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经济学-第三章保险基金课件_第1页
保险经济学-第三章保险基金课件_第2页
保险经济学-第三章保险基金课件_第3页
保险经济学-第三章保险基金课件_第4页
保险经济学-第三章保险基金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内容:一、保险基金的含义和种类二、保险基金的特点和性质三、保险基金的来源、运动及其与保险资金的比较四、保险基金的功能五、保险基金的形式一、保险基金的含义和种类

(一)基金的含义一般来说,基金是一种有着专门用途的资金。

(二)基金的分类1、按基金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分类1)积累基金。国民收入中用于扩大再生产、生产性基本建设、建立物资储备的基金,包括扩大再生产基金、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和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

2)消费基金。国民收入中用于满足社会成员个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共同需要的基金,包括个人消费基金和社会消费基金。

3)经济保障基金。为抵御各种风险的发生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的损失,帮助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而建立的基金,主要包括企业自筹基金、国家财政后备基金、社会保障基金和保险基金。4)补偿基金。社会总产品中用于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价值的基金,主要包括折旧基金和流动基金。

2、按基金的性质分类1)盈利性基金。以盈利为目的的基金,如投资基金。2)非盈利性基金。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基金,如教育基金。3、按基金的管理组织分类1)政府部门管理的基金。由财政部门管理的财政后备基金等。2)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基金。非营利组织主要是指学校、医院和其他社会团体,他们管理的基金主要有学校基金、医院基金及各种社会基金,如残疾人福利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等。3)营利组织管理的基金。两部分:一是企业设立的内部专用基金,如公益金、住房基金等;二是由基金会等金融机构管理的基金,如保险基金、投资基金等。4、按基金形态分类1)实基金。根据有关法律或规定,以各种形式筹集形成的、有具体形态和管理机构的基金,如投资基金、希望工程基金、社会保险基金等。2)虚基金。一种观念上的基金,即为了分析研究的需要而人为制定或划分的基金,如积累基金、消费基金等。5、按基金存在形式分类1)从属于某一单位的基金。如企业内部的公益金、住房基金,事业单位的事业发展基金、集体福利基金、后备基金等。这类基金属于单位总资金的一部分,其存在的形式往往是单独存在于某企事业单位内部的财会栏目的某一科目之中。2)独立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基金。如投资基金等。这类基金不附属于任何单位组织,其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主体,有自己的一套核算方式和报表体系。(二)保险基金的含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1、广义的保险基金1)概念也称社会后备基金,是指国民收入中用于防止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断和保持国民经济平衡,以及应付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而储备的资金,包括使用价值形态的物资后备和价值形态的货币后备。2)构成第一,国家后备基金。也称集中形式的后备基金,是国家通过财政预算归国民收入再分配实现的,并且是由国家管理和支配的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的后备基金,主要包括国家物资储备和财政后备储备等形式。第二,社会保障基金。根据国家立法、通过各种特定渠道建立起来的,当劳动者或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生育、死亡和失业等原因,或遭受战争、自然灾害或其他意外事故,以致发生生活困难时,给予经济资助的基金。包括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福利基金、社会救济基金。第三,互助形式的保险基金。是指由一些具有共同要求和面临同样风险的人自愿组织起来,以预交风险损失补偿分担金方式建立起来的一种保险基金。第四,商业保险基金。是指通过商业保险合同形式,收取投保人的保费建立起来的,在发生合同规定的风险事故时,用于补偿或给付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生自然规律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和人身损害的专项货币基金。第五,自保形式的保险基金。是指单个经济单位或家庭,为处理所面临的财产风险和人身风险而设立的实物或货币基金。包括企业自保基金和家庭自保基金。2、狭义的保险基金即商业保险基金。它与国家后备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互助型或自保型保险基金具有同一性:第一,用途都是为了应付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第二,目的都是为了保障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安定;第三,性质不同于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基金,也不同于补偿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基金。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基金与其他形式的保险基金又有区别。见表: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基金与其他形式的保险基金又有区别。见表:名称商业保险基金国家后备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互助型保险基金自保型保险基金区别以货币经济为条件,反映商品交换的等价有偿关系国家为主体的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具有国家的法定性、强制性合伙出资形式,合伙人之间有权利与义务关系,但不存在商品交换关系自担风险的财务处理手段

二、保险基金的特点和性质(一)保险基金的特点1、保险基金来源的分散性和广泛性。2、返还性。3、专项性。4、赔付责任的长期性。5、增殖性。(二)保险基金的性质1、负债性。从保险公司的财务关系看,保险基金在本质上是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负债,而不是公司的赢利,因而不能用于积累和消费,只能用于补偿和给付。2、生产性。由于保险基金只能用于补偿或给付,而对损失的生产资料的补偿,直接就是进行简单再生产的物质条件;对人身保险的给付,直接就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再生产出维持简单再生产的人身条件。因此,它本质上是维持原有规模的简单再生产的基金。如图:

C+V→M-M1→积累基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基本建设等)保险基金新增消费基金(用于提高工资、福利等)

-M2→

-M3→三、保险基金的来源、运动及其与保险资金的比较(一)保险基金的来源1、开业资金分为两部分:一是用于购置设备和经营费用的开支;二是用作赔付。两部分的比例应有法律规定。2、保险费构成保险基金的主要部分。保险费是投保人为使被保险人获得保险保障而交纳给保险人的费用。由纯保费和附加保费构成。纯保费是保险金给付的来源.见图:附加保费营运费用预计利润总保费纯保费保险费的构成图

3、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保险公司对积累的保险基金进行投资运用,在一定时期之后收回本金并取得投资收益,可以增大保险基金的规模,壮大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二)保险基金的运动主要环节包括:1、收取保费是保险基金运动的起点。对风险概率和损失率及利率进行科学预测,并据此制定保险费率标准,以形成稳定的保险基金。2、支付保险金当被保险人发生合同约定的风险事故并出现损失时,或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保险人支付给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保险金。这是保险基金补偿功能的体现,也是保险基金运动的终点。3、保险基金的积累和运用投保人

各种投资工具

保险基金

被保险人或受益人

分红保费保险金收益投资保险基金运动图(三)保险资金保险资金是转化为保险企业生产经营要素的货币表现。个人用于消费的货币不构成企业资金的内容。1、保险资金的来源和运用从来源看,保险资金来自所有人和债权人。所有人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赢利公积金、总准备金和未来分配利润成为保险资金的组成部分。债权人分为两类:一般债权人和保单持有人。

保险资金的运用表现为资产的运用。包括企业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其他资产以及对外投资所垫支的货币。在保险公司中,投资资产的比重较大。2、保险资金运转运转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现金。具体体现在三类活动中:第一,保险经营活动。保险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的项目主要是保费收入,所产生的现金流出的项目主要是各种保险赔款或支付的各种费用和税收.第二,投资活动。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支出主要有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发放货款以及在同业市场上拆出资金等,所产生的现金流入主要包括投资和取得投资收益时收到的现金,以及处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所收取的现金。第三,筹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项目主要有吸引权益性投资、借款和拆入资金等;产生的现金流出项目主要有偿还债务、分配利润、偿付利息等。见图:非准备金负债变动保费其他资产资本变动金融证券不动产出售保单经营费用税收保险赔付理赔费用承保费用现金筹资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保险基金运转图3、保险基金与保险资金的比较第一,来源不同。保险资金的来源比保险基金更为广泛。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是投保人交纳的保险费;而保险资金除了投保人交纳的保险费之外,还来自投资人的资本金和一般债权人的负债。可以说,保险基金是保险资金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二,运动过程不同。保险资金的运动过程是:资金的垫支→收回→再垫支→再收回……保险基金的运动过程是:收取保费→形成基金→支付保险金。

第三,目的不同。保险基金是用于保险偿付或给付,为了满足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需要而建立起来的,。而保险资金参与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的基本动机是为了盈利,即原垫支的资金收回后,还要带来新增值的价值量,其货币表现就是企业的纯收入。

四、保险基金的功能(一)均摊损失把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危险所致经济损失的总额在有共同危险的投保人之间平均化了,是少数人的经济损失由所有的投保人平均分担,从而使单个人难以承受的损失,变为多数人可以承担的损失。(二)补偿损失财产保险基金的特有的功能。

按保险合同约定的范围和投保价值额度内的实际损失,给予等额赔付。这就使得已存在的社会财富因灾害所致的实际损失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使用价值上得以恢复。

(三)均分消费人身保险基金的特殊的功能。人身保险基金不同于财产保险基金的地方是,它不是对已有的财富的损失进行补偿,而是用节约下来的过去生产的财富用于将来的生活需要,将一定时期节约的生活资料均分在一生中消费。五、保险基金的形式

保险基金的形式即各种责任准备金。(一)非寿险责任准备金基本特点是短期保险,保险期限是1年或1年以内,保险业务从性质上具有补偿性。主要包括保费准备金、赔款准备金、保险保障基金(总准备金)等3种。1、保费准备金亦称未了责任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对未到期保单所承担赔付责任而提存的一笔资金准备。提存原则:在时间序列上,保费准备金是从当年保费中提出来的,用以支付保单从当年年底至到期日可能发生的赔付。因此,在当年会计决算时是作为支出,列在损益表的支出方;在下个年度则作为收入,以“转回保费准备金”科目列在损益表的收入方。提存保费准备金的计算方法:第一,比例法(日平均估算法):按每张保险单分别计算截止到会计年度最后一天的未赚保费。

第二,1/24法(月平均估算法)计算公式:保费准备金=一月保费收入×1/24+二月保费收入×3/24+三月保费收入×5/24+……+十二月保费收入×23/24

假设:某保险公司当年开出火险单10000张,计收保费总额为96000元,按1/24法计算如下表:月份

123456789101112合计本月保费收入(元)48004800720036008400540066009000108001320096001140096000转下年度保费份额

1/243/245/247/249/2411/2413/2415/2417/2419/2421/2423/24转下年度保费

(元)20075015001050315024753575562576501045084001092555750本年度收入保费份额

23/2421/2419/2417/2415/2413/2411/249/247/245/243/241/24本年度收入保费份额(元)

4600525057002550525029253025337531502750120047540250按月平均估算法,提取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为55750元。第三,1/8法(季度平均估算法)计算公式:保费准备金=一季度保费收入×1/8+二季度保费收入×3/8+三季度保费收入×5/8+四季度保费收入×7/8按上述火险单假设计算如下表:季度1234合计本季度保费收入(元)1800017400264003420096000转下年度保费份额1/83/85/87/8转下年度保费(元)22506525165002992555200本年度收入保费份额7/85/83/81/8本年度保费收入(元)15750108759900427540800据上表,当年共收保费96000元,其中40800元为已赚保费;55200元为未赚保费,即应转入下个年度的保费准备金。第四,统一比例法(年平均估算法)计算公式:保费准备金=全年保费收入×50%(或1/3、40%)按上述火险单假设应提取的保费准备金为:96000×50%=48000(元)2)赔款准备金定义:是指在会计年度决算期以前发生的赔案应付的赔款,估算提存的准备金。大体有3种情况需准备赔款准备金:

第一,未决赔案含义:即被保险人已经提出索赔,但在索赔人与保险人之间,尚未对案件是否属于保险责任、保险赔付为多少等事项达成协议。计算方式:①逐案估计法。其含义是对未决赔案逐个估计在将来结案时需要支付的赔款数。这种方法要求根据保户的损失通知,考虑该损失标的的保险金额和可能的损毁程度;能够实地勘察的,还要根据调查资料,估算赔偿金额,并据此提取赔款准备金。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新建的保险公司和较小规模的保险公司,以及巨额损失的赔案。

②平均估计法其含义是根据以往的损失经验,预先估计出某类务的每件索赔的平均赔付额,乘以年终决算时统计到的未决索赔件数,从而得出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数额。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规模足够大的保险公司、索赔案件多的时候,以及一般性的赔案。第二,已发生未报告赔案(Incurredbutnotreported,简称IBNR)含义:有些赔案在年内发生,但索赔要在下个年度才会提出。这些赔案发生的赔款因发生在年内,属于本年度的支出,须在本会计年度提取,形成赔款准备金。计算方法: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新办的保险公司。由于没有历史的经验资料,很难作出准确的估计。作为起点,可采取如下公式:IBNR赔款准备金=当年索赔总额×10%

第二种情况:经营多年的保险公司。可以根据本公司的索赔经验,作出较精确的估算。计算公式如下:IBNR赔款准备金=当年索赔总额(万元)×C

某保险公司2019—2019年财务统计表(假设)会计年度年度内发生并报告索赔(万元)IBNR索赔(万元)C值201930、565、500、147201938、726、630、171200040、607、000、172201935、526、300、177201943、287、660、177201952、58——

据上表,可求得2019年IBNR准备金为:

52.58×0.177=9.31(万元)或:

(0.147+0.171+0.172+0.177+0.177)52.58×─────────────────=9.89(万元)

5

方法之二:IBNR赔款准备金=调整的平均索赔额×C×年内发生并报告的索赔数。逐年记录IBNR索赔数与会计年度内发生并报告的索赔数之比C(参考上表假设为0.177);

记录每一索赔的平均给付额与未决赔款(假设当年IBNR索赔总额7万元÷700件=0、07万元)。对这个数字需考虑同期工资、物价水平的变化,以及其他预期变化(如法院对损害评估的改变等)进行调整。假设调整后为0、75万元;

统计年度内发生并报告的索赔数(参考上表假设为35、52万元)。据此,当年IBNR索赔为0、75×0、177×35、52=4、72(万元)

方法之三:IBNR赔款准备金=调整的平均索赔额×每年IBNR索赔数与年度的已赚保费或:年度有效保单数的比率×当年会计年度的已赚保费或年度有效保单数

假设调整的平均索赔额的计算同上,为0.75万元;假设每年IBNR索赔数为8.00万元,年度已赚保费或年度有效保单数为40.00万元,二者的比率为0.5;假设当年会计年度已赚保费或年度有效保单数为30万元。据此,当年IBNR索赔为0.75×0.5×30=11.25(万元)。第三,已决未付赔案

含义:索赔案件已清理完结,应赔金额也已确定,但尚未赔付,或未全部赔付。计算方法:这是赔款准备金中最为确定的部分,只需逐笔计算即可。

3)总准备金

定义:也称为自由准备金。是保险公司建立的,用于满足技术准备金以上所有可能责任的准备金。

技术准备金:又叫普通准备金。即保费准备金和赔款准备金的合称。它们一般是由纯保费组织起来的,用于满足正常保险运行过程中的赔付需要。可把总准备金记为GR,主要包括3部分:GRⅠ:应付普通风险损失波动的部分;GRⅡ:应付常态巨灾风险损失波动的部分;GRⅢ:应付异态巨灾风险损失部分。用公式表示:GR=GRⅠ+GRⅡ+GRⅢ如下图:

技术准备金普通风险损失波动GRⅠ时间20192019201920192019常态巨灾风险波动GRⅡ异态巨灾风险波动GRⅢ

总准备金的构成:计算的原则和方法:按会计年度,在年终决算时从年度利润中提存。逐年提取,逐年积累,逐步形成巨大的基金。保险企业在利润中减除税款(上缴国家的所得税等)和利润留成(发展基金、任意基金等)后,全部盈余都应充作总准备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