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韬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1页
杨武韬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2页
杨武韬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3页
杨武韬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4页
杨武韬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讲人:杨武韬21.抒情手法2.描写手法3.修辞手法4.篇章结构表达技巧3(一)直接抒情(二)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2.叙事抒情

3.托物言志

4.借古讽今

5.用典抒情抒情手法一、表达技巧4写景手法:衬托渲染层次安排(远近俯仰)运用修辞色彩搭配(明艳晦暗)动与静(化静为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点面结合调动感觉(视听触味嗅)写人方法:细节刻画(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描写)环境烘托对比衬托运用修辞描写手法5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双关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反复注意:关于对偶,在绝句和律诗中,一般叫对仗。当绝句和律诗每一联都用了对偶,其写作特色可以说是对仗工整。修辞手法6承上启下卒章显志首尾呼应总分结合伏笔照应铺垫过渡篇章结构7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怎样的效果?3.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作上有什么特色?4.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手法的?二、设题形式8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2.结合诗句解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这种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对象(包括意境)

什么特点?传达出诗人什么感情?三、解题步骤9四、例题分析1.(2009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参考答案】(1)“想当年”,“到而今”。“珠翠”一词用了借代。10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参考答案】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2.(2010年全国卷Ⅱ)11

小重山·端午[元]舒頔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3.(2009年安徽卷)

【参考答案】手法:对比或反衬。12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参考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鹜“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4.(2009年福建卷)135.(2009年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借代、反问。146.(2009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西溪无相院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第二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