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写景作文技巧讲解
写景作文是一种以描写自然和社会环境为主要对象的文章。要写好这类文章,需要从形态、色彩、声音、光影等方面真实、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景物的状态和特征,使读者感受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下是写好写景作文的几个技巧:一、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素材。要写好景物描写的文章,就要学会观察,平时积累素材。在具体的习作中,如果打算写某一处的景物,绝不能凭想象,应该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我们应向学生渗透一些常见的观察顺序:(一)、选好角度,定点观察。定点观察是一种站在固定位置上进行观察事物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选好合适的观察点,选取恰当的视觉角度,把观察到的景物,限制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对准目标,不变位置依据一定的顺序,然后再从这一点出发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法最适宜于典型环境里的自然景物或风俗人情的描写。例如,在《鸟的天堂》中,作者巴金对大榕树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描写,通过定点观察的方式,描绘出了大榕树的形态、颜色、位置等具体特征,使读者感受到了大榕树的神态美和勃勃生机。总之,写好写景作文需要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素材,并运用恰当的观察方法,把景物描写得真实、具体、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观察景物时,不仅要看到它们的外在表现,更要感受到它们所传达的情感。苏轼的诗中写到“横看成岭侧成峰”,不仅仅是形容山的形态,更是通过景物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因此,在写景时,要注重寓情于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在写春天的花海时,可以用绚丽的词语来形容花的颜色,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兴奋之情。在写秋天的枫叶时,可以用静美的词语来形容叶子的颜色,来表达自己的安静和思考之情。这样,文章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对情感的表达,能够更好地打动读者的心灵。在观察景物时,不同的观察点和角度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和感受。因此,要使用动点观察法,通过不断移动观察点来观察同一景物,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景物的表现方法。同时,观察要有顺序,适合观察正在发展变化的景物。使用“移步换景”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通过移动自己的位置来观察景物,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美丽。比如,在写颐和园时,作者使用了不同的观察点来描绘园中的景色,让读者感受到了不同的视角和情感。在观察景物时,要抓住它们的特点进行观察,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全貌。每处景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要认真观察,并围绕一个中心来写。有些景物还需要通过对比来观察,才能发现它们的与众不同之处。比如,在观察树叶时,要通过对比不同种类的树叶,才能发现它们各自的特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更多的亮点,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最后,要注意在观察景物时,不仅要看到它们的外在表现,更要感受到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管理决策模拟大赛
- 廉洁教育班会:崇廉尚洁清风润校园
- 如何科学推进幼小衔接工作
- 职业教育改变农村少年
- 教育咨询师年终总结与计划
- 2025年中国带接杆梅花扳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四座一体餐桌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DB3301T 1145-2024藤本月季养护技术规程
- 地摊摊车购买合同协议
- 直流屏电池更换合同协议
- 新型建筑材料应用论文
- 2024复合材料和增强纤维 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和金属组件十字拉伸强度的测定
- 《油气井增产技术》课件-63 拉链式压裂井场布置
- 水利工程竣工自查报告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2024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
- 2024年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解读(2024年版)
- 震后学校维修合同书
- 李白:《将进酒》经典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19S406建筑排水管道安装-塑料管道
- 教师如何有效地与家长沟通
-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