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球囊人工通气技术操作规程(SOP)_第1页
呼吸球囊人工通气技术操作规程(SOP)_第2页
呼吸球囊人工通气技术操作规程(SOP)_第3页
呼吸球囊人工通气技术操作规程(SOP)_第4页
呼吸球囊人工通气技术操作规程(SOP)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吸球囊人工通气技术规范【准备】1.用物准备:呼吸球囊一套、检查呼吸球囊各配件性能并连接(面罩完好无漏气、单向阀保护患者隐私。【操作流程】流程说明图所示解1.素质准备整洁服装2.评估:患者及呼吸球囊的性能 否符合使用呼吸球囊的指征和适应证,有无自主呼吸2.评估有无使用呼吸球囊的禁忌证,如中等以上3.呼吸球囊性能完好(面罩完好无漏气、单向阀安装正确、压力安全阀开启、气囊及储氧袋完好无损)3.洗手戴口罩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 (续表)流程说明图所示解4.物品准备呼吸球囊一套、开口器、口咽通气管、氧气装置、备吸痰装置5.解释核对采用两种身份识别的方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腕床头离墙面1m7.体位准备去枕仰卧位,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松解衣领,掀开被子,暴露胸廓,松开裤腰带8.放置呼吸球囊放置于患者头侧,便于操作9.清理呼吸道放气道仰头举颏法,抢救者应位于患者头部的后方,将头部向后仰,并托牢下颌使其朝上,使气道保持通畅[开通气道的方法:成人: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患者身体的长轴垂直;儿童(1~8岁):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身体长轴成60。角;婴儿(1岁以内):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身体长轴成30。角] (续表)流程说明图所示解1.正确连接呼吸球囊,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8~10L/min2.采用EC手法固定面罩:拇指和示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鼻部,固定面罩保持面罩密闭无漏3.单手对掌挤压球囊(600~800ml)。频率在10~12次/分。无氧源时潮气量给予800~1200ml∶(1.5~2)果观察1.胸廓的起伏2.生命体征、SPO2是否改善,嘴唇与面部颜色是否转红4.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13.整理患者及用物末处理除储氧袋及氧气连接管外,简易呼吸气囊的其他部件予5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钟后用流动水反复冲洗晾干,如遇特殊感染者,应一次性使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流动水冲净晾干,各部件连接后放清洁干燥盒内备用手记录若为抢救,抢救记录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完【注意事项】1.根据患者选择合适的面罩,面罩固定时不可漏气,同时避免损伤患者皮肤黏膜。2.通过挤压和释放呼吸球囊中的气体来维持患者的呼吸,要确认患者胸廓是否起伏。3.如果在呼吸过程中阻力太大,应当清除口腔和咽喉的分泌物或异物,并确认气道是否充分开放。密切注意患者自主呼吸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4.一般潮气量8~12ml/kg(通常成人400~600ml的潮气量就足以使胸壁抬起),以通气适中为好,有条件时测定二氧化碳分压以调节通气量,避免通气过度。快速挤压气囊时,应注意频率和患者呼吸的协调性。在患者呼气与气囊膨胀复位之间应有足够的时间,以防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吸呼时间比成人一般为1∶(1.5~2);慢阻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吸呼2~3)。5.为保证呼吸过程中呼吸的氧浓度相对恒定,应先连接氧气并使储氧袋充分充盈,再连接患者。6.每次使用前要检查压力安全阀,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输送气体压力。7.呼吸球囊使用后应严格消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