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秀一秀诗歌背诵小比赛1整理课件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12整理课件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3整理课件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34整理课件绝句
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45整理课件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杜甫56整理课件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67整理课件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78整理课件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89整理课件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杜甫910整理课件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1011整理课件杜甫诗12整理课件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3整理课件教学目标1.运用已掌握的鉴赏诗歌的思路解读诗歌内容。2.当堂背诵3.了解并掌握诗歌鉴赏中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解题方法。14整理课件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5整理课件一看标题诗歌鉴赏思路:二看作者三看注释四看全文提示:注意阅读的思路(写景,叙事)。16整理课件一看标题旅夜书怀本诗是在旅途之夜抒发的情怀。提示了写作时间。17整理课件杜甫(712—770)字____,自称______。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____”,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甫也被誉为“____”。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______;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著有《________》。
二看作者子美少陵野老诗史诗圣杜工部集沉郁顿挫18整理课件三看注释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严武忽然去世,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写作背景:本诗写于杜甫在西南漂泊时期,生活是漂泊的,心境是凄苦的。19整理课件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大江奔流,明月在水中翻滚如涌。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就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四看全文20整理课件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背一背21整理课件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历来传诵的名联。你认为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4分)22整理课件答案示例①
“垂”和“涌”用得尤为传神。“垂”是低垂的意思,“涌”是滚涌的意思。
②平野茫茫,群星低垂地面;江涛滚滚,月光在江中翻滚涌动。
③诗人表现了夜色中原野的辽阔和江流的奔腾,以此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的心境。(1分)(1分)(2分)23整理课件①
“垂”和“涌”用得尤为传神。“垂”是低垂的意思,“涌”是滚涌的意思。(1分)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②平野茫茫,群星低垂地面;江涛滚滚,月光在江中翻滚如涌。
(1分)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绘景象)③诗人表现了夜色中原野的辽阔和江流的奔腾,以此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的心境。(2分)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效果)24整理课件解答方法:(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景象加手法)(3)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效果)25整理课件①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09年山东卷)②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09年四川卷)③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09年广东卷)高考试卷中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题目:26整理课件2.第二种:分析技巧型3.第三种:分析语言特色4.第四种:炼字型5.第五种:一词领全诗型
1.第一种:分析意境型高考诗歌鉴赏题目类型
炼字型27整理课件2008年: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天津卷、上海卷、安徽卷、湖南卷(六套)近三年来高考考查炼字情况:2009年:广东卷、山东卷、四川卷(三套)2007年:全国II卷、广东卷、江西卷、辽宁卷、天津卷
(五套)
28整理课件解答方法:(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景象加手法)(3)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效果)29整理课件牛刀小试
感受高考30整理课件(2008年全国卷II)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4分)31整理课件答案示例32整理课件①“网”指“网住”。②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使用了想象、比喻手法。③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惜春之情。第一步:提出并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运用了何种手法。(描述景象和手法)第三步:指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效果)。1分2分1分33整理课件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问: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4分)(06年全国卷)34整理课件答案示例35整理课件①最生动传神的是“怨”字,“怨”是埋怨之意,②在诗中用了拟人手法,怨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③写出戍地的苦寒,抒发了吹笛人思乡的愁绪。第一步:提出并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景象加手法)第三步:指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效果)。2分1分1分36整理课件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2008年全国1卷37整理课件答案示例38整理课件第一步:提出并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用了怎样的手法。(描述景象加手法)第三步:指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效果)“拳”和“退”,。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1分1分2分39整理课件
诗句有: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体味一下作者这二句诗里所描绘的意境。首先找一下其中的意象有哪些?细草、微风、岸、危樯、舟星、平野、月、江流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具有怎样的特点?思考:40整理课件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阔岸
孤立突兀的危樯和孤独的小舟对抗着漫漫长夜草:细——孤弱风:微——轻风虽轻却不断岸:(阔大的)江岸樯:危——高孤立突兀夜:(凄冷的)夜晚舟:独——孤舟孤舟点线面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
41整理课件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平野:月:江流:——低垂阔——辽阔无边垂明朗的月光汹涌澎湃远景近景星空低垂愈显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月似乎不堪滚滚东流的大江的压逼而一下子涌了出来42整理课件结论:阔岸平野大江——孤舟——何等孤单何等渺小诗人命运的写照明确:诗人这时已到了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房倌、郑虔、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使他的孤独感与日俱增。现在,“五载客蜀郡,一年在梓州”的生活刚刚结束,而将来的生活如何又难以预料。艺术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43整理课件44整理课件45整理课件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颈联:写了”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那么“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么呢?明确:“名声”不是因为”文章”而”著”的,不做”官”是因为”老病”而休的.
思考:诗人名满天下,是因为什么?明确:韩愈写诗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过誉之词.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说这样呢?46整理课件明确:
这很明显的是激愤之语,既然“名声”是因“文章”而著的,那么,“官休”也就不是因为“老病”了.理解:联系杜甫一生的经历可知:杜甫一生不受皇帝的重用,又遭到了同列的排挤.所以在这儿所写的仍是激愤之词.尾联:诗人自况,以什么自况的呢?沙鸥
以”飘飘”喻己则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然后又以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作比.
茫茫的天地和一只孤独的沙鸥作比,就更显得孤独和凄凉了.天
地沙鸥直抒胸臆对比的手法_____艺术手法:47整理课件杜甫48整理课件“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49整理课件阁
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50整理课件阁
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51整理课件
《阁夜》是一首七言律诗,每句节奏都为“二二三”,如“岁暮─阴阳─催短景”。全诗的感情基调沉郁悲慨,故宜用低沉、顿挫的调子来诵读。52整理课件赏析诗文1、首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的心境如何?“岁暮阴阳催短景”中的“催”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2、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为千古名句,说说其妙处。3、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写什么?作者情感如何?4、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作者联想此地两位历史人物的用意何在?53整理课件鉴赏指导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
“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
,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天涯”,称所在地资州,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凄寒,“宵”这里指黎明前,
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
54整理课件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岁暮:指冬季。明写时序,暗含自己已届暮年之意。短景:指冬天日短。此处深意是说光阴苦短。催:这一动词,逼真地写出衰年岁暮,久客不归,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相催。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万里飘泊之意。55整理课件(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的心境如何?“岁暮阴阳催短景”中的“催”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作者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图景:时令到了寒冬,白昼越来越短,诗人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歇的寒宵,诗人对此倍感凄凉寒怆。赏析诗文
“催”字是催促之意,催字不但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更写出时光流逝之速,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从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56整理课件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
音调转柔。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寓情于景,借眼前雄浑伟丽之景传达出诗人此际沉郁悲慨的心情。赏析诗文
颔联的妙处在于气象雄浑。拂晓之前,五更时分,军营里悲壮的战鼓声和号角声穿越寂静的山谷在夜空中回荡,峡江中群星的倒影随着波浪动荡摇摆。前句写听觉,后句写视觉,具有穿透力的鼓角声和峡江星河壮阔的波动使西阁的夜显得这样惊心动魄。上句明写鼓角之声,暗写军营和战争,透露出悲惨的战争现实,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革未息、战争频仍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诗人将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组成一幅开阔壮观,浑厚苍凉的图景,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57整理课件3、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写什么?作者情感如何?
颈联真实刻画了夔州的偏远、凄凉的景象,荒野中多少人家的恸哭声中,传来战争的讯息,惟有渔人、樵夫唱起的夷歌,还透着一点生命的声息。“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使忧国忧民的诗人倍感悲伤。赏析诗文
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夷歌”,显示了地方风情。
上下句形成对比。58整理课件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荒野中此起彼伏的哀哭声,使诗人深刻地意识到战争带给人民的无穷灾难;天还未大亮,山城四处已飘荡起打渔砍柴人的歌声,更使诗人意识到当地百姓为生计而操劳的艰辛。59整理课件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此时的蜀中,外有吐蕃军队的侵扰,内有军阀的混战,战祸绵延多年,人民死伤无数。
惨痛的哭声和凄凉的歌声交汇于诗人胸中,使这位忧国忧民的仁者心情异常沉重。但自己现在是天涯羁旅、衣食不给之客,又怎么有能力去涤荡乾坤,救民水火呢?
60整理课件4、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作者联想此地两位历史人物的用意何在?
用典:①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②跃马:指公孙述。王莽篡汉时,他自立为蜀王。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赏析诗文
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自己曾经交好的友人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都死了,亲朋也无一字书信问候,人生是这样的寂寞苦闷!寂寞苦闷也终将成为虚无,那就随它去吧。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61整理课件鉴赏总结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计算机二级MySQL优化技巧试题及答案
- 财务分析中的逻辑推理技巧提升试题及答案
- 数据库索引知识问答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员工的雇佣合同范本
- 财务成本管理与逻辑分析的结合试题及答案
- 三步走向编程高手Python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Msoffice技巧提升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相关知识的试题及答案
- 选题考虑现代汉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 Delphi开发环境配置及试题及答案
- 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GB/T 26659-2011铸造用再生硅砂
- 原木材积计算表
- 二年级口算题大全(可直接打印)
- 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版图文
- 低压电工模拟考试题-急救
- 高速公路企业如何实现有效的精细化管理艺术
- 晋商成功之道PPT课件
- 皮肤科粉刺(寻常性痤疮)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 就餐券模板饭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