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三单元袁世凯《刀大杀人多》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课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清末,袁世凯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受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节制,所以也称为北洋军。1901年李鸿章病死,袁世凯接任,成为北洋军首领,并在此基础上网罗亲信,扩张势力,迅速形成左右全国局势的强大军事集团,因此人们就把以袁世凯为头子的军阀集团称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学习目标1、知道二次革命;护国战争。2、知道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分析其失败的原因。理解北洋军阀割据的局面及影响。3、感受孙中山等革命者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护国战争皇帝梦碎枪响过后共和梦碎军阀割据统一梦碎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枪响过后共和梦碎1913年3月20日晚——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一篇章枪响过后,共和梦碎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枪响过后,共和梦碎一、二次革命2、二次革命请同学们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子目,了解二次革命的原因、经过、结果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枪响过后,共和梦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袁世凯亲信:外交、内政、陆军与海军vs同盟会会员:教育、司法、农业、林业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公然背弃誓言,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1.夺权——破坏责任内阁制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枪响过后,共和梦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洋务根据《临时约法》,在政府成立后六个月内应举行国会的选举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优势地位,使袁世凯大为惊恐2.暗杀——党名发起人在议会中所占席位所属政治派别国民党宋教仁392革命派共和党黎元洪176旧官僚统一党程德全24旧官僚民主党汤化龙24立宪派枪响过后,共和梦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呵,敬酒不吃吃罚酒“为了增强其对抗国民党的力量,袁签署了一笔2,500万英镑的贷款……国会中的国民党成员提出弹劾政府……”呵,想跟我斗?袁世凯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3.镇压——枪响过后,共和梦碎二次革命导火线时间经过结果思考: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刺杀宋教仁1913年孙中山、黄兴号召反袁被袁世凯镇压

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因而叫“二次革命”。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枪响过后,共和梦碎后续步袁世凯如何进一步扫清复辟帝制的障碍?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1月10日,解散国会;1914年5月1日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底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袁世凯成为终身且世袭的大总统影响:体现辛亥革命成果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破坏。表明:袁世凯意图复辟帝制中华民国一块空招牌1234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枪响过后,共和梦碎二、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为实现皇帝梦,还进行了哪些准备?

袁世凯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支持。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二十一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二十一条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二十一条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二十一条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枪响过后,共和梦碎皇帝梦对内“梦”对外后盾舆论实行独裁统治“尊孔复古”思潮出卖国家主权北洋军阀的军事力量

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枪响过后,共和梦碎护国战争皇帝梦碎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护国战争,皇帝梦碎时间:主要人物:地点:经过:结果: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不少省份积极响应,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皇帝梦碎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护国战争形势图

昆明1915·12“鏖战经月,日眠食于风雨之中,出入乎生死以外”“平均每日睡觉不到三个钟。吃的饭是一半米一半砂硬吞”——朱德“必须得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蔡锷护国战争,皇帝梦碎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护国战争材料: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讨袁檄文》护国战争,皇帝梦碎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材料一:袁世凯三路攻滇计划失败,加上在广东、山东等地袁军亦遭到打击,外交上又连受挫折,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但仍居大总统位。6月16日,成为孤家寡人的袁世凯在广大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材料二:……袁世凯借机要挟民主革命派和清廷,大耍手腕,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不久又搞复辟,由于他倒行逆施,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只当了83天皇帝就见上帝去了。可见逆而动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肯定是短命的。——毛泽东小组讨论: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会失败?活动探究护国战争,皇帝梦碎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活动·探究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会失败?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称帝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全国人民反对帝制拥护共和护国战争,皇帝梦破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军阀割据统一梦断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军阀割据统一梦碎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军阀割据统一梦碎军阀割据军阀割据形势图1917——1918年军阀割据简表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军阀割据统一梦碎军阀割据军阀割据形势图1917——1918年军阀割据简表派系头目控制地区北洋军阀直系江苏、江西湖北为争夺底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皖系安徽、浙江山东、福建奉系东北三省西南军阀滇系云南、贵州桂系广东、广西冯国璋曹锟段祺瑞张作霖唐继尧陆荣廷农村劳动力减少,田地荒芜,影响了农村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兵员军费大幅度增加,增加了人民的负担。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军阀割据统一梦碎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梳理.思考:2.孙中山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孙中山为中国民主革命做了哪些努力?创立兴中会宣传革命思想武装起义辛亥革命建立民国二次革命反对帝制护国战争继续革命梳理·思考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导火线:发动:结果:准备:复辟:爆发:结果:北洋军阀分裂军阀割据混战宋教仁遇刺案孙中山、黄兴等被袁世凯镇压。孙、黄等流亡日本(对内、对外)1915年,蔡锷等在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讨袁。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直、皖、奉)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1.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A.孙中山B.李烈钧C.宋教仁D.黄兴2.1913年,宋教仁遇刺案发生后,孙中山发动了()A.护国战争B.二次革命C.护法运动D.中华革命党人的起义3.为实现皇帝梦,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是

()A.袁世凯B.宣统帝C.光绪帝D.段祺瑞CBA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1.图一的“一起内战”指什么?图片中最醒目的革命领袖是谁?2.图一中“一个共和国的破灭”是指什么?3.图二展现了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激战的场面。袁世凯死后,两派军阀的首领分别是谁?4.图一与图二反应的史实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二次革命孙中山袁世凯称帝,建立中华帝国冯国璋曹锟张作霖连年内战,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