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梅花》_第1页
幼儿园中班教案《梅花》_第2页
幼儿园中班教案《梅花》_第3页
幼儿园中班教案《梅花》_第4页
幼儿园中班教案《梅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中班教案《梅花》幼儿园中班教案《梅花》「篇一」《梅花》的教案设计范文六年制语文第九册新选古诗《梅花》为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所作。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怒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孤傲高洁、倔强坚贞的性格。诗里洋溢着作者情思并暗寓象征寄托,故意境幽远,为咏梅之佳作。诗句简析第一句,“墙角数枝梅”。“墙角”点明梅花开放的位置——幽僻。“数枝”几枝,言极少,说明形影孤单。如此形单影孤,不禁使人生出怜爱之情。第二句,“凌寒独自开”。咏梅之作不少,仅就梅花而咏梅,则无论是形象和意境并无高远之处。而“凌寒”一句则寄寓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凌寒”,冒着严寒,实为全诗点睛之笔。梅花在严寒中开放,本自然规律,而一“凌”字则付与其强烈的感情色彩——傲立严寒,坚强不屈,不由使人顿生敬畏之情。不仅如此,诗人还以“独自”来修饰“开”,让人觉得梅花气压群芳,孤傲无比,这般“傲姿”不能不使人肃然起敬。第三句,“遥知不是雪”。虽言不是雪,而偏偏联想到雪,以雪作比,意梅花色洁如雪,这般清丽高洁,实非白雪可比。第四句,“为有暗香来”。“暗香”,幽香。幽幽清香从远处袭来。联系第三句可知,作者三、四句运用了倒置的手法,既强调了梅花“色洁如雪”的特点,也突出了它“幽香袭人”。纵观全诗,词句虽清丽平淡但意蕴含蓄,寄寓深远。结合诗人当时的情况(推行变法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挠而失败)及个性,不难体会到作者赞美梅花凌寒独放、洁白清香,实际上是在表明自己坚贞不屈,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梅花》这首诗诗意明白晓畅,参考注释学生基本上能说出诗意,故教师可把指导重点放在启发学生体会作者的心境上。一、教学要求:1.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2.体会作者借对梅花凌寒独放品格的赞美来表白自己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3.背诵并默写古诗。二、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要求1;教学难点:要求2。三、主要教学步骤:1.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①读题,简介作者后,检查学生对“凌”字字形掌握的情况。②先指几名朗读能力稍差的学生读并稍加指导,之后学生自读诗句,边读边想作者写了梅花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2.细读诗句,理解诗意。第一、二句。①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②指几名语言表达能力稍差的学生说说,再帮其订正,直到他表述清楚、准确为止。③启发学生从“墙角”、“数枝”中体会出梅花“形孤”的特点;从“凌寒”、“独自”中体会出梅花“姿傲”的特点。④朗读体会。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再读,深入体会。第三、四句。①参照注释试着说说诗意,再集体讨论订正。在理解这两句诗意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出梅花洁白如雪的特点,虽然不是雪,却像雪一样洁白。②轻声自由读诗句,体会梅花“色洁”、“幽香”的特点。③感情启发,朗读体会。3.再读诗句,体会作者的心境。①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②说说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并分析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③启发想象,体会意境。请学生认真地想象并体会:诗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种画面使人产生怎样的感受?思考好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④再读诗句,边读边思考,从“凌寒”等词语中体会,作者表面上赞美梅花凌寒独放,实际上是在表白什么心境?(可适当地作背景介绍)需要注意的是,对诗人心境的体会是个难点,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深究。⑤朗读诗句,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感情。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板书: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形孤)凌寒独自开。(姿傲)遥知不是雪,(色洁)为有暗香来。(香幽)表达了“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幼儿园中班教案《梅花》「篇二」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二、解题:1、齐读课题。2、质疑:通过初读课文以及对课题的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内容?3、教师小结归类: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梅花具有什么品性?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三、分小组学习,讨论交流。1、教师提出自学要求: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分小组自学,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汇报。2、学生自学。3、小组汇报。四、学生汇报自学内容。1、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关的词语。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幽芳,指香味清淡而芬芳。冷艳和幽芳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漂泊他乡:指职业、生活不稳定,在远方东奔西走。葬身异国:指尸体埋葬在外国,也就是死在外国。文坛:文艺界。颇:很。颇负盛名就是名气很大。古玩:古董,即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是很值钱的东西。玷污:弄脏。杭绸:杭州一带出产的丝绸,是很珍贵的。骨气:刚强不屈的气概。折节:屈服。秉性:性格。隆冬:冬天最冷的一段时期。无所谓:说不上。眷恋:深切地留恋。2、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却是通过写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祖父的爱国心的,如,对一幅墨梅图的珍爱,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要开船时把绣着梅花的手绢给了外孙女。3、课文中的梅花魂指的是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课时一、复习:(2分)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默读批注法初读了22课,谁还记得文章写了哪五件事?(吟诗落泪、弄脏梅图、提起回国、赠送梅图、赠送手绢五件事。)2上节课,同学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篇写事为主的文章以《梅花魂》为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深入的学习课文。二、新授:1师:同学们,你们看,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屡屡幽芳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来。(课件:梅花图)望着那朵朵梅花,我不禁想起了与外祖父之间的往事。(1分)(学生听,进入情境。)2请大家默读文章所写的五件事,边读边用直线划出描写外公表现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我”的表现的句子,划完后读一读,体会句子的意思。(4分)(学生用心去读书,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3两人一组汇报句子,一人读外公的表现,另一人读“我”的表现。(初步感知)(2分)(1)外公落泪我拍手笑(2)外公发脾气我不理解(3)外公哭起来我不明白(4)外公送我梅图我不知为什么(5)外公送我手绢我不解(板书五件事)4从“我”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什么?(1分)(总结出婴儿不理解外公的所作所为。)5当时幼小的莺儿不理解外公的感情,你明白吗?你是从哪读懂的?请你从刚才划的外公表现的句子中找到最能表达外公感情的的句子,大声的朗读。(3分)6请你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读的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同学听,小组同学来评议。(3分)7全班交流,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同学们要认真听,对同学的朗读加以评议,如果你觉得自己比他读得还好,那你就站起来读。第一件事:(2分)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1)指名读(2)同学加以评议:重点体会外公在吟诵诗句时的意境,体会老人思念故乡之情。(3)你们想试一试吗?每个人试着读读。(4)全班齐读,共同体会老人的思乡之情。第二件事: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2分)(1)指名读(2)同学评议:声不在高,批评的分量重,十分严厉。(3)带着这样的感情试着读出来。(4)指名读。(5)简单评议。第三件事:(10分)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一)(1)学生读到时出示投影(2)是啊!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歌颂了梅花精神,你知道哪些呢?(学生诵读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梅花的诗文。)(3)你见过梅花吗?想再看一看吗?一会儿我们一起来欣赏梅花,边看边结合着同学们找的的句子、资料和生活中的经验想一想梅花与其他的花到底有什么不同。(学生说,评议,抓住愈是寒冷句,教师边总结边变“愈”字的颜色。)(4)每个同学试着读出这种感情。(5)指名读。(二)(1)外公由梅花联想到什么?(2)自由读外公说的话,想想还有哪些有气节中国人?(学生反馈,说自己知道的有气节的人。)(3)在读,读出中国人的气节。(三)(1)我们再看13自然段,这是在我即将离开外公时他对我说的一段话,想一想此时的外公应用怎样的语气对我说这段话?(学生讨论:语重心长,教育,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期望之情等。)(2)每个人试着用这种语气来读。(3)指名读,大家评议。(4)师生对读,体会外公的感情。8外公就是这样一位时时刻刻都牵挂祖国的老华侨,他在临终前还不忘嘱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带回到祖国去,我们完成了老人的遗愿,把他安葬在梅花树下。又是一年的冬天来临了,面对着梅树下的老人,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也可以结合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祖国的巨大变化来谈。2分)9老人为什么把自己珍爱的梅图送给我呢?齐读16自然段,思考。(2分)(把他的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带回到祖国)多少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了外公的心。10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内容。(1分)这节课我们有深入的学习了《梅花魂》,知道了这篇文章由我看到了梅花想到了外祖父,回忆起他生前的五件事,进一步体会到了老人的思乡之情和眷恋祖国的感情,也从中感受到了老人盼望回归的心。11学忘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2分)(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来谈。)12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请大家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体会爱国华侨们的心声。(2分)板书:22梅花魂落泪外公赠手绢训斥思乡之情赠图痛哭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梅花魂》教学设计十二,梅花魂,希望对你有帮助!幼儿园中班教案《梅花》「篇三」教学目标:1.学会“寒”、“挨”等5个生字,选择其中的两个指导书写。2.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讲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体会梅花山上梅花的特点。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昨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叫《梅花》的古诗,咱们一起来背一背。2.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那不畏严寒的梅花(板书:梅花),在南京有一座种满了梅花的山(板书:山),这就是梅花山。每年,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梅花就开放了(板书:春到),那景色非常迷人,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3.今天我就去梅花山看一看,一起学习第4课,谁愿意来读一读课题?(学生读课题,教师相机指导)【课外拓展和课内阅读有机结合,根据文本的特点,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揭题,有水到渠成的自然之感。】二、整体感知:1.小朋友们,想不想到梅花山走一走,看一看呢?(师配乐朗读课文)2.这么美的课文,小朋友想不想读?那就赶紧坐端正轻轻地打开语文书,翻到27页,自己借助拼音轻声地读一读课文,尤其注意课前预习时圈出的生字、新词的读音和一些长句子的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2)读完课文,谁来说一说,(指图)你觉得春天的梅花山怎么样?教师引导:(指图)是呀,看梅花多美啊,所以去看梅花的人(很多),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关注“看梅花的人”,使他们对课文的初步印象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了解。这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三、讲读第一自然段过渡:让我们一起去梅花山欣赏那美丽的梅花吧!(板书:梅花)1.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数一数这一段总共有几句话,把你最喜欢的一句多读几遍,过会儿老师请你读给大家听。(1)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2)指名反馈:第一自然段总共有几句话?2.(出示:§1第一句话“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谁喜欢第一句,老师请你来读一读。(指名读)(1)读了第一句话,你知道梅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早春)(2)对呀!春天刚到,梅花就开放了,像现在这个时候,就是“早春”。(课件“早春”变红色)(3)采访一学生:这位小朋友,春天都已经到了,你为什么还穿着棉衣呀?(4)是啊!春天虽然已经到了,可我们还是觉得有些冷,这股寒流还没有完全走掉呢,这就是“寒气还没有退尽”。(课件“寒气还没有退尽”变红色)(5)(出示:词卡“寒气”)①谁能来读读这个词?(指名读、齐读)②(课件:“寒”会意字图片)老师这儿有一幅图,请小朋友们来看一看,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这座茅草屋就是“”,下面的冰块就是“”,图里藏了了个“寒”字呢!中国的汉字多有趣啊!③小朋友,老师用红色写出来的这部分特别难写,谁能来写一写?④怎样才能写好这个“寒”字呢?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个“寒”。——师范写指导⑤现在大家打开习字册描一个“寒”,写一个“寒”。⑥“寒”就是冷的意思,小朋友想一想,你还能给“寒”找哪些词语朋友?【“寒”字的教学从汉字的构字规律入手,在方法上讲究直观生动,在过程上强调扎实丰满,具有原创的研究价值,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6)梅花是在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的时候开放的。谁能来读好这句话?满山的梅花都开了,到处都是——梅花可真多啊!(板书:多)3.(出示:§1第二句话“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引读:“那盛开的梅花”(1)(出示:梅花“挨”图片)小朋友,看,这枝头的梅花多美啊!它们开得怎么样?①(拿词卡“挨着”)是呀!这梅花开得可真多呀!一朵“挨着”一朵,(师走到一生旁)看,老师和你靠得多近呀!我“挨着”你,也就是你②(课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变红色)你能和你的同桌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吗?还可以加上你们的动作呢!(指名同桌表演读;全班表演读:这枝头的梅花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紧紧挨在一起,大家非常开心!咱们一起来读一读。)(2)理解“片片彩云”:枝头的梅花一朵挨着一朵,可多了。这是一棵树上的梅花,那许许多多棵梅花树在一起,又会是怎样一幅情境呢?①(出示:“片片彩云”组图)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②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③(指图)小朋友,你们看,这里一片全是红的,像“红云”,那里一片都是白色的,就像“白云”,有的时候是红云和白云交织在一起,多美啊!就像“蓝天下的”④(出示:词卡“片片彩云”)(指名读、指导书写、齐读)⑤此时此刻,你来到梅花山上,你会对这些“像片片彩云”的梅花说些什么呢?(板书:美)(3)指导朗读句二:你能来读好这句话吗?4.(出示:§1第三句话“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当我们走近这些梅花,又会有什么发现呢?(1)指名读:谁来读读这句话?(2)这么晶莹透亮的梅花,小朋友们想不想看一看?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①(课件:梅花特写组图)你瞧!多美的梅花啊!美在颜色,美在形状,每一朵都是那么迷人。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透明的一般,这就是“晶莹透亮”。②谁能来美美地读读这个词?(3)走近看,多美的梅花啊!凑上去用鼻子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是呀,这是淡淡的清香!(板书:香)指导朗读。5.小结。(1)出示三句话,指导学生朗读,并配乐。(2)读了这一段,你能把这个句子说完整吗?(出示:“春天到了,梅花山上的梅花。”)【第一自然段的讲读符合“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把识字教学与阅读理解统一于课文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感受梅花之美的同时,获得了语文的知识和能力。】四、巩固总结。1.梅花山上的梅花不仅多,而且又美又香,人们会怎样呢?(板书:人们——)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2.巩固生字词:这节课,我们去美丽的梅花山游玩了一番,还认识了许多的生字新词,你还记得吗?(开火车读词、齐读)3.指导书写“挨”:我们不仅要学会生字,还要来把它写漂亮呢!五、作业布置:1.写生字。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根据课标要求和课文内容,作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在第一学段第一课时的教学研究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教者虽然年轻,但是驾驭课堂的能力出众,令人称道。】(简评:张新东)附板书:4、春到梅花山多梅花美香人们幼儿园中班教案《梅花》「篇四」【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葬身异国、腮边、白杭稠、甚至、无所谓、输理、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抄写让你感动的词语句子段落。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几件事情来表明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感受情感的熏陶。4.继续进行默读的训练,并从中找到疑难问题,尝试自行解决或者合作解决。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情感,继续开展“浓农乡情”的活动。【教学难点】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教学策略】1、教法:目标教学法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了解文中涉及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及出处,查阅了解华侨在海外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教学内容】初步感知,了解内容,学习生字词【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流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播放《梅花三弄》,引出“梅花”与“魂”。(自由评说自己的感悟)2.板书课题,读课题。二、展示目标三、导学达标(一)检查预习,初读感悟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3.默读课文,不好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好批注了解课文内容。三、交流反馈,体会情感1.针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进行解答。(自行解答,留做思考,下个环节解答)2.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关于能够梳理课文大致内容的问题,老师提出:课文在给我们讲梅花的故事,讲了哪几个呢?能不用两三句话简要地写出来?谁先写完谁站起来读给大家欣赏。(学生静静地写,老师巡视)3.学生读话,多种形式评价。(学生评价,老师评价,指导怎样写得既简单又明了)四、达标测评1.接上一环节,依照学生理解,再次总结课文大意。2.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意思,也对部分字词进行了疏通。但是对课文的进一步学习还得接受一翻挑战。挑战成功,就可以顺利进入下一环节。吐字归音关:正确读字词;书法比式关:正确书写字词;收藏展示关:摘抄感动句段五、总结幼儿园中班教案《梅花》「篇五」活动目标:1、欣赏梅花的美,了解梅花的不同颜色及外形特点。2、通过欣赏梅花图片,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对梅花的喜爱。3、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活动重、难点:通过欣赏梅花图片,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对梅花的喜爱。活动准备:教学课件、剪刀、卡纸、胶棒等工具。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梅花古诗课件《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2、大家学过这首古诗吗?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呢?3、指名学生回答,这首诗通过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瑕,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4、教师表扬回答问题的学生。5、出示课题:《梅花》二、讲授新课1、出示梅花课件,学生欣赏。2、教师提问:梅花是什么形状的?生:圆形,有五个瓣,花蕊是黄色的。师:你观察得真仔细!3、梅花是什么颜色的?生:红色、黄色、白色、粉色。师:老师很佩服你们的观察力。4、教师示范作画步骤学生认真观察老师作画步骤。三、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要求:1、先构思,再根据梅花的.特点进行制作。2、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教室卫生,在使用剪刀时不要伤到手。四、展示作品将自己的画摆放到讲课桌前,大家互相点评并说出理由。五、教师总结本节课同学们能认真听讲,积极动手,通过大家的作品来看,已经基本掌握了制作梅花的方法和步骤,希望大家在课后要认真学习,积极的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并用它来装点丰富我们的生活。幼儿园中班教案《梅花》「篇六」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表现梅花的基本特征。2、引导幼儿体验吹画的乐趣,培养幼儿吹画的兴趣。3、培养幼儿干净整洁的卫生习惯。4、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约资源的好习惯。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二、活动准备:黑色、红色颜料、PPT图片、棉签、抹布、吸管、梅花范图等三、活动过程:1、幼儿听音乐进入课室。2、引入课题:3、认识梅花,观察图中梅花的基本特征。4、教师示范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让幼儿观察吹画梅花所需要的工具)5、交代要求,请幼儿操作(家长参与其中),教师在旁指导。学生操作时,教师重点帮助把握吹树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强的学生多吹几棵树,能力弱的学生掌握吹的方法。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四、总体评价,结束活动。1、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并给予表扬。2、让每个幼儿把自己画的梅花贴在外墙上组成梅花林,供大家欣赏。教学反思:这次活动总体上来说是算成功的,孩子们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吹画的乐趣。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和小朋友也有很好的互动。其实社会在不断创新,我们幼儿园的老师也应该不断的创新。让小朋友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这次的吹画活动对中班的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同时我们在这个活动总也吸取了很多经验。这次活动有很大的创新,突破了我们以前所开展的活动。不足的地方就是好多细节上的东西没有考虑周全。如果让我从新上这节课,我会多准备几种颜料。应该多给小朋友们自己发挥的空间,也就不局限于画一种东西。也可以让小朋友自己画好之后,谈谈自己画的是什么。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几位领导在,他们一直认为这次活动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难度有点大,不过在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好,也有良好的氛围。我相信有了这次的经验后,以后开展类似的活动就会更有经验一些。幼儿园中班教案《梅花》「篇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教师拿出几枝盛开的腊梅,让学生进行观察,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观赏后的感受。2、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朝大诗人王安石写的赞美梅花的诗――《梅花》。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回忆学习的步骤,进行自学。(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2、学生进行自学。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梅墙数寒独遥暗(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墙:第五笔是“竖”遥:熟字“摇”去掉提手旁,换上走之底,就是“遥远”的“遥”。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5)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字意数:几凌:冒着,顶着。寒:严寒,(交待出这是冬季)。遥:远。为:因为。(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墙角数枝梅:墙角边有几枝梅花。凌寒独自开: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遥知不是雪:远远看过去知道那并不是雪,而是盛开的梅花。为有暗香来:因为有淡淡的清香随风飘过来。(7)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8)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4、指导朗读(1)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3)学生进行朗读,而后评议。(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三)练习巩固1、看拼音填空lín()寒yáo()远()巧()动2、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字组词每()()()()3、背诵古诗(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五)布置作业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附:板书设计:4梅花(王安石)难字:墙遥寒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诗人借赞颂梅花表达自己坚强的品格。2、指导学生欣赏诗句,给学生再现的空间,用画笔亲手画一枝梅花,感受梅花的美,从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知道诗人借赞颂梅花表达自己坚强的品格。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让学生写一写生字:教师读生字,三个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写完后,大家评议三个同学书写情况,同桌之间对照课本进行相互评议。2、背诵古诗:全体同学一起背诵,指名背诵。二、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1、诗人通过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幼儿园中班教案《梅花》「篇八」教学目标:1、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体验点画的快乐。2、培养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教学准备:梅花,范画,颜料,白纸。教学过程:1、小朋友最喜欢花了,因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美丽的梅花。(出示梅花图)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样子的?(红色的,五个花瓣,树枝是弯弯曲曲的,枝上还有没有完全开放的花骨朵。)2、老师想把这美丽的梅花保存下来,可我不想画,那可怎么办呢?老师啊,用手指点画了一幅梅花图。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点画图,幼儿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做的?)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儿:“是。”)那我们今天一起做一幅美丽的梅花图!3、看好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做一朵梅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吧!4、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5、成果展示。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要求幼儿用手指进行点画,幼儿在实际的操作中,大部分的幼儿都能使用点抬的方法进行点画;他们在色彩的搭配上,很随性,都是按他们自己的喜好来的。我班的幼儿很喜欢玩颜料,每次上颜料课,他们都很喜欢,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在换颜色时,有的幼儿没有擦手,把颜色弄混了。幼儿园中班教案《梅花》「篇九」活动设计背景幼儿非常喜欢美术活动,而“吹画梅花”的制作方法有趣又简单易操作,非常适合大班的幼儿进行学习。而且在情境的创设中,让幼儿在与“小花猫”互动时,提高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在制作过程中,能够与小伙伴一起积极合作,共同完成作品。活动目标1、在情境的创设下,引导幼儿学习“吹画梅花”的制作方法。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