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语流行歌曲用粤语演唱的歌曲01发展历程发展简史代表人物目录0302基本信息粤语流行歌曲,一般指香港的用粤语(广东话)唱的流行曲,由于香港的原创作曲家是广东人,又叫广东歌。一般所指是近代的“粤语流行音乐”,香港自1970年代起,由莲花乐队主音歌手许冠杰所带动的一股潮流,其后蓬勃发展的粤语流行歌曲;这一定义亦正符合了大部分1970年代或以后出生的香港人对“粤语流行歌曲”的认知范围。一如其他流行音乐,粤语流行歌曲是一种商品;一种反映某段时期社会面貌和价值观的商品。发展历程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全盛时期1990年代010302040506发展历程国际化时期K歌文化九七衰败2000年代造星运动衰落与再现010302040506发展历程06-07年古陈容时期Twins2010年代发展历程50年代1950年代前的香港社会结构大致可分三为阶层:上层是英国殖民政府高官、外资商行高层与一小撮华人商办与富商;中产阶层只占少数;下层是佣工、文员、和占大多数的劳动人口。各阶层的交往与流动不多,泾渭分明,绝少互相沟通。但1949年大量移民涌入香港,香港人口激增到250万人,是战前的四倍多。新移民之中,除了少数的资本商家和专业人士外,绝大部份都是操粤语的广东农村居民,在1950年初期,真正流行的音乐是粤曲。从粤剧滋生出纯演唱的粤曲歌坛,将全出粤剧化整为零,在民间流传,一般歌坛附设在茶楼之内,供人品茶听曲,消费尚算普及,平民可以负担,在五十年代初期,十分兴旺。60年代及至1960年代时,也是香港粤语电影流行的年代,不少香港电影更卖埠东南亚等地而大受欢迎,谭炳文、邓寄尘和郑君绵等当时的电影演员均曾推出唱片。当时粤语流行音乐只是粤语电影的附属品,未能独当一面成为艺人发展的事业。而且一般香港粤语片中粤剧风格的唱腔亦不易受年轻人的喜欢,被认为是陈旧和市井的,好像“庙街王子”-尹光就是其中的代表。当时的大部份年轻人还是依旧偏好于英文歌曲和国语歌曲。1960年代后期,来自新加坡的郑锦昌和丽莎打开香港市场,当时的郑锦昌有“粤曲王子”之称、而丽莎被称为“粤曲王后”。他们的经典名曲包括《新禅院钟声》、《唐山大兄》、《相思泪》等,可是仍未令粤语流行音乐走出低下阶层音乐的形象。其他当时的主要电影演员如陈宝珠、胡枫、吕奇、萧芳芳等也有不少歌曲作品,主要是电影插曲。早期香港的娱乐场所如酒廊、夜总会被英文歌曲及国语歌曲所主导,当时本地著名歌手较为现时香港人所熟悉的包括祖·尊尼亚(JoeJunior)与黎爱莲(IreneRyder)和泰迪罗宾(TeddyRobin)等。英文歌曲主要流行的原因是演唱这类高级娱乐场所以上流社会的洋人为主,只有少数华人较有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来负担这类高级消费。70年代1974年-粤语流行曲分水岭1974年,仙杜拉(Sindokla)被邀请主唱《啼笑姻缘》,而事前她是一位从未演唱过粤语歌曲的英文歌手。此曲由顾嘉辉作曲和叶绍德填词作为一首电视剧主题曲,在优美的旋律配合文雅的歌词加上电视剧做成的流行风潮,一度成为当时的炽热音乐。港产电视剧在1970年代开始的流行,为粤语流行曲注入强大动力。电视剧的主题曲不少都能成为流行一时的经典。当中以无线电视音乐总监顾嘉辉的作曲最为人所熟悉。很多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由顾嘉辉作曲、黄霑填词的电视剧主题曲,时至今日仍被奉为粤语流行曲的经典作品。许冠杰主唱的《铁塔凌云》可以说是近代粤语流行曲的滥觞。1970年代初香港无线电视节目《双星报喜》好评如潮,主持节目的许冠文和许冠杰两兄弟因而名利双收(其兄弟许冠英后来也有涉足娱乐圈,人称许氏三兄弟),之后他们到世界各地旅游,触发了在香港土生土长的许氏两兄弟思乡之情,回港后许冠文写了《铁塔凌云》的歌词,由许冠杰主唱,在新一辑的“双星报喜”内发表,结果反应空前理想而大受欢迎,带动了香港当代粤语流行曲的发展。在许冠杰的《铁塔凌云》得到好评之后,其他歌手纷纷改变唱国语歌及外语歌的路线,其中最有名的,有温拿乐队、徐小凤、罗文、甄妮、林子祥、关正杰、叶丽仪等。80年代“城市民歌”的兴起——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由李泰祥作曲,女作家三毛写词,齐豫演唱的《橄榄树》带起台湾的“校园民歌”风靡港台两地,同时带动香港“城市民歌”的兴起,引发了香港电台主办的“香港城市民歌创作大赛”,产生了《问》(区桂芬、叶源春主唱)、《昨夜渡轮上》(李炳文主唱)等的民歌,可说是粤语流行曲发展史上的一段“小插曲”。在“城市民歌”热潮退却后,能继续立足乐坛幕前的只余林志美一人。对于大部份香港人而言,提起香港的城市民歌,可能第一个想起的人,就是区瑞强,因为他在2000年代仍然为港台主持怀旧民歌节目“2000靓歌再重聚”,此节目令年青听众对昔日民歌音乐产生兴趣,也令他成为香港“城市民歌界”中最有知名度和代表性的歌手之一。全盛时期1978年甄妮在港推出首张个人粤语专辑《奋斗》。该专辑打破了香港开埠以来唱片销售纪录,在首两个月卖出25万张,并雄踞当年大碟销量榜首位达十二星期。该专辑总销量于现今后仍是IFPI认证的最高数字80万张。(该唱片公司发行的正版黑胶唱片和正版卡带)这张唱片可以卖到众人挤在大门口都等着公司压片出来,这种现象不管在当时和现在都是很严重。1980年代不仅是粤语流行曲百花齐放的日子,亦是香港乐坛的全盛时期,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人纵然不谙粤语,亦会听粤语流行曲,甚至跟着唱。徐小凤、罗文、甄妮、谭咏麟、张国荣和梅艳芳雄霸1980年代的乐坛,是这个时代的乐坛巨星,几人不但开演唱会次数/场数极多,更是票房保证,皆因各人歌艺出众而且形象和台风都令观众和歌迷受落,可谓声色艺俱全。其他歌手如林子祥、陈百强、钟镇涛和关正杰以至在1980年代尾至1990年代初红极一时的叶蒨文、林忆莲、陈慧娴、彭羚、Beyond、达明一派及草蜢都在乐坛大放异彩。在同一时期亦有音乐实力强劲的新人譬如张学友、吕方和李克勤等活跃于香港粤语歌坛。他们所唱的歌曲很多都是改编自日本歌曲。1990年代“四大天王”、王菲、郑秀文时期——1990年代,张学友、刘德华、黎明和郭富城被传媒封为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支配香港乐坛,并垄断四大电子传媒音乐颁奖典礼的奖项。虽然张学友凭著出众的歌艺而雄,整个粤语歌坛的一线歌手亦被认为只有张学友一人是以实力为主发展的歌手。另外,王菲在1992年凭一首“容易受伤的女人”成为乐坛天后,当时只有她的声势能与四大天王匹敌。在1994年,王菲推出了一首在华人心目中家喻户晓的歌曲-“我愿意”,成为华语乐坛天后,在后期更有“红豆”、“约定”、“开到荼靡”等经典金曲,其单曲“EyesOnMe”更在日本大卖三十多万,是公认的亚洲天后。而1995年以“舍不得你”扬名香港乐坛的郑秀文,从1996~1999连霸四年香港女歌手年度总销量冠军,更以专辑《浓情》、《我们的主题曲》、《FEELSOGOOD》拿下1996~1998年度最高销量女歌手唱片,在国语市场则以1996年发行的国语专辑《值得》,占据台湾IFPI销量榜冠军位置达六个星期,成为当年台湾的亚军唱片。张学友于1997年展开大型音乐剧《雪狼湖》,对于流行音乐歌手是一种新的尝试,并获得了成功,但是其他歌手并未主动效仿,所以并未成为一种潮流,但是音乐剧的模式被他探出并成为粤语流行音乐歌手的另外一条“出路”。“四大天王”时期至黎明和张学友先后宣布不领取乐坛奖项后逐渐没落。“四大天王”时期之后,吹捧偶像而不重实力的现象在1990年代末期愈来愈明显,加上唱片公司和电子传媒只重视市场和包装而不重视音乐创作,导致音乐界人才青黄不接。国际化时期1995年以及1996年张学友分别取得世界音乐颁奖典礼的亚洲最杰出歌手以及最受欢迎华人歌手大奖(只在此两年设置),令香港粤语流行音乐歌手攀上巅峰,他亦发行了高销量的数张国语,包括在大中华地区大热的唱片《吻别》,《祝福》,《真爱新曲+精选》等,同期发行的数张粤语唱片如《情不禁》,《真情流露》等亦流行于台湾,中国大陆,新加坡等国语地区,令香港粤语流行音乐取得了另一个高峰。在这个时期,张学友成为香港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统领香港流行音乐的四大天王之首。此时,部分非粤语为母语的歌手亦尝试发行粤语唱片,如台湾的伊能静、张信哲、许茹芸、苏慧伦;星马地区的许美静、巫启贤及中国大陆的梁雁翎等等。他们为粤语流行音乐添上了更多不同元素,而此风气一直持续至1999年为止。K歌文化K歌是1990年代中后期的香港音乐文化之一。自从香港盗版音乐充斥市面起,香港乐坛开始处于低迷,至使唱片公司收入大减。于是,唱片公司与卡拉OK集团合作,推出独家试唱歌曲,乐迷可在卡拉OK盒子观看新歌的音乐影带或试唱该歌,以图吸引卡拉OK盒子的生意,及令香港乐迷重新注意本地乐坛。唱片公司为迎合一般人的口味,一般会要求音乐人在作曲时采用较简单的音乐和重复易记的歌词,令乐迷较易掌握该歌曲。而大部份歌曲以情歌为主并开始公式化,由于要迎合市场需要的关系,从而慢慢降低了歌曲的素质和大幅收窄了音乐人的创作空间。结果久而久之,香港乐迷开始对“K歌”生厌,不愿再浪费金钱购买本地唱片,唱片公司却又未有迎合这个市场趋势去提升歌曲质素,结果导致香港乐坛持续低迷,恶性循环下,不单无法走出香港市场,削弱了在全球华人社区的影响力,甚至连本地市场也失守,大批香港乐迷流向台湾、日韩、英美等外地音乐之上。可是,莫名其妙的是,绝大部分乐迷在卡拉OK盒子仍唱广东和国语歌,有些还唱近期的广东歌。九七衰败自1997年以来,香港乐坛逐步衰败,主要原因包括有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翻版在1996/1997年起开始肆虐、电脑下载歌曲/互联在1999-2000年间盛行以及2001-02年间香港经济再现衰退等,以致香港唱片市道相对八十年代高峰期大幅下泻,市道疲弱,华星唱片于2001年被传结业,但实际于1996年已经被南华早报集团收购。滚石也没出香港歌星的粤语碟了。2000年代郑秀文、陈慧琳快歌时代——2000年代,凭着多首经典情歌红霸90年代后期的天后郑秀文持续走红。而在1995年出道,凭着漂亮外貌及歌精舞劲的另一位天后-陈慧琳火速上位。二人均在各大颁奖典礼成为主要对手,陈慧琳于1999推出经典快歌“恋爱情色”及情歌“对你太在乎”荣登各大颁奖典礼最受欢迎女歌手,而郑秀文则凭着“插曲”一歌获得金曲金奖。2000年,陈慧琳及郑秀文分别推出歌曲“花花宇宙”及“煞科”,两首快歌均大受欢迎,亦为两人的代表作。其中,陈慧琳的大碟“花花宇宙”获得高达十二万的销量,而郑秀文的专辑“LadiesFirst”也不相伯仲,卖了十数万张。期后,陈慧琳于年尾再推出大碟“大日子”,其主打经典快歌“大日子”大受欢迎,销量高达十二万。两位天后亦因为精于舞蹈的关系,被封为“DancingQueens”。2001年,郑秀文凭着电影“瘦身男女”热潮推出“ShockingPink”,此专辑收录了其代表作“终身美丽”及主打快歌“萤光粉红”,此专辑销量高达十三万。另一张专辑“爱是...”及国语专辑“完整”则有十一万张及十万张的销量。陈慧琳则于同年推出三张专辑,其中Remix版本“KellyChenBPMDanceCollection”已有十一万张销量,另一张专辑“InTheParty”则收录了陈慧琳经典情歌“最爱演唱会”及主打快歌“随身听”则有八万张销量,而国语专辑“飞吧”在港则有十万张销量。2001年的女歌手宝座因为电影“瘦身男女”热潮而令郑秀文登上最佳女歌手宝座。2002年,随着陈慧琳发展亚洲市场及郑秀文的淡出,两位天后的对战时代也结束。值得一提的是,杨千嬅及梁咏琪曾一度与陈郑声势相当。陈慧琳更在期后成为继王菲后的另一位亚洲天后。造星运动由于音乐界人才青黄不接,唱片公司陆续出现裁员和结业潮。唱片公司为寻找赚钱途径而尝试邀请电影界受欢迎的演员成为歌手,或者物色模特儿成为歌手。可是,大部分在这个时期出道的新歌手都没有什么影响力,出道不久就很快销声匿迹。2006年12月,英皇娱乐与长期垄断香港乐坛市场的电视台无线电视合作开设一条开宗明义用作“造星”的电视频道英皇娱乐台,但它们此举显然忽视了当前的现实——在香港,因大量上一代的歌手高调复出,以及络歌曲和非主流音乐因宽带发达而迅速崛起,加上乐迷对香港歌手的实力要求变得严谨,“造星”这种推出乐坛新人的手法经已失效。在这个时期,虽然有被认可的譬如李克勤及古巨基这样的实力派歌手存在,但香港本土流行音乐由于过度注重包装以及过分削弱音乐实力的整体力量,已被认为远远不如辉煌时期的1980年代和1990年代。衰落与再现踏入2000年代,不少1990年代的香港歌手如张学友、王菲、郑秀文、陈慧琳、刘德华、黎明和郭富城等已渐渐淡出歌唱演出。部份转而发展电影甚或尝试音乐剧等演出。亦有部份1970年代、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期的歌手高姿态复出,如许冠杰、徐小凤、甄妮、谭咏麟、林子祥、叶蒨文、林忆莲、周慧敏、彭羚、关淑怡;乐队则有Beyond二十周年的重组(已再度解散),达明一派及草蜢也有重组的活动。另一方面,音乐界亦有几位知名歌手及音乐人因各种原因逝世,(先后)包括罗文、张国荣、林振强、梅艳芳和黄霑,对香港粤语流行音乐的负面影响甚大。随着K歌文化导致香港乐坛持续低迷,粤语流行音乐的影响,就正如黄霑在他的博士论文所言:粤语流行曲已完全失去从前的优势,未来或许只能像粤曲一样,“成为古董式的精英文化,在高级文化场所变中国曲艺来演出。”“声音会随时间湮没,除了存在人们的记忆和几张尘封的唱片里,下一代未必再有人惹起共鸣了…主权移交后的香港,纵然偶有独唱,也只是大中华合唱的单一环节。”事实上,众多前辈歌手如谭咏麟、张国荣、张学友、黎明等都曾数次公开表示不赞同香港的频繁颁奖典礼模式,认为频繁的颁奖活动会降低奖项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而在2000年后,香港陆续出现不少被喻为实力派的歌手或创作歌手,为乐坛注入一股清新的气流。他们都被大众视为香港乐坛的明日之星,如:张敬轩、卫兰、侧田、方大同、王菀之、泳儿、吴雨霏、陈柏宇、邓紫棋等等,都被众多乐评人,或乐坛前辈如谭咏麟、林忆莲、黄耀明、关淑怡等推崇备至。其后,不少在1960年代后期到1970年初期曾在香港风行一时的粤语时代曲歌手亦再次回到香港开演唱会,例如:郑锦昌、凌霄、丽莎等。06-07年古巨基一洗现今粤语流行音乐“K歌”文化2006年8月古巨基推出的个人专辑《Human我生》,此碟一洗现今粤语流行音乐“K歌”文化,以清新感觉及“人生”概念为主题贯串全碟,细说人生过程及道理。此碟有2曲古巨基名曲包括“花洒”“爱得太迟”,“花洒”一派上台即获商台(903)支持,得到超过200的播放率。此曲更为三台冠军歌。及后2ndPLUG歌曲“爱得太迟”一派台即引起回响。借此词劝大家要珍惜眼前人,成功令大家共鸣。再一次成三台冠军歌。亦于在商台停留11个星期,此歌的出现取替了“花洒”的年度作地位。最后此歌在四台年底颁奖礼中囊括所有歌曲大奖,包括:第二十九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全球华人至尊金曲奖,2006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叱咤乐坛至尊歌曲大奖2006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叱咤乐坛我最喜爱歌曲大奖,2006年度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金曲金奖,2006年度新城劲爆颁奖礼——,新城劲爆播放指数大奖,2006年度新城劲爆颁奖礼——新城劲爆年度歌曲大奖,2006年度四台联颁音乐大奖——歌曲奖。2007年8月推出的个人专辑Moments此碟同06年Human我生大碟概念亦是一样细说人生过程及道理。而碟中的名曲是爱回家此曲歌词劝大家要珍惜亲情,认为亲情是最宝贵的。一派台即引起回响。最后此歌在年尾得到多个奖项。古巨基在此两年打破了现行模式下粤语流行音乐的单一性,对于粤语流行音乐市场是一种新的突破和尝试。古陈容时期在2000年代后半期,香港乐坛虽有大批新晋实力歌手涌现,但却缺少举有十足影响力的王牌歌手,当中古巨基,陈奕迅和容祖儿则一直为2000年代最主要的三位王牌歌手。古巨基自1994年踏入乐坛后,至今已夺得多个男歌手及音乐上的奖。更曾获颁2008年MTV全球频道的《MTV亚洲大奖-香港最受欢迎歌手奖》,他于1997年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中更击败四大天王之中的三位(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夺得“叱咤乐坛男歌手银奖”。2003年,古巨基与前任经理人黄柏高签约,加入金牌唱片公司,复出香港乐坛。2004年年底古巨基凭歌曲“爱与诚”登上歌唱事业的高峰,成为乐坛天王,期后也推出了不少极受欢迎的作品,如“天才与白痴”“爱得太迟”“爱回家”“情歌王”“地球很危险”等等,亦是现今少数能统领现今香港流行音乐的人物。此外影响力偏及整个现今大中华乐坛以至海外等地。古巨基在演艺界的成就为公众所认同。亦于2005年获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之邀为他与“Kubi”铸造蜡像,是史上第一位由名人巨星及其自创之漫画角色组成的蜡像组合,加入位于蜡像馆内星光熠熠的大家庭。陈奕迅出道于90年代中期,他在2000年代初期推出了不少极受欢迎的歌曲,如“K歌之王”、“明年今日”、“Shallwetalk”等等,成为乐坛天王。此外,他自2001年起囊括多个乐坛男歌手及金曲奖项,亦多次夺得唱片销量大奖,更曾获颁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演唱人”以及“年度国语专辑”,影响力偏及整个华语乐坛以至海外。TwinsTwins堪称香港最成功女子组合,在香港出版了不少唱片,每张唱片的平均销量均超过10万,至今已夺得多个组合及音乐上的奖,亦多次夺得唱片销量大奖。在出道一年后,2002年9月13日在红磡的中国香港体育馆举行她们的处女演唱会,成为在红馆开唱最年轻的组合,蔡卓妍成为当时中国香港红磡体育馆最年轻举办演唱会的女歌手。2003年凭一首“下一站天后”成为乐坛天后,这首歌曲一共获得十几个奖项。Twins曾于2003年度和容祖儿一同夺得“四台联颁音乐大奖─传媒大奖”,一同成为香港四大电子传媒音乐颁奖典礼大赢家,2006年Twins还获得“MTV亚洲大奖-香港地区最受欢迎歌手奖”,是历史上第一个以组合身份获此奖的歌手,并于2007年度《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中唯一夺得“亚太区最受欢迎香港女歌星”的组合,并登上事业的高峰。2005年12月30日,Twins将成为全新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的首批本地名人巨星,阿Sa更成为蜡像馆里年龄最小的艺人2010年代2010年1月,张学友与环球唱片推出了粤语流行音乐史上第一张爵士乐唱片《PrivateCorner》,打破了现行模式下粤语流行音乐的单一性,对于粤语流行音乐市场的百花齐放是一种新的突破和尝试。代表人物公认的天王公认的天后其他歌手组合乐队流行歌曲12345代表人物公认的天王(以年龄排列)(被传媒公认,在行业内外均被公认)罗文、林子祥、许冠杰、谭咏麟、张国荣、陈百强、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李克勤、古巨基、陈奕迅、谢霆锋公认的天后(以年龄排列)(被传媒公认,在行业内外均被公认)徐小凤、甄妮、叶蒨文、梅艳芳、陈慧娴、林忆莲、王菲、郑秀文、陈慧琳、杨千嬅、容祖儿其他歌手(以年龄排列)叶振棠、郑少秋、汪明荃、叶德娴、叶丽仪、关正杰、钟镇涛、区瑞强、杜丽莎、伦永亮、关菊英、雷安娜、张德兰、蔡枫华、周华健、黄凯芹、黄耀明、王杰、邝美云、林志美、吕方、刘美君、关淑怡、许志安、苏永康、郑伊健、周慧敏、李蕙敏、莫文蔚、汤宝如、梁汉文、郑中基、孙耀威、黎瑞恩、梁咏琪、侧田、谢安琪、关心妍、林峯、方力申、张敬轩、薛凯琪、卫兰、方大同组合乐队Beyond、温拿乐队、太极乐队、达明一派、草蜢、Twins、Raidas、BlueJeans、梦剧院、软硬天师、at17、农夫流行歌曲明日话今天(到现在粤语大碟唱片记录销量仍然是最高的)、上海滩、奋斗、射雕英雄传(铁血丹心、东邪西毒、华山论剑)、再度孤独、几许风雨、千千阕歌、真的爱你、分手总要在雨天、一起走过的日子、海阔天空、万水千山总是情、似水流年、讲不出再见、离开以后、水中花、风继续吹、光辉岁月、偏偏喜欢你、红日、飘雪、人生何处不相逢、万里长城永不倒、似是故人来、归来吧、相思风雨中、花花宇宙、情深的一句、我恨我痴心等发展简史小曲主流许冠杰全盛时期乐队热潮发展简史四大天王造星运动K歌发展简史小曲主流由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粤语歌都系以“小曲”主流,即用粤曲方式唱流行歌曲,大多数粤语歌几乎都是电影插曲,如韦秀兰演唱的电影《一水隔天涯》同名主题曲《一水隔天涯》,萧芳芳的《郁亲手就听打》等。许冠杰粤语歌红歌无红人,这种现象一直到许冠杰出现就开始不同,60年代后期,许冠杰因主持而走红,1974年,许冠杰推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政策环境对体育表演产业的影响考核试卷
- 智能物流系统中的仪器仪表与信息技术融合考核试卷
- 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预警机制构建考核试卷
- 盐类的水解-2025年新高二化学暑假专项提升(人教版)教师版
- 灯具表面处理技术对光学性能的影响考核试卷
- 云南省红河州、文山州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汕头市2025年秋季八年级开学摸底考试数学模拟卷(含答案)
- 2025年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辛安庄中学等校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自定义类型(含解析)
- 如何通过AI+数智应用提升科技平台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建筑工程合作协议模板
- 贴瓷砖有合同范本
- JJF(纺织) 037-2023 织物透气量仪校准规范
- 电力系统基础课件
- 新疆乌鲁木齐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小升初分班考数学预测卷(人教版)
-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13单元作业设计
- 安全员继续教育考试题库1000道(完整版)
- 七年级数学(上)有理数混合运算100题(含答案)
- 强化训练四川峨眉第二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综合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配电改造技术方案
- 房建工程施工监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