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复习课课件_第1页
第四单元复习课课件_第2页
第四单元复习课课件_第3页
第四单元复习课课件_第4页
第四单元复习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封制、宗法制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区域,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礼乐制有效地维系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的正常运转。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结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政治等级制度体系。

春秋,取自于鲁国编年史《春秋》。它记载了前8世纪到前5世纪的历史。战国一词原指当时不断战争中的诸国,西汉《战国策》一书编订后,“战国”成为前5世纪到前3世纪的时代专用名词。

春秋晚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一些人成为新兴的地主.到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为确立统治地位,打着“富国强兵”的旗号,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如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国(秦孝公)商鞅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农耕;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等与其他各国的改革相比,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仁核心是爱人。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仁政说,即统治者要关心和爱护老百姓。达到“仁”境界的方法是“克已复礼”。意即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规范。孔子的这种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教育贡献:广开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教学,培养习惯。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前230——221年,统一中国,定都咸阳。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称皇帝、设三公、郡县制)交通:修驰道、统车轨文化:统一文字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思想:焚书坑儒军事: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越族(凿灵渠)秦朝是中国第一个疆域辽阔、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新的大一统措施

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察举贤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开疆拓土:北——卫、霍反击匈奴;西——张骞出使西域,设西域都护府;南——灭南越,设九郡;西南——封“滇王”,设益州郡意义: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

汉代,人们把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天新疆以及更远的地区称为西域。张骞曾两次(前138年,前119年)出使西域。从此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交往日趋频繁。赤壁之战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公元208年220年221年222年曹丕刘备孙权洛阳成都建业(南京)政权名称建国年代创建者都城(今名)魏蜀吴(pī)三国鼎立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族五世纪用汉语,穿汉服,姓汉姓,联汉姻,采汉制,贯汉律,习汉礼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隋、唐的建立581年,扬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局面,实现统一。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魏征对君民关系有深刻的认识——“水……舟”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力役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被称为“天可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学家誉为“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隋朝创立,唐太宗沿袭和完善中书省负责替皇帝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对诏令的内容进行审核,尚书省下辖六部,负责政令的执行。它们之间各有分工,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牵制,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隋朝创立,唐朝进一步完善,唐太宗非常重视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这种制度影响到了新罗和日本。外国留学生也参加科举考试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周朝)。她统治时期,史称“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奠定了基础。

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大开科举之门——大量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轻徭薄赋——促进社会生产发展。

开元盛世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这种局面的出现与什么关系密切?

这首诗反映了开元盛世的社会风貌,当时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一方面唐玄宗政策的正确性,另一方面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部门方面主要成就农业1、粮食生产

2、工具的改进粮食产量增加制造曲辕犁、创制筒车手工业1、丝织业2、制瓷业技巧高超,轻盈而精薄

越州青瓷、邢州白瓷、唐三彩商业城市以长安为代表商业繁华,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社会生活衣、食、住、行、娱乐等中西互通、胡汉交融,社会风气开放自由盛唐气象一览表

西方

东方毛皮、香料、药材、珠宝……丝绸、陶瓷、铁器、漆器……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古代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丝路”作用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魔术、马球、音乐、舞蹈、宗教……冶铁技术、蚕桑技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隋炀帝历时六年耗费百万民工贯穿南北三点:涿郡、洛阳、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江南河、邗沟五河:海河、黄河、淮水、长江、浙江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政权,都城上京1038年,元昊建立政权,都城兴庆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都城东京北宋、辽、西夏的建立

辽是中国北方(内蒙古、辽宁)的少数民族契丹族建立的政权,统治中国北半部达两个多世纪。辽与北宋的关系

1004年,辽大举南侵,宋朝大臣多主张迁都。但宰相寇准则力主抵抗。在寇准力谏之下,宋真宗驾幸澶州(在今河南濮阳南),使宋军士气大振。辽恐腹背受敌,乃密奉书请和。宋真宗与辽签订了和约,北宋每年送给辽银和绢。因该盟约在澶州签订,故史称为“澶渊之盟”,从此,辽宋间出现了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的局面。

你怎样评价“澶渊之盟”?4、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西夏是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党项族建立的。与宋时战时和。西夏毕竟是一小国,国力较弱,虽多次战胜宋,但亦元气大伤,因此不得不重新与宋言和。1044年,北宋与西夏议和,元昊取消帝号,上表称“男昊上书父大宋皇帝”,仁宗封其为夏国王,每年赐其银、绢、茶二十五万五千(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三万斤)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宋与夏保持着友好相处的局面

1115年,阿骨打称帝,都城会宁金的建立及与北宋的关系BACK元朝的建立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蒙古汗位。

1271年他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他就是元世祖。元朝统一全国(1276年)蒙古(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定都大都元火药发展历程古代炼丹家发现---宋元时广泛运于战争深远影响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巨大转折点活字印刷术印章——雕版印刷术——北宋平民毕升活字印刷术提高印刷效率,传播知识、促进世界文明发展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针南宋罗盘针棉纺技术元代劳动妇女黄道婆棉布被民众普遍使用促进了中国和欧洲航海业的发展,

古代科技的典范科技和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民众是历史的主人,是传承文明的主体项目

泉州——社会开放、中外文化交流繁盛的缩影

1974年,泉州湾后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