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情节作用公开课第1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目标:1、学会鉴赏小说情节的作用,明确答题思路。2、注意答题的规范化,组织答案向标准答案靠拢。第2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常见题型: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情节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3、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第3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试题回放:2011年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下午》: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8分)第4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纯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萨性格的复杂性。(分析+评价)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鸟笼,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本已曲折生动;“醉酒”让主人公欠下债务,狼狈不堪,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分析+评价)情节作用:人物、情节、主题第5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从来没喝过酒却喝得酩酊大醉,表现出这个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种种无奈,反映出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分析+评价)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共有三个场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尔家送鸟笼和台球房醉酒。台球房是唯一的公共场所,醉酒情节把场景从家庭空间移到社会空间,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分析+评价)第6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鉴赏情节的作用:答题角度、细则(1)人物:A、体现人物的某种性格特征B、使人物形象更丰满。(2)主题:A、点明小说的主题B、突出深化主题C、丰富小说的主题(使小说意蕴更加丰富)D、表现作者对其人或其事、物的某种特定情感。(3)情节:①为推动情节发展服务,全文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②开头运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③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④小说情节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⑤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突出主题,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⑥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或引人深思;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第7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试题重做:《狼来了》小说两次写“狼来了”的呼救情节,有什么用意?(4分)1、速读全文,精读两次呼救情节,揣摩其作用。2、小组合作:研究“现场答案”,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变式问:小说两次写“狼来了”的呼救情节,有什么作用?第8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现场答案:答案一:(1)照应前文狼来了的情节,同时暗示后文狼咬人的事,承上启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文章更严密。(2)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更具悬念,引人入胜。答案二:(1)第一次写是为了引出下文的情节发展,由对狼山的介绍转为对小说情节的叙述。同时造成悬念,吸引读者。(2)一前一后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政府未开发狼山与电视台勾结假造舆论新闻的丑恶行径。存在的问题:将两次情节的作用混为一谈,含糊不清。存在的问题:(1)第一个要点含糊不清,引出什么情节?对小说什么情节的叙述?(2)第二个要点两个情节“一前一后形成鲜明对比”无依据。第9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答案三:(1)第一次呼救出人意料,由此从无狼转为是否有狼,为下文村民的议论和山旺上山的情节做铺垫,设置了悬念。(2)第二次呼救,更增加了结果的未知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也为下文做铺垫。两次呼救的情节是模仿民间故事”狼来了“的情节。第10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标准答案:①第一次写引出了山旺等村民的求证等故事情节,并设置了新的悬念;(1分)第二次写则引出了镇政府上山考察并最终论证为真的情节与结局。(1分)②两次写“狼来了”的情节,推动情节发展,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1分)设计独具匠心,使得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也使读者从情节发展过程中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突出深化了小说主题:为了经济利益,用谎言造就事实。)(1分)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村民的世故、怕惹麻烦,政府和媒体的欺骗与贪婪随着情节的发展一步步展示出来。第11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试题重做:《挖参人》挖参人“原本好端端的,却怀揣着一沓钱死在城中的旅馆床上”,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什么妙处?(6分)(速读全文,精读结尾,揣摩其作用。)第12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现场答案:①照应上文照贼镜暗示的命运,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增强了讽刺效果。②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情节更完整、自然。③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引发深思。④深化了一味贪财而招致祸患的主题。⑤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可读性。(小组合作研究“现场答案”,找出存在的问题。)请修正答案:存在问题:1、作为探究题,答案组织只有要点,缺少分析;2、要点多而乱,缺少条理性。第13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1、使情节更加离奇曲折:作者在上文着重描写了“照贼镜”中所出现的挖参人为财物与小偷纠缠的幻象,而结尾笔锋一转,写挖参人死去,似在意料之外,但联系上文与挖参人的性格特点,便也在情理之中。这就使得小说情节一波三折,更具戏剧性与可读性。2、使主题更加突出:挖参人死去进一步突出深化了主题——永远将钱财放在第一位的人必将死于钱财之下,增强了讽刺性,耐人寻味。3、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挖参人“怀揣着一沓钱死在城中的旅馆床上”的结尾使人物吝啬、要钱不要命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4、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引发读者思考。(答案组织:分析+评价)第14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①是小说的线索,用“照贼镜”串联整个故事情节。②充分表现出挖参人的妻子日益加重的恐惧心理,从侧面衬托了人物形象。③暗示挖参人可悲的命运。简要分析“招贼镜”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第15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挖参人”的形象特点,并分析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运用的主要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