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对口单招考试2022年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安徽省宣城市对口单招考试2022年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安徽省宣城市对口单招考试2022年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安徽省宣城市对口单招考试2022年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安徽省宣城市对口单招考试2022年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宣城市对口单招考试2022年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游西山后精神解脱,达到物我两忘境界的语句是()

A.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B.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C.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D.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警诫性语句是

A.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满招损,谦得益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3.闻一多属于()

A.七月派B.新月派C.湖畔派D.象征诗派

4.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诗人是()A.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骆宾王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夸张B.比喻、拟人C.借代、比喻D.借代、夸张

6.《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A.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志D.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

7.李商隐《无题》中推己而及对方的一联是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B.她因为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C.艺术家下乡巡回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D.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若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

9.下列作家中,生活在晚唐的是()

A.王昌龄B.白居易C.柳宗元D.李商隐

10.下列哪位作家有过国破家亡的经历()

A.苏轼B.辛弃疾C.李清照D.柳永

11.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一首()

A.五言律诗B.五言绝句C.七言律诗D.七言绝句

12.《陌上桑》所体现的主要民间风情是()

A.美女天生爱打扮B.采桑美女招人戏C.高贵夫婿人人夸D.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13.“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是出自A.A.富兰克林B.培根C.拉封丹D.伏尔泰

14.《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一诗贯穿全诗的线索是()

A.月夜B.笛声C.泪痕D.歌舞

15.下列句中“之”作“到”讲的是()A.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B.夫子欲之。

C.大军不知广所之。

D.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16.下列文章中属驳论文的是()

A.《论毅力》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答司马谏议书》

17.“赋”作为一种文体,形成于()A.A.战国时代B.秦代C.汉代D.三国时代

18.下列句子中“以”字作介词用,可解释为“凭借”的是

A.皆以力战为名B.斧斤以时人山林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19.“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中后句的意思是()

A.可怜眼前的我

B.爱眼前的我

C.可怜眼前的新人

D.爱眼前的新人

20.下列作品选自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的是()

A.《氓》B.《国殇》C.《陌上桑》D.《无题》

二、填空题(10题)21.在《灯下漫笔》一文中,鲁迅指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一治一乱”的历史是“__________”的交替循环。

22.___________与杨炯、卢照龄、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2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__________诗,从内容上看,又是一首__________诗。

24.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

25.《蜀相》是悼念__________的诗。

26._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27.两汉时代传授《诗经》的齐鲁燕为今文经学,毛诗为_________。

28.《红楼梦》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家族为背景,以_________、_________的爱情为主要线索。

2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嬉嬉钓叟莲娃。(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30.《诗小序》认为,《诗经》中的“_________”是一首以“颂美周文王妃太姒之德”为内容的诗歌。

三、判断题(5题)31.《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32.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33.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34.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35.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解释文中加下划线字的含义。涘:()辩:()美:()望洋:()

37.

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上片,然后回答24~26小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38.“周公吐哺”用典的意旨是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3题)39.这段描写属于哪一类描写?它在小说整体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0.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之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活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也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避也没处逃避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个契约,便是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过的便是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三岁小孩子。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选自《饮冰室全集》)

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什么?

41.作者举出自己幼年时逃学的事例想说明什么问题?(4分)

六、作文(1题)4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种子经历与黑暗的抗争,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蛹经历痛苦的蜕变,才能冲破束缚、破茧化蝶。生命的发展,就是不断从一个自己走向另一个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也许悄然无声,也许轰轰烈烈。

结合上面材料,以《走向另一个自己》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作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A

6.A《国殇》是一首追悼为国捐躯的将士的挽歌,也是一首咏唱将士们的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颂歌。古代称未成年而死或在外死去的人为“殇”。本诗用于祭奠为国捐躯的战士,因名“国殇”。因此选择A项“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7.C

8.D

9.D

10.C李清照出身于一个文化传统深厚的士大夫家庭,丈夫赵明诚是金石学家。1127年靖康之变,赵明诚病逝,国破家亡的李清照便漂泊到杭州、越州、金华一带,过着孤苦的生活。

11.D

12.D

13.B

14.A

15.C本题考查了文言多义词的辨析。A项“之”,助词,可译为“的”;B项“之”,代词,这样;C项“之”,动词,到,到达;D项“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6.D

17.C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大纲第三部分文体知识“诗、词、曲、赋”中的“赋”的知识掌握情况:赋是汉代形成的一种特殊文体。

18.A

19.D

20.C

21.“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22.王勃

23.七言律诗,爱情诗

24.欲辨已忘言

25.诸葛亮

26.《国语》

27.古文经学

28.贾、史、王、薛;宝玉、黛玉

29.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30.关雎

31.Y

32.Y

33.Y

34.Y

35.N

36.涘:水边,岸。辩:通“辨”,分辨。美:美景。望洋:抬头仰视的样子。

37.借景抒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

38.用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的典故,是以周公自比,以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39.这段描写是景物描写(自然风光描写)是为了抚今追昔便于引出下文;在气氛、感情和意念上都为后面的故事起铺垫和反衬作用同时暗示今天的幸福和祥和是来之不易的突出小说的主题。这段描写是景物描写(自然风光描写),是为了抚今追昔,便于引出下文;在气氛、感情和意念上都为后面的故事起铺垫和反衬作用,同时暗示今天的幸福和祥和是来之不易的,突出小说的主题。

40.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应尽的责任没有尽。

41.“时间难得而易失”的道理虽然简单,但真正理解并不容易。

42.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安徽省宣城市对口单招考试2022年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游西山后精神解脱,达到物我两忘境界的语句是()

A.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B.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C.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D.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警诫性语句是

A.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满招损,谦得益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3.闻一多属于()

A.七月派B.新月派C.湖畔派D.象征诗派

4.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诗人是()A.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骆宾王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夸张B.比喻、拟人C.借代、比喻D.借代、夸张

6.《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A.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志D.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

7.李商隐《无题》中推己而及对方的一联是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B.她因为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C.艺术家下乡巡回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D.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若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

9.下列作家中,生活在晚唐的是()

A.王昌龄B.白居易C.柳宗元D.李商隐

10.下列哪位作家有过国破家亡的经历()

A.苏轼B.辛弃疾C.李清照D.柳永

11.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一首()

A.五言律诗B.五言绝句C.七言律诗D.七言绝句

12.《陌上桑》所体现的主要民间风情是()

A.美女天生爱打扮B.采桑美女招人戏C.高贵夫婿人人夸D.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13.“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是出自A.A.富兰克林B.培根C.拉封丹D.伏尔泰

14.《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一诗贯穿全诗的线索是()

A.月夜B.笛声C.泪痕D.歌舞

15.下列句中“之”作“到”讲的是()A.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B.夫子欲之。

C.大军不知广所之。

D.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16.下列文章中属驳论文的是()

A.《论毅力》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答司马谏议书》

17.“赋”作为一种文体,形成于()A.A.战国时代B.秦代C.汉代D.三国时代

18.下列句子中“以”字作介词用,可解释为“凭借”的是

A.皆以力战为名B.斧斤以时人山林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19.“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中后句的意思是()

A.可怜眼前的我

B.爱眼前的我

C.可怜眼前的新人

D.爱眼前的新人

20.下列作品选自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的是()

A.《氓》B.《国殇》C.《陌上桑》D.《无题》

二、填空题(10题)21.在《灯下漫笔》一文中,鲁迅指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一治一乱”的历史是“__________”的交替循环。

22.___________与杨炯、卢照龄、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2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__________诗,从内容上看,又是一首__________诗。

24.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

25.《蜀相》是悼念__________的诗。

26._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27.两汉时代传授《诗经》的齐鲁燕为今文经学,毛诗为_________。

28.《红楼梦》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家族为背景,以_________、_________的爱情为主要线索。

2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嬉嬉钓叟莲娃。(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30.《诗小序》认为,《诗经》中的“_________”是一首以“颂美周文王妃太姒之德”为内容的诗歌。

三、判断题(5题)31.《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32.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33.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34.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35.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解释文中加下划线字的含义。涘:()辩:()美:()望洋:()

37.

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上片,然后回答24~26小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38.“周公吐哺”用典的意旨是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3题)39.这段描写属于哪一类描写?它在小说整体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0.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之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活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也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避也没处逃避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个契约,便是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过的便是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三岁小孩子。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选自《饮冰室全集》)

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什么?

41.作者举出自己幼年时逃学的事例想说明什么问题?(4分)

六、作文(1题)4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种子经历与黑暗的抗争,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蛹经历痛苦的蜕变,才能冲破束缚、破茧化蝶。生命的发展,就是不断从一个自己走向另一个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也许悄然无声,也许轰轰烈烈。

结合上面材料,以《走向另一个自己》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作文,不少于800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