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_第1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_第2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_第3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_第4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性和社会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01发展历史科研成就科研条件人才培养目录03020405资历证书所获荣誉文化传统目录0706基本信息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是应急管理部直属的综合性和社会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其前身是成立于1980年、隶属于国家劳动总局的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随着历次机构改革,先后由劳动部、国家经贸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领导,2004年9月由中编办批准正式更名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要开展安全生产理论和政策研究、安全生产技术基础性研究、安全生产重大科技攻关和技术示范工作、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重大事故分析模拟技术与应急救援等技术基础工作、作业环境安全卫生检测与评价技术研究、安全生产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研究工作。据2017年11月安科院官显示,研究院有职工400余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30人;建设了2个国家级专业中心和8个实验室。发展历史更名调整成立初期发展历史成立初期1980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家劳动总局发出《关于建立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的复函》,同意在北京筹建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属国家劳动总局直接领导。1984年2月,国家科委同意劳动人事部创办《劳动保护科学技术》杂志。5月,劳动人事部劳动保护局与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共同筹建中国劳动安全卫生情报中心。1987年11月,中国劳动安全卫生情报中心被国际劳工组织国际职业安全卫生信息中心(ILO-CIS)正式接纳为成员单位,并在ILO-CIS总部注册为ILO-CIS中国国家中心。1991年5月,劳动部部务会议批准《劳动部研究所联合管理委员会章程》,决定建立劳动部研究所联合管理委员会。

1993年6月,劳动部批复同意设立劳动部劳动保护检测技术中心。12月,中编办批复同意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划归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管理。1994年4月,劳动部批复,同意设立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培训中心。1996年,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加挂“劳动部事故调查分析技术中心”的牌子。更名调整安科院1999年4月,中编办将原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劳动部事故调查分析技术中心)等机构及其128名事业编制(其中经费自理23名)划归国家经贸委,更名组建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加挂国家经贸委事故调查分析技术中心的牌子)。2002年7月,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经贸委事故调查分析技术中心)划转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管理,调整后名称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事故调查分析技术中心)。2003年4月,国家安监局办公室批复同意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成立安全生产理论研究所,同年6月19日,安全生产理论研究所正式挂牌。

2004年9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事故调查分析技术中心)更名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2006年4月,成立深圳分院。2007年2月,设立滨州分院。2008年12月,安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揭牌。科研条件人员编制科研部门设备资源国际合作科研条件人员编制据2017年11月安科院官显示,中国安科院有职工400余人,其中博士72人、硕士114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30人。在职科研人员中,3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8名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5名国家安全生产技术委员会委员,2名国家新化学物质评审委员会委员,2名国务院安委会应急专家组专家,1名公安部特约监督员,5名省部级安全卫生专家。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钟茂华

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魏利军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史聪灵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李克荣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李克荣、魏利军、李湖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张兴凯、李克荣、魏利军、李湖生、刘宝龙

科研部门安科院据2017年11月安科院官显示,中国安科院建设了2个国家级专业中心和8个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实验室,其中3个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了中日合作呼吸防护实验室和安全工程技术试验与研发基地(一期)非煤矿山基地,拥有3个挂靠单位。

国家级专业中心: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中心”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技术支撑中心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尘毒危害预防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矿山采空区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重大危险源监控与事故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重点实验室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实验室: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技术实验室、重大危险源治灾机理与风险评估实验室、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技术实验室、事故技术分析与测定实验室、事故模拟仿真实验室、化学物质危害鉴定实验室、劳动防护用品检测检验实验室、物理因素危害鉴定实验室

挂靠单位: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非煤矿山安全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国务院安委会专家委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

设备资源据2017年11月安科院官显示,中国安科院拥有检测检验设备设施近425台(套),价值4000余万元。

在危险化学品安全领域拥有20升球形粉尘爆炸测试系统、粉尘云最小点火能测试仪、粉尘云最低点燃温度测试仪、液体氧化性测定仪、DSC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等重大技术装备

;在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领拥有甲烷泄漏移动巡检车、泄漏巡检试验车、巡检车主机、CSVI压力管路自动化控制模拟实验装置等重大技术装备。

国际合作据2017年11月安科院官显示,中国安科院开展了中日合作“加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能力计划”、“加强职业卫生能力建设”、“中欧高危行业职业安全与健康”等多个合作项目。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时期,同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社会安全协会(ISSA)、日本中央灾害防止协会(JISHA)、日本安全工学协会(JSSE)、日本劳动省产业安全研究所、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和加拿大魁北克劳动卫生与安全研究所(IRSST)等机构建立了。

科研成就研究成果据2017年11月安科院官显示,中国安科院承担了总局、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应急办等部委及地方政府委托的科研项目和安全生产规划编制任务;先后完成了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秦山三期核电站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和部分大型企业的重大事故安全监测系统工程、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及应急预案编制、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风险评估与安全规划、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咨询与认证;在北京、天津、广州、南京、沈阳、大连等大型城市开展了地铁安全评价。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重大工业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预防技术、典型作业环境粉尘危害治理与预防技术研究、工业危险品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系统技术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危险作业人机工程技术应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应急预案编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仪截至2017年10月,中国安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高校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15人,出站12人,先后有5人次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基金等项目负责人,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SCI和EI论文等60余项高水平科研成果。

资历证书资历证书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检测检验工作始于1991年,于1997年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2002年通过实验室/计量二合一认证,2005年9月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认定为甲级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2014年通过了检验机构认可;已获得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检验机构认可和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甲级资质四类资质证书。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检测检验能力覆盖矿山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重大危险源安全、交通安全、职业危害、劳动防护6大领域,包括72类检测检验对象,974个项目/参数。

文化传统形象标识文化活动精神文化文化传统形象标识标志标志左右两边分别是齿轮和谷穗,分别代表着工人、农民,也代表工业和农业,概指一切生产行为。中间十字表示救护、保护、安全,上面印有安科院英文简称“CASST”。标志整体色调为绿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