药材地图集》、《中国民间单验方》常用参考书8、《中国药典》,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9、《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1989-1990,1991-1995;《常用中药材国际参照执行标准》1996-200010、《中药辞海》1993-1998;《新华本草纲要》1988-1991;《中华本草》1997-1998;《新编中药志》2002;《中国药材学》1996。11、《新华本草纲要》、《中国本草图录》、《原色中国本草图鉴》1、《中国中药杂志》2、《中草药》3、《中药材》4、《中成药》5、《时珍国医国药》6、《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7、《中国天然药物》有关学术期刊《生药学》精品课程《中华中药全书》
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以来)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
美国医学图书馆
(题录、摘要免费)常用网址掌握生药、中药的定义和范畴掌握我国古代著名本草:《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招聘辅导员4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贵州黔西南州交通建设发展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企业级Weblogic服务器使用手册
- 淋浴房铺贴施工方案
- 非金属矿山施工方案范本
- 茶餐厅服务员岗位培训手册
- 2025年牡丹江绥芬河市博物馆公开招聘讲解员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三八节舞蹈活动方案策划
-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策划书范例
- 临沂钢质卷帘门施工方案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招聘75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专升本政治试题真题及答案
- 金属热处理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食品安全宣传培训会课件
- GB/T 21415-2025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建立校准品、正确度控制物质和人体样品赋值的计量溯源性要求
- 患者走失应急演练脚本(2篇)
- 全网营销培训课件下载
- 农村财务报账员培训课件
- (2025秋新版)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安徽省2025年公需科目培训测验答案(科目一)
- GB/T 6579-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热冲击和热冲击强度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