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心理学概论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及行为规律的科学。二、研究内容美国和西欧的体系和内容H·J·Leavitt著的《管理心理学》F·Luthans著的《组织行为学》E·H·Schein著的《组织心理学》考尔勃普主编的《组织心理学论文集》台湾省汤淑贞著的《管理心理学》前苏联和东欧的体系和内容季托夫著的《管理心理学》1、MichiganStateUniversity2、UniversityofMinnesota–TwinCities3、PennStateUniversity–UniversityPark4、BowlingGreenStateUniversity(OH)5、UniversityofMaryland–CollegePark6、UniversityofIllinois–Urbana-Champaign7、UniversityofSouthFlorida8、GeorgeMasonUniversity(VA)9、UniversityofAkron(OH)10、GeorgiaInstituteofTechnologyPsychologySpecialties:
Industrial/OrganizationalPsychology(Rankedin2001*)
本课程的逻辑线路人为中心论人性论个性论行为论群体论领导论组织论三、理论的基点—人为中心论人为中心论,或“以人为本”,即在管理实践中,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尊重人的主人翁地位,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的开发人力资源,使每一个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进而通过这种发展提高组织管理的绩效。人本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辞海》,1999)“人本主义,泛指任何以人为中心的学说,以区别于以神为中心的神本主义。在哲学上通常指抽去人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把人仅仅看作一种生物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1、人是管理的主体2、人是管理的客体中最基本的形式人是社会的最基本的细胞一切物质的因素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作用管人与物有区别:人更复杂人有主观能动性同质性3、人是组织的首要资源人作为资源与物的区别人力资源的特点企业的资源有哪些?三分说:劳力(labour),资金(capital),土地(land)四分说:劳力,资金,土地,管理五分说(5M说):人力(manpower),金钱(money),原物料(materials),机器设备(machines),产销方法或技术(methods)六分说:5M+时间(time)七分说:六分说+信息(information)4、人为中心是社会发展的必定趋势和客观要求四、发展简史历史背景20世纪上半叶的政治背景社会化大生产的影响国际工人运动管理科学的发展理论准备心理技术学[德]斯腾在1903年提出“心理技术学”概念最早进行心理技术学研究的是Hugo、Munsterberg(闵斯特伯格)出生于德国,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威廉·冯特的学生,后移居美国,在哈佛大学心理学实验室任主任。他应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大量的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他认为心理学应该对提高工人的习惯能力与工作效率有所贡献。他研究的重点是:了解个体的素质及心理特点,以便将他们安排到最适合的工作岗位;研究如何的心理条件能让工人发挥最大的潜能,获得最大、最令人满意的产量;如何的情绪能使工人的工作产生最佳的效果。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在1912年出版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一书中,提出了三最观点。一是最好的工人。研究工作对人们的要求,确认最适合从事某种工作的人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特点,将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应用于人员选择、职业指导和工作安排等方面;比如,体力工作要吃苦耐劳,技术性工作需要心灵手巧的,销售工作要能说会道的。二是最合适的工作。研究和设计适合人们工作的方法、手段和环境,以提高工作效率;(不见得都是知识水平高的,关键是适合的岗位。比如让大学生去看收发就不合适,同样作警察工作,刑警和内勤有特别大差别)三是最佳的效果。用最合理的方法以确保产生最令人满意的效果。理论准备社会测量学社会测量学的创始人莫雷洛(J·L·Moreno)为研究人际关系提供了技术基础群体动力学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B=f(P·E)理论准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理论准备人群关系理论梅奥(George·Elton·Mayo1800-1949),澳大利亚人,后移居美国,在哈拂大学任教。代表作:《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1933),《工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1949)主持霍桑实验(HawthorneStudies),提出人群关系学说最初的霍桑实验照明实验(1924、11-1929、11)试验是在美国芝加哥的西方电气公司所属霍桑工厂进行的,并由此得名。该工厂为生产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当时有2万员工,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绩效不高。为探明原因,从1924年开始,厂方邀请专家进行研究,当时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希望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假设前提)研究者设想照明条件对劳动生产率有特别大影响,实际结果却未能证实这一设想。实验组:增加照明:24↗46↗76,降低照明:10↘3↘0、06
对比组:照明度不变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假设:改进物质条件和工作方法↗产量提高工间休息和缩短工作日→解除疲劳↗提高产量工间休息可减少工作单调性个人记件工资制↗可刺激增加生产管理方法的改变,即人际关系的改善使得工人的态度得到改进,并使产量得到提高福利实验(继电器装配实验)目的:确定改善福利条件与工作时间等对生产率的影响被试:6名女工工资支付方式的实验实验组(继电器装配小组):集体奖励工资制→个人奖励工资制→集体工资制对比组(云母片剥离小组):保持个人记件制不变群体实验(绕线实验)被试:14名男工,其中9名绕线工,3名焊接工,2名检查工,协作装配中央交换设备中所用的接线器。在隔离的观察室中试验,并采取计件工资制,以观察计件工资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是产量维持在中等水平,每个工人日产量相差不大。这个生产小组自发地形成了一些规范,大部分工人有意限制自己的产量。
访谈实验(1928-1931)对员工进行了2万多人次的访谈,听取工人的不满和意见。访谈持续2年多时间,整个工厂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说明工人不良情绪得以发泄,参与意识增强,从而积极性上升,产量提高。
人际关系理论传统管理理论往往认为人是“经济人”。只有严格的管理和强有力的经济刺激才有助于工人一辈子产效率的提高。而梅奥等人认为人是社会人,人们的行为并非单纯出于追求金钱等物质需要,还有社会心理需要,追求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相互尊重等,社会心理因素是第一位的,物质因素是第二位的,故企业中合谐的人际关系比物质刺激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职工满意度是决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满意度越高——士气越高——效率越高。而满意度来自于对个体需求的有效满足,个体需求则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非正式群体对成员行为有约束调节作用,并有自己的核心人物和领袖。新型领导不仅要担负组织生产的任务,还要善于倾听群众意见,改善员工与领导之间的关系,使员工情愿为达到组织目标工作。发展概况发展时期历史事件各国发展状况当代意义的管理心理学严格来说形成于本世纪50年代,总的说来,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及其名称的更迭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里程碑:1、工业心理学的发展时期为20世纪初到50年代,标志是Hugo、Munsterberg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德国心理学家斯腾(I、W、Stern)于1903年提出“心理技术学”这一概念之后,但最早进行心理技术学具体研究的是冯特的学生Munsterberg。这时期着重研究的是个人在工业组织中的最高效率和达到这种效率的心身条件,工作环境,实利刺激;以及职工选拔,培训,人机配合,疲劳和劳动合理化等问题。1933年梅奥(EltonMayo)在“霍桑实验”基础上写成的《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提出了人群关系学说,增加了工业心理学的深度和广度,导致了管理心理学的诞生。2、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时期为20世纪50年代左右。标志是勒温的“群体动力学”,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和动机激励理论”。1958年,利维特用“管理心理学”取代“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正式形成。研究重点是人员激励,人际协调,工作群体间协调等一系列问题。3、组织心理学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标志是1964年利维特在《美国心理学年鉴》上发表的“组织心理学”综述和1966年巴斯和雪恩各自出版的《组织心理学》专著。研究重点是工作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习惯,对内部各种因素的合理协调,组织内外的沟通,决策,组织结构设计等更广泛的组织管理心理学问题。4、组织行为学时期为20世纪70年代及以后。标志是组织管理问题的综合性,跨学科性,系统性研究。重点是组织中个人,群体,整个组织极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行为等更为广义的组织管理心理学问题。1903,德国的斯腾提出“心理技术学”1914,利莲·吉尔布雷思在其《管理心理学》中提出“管理心理学术语”1912,HugoMunsterberg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1924-1932,霍桑实验1933,《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提出人际关系学说1949,在芝加哥召开的跨学科会议上,正式把这门学科定为“行为科学”1958,利维特提出用“管理心理学”代替“工业心理学”1959,心理学家(M·Haire)提出把工业心理学分为:人事心理学,人类工程学,工业社会心理学。后者即为管理心理学1964,利维特发表《组织心理学综述》1966,巴斯和雪恩各自出版了《组织心理学》1970,FLuthans的《组织行为学》我国管理心理学发展和研究概况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1、建立学术组织和教学科研机构。目前,我国有两个工业心理学专门研究机构。一个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工业心理研究室,另一个是浙江大学心理学院工业心理专业。此外,华东师大心理系、北大心理系也有人专门从事管理心理学方面的研究。2、翻译编写了一批管理心理学著作。3、开展多方面研究。我国学者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激励问题研究。俞文钊:同步激励理论、公平差别阈理论、三因素理论(激励、保健、去激励连续带模式)二是人员测评研究。三是领导行为研究。四是跨文化问题研究。外资、中外合资企业。
西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1958年莱维特出版《管理心理学》开始,50年来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首先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专业研究人员迅速增加。更多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加入到研究队伍中,呈现出跨学科研究的态势。其次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葡萄酒鉴赏师培训课件
- 2025年山东省安全员B证复审考试模拟100题及答案
- 葡萄酒知识培训大全课件
- 茶艺与茶文化校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设备购销合同协议书范本
- 仓储保管员中级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地下停车场车位租赁合同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2 School life(重难词汇)含答案
- 2025年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判断题库及答案(共500题)
- 2025船舶股份合同范本
- 中级财务会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廉洁培训ppt课件-廉洁培训课件
- TNXFSA 059-2023 锁鲜枸杞规程
- (完整)《走遍德国》配套练习答案
- GB/T 34239-2017聚3-羟基丁酸-戊酸酯/聚乳酸(PHBV/PLA)共混物长丝
- GB/T 26814-2011微波消解装置
- 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 粘膜免疫系统概述
-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完整课件
-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
- FANUC工业机器人离线与应用项目7 工业机器人KAREL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