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枣强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1页
河北省枣强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2页
河北省枣强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3页
河北省枣强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4页
河北省枣强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40题,每空1.5分,共60分)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1976年唐山大地震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2.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完成3-4题。3.四种灾害分别是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4.2004年印度洋海啸使印度、印尼、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马尔代夫和东非有200多万人无家可归,甚至危及到远在索马里的海岸居民。此次海啸的形成与下列灾害有关的是A.①B.②C.③D.④中国历史上蝗灾频繁,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大力治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蝗区大为缩小.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一些地方生态环境的退化,很多地方蝗灾死灰复燃,新蝗灾区不断出现。据此回答5-7题。5。近几年,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与其相关的另一种灾害是A﹒寒潮B﹒干旱C﹒雷雨D﹒洪涝6.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7.蝗虫没有因为现代化的发展而消失,因为A.现代农业并没有把灭蝗作为一项常规任务来抓B.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程度不断提高C.全球变暖的影响D.蝗灾发生的自然环境条件古今相差不大2010年1月11日讯,近日,新疆北部遭遇罕见强降雪袭击,降雪持续10天,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达85厘米,致使当地26万余人受灾,1人死亡,交通几乎中断。据此回答8—9题.8.本次强降雪影响范围大,受灾面积广,下列关于此次雪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次降雪是冷锋天气系统的影响B.新疆地区在冬季出现强降雪,水汽来自北冰洋、大西洋C.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气候,全年降水量少,此次降雪从根本上解决了干旱D.此次降雪过多,掩埋了牧草,使牲畜无法就食而导致灾害9.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①国家气象部门搞好预报预防工作②加强管理,及时调配救灾物资③加强公路积雪清理疏通工作④利用GPS统计受灾区域,及时反馈受灾信息,及时求灾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汶川是地震多发地区。截止18日14时,汶川地震共造成32477人遇难,220109人受伤。据此回答10—1210.汶川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11.地震灾害的危害大,不可避免,在我国下列属于重点抗震的城市为①银川②南昌③南宁④大连⑤武汉⑥厦门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④⑥D.②③⑤12.在汶川地震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A.①②③④B.①②⑧C.②③④D.①③④自然灾害损失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13-14题。13.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0℃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南美洲,干旱是对社会和经济破坏最严重的灾害B.孟加拉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干旱、风暴潮C.在北美洲,热浪、飓风、龙卷风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D.在北部非洲已经存在大面积的荒漠,所以不存在荒漠化问题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15—17题。15.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和泥石流B.台风与干旱C。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16.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区的灾害叙述不正确的是A.黄淮海平原主要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地震和水旱灾害B.东南沿海是我国受台风影响最强、最频繁的地区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其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洪涝灾害D.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有地震、滑坡、泥石流17.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⑥D.①②④⑥下表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的三北防护林、长江流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以及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的林地利用情况,读回答第18—20题。18.表中能代表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是A。甲B.乙C。丙D。丁19.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最主要的作用是A.提供能源B.提供木材C.水土保持D.发展经济20。三北防护林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经过华北地区的防护林最主要的作用是A.防风固沙B.水土保持C。庇护农田D.涵养水源21.下列环境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B.各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相同的C.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D.解决酸雨、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22.下图分别表示我国四个省区的能源优势,指出由左向右所表示的省区依次是A。浙江、山东、江苏、西藏B.山东、河北、贵州、广西C.广东、广西、四川、海南D.广东、河北、四川、西藏23.在“人类社会和环境相关模式图”中,与A、B、C、D箭头表示的意义相匹配的内容是:①铁矿石、水产品②煤渣、污水③酸雨和光化学烟雾④植树造林和废物利用A.A①、B②、C③、D④ B.A①、B②、C④、D③C.A②、B①、C③、D④D.A②、B①、C④、D③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强度对比情况(能源强度: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电力强度: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据此回答24—26题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人均能耗(吨油当量)8.964.244.374.293.504.31能源强度(吨油当量/1000美元)0.270.180.170.160.170.13电力强度(千瓦时/美元)0.360.240.270.230.230.2224.日本的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都是最低的,这说明A、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B、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低的国家C、日本经济增长最快D、日本的一次能源的需求量是最大的25.美国人均能源消费量是最高的,从生态的角度考虑A、缓解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B、加重了全球变暖的趋势C、缓解了对臭氧层的破坏D、加重了对臭氧层的破坏26.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是A、广开能源进口渠道B、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C、改变能源消费结构D、节约能源,加强能源储备我国是一个以燃煤为主的国家,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75%左右.据此完成27——30题.27。大量燃烧煤炭,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臭氧层破坏B、酸雨C、光化学烟雾事件D、水体污染28。近40年来,北京一些景点的汉白玉雕像被严重腐蚀,其主要原因是A、燃煤产生颗粒,作为凝结核使城市降雨增多B、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C、产生的烟熏坏了汉白玉雕像D、燃煤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形成酸雨29.下列地区,酸雨最严重的是A、西北地区B、青藏高原地区C、沪宁杭地区D、江汉平原地区30。挪威、瑞典许多湖泊鱼类大量死亡,其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有毒物质排入湖泊,鱼类中毒死亡B、工业生产中废水未经处理,大量排入湖泊,使水中养分剧增,藻类过度生长,造成水中缺氧,导致鱼类死亡C、由于燃烧煤、石油等,加上天然森林被大量砍伐,产生“温室效应”,鱼类因不适应增温环境而死亡D、由于英、法等国燃烧煤、石油等,排放大量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导致鱼类死亡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有效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回答31-33题。表一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单位:公顷/人)国家生态足迹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国家生态足迹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比利时5。01。2-3.8新西兰7。620.412.8美国10。36。7-3.6秘鲁1.67.76。131.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1.2公顷/人,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为0.8公顷/人,则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为 A.0。4 B.-0.4 C.2。0 D.-2。032.根据计算,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7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公顷/人.下列叙述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吻合的是A.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 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C.人类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 D.地球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之中33.当生态赤字为负值时,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看是使用了别国的资源,从全球的角度看是盗用了下一代的资源.这句话中体现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有 A.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包括开采挖掘出的及选洗时排出的含炭岩石,这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据此完成34—35题:34.我国煤矸石排放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产”出大量的煤矸石B.我国煤矸石储量丰富

C.我国煤炭品位低,含炭成分大D.我国众多小煤矿的乱采乱挖35.关于煤矸石的大量排放带来的危害,叙述不正确的是A.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资源B.长期堆放日晒下会自燃,排放CO2、SO2等气体污染大气C.淋雨后的滤液渗到地里,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D.大量煤矸石的长期堆放会诱发地质灾害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36-—38题。环境问题类型程度省区甲乙丙丁广东++++++++四川+++++++新疆+++++++山西+++++++++36。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①寒潮②酸雨③水土流失④土地荒漠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7。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①森林覆盖率高②地形③降水充沛④纬度位置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8。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采取的措施有A、改进种植制度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C、退耕还牧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墨西哥城位于19°N,在海拔约2250米的盆地中,如下图,该市有2000余万人口,3.5万家工厂,约有300万辆汽车。回答39—40题。39.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发生严重光化学烟雾污染,主要原因有A.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且盆地地形,多逆温B.受温室效应影响C.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小D.该期间多气旋活动,影响污染气体的扩散 40.下列有关解决该城市光化学烟雾危害的措施合理的是A.控制人口,限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治理工厂废气B.注意对同一季节不同排放标准的控制C.禁止使用私家车D.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41.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据图回答,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1分)(2)图中A地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分析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3分)(3)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2分)(4)哪些人类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2分)(5)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2分)42.我国是世界上热带气旋危害较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读右图,①、②分别代表影响东亚地区台风的运行路径图,其中①路径登陆我国,对我国带来巨大的破坏力,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读图回答.(11分)(1)图上可以看出,两股台风的移动方向大致都是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当②路径运动到四国岛时,朝鲜半岛的风向是.(3)能对两股台风的移动方向起影响的动力可能是___________、。(4)①之所以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原因有________、。(5)我国的台风多发生于夏秋季节,是由于此时____;目前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________,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6)分析台风对我国的影响。43.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1)上图反映出我国在能源利用中的什么问题?(2分)(2)进入2000年以来,世界原油价格已经从38美元一桶最高涨到了140多美元一桶,能源市场正在提醒我们要尽早为能源供应的前途着想。试分析我国石油安全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3分)(3)石油资源是种非可再生资源,面对石油危机,我国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3分)(4)为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在石油进口中要避免进口的单一化,注意多元化进口,为此我国增加了哪些进口渠道?(2分)4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