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课件_第1页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课件_第2页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课件_第3页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课件_第4页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五章7/22/20231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概况2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概况3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整体概况“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新的实践探索,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任务,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7/22/20233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7/22/20234从1956年到1976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也遭受了重大挫折。所有这一切,都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7/22/20235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论述了借鉴苏联经验教训,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重要意义,提出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揭开了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序幕。7/22/20236(一)探索的原因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将进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党面临如何在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课题7/22/20237国情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发展极不平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全新的课题7/22/202382、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成就:一五期间的五年中,我国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近6000项。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也有很大发展;新建成的宝成、鹰厦、集二等铁路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长江上架起了武汉长江大桥,连结了中南地区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铺到了“世界屋脊”。7/22/20239选择了苏联模式毛泽东后来回忆:这是必要的,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7/22/202310苏联专家和援华设备1952年8月,为争取苏联对“一五计划”,周恩来率团访苏。期间,苏联共派遣3000多名专家,带来的资料重量达600多吨,共完成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一五计划与新中国工业化必要的:1)“一五计划”是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全面展开

7/22/2023112)工业化起步阶段,需要集中力量打基础

3)我们缺乏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有必要向别人学习

7/22/202312不满意:第一、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比例关系失调(重太重,轻太轻,农无足轻重)第二、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失调(重积累、轻消费)第三、管理体制过分集中统一第四、所有制结构过分单一苏联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

7/22/202313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一)曲折发展的经过1、探索过程出现严重失误1957年夏——1960年底

政治上开始走上阶级斗争扩大化经济上开始走上两个急于的错误道路7/22/202314整风运动反右扩大化7/22/202315两个急于生产力上急于求成的“大跃进”生产关系上追求急于过渡的人民公社运动7/22/202316大跃进时代的口号: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天等于20年”(陈万达)“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以钢为纲,带动一切”(薄一波)。“超英起美平常事。”(群众)“踏翻地球顶破天。”(群众)7/22/202317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蚕长猫一样大,猪长像大象;一棵白菜五百斤,上面能站个胖妹妹;鱼苗撒下千万条,条条养得扁担样;玉米秆儿穿九天,浑身棒子有几千…7/22/202318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目标)一平二调(实质)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7/22/202319人民公社带有浓厚的平均主义和军事共产主义色彩。人民公社运动,实质上企图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依靠人为地提高和扩大公有制,缩小商品交换和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来迅速达到建成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目标。7/22/2023202、重新探索——两种发展趋势1961年1月到1966年5月

经济上,全面纠正“大跃进”的失误的基础上作出大规模调整国民经济的一系列决策在政治思想方面“左”的错误再度发展起来

7/22/202321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存在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性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阶级斗争7/22/2023223、探索误入歧途

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7/22/202323出发点防止资本主义的复辟,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主义新社会把中国社会建设成“革命化大学校”。把全国人民都组织在大学校里,既学文也学武,既学工也学农,把每个人训练成亦工亦农、亦文亦武的全面发展的人。这样,三大差别就不存在,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的“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也消除了。这就是毛泽东晚年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明显是以平均主义为特征,并带有某些空想色彩7/22/202324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些失误的原因:理论教条化;苏联模式神圣化。7/22/202325★(二)正确认识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1、要充分肯定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理论成果3、不能因为失误而全盘否定“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历史2、认识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应该允许探索过程中出现失误乃至失败.7/22/202326第二节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7/22/202327●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过程◆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认为,讲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7/22/202328◆1990年12月,邓小平又一次强调共同富裕的向题,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7/22/202329方法论角度上看,采用“排除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义封闭僵化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7/22/202330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2)返回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7/22/202331◆一.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规定基础过程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22/202332二社会主义本质的

科学内涵7/22/2023331、强调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

坚持了科学的“历史观”突出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揭示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内在联系首先,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

其次,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再次,是适应当前时代特征的要求

7/22/202334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7/22/202335“贫穷”和“富裕”也不能简单地作为区分社会性质的根本标志一方面,贫与富是社会历史范畴,其内涵随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因此是动态的、相对的另一方面,从横向比较来看,当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均收入、生活水平比社会主义国家高得多。社会主义必须是富裕的。但是,一个富裕的社会却不一定就是社会主义。7/22/202336三、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意义7/22/202337(一)在理论上,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推进到了一个新水平

(二)在实践上,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7/22/20233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三节7/22/202339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7/22/202340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原始工具原始社会青铜器奴隶社会铁器封建社会大机器资本主义社会7/22/202341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反作用生产关系也反作用于生产力:7/22/202342一、发展才是硬道理7/22/2023431、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

(2)中国解决所有的问题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3)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4)最终说服不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7/22/202344衡量工作得失是非的标准——三个有利于

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姓“资”姓“社”问题,邓小平同志在92年发表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归根结底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7/22/202345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政党历史地位的看法。●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