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管理集成示范推广(项目方案论证)课件_第1页
淮安市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管理集成示范推广(项目方案论证)课件_第2页
淮安市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管理集成示范推广(项目方案论证)课件_第3页
淮安市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管理集成示范推广(项目方案论证)课件_第4页
淮安市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管理集成示范推广(项目方案论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淮安市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管理技术集成示范推广

汇报人:王一线淮安市能源环保工程技术部二○○八年九月二十六日1.立项依据农村沼气池技术是新农村建设中一项重要实用技术农村沼气建设是省政府大力普及推广的实事工程淮安市农村户用沼气推广工作全国领先发展农村户用沼气面临的主要问题开展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管理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研究是当前沼气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1.1农村户用沼气池技术是新农村建设中一项重要实用技术“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池技术是以农户为单元,利用人畜粪便、废弃秸秆、生活污水,通过厌氧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形成改圈、改厕、改厨一体化,实现庭院净化、美化、亮化,产生清洁能源沼气、优质有机肥--沼液和沼渣。通过“三沼”综合利用,带动种植业,拉动养殖业,形成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良性循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是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用能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1.2农村沼气建设是省政府大力普及

推广的实事工程自2000年国家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计划”以来,沼气建设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国每年新建沼气池数量达到200万户。江苏省将以农村沼气为主的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列为农村新五件实事之一,投入逐年加大。

1.3淮安市农村户用沼气推广工作

全国领先

2003年在淮安市召开了全省沼气推广工作现场会,拉开了全省农村户用沼气规模化建设步伐。“全国沼气看江苏,江苏沼气在淮安”,淮安市是全省农村沼气公认的发源地,目前淮安市沼气池建设规模已达10万处。

2006年淮安市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首个“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市”。1.4

发展农村户用沼气面临的主要问题政府的推动,促进了沼气池建设的快速增长,同时也使沼气建设管理部门和技术队伍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难以有足够的精力从事沼气池管理和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导致目前普遍存在着“重建池轻管理轻利用”,沼气池使用率和使用寿命偏低、综合利用技术集成推广不到位,效益产出不高等一系列问题。造成技术推广与管理服务严重脱节。正常一只沼气池使用寿命在15年以上。目前,我市有相当一部分沼气池寿命仅在7年左右,出现了一批“有池无气”形成的废池、“有池无人”没有使用形成的空池和因池体或配件损坏而形成的坏池。

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力进城务工人员日益增加,很多留守老人无力养殖,亦无法承担起沼气池维护工作。由于在家留守多以老人和妇女为主,科技文化素质较低,造成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推广难到位。1.5开展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管理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研究是沼气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该项目针对当前农村户用沼气技术集成推广与管理服务脱节的问题,以沼气池规模化建设为基础,通过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管理服务网点组建、服务运行机制研究,重点解决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起“建—管--用”一体化沼气物业服务推广体系,探索农村沼气后续服务运行模式,形成农村沼气建设管理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的运行机制,为农村沼气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和服务保障。2.研究及示范内容

项目以“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为基础,通过对农村沼气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组建沼气服务网点、构建农村沼气服务长效机制。主要研究农村沼气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管理服务和技术集成推广工作,为农户提供建池、购料、加料、出料、维护维修、综合利用技术指导等方面服务,形成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管理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应用体系。2.1农村户用沼气技术创新和应用“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技术创新和集成示范2.1.1“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沼气池。建设容积为8立方米左右,重点推广“常规水压型”、“曲流布料型”等池型沼气池。改圈。圈舍要与沼气池相连,水泥地面,并向进料口保持一定倾斜面,便于粪便冲扫入池,混凝土预制板圈顶。冬天采取保温措施。改厕。厕所与圈舍一体建设,与沼气池相连。厕所内要安装蹲便器。厕所与栏圈相邻,与沼气池、栏圈形成“三连通”,人粪尿直接入池。改厨。厨房内的沼气灶具、沼气调控净化器、输气管道等安装要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厨房内炉灶、厨柜、水池等布局要合理,室内灶台砖垒,台面贴瓷砖,地面要硬化。沼气池、猪圈、厕所三位一体图农村户用沼气池清洁明亮的厨房2.1.2农村户用沼气技术创新和集成示范秸秆发酵技术创新示范。打破常规人畜粪便作为发酵主原料的模式,同高校、科研企业进行技术合作,示范推广以秸秆为主原料的沼气发酵技术。“三沼”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沼气,用于农户做饭、照明;沼液、沼渣用于养殖、浸种、种植无公害蔬菜、粮、果。沼气池手动出料器具研制。结合近年来探索实践,研制出简易、适用、有效的出料器,解决日常沼气池小出料问题。2.2农村户用沼气池服务体系建设

以新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村为依托,建立村级沼气服务网点。每个网点具备200-500个沼气农户服务的能力,网点硬件建设应达到“六个一”,即一处服务场所、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服务上做到“五有”,即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配件、有原料。

沼气出料机2.3农村沼气服务长效机制构建

采取政府“搭台”、协会(企业/个体户)“唱戏”,整合现有人、财、物资源,重点试点开展三种形式的管理模式:协会领办、个人承包、合作社。

协会领办模式按照“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和“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成立农民沼气服务协会(沼气合作社)。协会应有完善的章程和制度,规定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协会吸纳农村沼气用户加入。沼气用户每月交纳一定的会费,享受规定的服务。个人承包模式

由农民个人承包沼气服务网点,鼓励其与连锁公司或农民沼气服务协会(沼气合作社)等协作,并与农村沼气用户签订合同,提供服务。股份合作模式由企业或个人成立股份合作制的沼气服务公司,建立连锁的乡村服务网点,按照有偿、自愿的原则提供服务。3.项目特色和创新农村沼气技术创新集成管理服务模式创新示范3.1农村沼气技术集成创新投料技术模式创新。针对沼气池正常以人畜粪便为主要发酵原料,而目前农村以规模养殖为主,一家一户养殖逐步减少,造成畜禽粪便缺乏,通过依托高校、科研企业技术支撑,研制秸秆发酵新菌种,研究示范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沼气发酵工艺,拓宽农村沼气发酵原料,拓展农村沼气建设适宜对象。简易出料器具研制。针对沼气“出料难”问题,结合实践,研制易操作、效果好的简易出料器具。3.2管理服务模式创新示范本项目率先在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中引入“物业化”管理的模式,借鉴城市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模式,沼气池服务者(服务站、服务中心、协会等)运用先进的专业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手段,按合同或协议对沼气池实施多功能、全方位的管理和周到的服务,使沼气池高效运转,通过对沼气综合利用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提高沼气池的使用率和经济效益。重点示范协会领办、个人承包、合作社三种服务模式。3.项目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3.1经济效益

每只沼气池,可年产沼气450m3,基本满足4-5口之家全年生活用能,年提供沼液400担(约20000kg),沼渣2.5m3(约5000公斤)。利用这个池子,农户每年可节省燃料和电费400元,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25%左右,节支300元,利用沼液养殖,节约饲料15%,养殖增效150-200元,施用沼肥农作物增产15%以上(3-6亩),增效在300元左右。通过项目实施,一个沼气池给农户带来的直接节支增收达1200元左右。

项目实施后,12个沼气项目村每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300万元,

该项目示范推广后,我市2009年底沼气池预计12万处规模计,将产生经济效益达1.44亿元。

该项目向全省辐射后,全省目前有沼气池42万处,形成的效益将达5.04亿元。

3.2生态效益

通过建设沼气池,能有效控制人畜粪便的污染,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减少疾病流行,实现庭院美化、亮化、净化。据测算,每个沼气池年节约薪柴1204kg,约相当于保护0.22hm2林地;一个沼气池年节约煤炭847kg,折605kg标煤,按每千克标煤减排二氧化碳2.664kg计,则每个沼气池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612kg。按每千克标煤减排二氧化硫0.0224kg计算,则每个沼气池年可减排二氧化硫13.6kg。同时,由于沼肥使用,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3.3社会效益

通过使用沼气,农民和城市市民用液化气一样,用上了电子沼气灶,千百年来沿袭的烟熏火燎的炊事方式实现变革,农民生活质量将得到提高。同时,由于猪-沼-菜(果、粮)等生态模式的推广,农村庭院经济实现高效化,旧的生产方式被打破,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通过技术培训、学习和实践,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增强持续发展意识,改变农民精神面貌,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秸秆沼气技术推广,解决了部分秸秆出路,为政府排忧解难。4.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技术路线项目可行性分析4.1项目技术路线

针对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与管理、技术应用与推广服务脱节这一客观实际,研究示范秸秆沼气技术,引入“物业化”管理模式,重点解决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沼气建-管-用一体化推广体系。技术路线包括户用沼气池技术应用、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沼气服务长效机制构建。4.1.1农村户用沼气池技术应用

以农户为基本单元,以沼气池建设为核心和纽带,利用废弃秸秆、人畜粪便、生活污水,通过厌氧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形成改圈、改厕、改厨一体化。产出的沼气是高热值生活燃料,用于农户做饭、照明;沼液、沼渣用于养鱼、浸种、种植无公害蔬菜、粮、果,因地制宜,推广猪-沼-菜(果、粮)生态模式,形成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良性循环,达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人居环境舒适化。4.1.2农村户用沼气池服务体系建设

为农户提供以下服务:

①沼气池投料服务。针对部分农户由于主要劳力外出务工,养殖难的现状,因户制宜提供秸秆填料、代购料等服务,使不管是养殖户还是非养殖户,都可根据自身的环境条件和原料来源情况,找到与之相适应的沼气模式。②沼气池及其配套设备维护维修,及时对沼气池易损部位、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使沼气池保持正常运行。

③提供出料服务,解决沼气池出料难问题。

④综合利用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合作,通过技术攻关、试点示范、集中培训等方式,向农户推广简单易行、高效实用的“三沼”、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以显著的经济效益来带动农民建沼气、用沼气的热情。

4.1.3农村沼气服务长效机制构建

就服务的持续性问题,通过协会领办、个人承包、股份合作等管理模式试点示范,总结出易于操作的建管服务模式,构建能长期运行的服务机制,形成农村沼气建设与管理的有机集成示范模式。4.2项目实施可行性分析

有坚实的实施基础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完备的技术体系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有保障的经费配套4.2.1有坚实的实施基础

淮安市是全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市,农村沼气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一定影响,自2004以来,已实施了多个部、省农村清洁能源项目,目前已建设沼气池达9万处,农村沼气建设已实现规模化推广。

4.2.2有健全的组织机构

承担单位淮安市能源环保工程技术部,是淮安市农业局下属企业,专业从事农村沼气、沼气工程等可再生能源工程建设和项目实施。第二承担单位淮安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处,作为全市农村能源建设管理牵头部门,农村沼气推广工作在全国领先。项目涉及的6个县(区)均有健全的农村能源推广机构,对农村沼气建设具有丰富的经验。4.2.3有完备的技术体系

“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池是成熟技术,国家有标准图纸,实行行业准入,持证上岗。秸秆沼气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我市各县(区)都有资质施工队,具有多年建设沼气池实践。

2007年,我们在涟水县义兴镇王嘴村、楚州区张兴村等地进行了沼气物业服务试点示范,并进行了试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老百姓的欢迎,积累了一些经验,具备开展该项项目研究的基础条件。4.3.4有雄厚的技术力量

承担单位现有长期从事农村能源研究与推广的技术人员12名,其中推广研究员1名,高级农艺师2名,农艺师1名,工程师3名,承担了多处沼气工程和市区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建设任务,信誉良好。项目主持人承担过多项省级以上科技项目并多次获奖。市区及涟水县、淮阴区等6县(区)共有管理、技术人员64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0人,大专以上学历19人,共有获得农业部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的沼气工450名。

技术协作单位:

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是省级重点实验室,目前有教授8人、副教授4人,有雄厚技术研发力量,拥有1000万元仪器设备,可以承担各类生态生物技术方向的研究和监测。

江苏省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市经济管理研究重点高校,目前有正、副教授68人有较强的研究和实践能力。4.3.5有保障的配套经费

省财政对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一池三改”补助资金是1500元/处,我市2008年争取到部省级沼气项目建设资金达2000万元,计划实施13250处。淮安市政府对农村沼气推广工作高度重视,把沼气建设作为新农村一项重要工程,2008年市财政列支100万元,用于秸秆沼气示范推广。我市是全省沼气建设的发源地,县、乡和农民建池积极性很高。农户一般自愿配套800元/处。淮安市能源环保工程技术部固定资产600万元,2007年实现利税达104.2万元。对于该项目建设和运行所需的配套资金是有保障的,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5.项目计划进度工程建设进度项目实施进度5.1工程建设进度本项目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户用沼气池2400处,13处物业沼气服务网点。工程建设进度安排如下:

2008年8月-12月底,建成户用沼气池1200处。

2009年1月-3月份,再建1200处沼气池,完成沼气池建设任务。

2009年4月-6月份,按照“六个一”和“五有”条件,完成12处沼气物业服务网点组建。

2009年7月份,完成项目工程建设,2400处沼气池和12处沼气服务网点全部投入运行。5.2项目实施进度用二年的时间完成该项目的实施。2008年6月至2008年8月1、考察学习、收集资料,拟订项目技术方案;2、对6县(区)进行调研,选定项目村;3、与北京合百意生态能源科技开发公司等进行技术合作,启动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沼气发酵工艺研究。阶段性目标:一是完成项目实施方案制订;二是完成项目村的选定2008年9月至2008年12月

1、按标准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2、对参与项目实施的相关市、县(区)技术人员进行项目实施前管理和技术培训;3、继续开展研发工作。阶段性目标:到2008年底建成户用沼气池1200处,培训50人以上,研究并示范推广秸秆沼气发酵技术。2009年1月至2009年3月

1、继续按标准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2、对项目村负责人、服务人员、村民代表等分批进行业务培训,宣传动员。阶段性目标:再建成沼气池1200处,完成培训6期300人以上。2009年4月至2009年6月

1、聘选物管人员,落实服务网点。2、采购服务网点相关设备,建设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和办公条件,落实服务人员,签订服务协议。阶段性目标:完成12处沼气物业服务网点组建,基本具有“六个一”和“五有”条件。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

1、所有沼气池全面投入使用;2、因地制宜,运行实施相关服务管理模式,并不断总结、完善;3、大力开展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和模式的宣传、推广;4、技术合作单位通力协作,整合技术示范、成本核算、环境监测等因素,对项目运行情况实施全过程监控;5、继续开展技术培训。阶段性目标:2400处沼气池全面投入使用,12处沼气物业服务网点全面提供服务,沼气池综合效益全面显现。2010年1月至2010年3月

1、项目合作单位、参与单位对各自承担的项目实施内容进行技术总结和工作总结。2、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实施数据、效益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形成成果并提交,申请验收。阶段性目标:项目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完成项目总结。6.项目考核指标工程指标技术指标惠民指标6.1工程指标在淮安市楚州区、淮阴区、金湖县、涟水县、盱眙县、洪泽县6县(区),每县(区)选择2个项目村,每村建设200处规范的农村户用沼气池,共建设2400处,组建12处高标准的沼气服务网点,试点推广2-3种服务网点管理模式,形成12个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管理技术集成示范村,直接带动农户2400户,辐射农户10万户。

6.2技术指标

在技术模式上,打破常规人畜粪便作为发酵主原料的模式,与北京合百意生态能源科技开发公司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示范以秸秆为主原料的沼气发酵工艺,解决目前沼气池推广出现的原料短缺问题,同时解决部分秸秆出路。

在沼气利用上,使沼气池平均使用年限从目前的7年左右提高到15年以上,沼气池利用率98%以上,全方位实施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应用,形成高效的“养殖—沼气—种植”(猪—沼—菜、粮、果)生物链模式,切实发挥出每处沼气池的综合效益。6.3惠民指标提供能源,提高生活质量农业增效,促进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经济效益提高改善卫生,提高健康水平提高素质,促进社会进步6.3.1提供能源,提高生活质量

一口8m3的沼气池,户均4口人,常年3头以上存栏猪,或利用废弃秸秆,再加上农户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投入池中发酵,每年产生沼气500-550m3,可满足农户每日正常需用燃料(做饭和照明)。通过使用沼气,农民和城市市民用液化气一样,用上了电子沼气灶,千百年来沿袭的烟熏火燎的炊事方式实现变革,农民生活质量将得到提高。6.3.2农业增效,促进结构调整

沼气池中发酵残余物(沼渣沼液)是优质有机肥(沼肥),是养分丰富且全面、腐殖酸含量较高、肥效缓速兼备的优质有机肥,对替代化肥、农药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项目实施,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25%以上,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增加产量15%以上,改善农作物品质,提高其经济价值,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业结构优化调整。6.3.3农民增收,经济效益提高

利用沼气池,农户每年至少直接节支增收1200元左右,项目实施后,12个沼气项目村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达300万元,和当前沼气池利用平均效益相比,每只沼气池节支增收额较以往平均增加300-400元。仅以我市2009年底沼气池预计12万处规模计,将产生经济效益达1.44亿元。该项目向全省辐射后,全省目前有沼气池42万处,形成的效益将达5.04亿元。6.3.4改善卫生,提高健康水平

通过项目实施,农村粪便、废弃秸秆、生活污水均得到有效处理,杜绝了破坏环境的污染源和疫病流行的传染源,解决了“做饭烟熏火燎,粪坑臭气冲天,污水到处横流,蚊蝇恼人乱飞”的问题,把环境卫生问题解决在家居、庭院之内,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6.3.5提高素质,促进社会进步

项目实施猪-沼-菜(果、粮)、秸秆沼气等生态模式的技术推广,沼气物业管理服务组建,沼气技术和沼气综合效益都得到提升,农村庭院经济实现高效化,旧的生产方式被打破,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通过技术培训、学习和实践,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增强持续发展意识,改变农民精神面貌,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

项目实施在新农村惠民方面成效一览表“三生”协调领域地位作用机理生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要措施之一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作为重要纽带,沟通种养业之间养分循环,拉动养殖业发展,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措施之一农业生产无害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沼渣、沼液作为优质无公害有机肥还田,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确保安全生活农村生活能源利用主要措施之一开发优质、清洁能源,改变农民传统生活方式人畜粪便、废话秸秆通过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优质、清洁能源,替代煤炭、薪柴和秸秆等常规能源农村公共环境卫生重要措施之一消灭疫病传染源、切断传播渠道通过沼气建设带动改圈、改厕、改厨,杀灭人畜粪便中的病菌和虫卵,把环境卫生问题解决在家居、庭院之内生态生态环境建设必要的配套项目和技术措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农村面源污染,保护环境,保护资源通过沼气技术应用,对畜禽粪便、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促进资源化利用,保护生态环境7、项目主要研究人员课题负责人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业务专业为本项目工作时间(%)所在单位项目分工王一线男48推广研究员/处长环能60淮安市能源环保工程技术部项目主持主要研究人员张进成男47研究员/局长植保15淮安市农业局项目领导殷志明男34农艺师/副站长环能55淮安市环能处项目实施徐建明男45教授/副主任生物15淮阴师范学院技术指导朱莉云女45副教授/主任经管15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技术指导费新东男32助农/副科长环能25省农林厅环能处技术指导蒋晓平男42农艺师/主任环能25涟水县环能办区域项目实施孙仕楼男43高级农艺师/主任环能25淮阴区农能办区域项目实施尹成胜男41农艺师/站长环能25洪泽县农能办区域项目实施李梅娟女42高级农艺师/书记环能25金湖县农业局区域项目实施梁安平男44农艺师/主任环能25盱眙县农能办区域项目实施董秋萍女40高级农艺师/主任环能25楚州区农能办区域项目实施闵红星男43农艺师环能20清浦区农业局区域项目实施8.项目预算经费来源情况经费使用预算经费分配方案8.1项目经费来源

总投入1000万元,前期投入40万元项目基础准备,项目新增投入960万元,其中省科技厅项目资金100万元,市财政扶持60万元,自筹800万元(其中农户自筹440万元,争取省清洁能源工程项目资金360万元)。

2008-2009年度项目投资表单位:万元年度实施内容资金计划资金来源省科技厅市级配套自筹2008年2400处“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建设8008002009年组建服务网点、培训、总结、验收16010060合计960100608008.2经费使用预算

户用沼气池建设主要利用省农林厅农村清洁能源补助资金和农户自筹来完成,服务网点组建、新技术研发示范、运行机制研究主要利用省科技厅资金和市配套资金来实施。

经费开支预算表

单位:万元科目经费额经费用途户用沼气池建设费800建设沼气池、改圈、改厨、改厕物管设备购置费96出料机、粉碎机等服务网点设备及相关办公设备研发及与高校合作试验经费14相关技术研究、成本核算等科研合作。考察调研3赴江西吉安、北京合百意公司考察资料、印刷费5培训资料、宣传资料、验收材料等示范推广经费32市、县技术指导、人员培训、交通、误餐补贴等差旅费5项目技术人员出差、下乡等鉴定、验收费2鉴定、验收费其他费用3不可预见费用合计9608.3经费分配方案户用沼气池建设工程费800万元物业管理设备购置费96万元研发及与高校合作试验经费14万元项目示范推广经费32万元鉴定、验收、资料及其它费用18万元8.3.1户用沼气池工程投资概算表(800万元)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单价(元)数量总价(元)一沼气池(每户)19001土建工程1580(1)红砖块0.3900270(2)水泥(425号)吨3001.0300(3)黄沙吨504200(4)石子吨503150(5)直径200水泥管米40140(6)技工工资工日607420(7)钢筋Kg51050(8)挖槽工资工日602.51502设备安装320(1)沼气全钢脉冲双眼灶台1401140(2)沼气调控净化器台60160(3)PE管材、管件套80180(4)安装费户40140二改厨2701灶台砌筑㎡401.5602瓷砖㎡303903砖头块0.3200604人工费(技工工资)工日60160三改圈6651水泥地面及其它㎡4083202外涂㎡5452253人工费(技工工资)工日602120四改厕4651黄沙吨500.5252水泥吨3000.41203石子吨500.5254沼液回流冲厕装置套10011005瓷砖块302.5756人工费(技工工资)工日602120五其他3535六“一池三改”投资小计户3335133352400户“一池三改”投资户333524008004000

8.3.2服务网点投资概算表(96万元)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单价(万元)数量总价(万元)一进出料设备3.51出料机辆3132铡草机台0.510.5二原料发酵贮存池处111三维修工具套0.50.50.5四检测设备套0.510.5五农用运输车辆0.810.8六交通工具(电瓶车)辆0.210.2七办公设备1.5八电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