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一、导语设计山因脊梁而雄伟,国因精神而强盛。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持;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金陵为六朝古都所在。从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到赵宋时,这里依然是灯火万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在地理上,金陵素称虎踞龙蹯,雄伟多姿。大江西来折而向东奔流入海。山地、丘陵、江湖、河泊纵横交错。秦淮河如一条玉带横贯市内,玄武湖、莫愁湖恰似两颗明珠镶嵌在市区的左右。王安石正是面对这样一片大好河山,想到江山依旧、人事变迁,怀古而思今,写下了这篇“清空中有意趣”的政治抒情词。他的诗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板书题目)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且有名作《桂枝香》等。介绍之后设置这样的导入语: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王安石,一起欣赏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板书标题)二、整体感知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首先,我会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出声诵读课文,同时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然后再播放音频,纠正他们的读音与停顿。其次,我会引导学生谈谈他感受。学生通过朗读,能够说出本词雄壮、豪放、有气势,有对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喟。这样设计有利于学员在整体感知环节能对词的情感基调,方便学员顺利进入深入研读环节。三、深入研读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也就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时所写。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确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1、引导学生思考:词的上片主要写什么?学生能够思考回答:写景。教师引导分析:作者登高远眺所看到的景色,长江(橙江似练)、翠峰、船只(征帆去悼)、残阳、酒旗(酒家)、彩舟、星河(长江)、白鹭,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秀丽的山河图。(板书:秀丽山河图)2、思考:作者登高远眺的时间和环境怎样?学生能够思考回答:晚秋(深秋时节)、天气萧索。3、教师继续提问:在如此的美景中,勾勒出怎样的意境?根据之前的分析,学生能够回答:隐隐有着冷落、萧条的感觉。4、教师会安排小组讨论。下片以念往昔总起,首先作者为我们列举了一个典故:陈后主在敌国大将已攻到宫门之外的时候还在后宫与与宠妃们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然而陈后主不过是一个典型例子,历史上的因荒淫而亡国者又何止陈后主一人。这种“悲恨相继”的亡国悲剧连续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板书:抒情)小组派代表回答:可能是贪恋女色、不理国事。穷奢极欲、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作法才造成了国破家残,败亡相续的后果。5、追问:那后世之人仍然没有吸取前车之鉴呢?在诗中哪里可以看出来?明确:“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借用了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6、最后明确诗人表达的情感是什么?作者并不希望只是对历史空空的感叹,而是要从政治上加以改革。吸取历史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板书:感叹历史渴望改革)通过以上环节达成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词本身出发,分析景与情的关系。作为一个改革家、思想家,王安石站得高看得远。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涵养“心中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砥砺“乐观昂扬,不畏强权”的欣然姿态。发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7、方法技巧归纳怀古诗词的答题步骤怀什么古(怀古的内容)为什么怀古(怀古的目的)怎样怀古的(运用了哪些手法)8、怀古实为伤今。上片多为写景,下片多为抒情、议论。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四、延伸作业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拓展延伸和小结作业环节设计为:首先,这首词写景奇伟壮丽,气象开阔,显示出作者本人胸襟宽广,高瞻远瞩。其次,立意新颖,表现出一个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见。第三,结构上讲究起承转合,层次井然。第四,诗中多用典故,贴切自然。五、板书设计课后反思1、在怀古类诗词知识点的处理上,我先从学生现在美好生活切入,联系王安石人生际遇,知人论世。2、接着引入古人、古事,使学生在思考与讨论过程中真正懂得什么是文人的家国情怀,什么是以史为鉴借古抒怀。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了解,也达到了新课程所要体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从这节课我的教学感受以及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来看,我认为要使基础性、工具性强的语文学科焕发新的生机,要有“生活就是语文”的理念,引起学生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要生活化,选择学生身边发生的或者听过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古人古事的价值所在。4、创设情境,提出探究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学以致用。5、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综合运用文字、照片、视频、辩论赛等材料辅助教学,刺激学生感官,提高学习积极性,让整个课堂蓬勃生动起来。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迎接新课改对教师所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之路。课标分析一、【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沉郁悲壮的艺术特色。2.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本首词的重点语句。3.感受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二、【重点难点】我确定的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教学重点: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三、【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引导学生采用朗诵法、案例探究法、课堂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教材分析《桂枝香·金陵怀古》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1月第1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下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的一首词。本单元的143页的学习提示谈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众多仁人志士自觉承担旷世济民的责任,他们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敢于担当。本单元的学习围绕“倾听理性的声音”这一核心任务展开,要注意领会作者的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把握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古诗词诵读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宋词的鉴赏评价能力。比较三首怀古词的内容、境界和情感方面的区别。本首词《桂枝香·金陵怀古》是王安石的代表作之一,张炎在《词源·意趣》中说这首词“清空中有意趣”。这首词是他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上阙重在写景,借景抒情;下阙用了典故,借典抒情。通过学习这首词,让学生对豪放派的风格有深入的了解,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学情分析一、高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运用术语答题的能力。二、高三学生也拥有一定生活体验,通过前两年语文学科的不断积累和知识储备,已经初步掌握了古诗词赏析学习同伴合作能力和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三、高三学生仍然存在基本概念、基本术语掌握不牢的情况。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点的全面性、准确性、知识的系统性,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的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基础知识部分很多同学还存在着对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四、高三学生的分析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现在的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语文阅读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所以通过阅读,应该进一步增强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科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五、要指导学生分析题目要求,根据要求梳理出答题步骤。在平时的阅读和练习中,多让学生试着分析、归纳答题思路,不仅使他们答题更规范,还能提高他们的分析、整合能力。六、强化规范步骤意识。学生组织答案的系统化、条理化。应该用术语答题,不是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胡言乱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答题意识。《桂枝香·金陵怀古》评测练习【A级】1、名句填空:(2018年冬季学业水平考试题)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_________________。千里澄江似练,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2、对本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千里澄江似练”的“练”字,勾画出千里江面似匹白绢,波光闪亮。“翠峰如簇”的“簇”字又描绘出青翠的山峰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峻峭挺拔。B.上片围绕金陵秋色极尽渲染,以“画图难足”句作结,道出金陵美景用画笔是难以完美地描绘出来的。C.下片“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起笔,由写景转入怀古,并引发对六朝兴亡的感慨之情。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3、“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这一句你是如何理解的?谈一下你的认识。千百年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他们只是徒然叹息荣辱兴废,但没有站到应有的高度去反思,没有想到从中吸取历史教训。而且现实中“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至今”和“时时”两个词说明了到现在为止,这种竞逐繁华的生活依然没有改变,统治者仍旧沉浸在表面的歌舞升平中而不去警惕繁华背后的危机。教师点拨,从这里看得出来,王安石没有像其他文人登临怀古一样,只是客观地慨叹兴亡,而是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用政治家的锐利眼光,总结六朝相继灭亡的历史教训,直斥现实朝政的积弊,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政见。吸取历史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这不是一般文人的见解,而是政治家的见解。这也说明了这首词立意高远。【B级】片段写作练习:我用心和古人(名人、伟人)对话,我拥抱他们的心灵,在心中给他们定位。李白,一袭白衣,凌空飞举,清俊飘逸;王维,空山新雨,让明月柔柔地照在心上,让清泉轻轻地从身边流过;王安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品出了“人”字不仅仅是简单的两个笔画,站直了,撑起一片天,彪炳史册。参考示例:故国晚秋,登高凭古。叹六朝随水逝。恨商女隔江唱,于千里澄江挥洒心泪,借往昔繁华劝诫今朝。效果分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古诗词的赏析既要高效,又要让同学们感到学习高中语文的快乐。首先,针对《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阅读与鉴赏”提出的要求,发展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的积极鉴赏诗词的态度,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陶冶了学生的性情,涵养了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其次,作为传颂千古的名篇,通过反复诵读来深入理解文本,准确把握词句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词人的感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实现对学生精神世界的熏陶,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拨动了学生的心弦。重点设计了《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本首词《桂枝香·金陵怀古》三首怀古词的比较阅读,体会自我价值观和对国家命运的不同思考。效果良好。再次,全词情景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品预定买卖合同协议
- 吨包采购合同协议
- 商业合作合同协议
- 和个人签订家政合同协议
- 正规租厂房合同协议
- 毛衣服装采购合同协议
- 2025精简版合同借款协议全书
- 模特拍摄签约合同协议
- 2025写字楼租赁合同范文模板
- 2025年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下载
- 智能对话模型研究-全面剖析
- 考研英语03-12年真题译文
- 放射住培结业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 旅游项目开发可行性报告
- 初中期末家长会模板
- 种植业统计培训
- 期中综合模拟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GB/T 27060-2025合格评定良好实践指南
- 劳动教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
- (完整版)年产30万吨甲醇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 雷雨第四幕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