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鸦片战争(30张)(lxc)-“江南联赛”一等奖_第1页
两次鸦片战争(30张)(lxc)-“江南联赛”一等奖_第2页
两次鸦片战争(30张)(lxc)-“江南联赛”一等奖_第3页
两次鸦片战争(30张)(lxc)-“江南联赛”一等奖_第4页
两次鸦片战争(30张)(lxc)-“江南联赛”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1.世界: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工业文明发展为世界大势,战争有其必然性。(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侵华根本目的】。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生产力提高(机器代替手工)生产更多商品消耗更多原料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市场)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1.世界: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不断发展(2)19世纪前期,英国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3)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

“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把新的国家殖民化,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经济漩涡之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列宁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2.中国(1)政治:仍停留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顽固。(2)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3)科技:非常落后。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2.中国(4)军事: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武器主要是冷兵器。(5)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6)外交:闭关自守。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枪支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木制军舰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二、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道光时期)(1)导火索/直接原因/战争借口——虎门销烟①原因:正当的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顺差)。英国商人为了扭转贸易逆差,逐年扩大对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加剧了政治腐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加重了人民负担。鸦片走私前中英贸易中国英国呢绒、布匹茶叶、生丝、瓷器(难卖)(畅销)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中国出超;贸易顺差;

英国则入超,贸易逆差。

吸食鸦片后的惨状军队里也吸食鸦片成风“(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二、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道光时期)(1)导火索/直接原因/战争借口——虎门销烟②经过:1839.6.3林则徐虎门海滩公开销毁。③影响: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损害了其利益,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二、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道光时期)(1)导火索/直接原因/战争借口——虎门销烟②经过:1839年6月3日,湖广总督林则徐将呈缴的英美商人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③影响: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二、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道光时期)(2)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舰开进广州海口,清政府的抵抗以失败告终。三元里抗英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二、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道光时期)(3)结果:大量不平等条约的签订①1842年8月29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协定关税:关税自主是独立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中英协定关税则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从此,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的作用。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二、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道光时期)(3)结果:大量不平等条约的签订②1843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1844年,美国、法国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英、美、法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领事裁判权:根据条约,英国人在中国犯事,中国法律不能管理,而要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交领事官照办。这就成为外国人可以在中国胡作非为的法律根据。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根据条约,如果中国政府对其他各国有权利让与,“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二、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道光时期)(4)影响:①英国等侵略者从鸦片战争中获得了种种特权,但未能达到鸦片合法化的目的②中国丧失大量主权;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第一,西方列强的侵略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士完整,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第二,中国的殖民地化是不完全的,中国仍然保有一部分主权,是半殖民地社会。第三,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第四,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这一封建制度的根基依旧保持着,在中国经济生活中仍然占据优势。第五,腐朽的封建势力为了维护反动统治,总是同外国侵略者相勾结,共同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第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材料: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数量国名人口棉纺织品消费量比例中国1洪都拉斯14600人人均934.5便士12463.6亿人均0.75便士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二、两次鸦片战争2.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时期)(1)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英法美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被清政府拒绝【直接原因】。材料一:英国下议院的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委员会的报告承认:“近年来同这个国家(中国)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

材料二:妨碍对华出口贸易迅速扩大的主要因素,是那个依靠小农业与家庭工业相结合而存在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国人不能同时既购买商品又购买毒品。(马克思)材料三:英国输华的商品中,有许多西方人的日常用品,如刀叉、睡帽、钢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清朝君臣认为《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不应另立新章,对外国的要求未予理睬。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二、两次鸦片战争2.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时期)(2)过程:(借口:亚罗号事件【英】、马神甫事件【法】)①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以调停人面目出现。②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①允许各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开放十处通商口岸③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④外国军舰商船可在长江通航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二、两次鸦片战争2.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时期)(2)过程:③1859年,英法拒绝按照清政府指定路线进京换约,进攻大沽炮台,遭到清军反击,英法兵舰损失很大。④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①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对英、法赔款各800万两白银⑤准许华工出国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二、两次鸦片战争2.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时期)(3)结果①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英、法获取了割地(九龙司地方一区)、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等大量权益,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二、两次鸦片战争2.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时期)(3)结果②俄国借机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并承认《瑷珲条约》,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4)影响: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1)政治上:中国社会性质变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由开始沦为到进一步加深,主权被严重破坏。(2)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3)思想上:开始向西方学习。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先进分子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4)政局上:统治者与侵略者勾结。统治者对西方的态度变化:排斥→抵抗→妥协→勾结。(5)对外关系上:国门被打开。此时对外开放是被动的,但在客观上有进步意义。(6)革命阶段上: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开始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这正是民主革命的特征。根本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性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国家英国到英、法出兵,美、俄参与时间两年到四年区域长江以南沿海到深入内地影响开放口岸由5个到11个;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继续扩大补充: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1、客观:英国综合国力强大。2、主观:清王朝腐朽没落。3、根本: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补充:中国战败原因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三、开眼看世界1.背景《南京条约》签订后(鸦片战争后),道光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封闭、愚昧与腐朽。2.表现(1)林则徐在广州开办译馆,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2)魏源注意收集外国史地知识,编成《海国图志》一书。这部书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海国图志·序》请回答①材料中所说的长技指的是什么?主要是关于什么方面?②学习西方“长技”的目的是什么?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是军事技术。②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清王朝专制统治。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师夷长技以制夷”(1)“师夷长技”是“制夷”的重要手段,“制夷”是“师夷”的最终目的;“师夷”主要局限于西方的先进科技,特别是军事技术。(2)实质是对外国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根本目的是为了抵抗外来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