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_第1页
龋病-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_第2页
龋病-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_第3页
龋病-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_第4页
龋病-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龋病的病因和分类龋病

Dentalcaries学习要求釉质龋和牙本质龋的病理变化龋病的病因龋病的分类一、概述龋病(dentalcaries)

在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作用下,牙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导致牙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第一节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龋的发病机制一、化学细菌学说二、蛋白溶解学说三、蛋白溶解-螯合学说四、四联因素学说三联因素学说20世纪60年代四、四联因素学说

20世纪70年代(一)细菌与菌斑1.致龋菌链球菌属变形链球菌的致龋力最强乳杆菌属放线菌属A.变形链球菌

B.黏性放线菌

C.内氏放线菌

D.乳杆菌

E.梭形菌人类口腔正常菌群中的主要致龋菌不包括A.变形链球菌B.乳杆菌C.放线菌D.葡萄球菌E.普氏菌目前公认的主要致龋菌是

致龋菌特性龋患者口腔中数量较无龋者多能导致动物的实验性龋损具有产酸和耐酸性能合成细胞内多糖和细胞外多糖具有牙面粘附能力2.菌斑(bacterilplaque)是未矿化的细菌性沉积物,其基质由细菌、唾液糖蛋白、细胞外多糖所构成,并含有少量脱落上皮细胞、白细胞、食物残渣等。3.临界pH值5.5左右的意义菌斑中可积聚酸,酸可使釉质脱矿当pH值下降至临界值以下时,可造成羟磷灰石中钙的丢失,晶体溶解以后由于酸的消耗和唾液的缓冲作用,pH值上升,釉质发生再矿化脱矿大于再矿化时,导致釉质脱矿即龋病的开始(二)食物

全身途径底物1.化学组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氟碳水化合物细菌的生存提供营养代谢产物为龋病的发生提供条件蔗糖磷酸盐类食物脂肪维生素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B、C、D、K,均能降低牙齿的抗龋能力

矿物质影响牙的结构细菌代谢钙、磷牙发育期缺乏钙、磷,则减弱牙齿的抗龋力氟促进再矿化抑制致龋菌的代谢菌斑中的浓度高于唾液,倾向于从溶液中沉淀钙、磷离子,当在菌斑——釉质界面出现再矿化时,可有氟磷灰石形成其它钡、锶、钼、钒能减少龋的发生硒可促进龋的发生2.物理性状粗糙或纤维性粘性(三)宿主

牙体组织唾液免疫体系遗传与环境小结细菌和菌斑——变形链球菌食物——蔗糖宿主——易感牙时间龋病病因龋病的分类病变进展速度急性、慢性、静止受侵袭部位窝沟、平滑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