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宫苑分析_第1页
凡尔赛宫苑分析_第2页
凡尔赛宫苑分析_第3页
凡尔赛宫苑分析_第4页
凡尔赛宫苑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凡尔赛宫苑分析摘要已被列入世界人文遗产凡尔赛宫苑是法国封建统治时期的宫殿园林艺术里程碑式的作品,是十七世纪法国艺术最辉煌的成就之一。凡尔赛宫苑主要分为宫殿、园林两部分。在当时,凡尔赛宫是法兰西的宫廷,政治中心,也是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生活方式的体现。直到法国大革命时,国王们都一直是在这里承继王位,并且都各自重新装饰了城堡。而凡尔赛花园这一巨大工程也成为了勒诺特尔式园林代表作。本文试分析凡尔赛宫苑的历史、背景、设计、与弊端,给出对凡尔赛宫苑的一个简略的介绍与个人拙见。目录凡尔赛宫苑的背景凡尔赛宫苑的历史年表凡尔赛宫苑设计师介绍凡尔赛宫苑的介绍凡尔赛宫苑的地理分析凡尔赛宫苑的设计特点关于反而三公园设计的个人看法凡尔赛宫苑的背景凡尔赛宫所在地区原来是一片森林和沼泽荒地。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以1万法镑的价格买下了117法亩荒地,修建了一座二层的红砖楼房,用作狩猎行宫。二楼有国王办公室、寝室、接见室、藏衣室、随从人员卧室等房间,一层为家具储藏室和兵器库。当时的行宮拥有26个房间,如今拥有2300个房间,67个楼梯和5210件家具。1660年,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参观财政大臣富凯的沃子爵府邸,为其房屋与花园的宏伟壮丽所折服,当时王室在巴黎郊外的行宫——圣日耳曼宫、凡塞纳宫、圣克鲁宫等无一可以与其相比。路易十四嫉妒且愤怒之余将富凯以“贪污”罪名投入巴士底狱,并命令沃子爵府邸的设计师安德烈·勒诺特尔和著名建筑师路易·勒沃为其设计新的行宫。由于巴黎市民的频繁暴动,路易十四决定把王室宫殿搬出巴黎城,最终经过考虑,他决定把路易十三在凡尔赛的狩猎行宫作为基础,建立新的宫殿。建筑师儒勒·哈杜安·孟萨尔从勒沃手中接管了的凡尔赛工程,为凡尔赛宫苑增加了南北两翼,教堂,桔园和马厩等附属设施。此外,为了吸引居民定居,还在凡尔赛修建了住宅和办公用房。而全国范围内为建造凡尔赛宫付出的代价却是10年之内禁止新建建筑使用石料。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将法兰西宫廷从巴黎迁往凡尔赛。凡尔赛宫主体部分的建筑工程于1688年完工,而整个宫殿和花园的建设直至1710年才全部完成,随即成为欧洲最大、最雄伟、最豪华的宫殿建筑,并成为法国乃至欧洲的贵族活动中心、艺术中心和文化时尚的发源地。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迫迁居巴黎1793年1月被处死,凡尔赛宫作为王家宫殿的历史结束,在法国大革命中遭受了民众的洗劫,宫中陈设消失殆尽,直至1833年,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国王才下令修复凡尔赛宫,改为历史博物馆。凡尔赛宫苑的历史年表1624年路易十三以1万里弗尔的价格买下面积达117发亩的凡尔赛宫原址附近的森林,荒地和沼泽地区并修建一座两层红砖楼房,作为狩猎行宫。1660年法王路易十四参观财政大局富凯的沃子爵城堡,命令沃子爵城堡的设计师勒诺特尔和著名建筑师勒沃为其设计新的行宫。1674年建筑师孟莎从勒沃手中接管了凡尔赛宫工程。1682年路易十四宣布将法兰西宫廷从巴黎迁往凡尔赛。1688年凡尔赛宫主体部分建筑工程完工。1710年整个凡尔赛宫殿和花园的建设全部完成并旋即成为欧洲最大,最雄伟,最豪华的宫殿建筑和法国乃至欧洲的贵族活动中心,艺术中心和文化时尚的发源地。1789年路易十六被法国大革命中的巴黎民众挟至巴黎城内,后被推上断头台斩首。凡尔赛宫作为法兰西宫廷的历史至此终结。1833年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普国国王下令修复凡尔赛宫,将其改为历史博物馆。凡尔赛宫苑设计师介绍安德烈·勒诺特尔(1613年3月12日-1700年9月15日),出生于巴黎造园世家,其父让·勒诺特尔为路易十三的造园师。13岁时,安德烈进入西蒙·伍埃的画室学习,结识了许多美术、雕塑等艺术大师。1635年,勒诺特尔成为了奥尔良公爵的首席园林式,十年后获得了皇家花园的设计资质,在1653年,获得了皇家建造师的称号。1656年,勒诺特尔开始了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富凯的沃子爵庄园,才用了从前所未有的样式,成为法国园林艺术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该庄园落成之后,路易十四亲自到访,暗中嫉妒富凯的庄园,被激怒的路易十四决定建造更为壮观的凡尔赛宫苑,任命设计师为安德烈·勒诺特尔。大约1661年始,勒诺特尔投身于凡尔赛宫苑的建造,当时他还在为大孔代亲王修建尚蒂伊的花园。在路易十三时期原有的花园的基础上,勒诺特尔在城堡旁边布置了南北两个大花园。他改造了东西大路,打算把主路延伸至一片没有尽头的景色中。他保留了北部地区的自然斜坡,但其他地方都利用大量人力进行了改造。除了凡尔赛,勒诺特尔还为国王修建了圣日耳曼的大平台和特里亚侬宫的花园。后来也曾在圣克洛、枫丹白露离宫等大运河的南边就是园林的水池和雕塑密集区域。其中最著名的阿波罗喷泉,在路易十三统治时期就已经存在,也被称为天鹅喷泉。它的灵感来自阿波罗的传说,神之王和太阳的象征,“太阳王”路易十四将阿波罗和他的战车用镀金装饰起来,仿佛跃出水面。凡尔赛宫苑设计特点经笔者粗略总结,凡尔赛宫苑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面积非常大。有1600公顷,若包括外围大林园,占地面积将达到6000多公顷。中轴线有3000米长。第二,花园的主轴线大大加强。十字架形的运河及宽阔的绿毯林荫道成为全园的主干,把主轴线做成艺术中心,一方面是使得中心集中,另一方面,也反映着绝对君权的政治理想,有统一的主轴、次轴、对景,整体园林布局整齐划一,园林设计用近似于神的尺度设计了路易十四的花园建筑,充分表现其“朕即国家”的执政理念,体现出路易十四对君主政权和秩序的追求。第三,几何对称美显著。整个园林及各景区景点皆表现出人为控制下的几何图案美。直线和方角的基本形式都要服从几何比例原则。有着严谨的数理逻辑。整体设计突出了“强迫自然接受匀称法则”的规则式设计理念,肯定了人工美高于自然美。而人工美的基本原则,则是变化中的统一。而这反应的美学观则是人定胜天,符合以“数”为基础的传统西方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宇宙观。第四,植物造景。勒诺特尔用多种方式进行植物造景,其中,常绿树种在设计中占据首要地位。多样而统一。第五,瀑布和喷泉的运用。喷泉随处可见,雕塑,特别是大喷水池的雕塑,是巴洛克艺术的巨作,在工程技术方面也反映了当时的最高水准,如园林的引水系统和巨大喷泉的供水及喷水系统等,每组喷泉都有一个神话故事。关于凡尔赛宫苑设计的个人看法凡尔赛宫苑的具体设计中,笔者认为泉、池、瀑布和水镜面的设计最为独出心裁

。设计中泉水、池塘的体积并不大,但是位于轴线上和轴线两侧,且分布相当均匀,甚至可以说是对称的,微活跃了死板的中轴线气氛,使布局在宫殿前得以打开,也方便安排各式雕塑的位置。从凡尔赛宫殿望向大运河,轴线上的的泉池与道路将轴线分成了段,显得更加规整。且勒诺特尔巧妙运用了高低落差,在阿波罗池之前望向大运河时可以看到大运河有向上翘起的趋势,更体现气势恢弘的特点。从平面图上看,阿波罗池已经是轴线序列中最大的水池了,但也无法影响轴线延伸的恢弘气势。在宏大的中轴线和十字大运河之前尚且呈现出了这样的效果,其他小泉池就更不能影响整体气韵,只能作为轴线的活跃因素了。但是,在设计时,个人认为由于追求每一处景观的奢华,雕塑每一座都栩栩如生,喷泉每一座也都富于美感,导致在整体的分布中,缺少统领性的存在,缺少层次感,如果说凡尔赛宫本身是凡尔赛宫苑的中心的话,那也只是美的堆积,是大量景观的加和。在观赏时如果漫步其间,的确会感受到美俯拾即是,震慑于凡尔赛宫苑的宏大壮丽,但是在整体感受时,一股铺天盖地的奢华气息之间,并没有可以痛击审美者要害的部分。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卢浮宫有40万件以上的藏品,但是所谓卢浮宫三宝,爱神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像,《蒙娜丽莎》三幅就可以作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但是凡尔赛宫苑之中,无论是大运河、阿波罗雕像、王后宫苑还是特里亚农宫,又或是凡尔赛宫中的镜厅、种种居室、议事厅,都还不够格一些,无法做到统摄全宫苑的作用,因此看起来重点略有些分散。这一点在当时看来或许并非缺点,但在现代看来的确存在些许不足。参考凡尔赛宫苑官方网站http://zh.chateauversailles.fr/homepage百度百科:凡尔赛宫/link?url=T0QwEddaYbjWZX2fTURjV4A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