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市一等奖】_第1页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市一等奖】_第2页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市一等奖】_第3页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市一等奖】_第4页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市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1917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1932年苏联成为强盛的工业化国家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3.经济政治体制的严重弊端1920年冬俄国人在等待面包

经过四年(1914-1918年)帝国主义大战和三年(1918-1920年)国内战争。到1920年,苏维埃俄国重工业产量比战前减少87%,轻工业产量也大幅度下降,食盐和食糖产量分别只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30%和8%,粮食产量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一半。经济形势的严峻导致了工农大众生活的恶化。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21年苏俄潘非洛弗乡的农民给列宁的一封信“现在几乎把我们乡的农民的一切东西──粮食、牲畜、种子、原料都拿走了。给每一个农民留下的粮食每个月只有18到30俄镑……”反对余粮征集制、反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缓和政治危机(直接目的)。1921年3月8-16日,俄共(布)召开了第10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大会于3月15日通过决议,决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列宁在俄共(布)“十大”新经济政策——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方面工业方面商业方面把农民的余粮全部收集到国家手中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除重要的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取消一切自由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比较

1913年1920年1925年1925年与1913年对比的百分比农业总产值(%)

10067112112112畜牧业(%)10072121121粮121食(万吨)7.654.5197.24794.7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1913年1920年1925年1926年总产值(按1926年度价格计算,单位,亿卢比102.514.1077.39110.83

产值指数(以1913年为基数10010013.875.5108.11913-1926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工业生产情况由于实行新经济政策,苏俄(苏联)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哪些重要作用?

(1)表明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2)恢复经济,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议一议议一议新经济政策有什么特点?

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直接联系,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给我们哪些启示?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

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示意图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旗苏联国徽怎样区分“沙俄”“苏俄”“苏联”?沙俄(1917年之前)苏俄(1917-1922年)苏联(1922-1991年)想一想1924年,列宁逝世苏军将士献上的“兵器花圈”,代表着红军战士誓死保卫苏维埃的坚定决心。2.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斯大林1879.12.21-1953.3.5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政治家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完成五年计划》的海报1928-1932年1930—1940年五国工业增长比较表(%)苏联增长660%德国增长31%美国增长20%英国增长13%法国增长7%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增长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1921-1940年)

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后,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3.经济政治体制的严重弊端

特点:以国家为核心、高度集中表现: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文化上高度划一红场阅兵(1939年绘制)在苏联每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和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时,都要在红场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海报反映的是一次红场阅兵活动,天上满是飞机,广场上正在通过由红军士兵组成的方阵。斯大林身后的红旗上写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伟大旗帜万岁!”海报上四四方方的建筑是列宁墓。

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这也不无打上了斯大林模式的烙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斯大林模式给我们哪些启示?宣传斯大林的海报

在1929年12月举国上下庆贺斯大林50寿辰期间,各地党政组织和个人纷纷向他发出致敬信,许多城市、工厂、农庄、街道,甚至山峰都用斯大林的名字来命名。此后,个人崇拜之风愈演愈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经济困难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苏维埃政权巩固工业化建设农业集体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1.1921年,苏俄在国民经济陷于瘫痪的状态下,果断地在全国实施()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一五计划D.农业集体化B2.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新”在()A.把社会主义与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联系起来B.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C.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A3.20世纪20年代,从本国国情出发,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人物是()A.邓小平B.毛泽东C.马克思D.列宁D4.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