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幽州台歌》考点梳理及训练【原文再现】【文题解读】【作家作品】【背景信息】【诗歌大意】【诗歌解读】【结构图解】【主旨点睛】【写作特色】【考点梳理】考点一:文学常识考点二:名句积累考点三:重要词语考点四:文本品析【中考传真】【模拟演练】目录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原文再现】【文题解读】《登幽州台歌》选自《陈子昂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幽州台,即蓟(jì)北楼,唐时属幽州,故称“幽州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因燕昭王置黄金于台上招揽天下人才,故“幽州台”又称“黄金台”。歌,是一种诗体。【作家作品】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故后世称为“陈拾遗”。【背景信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第二年武攸宜兵败,情况危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攸宜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攸宜进言,武攸宜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写下了这首诗。向前看,望不见古代那些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往后看,看不到重视人才的当世明君。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想到天地的无穷无尽,我独自悲伤,不由得流下了眼泪。【诗歌大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内容:向前看,望不见古代那些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往后看,看不到重视人才的当世明君,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炼字:“念”字表现了诗人包揽宇宙古今,宽广无垠的精神境界。“独”字是全诗的诗眼,诗人登上幽州台,茕茕孑立,悲从中来,潸然泪下,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手法、内容、情感:通过“天地悠悠”和“独”的对比,感受天地的广阔、宇宙的永恒、人的孤单渺小。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和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营造了空旷辽阔的意境,奠定了悲凉孤寂的情感基调,诗人融理入情,表达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诗歌解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结构图解】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登幽州台歌吊古伤今“古人”与“来者”对比抒发感慨“天地”与自己对比【主旨点睛】这首诗通过描写登临幽州台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生不逢、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写作特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考点一:文学常识【考点梳理】《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________,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_____代_______家。陈子昂唐文学(1)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登幽州台歌》中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4)《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的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考点二:名句积累1.古今异义(1)前不见古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独怆然而涕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在先前的、过去的前面考点三:重要词语眼泪鼻涕2.其他重要词语(1)念天地之悠悠()(2)念天地之悠悠()(3)独怆然而涕下()想到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悲伤的样子“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重视人才的当世明君。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指谁?“来者”又是指谁?考点四:文本品析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孤独悲愤之情。或:抒发了诗人不被赏识,无人理解的孤独和悲愤的思想感情。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赏析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两句的意思是:放眼望去哪有古贤人(像燕昭王那样能够礼贤下士的圣明君主)的踪影,回头看看也不见一个效法古贤的今人。这两句写出时间的绵长,慨叹自己没有遇到燕昭王那样重用人才的人。“前贤”已远,“后贤”未来,其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跃然纸上。或:这两句诗从时间角度写出时间之悠久绵长,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又表达了对古代那些礼贤下士的明君的崇敬之意。缅怀古人的同时,写尽了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做铺垫。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有两个“不见”,它们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相同点:两个“不见”都表达了诗人感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不见”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样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和贤臣。这两句缅怀古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不同点:前一个“不见”是感怀历史,后一个“不见”是将来提出希望,悲怆之情递进,由古及今,表现出诗人的感慨。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5.试描绘“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所展示的画面。“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6.“念天地之悠悠”,怎样理解“悠悠”二字?(或: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或:“悠悠”意指辽阔遥远,营造了苍茫辽远的意境,反衬(衬托)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或:用登临幽州台所见的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衬托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叠词的使用,意境更显苍茫,增强了反衬效果。“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孤零零一人身处在无限宽广的时空中,渴望建功立业却无人赏识。一个“独”字,渲染了诗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之情。7.“独怆然而涕下”中的“独”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神态描写;形象逼真地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和悲愤。8.“独怆然而涕下”属于哪种描写?写出了什么?“独”有什么作用?营造出一种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9.“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10.“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意思对即可)从时空角度来写的。当诗人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感到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不禁悲愤万分,“独怆然而涕下”。11.后两句诗“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12.后两句诗“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抒情方式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3.赏析诗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想到那天地宇宙是这样久远阔大,而一个人的生命又是如此短暂,不能建功立业,我独自悲伤地流下眼泪。前句写出空间的辽远,后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一个“独”字,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诗人感叹时空无限,人生有限,壮志难酬,孤独寂寞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或:诗人因为不能遇见古之贤君,也见不到后世明主,因此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当他登台远眺时,只见宇宙茫茫,天地广大,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独怆然而涕下”。14.诗人为什么“独怆然而涕下”?15.“独”表现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__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_____的感情基调。苍凉悲壮直抒胸臆孤独、寂寞、凄凉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或:抒发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和孤独悲伤、知音难觅的感慨。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贤纳才之地。这就暗示:诗人登临的是燕昭王招贤纳才之地,如今昭王不在,贤才无举。17.诗人选择登“幽州台”而歌,有何深意?(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15题。(6分)登幽州台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中考传真】14.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或:诗人缅怀追念,联想到过去、现在,都看不见赏识人才的明君,进而联想到自己的遭遇。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孤独悲凉的情感。15.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模拟演练】1.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前两句写诗人登上幽州台,俯仰古今。通过“前”“后”“古人”“来者”的对比,表明时间流逝,一去不返。诗人不由感慨自己生不逢时。B.后两句写诗人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悠悠天地,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其中“悠悠”一词营造了苍茫寥远的意境。C.这首诗在句式上,长短参错。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前两句比较急促,后两句比较舒畅。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D.诗人在这首短诗中,通过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之情。【解析】这首诗直抒胸臆,语言奔放而有感染力。D项中“含蓄”赏析有误。D2.这是一首吊古怀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中的“古人”“来者”指的是什么?指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3.这首诗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不被赏识,无人理解的孤独和悲愤之情。或: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抒发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之情,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之情。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古人”在这里指古代的贤君,“来者”则指后世的明君贤士。C.诗的第三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空间的宽阔与诗人的孤独作对比,写出了诗人报国无门的孤独。D.诗的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面对辽阔的山河,诗人的这种情绪尤为浓烈,分外动人。C【解析】诗人将个人放置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反衬(衬托)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2.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画面。示例:诗人在幽州台上想到天地的无穷无尽和时间的无始无终,而自己是那么渺小,独自悲伤,不由得流下了眼泪。3.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登楼远眺,凭今吊古4.诗人抚今追昔,“独怆然而涕下”,在这泪中还包含着什么精神?蕴含着诗人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积极精神。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下列对本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德州中考试题及答案数学
- 导数考试题型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清真牛肝素钠项目商业计划书
- 重庆合川区人民医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大学构成课考试题及答案
- 合伙开店协议书怎么写
- 旅居康养协议书
- 2025服务合同英汉双语版
- 借款抵押担保协议书
- 集体协商考试试题及答案
- 美的微波炉TG7XCG7-NSH使用说明书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
- 粤教花城版(2024)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DB42∕T 1902-2022 中小学生营养配餐指南
- 输血法规培训课件
- 静脉血管通路护理
- 网点保险营销技巧
- 361教学模式课件
- 助农电商主播的角色塑造与自我呈现研究:形象建构与社会期待之探讨
- 工程量套定额课件
- CJ/T 433-2013压接式碳钢连接管材及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