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大全1_第1页
自考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大全1_第2页
自考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大全1_第3页
自考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大全1_第4页
自考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大全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总结)第一章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1、庠:中国最古老的学校名为“庠”主要是一种养老慈幼的场所。庠既是原始氏族部落储存剩余猎物和生活物品的场所,又是集体赡养失去劳动力的老人和没有劳动力的儿童的场所。试儿:古代较为通行的慈幼礼仪。试儿又称试周,抓周,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在小儿一岁生日时,为其制作新衣,盥洗装饰以后,在男孩面前摆上弓矢笔纸等器物,在女孩面前摆上刀剪针线之类等物品,再加上实物和珍宝玩具,让小儿自己抓取。吐情自纪: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儿女的命名仪式,并通过命名仪式以“吐情自纪”。所谓“吐情”,是要通过命名寄托老一代人对于后生晚辈的情感、要求、期望;所谓“自纪”是将上述情感、要求、期望包含在“名”中,成为晚辈后生终身的座右铭,并使其体察名中的含义,以此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时常反省自我。胎教:是指为生育出聪明健康的后代而采取的早期教育措施。在孕妇怀孕期间除重视身体的保健外还要重视精神、情操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对孕妇的影响。各种外界条件通过对母亲耳、眼、口、鼻等感觉器官产生刺激,影响母亲思维和情绪,对胎儿发生间接的作用,使胎儿良好发育。男唯女俞:在孩子说话的时候,要教孩子学会如何应答大人的招呼,这是古代礼仪的基本要求。男孩子应声“唯”,发声较直;女孩应声“俞”,声音委婉蒙养教育: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重要形式,是连接小学与学龄前教育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与一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蒙养教育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它特指在家庭和社会教育中经过一定的组织过程,利用特定方法和手段所进行的的文化、道德启蒙教育。因此蒙养教育是介于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幼儿教育组织形式。“保养性真”:主要是以孟子的性善论为依据提出德教育目的论,是相信儿童生来就有向善的本能,有不学而知的“良知”,不学而能的“良能”。蒙养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保全这种生来就有的善性,使其不被外部的物欲所污染。高厚蒙求》《名物蒙求》《史学提要》等;《三字经》:相传由南宋王应麟编写,是一部博物知识教育的启蒙读物。全书采用三言韵语的方式,内容涉及古代历史、典故、名言、人物等知识,上述王朝兴废,下至宋代历史故事,后由明清学者续补辽金元以下的历史内容。《百家姓》:作者不详,是一部宋代的作品,这是一部典型的蒙学识字教材,它集古今姓氏为四言韵语,内容虽无文理,但字音押韵,便于诵读,且篇幅简短,切于实用,因而深受民间乡塾与家庭的欢迎。《千字文》:拓取王羲之遗书不同的一千个字,编为四言韵语,介绍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儿童不仅可以识字认字,还可以学到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文字蒙求》:王筠的代表作,该书结合汉子的结构原理和儿童的思维特点提出了蒙养识字教学的一系列方法和原则。许多见解指导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指出教育儿童识字要根据儿童身心发育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方法,在识字教学中必须把握三个原则:形象对比,将文字与实物结合起来;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言入于耳。《幼训》:崔学古在蒙学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在这本书中,崔学古根据自己多年教育实践经验总结出了蒙养教育的若干原则和方法,其所思考的范围更加广泛,涉及蒙养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道德教育、健康保育、师生关系以及家庭与学校的关系等。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1、京师育婴堂:京师育婴堂是清代最早的慈幼机构,始建于康熙元年广渠门内京师育婴堂订有详细的育婴条例,由官方出资和民间捐助。不过清代的育婴堂有养而无教,仍属于一般的慈幼机构。颜之推:生活在南北朝至隋唐期间,著作甚多,现仅存《颜氏家训》。他的儿童教育思想是:注重家庭教育、提倡及早施教、主张“严而有慈”、注意环境对子女的影响。3、《颜氏家训》: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的著作,《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影响十分广泛的家庭教育名著,此书采取类似家书的形式,“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立论平实,高于世俗,成一家之言。小学:为便于儿童学“眼前事”,朱熹和刘子澄编撰《小学》一书,该书将大量古今圣贤的“嘉言懿行”汇集起来,贯彻对儿童多用正面教育的原则,全文共六卷,分内外篇,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包括刻苦学习、忠君、孝宗、事长、守节等德行方面的格言、故事等,内容生动,通俗易懂,易于儿童接受。童蒙须知:是为儿童制定的学习“眼前事”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分衣服冠履言语步履、读书学习、道德行为礼节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在行为习惯方面,要求儿童“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等;在学习习惯方面,要求“凡读书,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等。在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上,《童蒙须知》上规定了详尽的行为准则,称为“应对、进退之节”。小人之学:朱熹首先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把教育分成二等,即“小人之学”和“大人之学”。“小人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进而“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使之学到“做人的样子”,进而再学“大人之学”明人伦:王守仁认为儿童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所谓“人伦”,就是传统的儒家道德伦理。教育的任务要教儿童懂得人伦之学,儿童也是完全可以掌握人伦之学的。第三章清末的学前教育1.《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1904年1月《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正式颁行,标志着清末蒙养院制度的建立。本章程分为四大章,即蒙养家教合一、保育教导要旨、场屋图书器具和管理人事务。2.武昌蒙养院(湖北幼稚园):1903年,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创建的幼稚园。1904年《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颁行后,湖北幼稚园改称武昌蒙养院。这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天津严氏蒙养院:是私立蒙养院最有名的,由严修所设。1902,开办严氏女塾,1905,创办严氏女子小学,并设蒙养院和保姆讲习所。聘请日本人为教师采用日本教材,购进钢琴等教具,课程有手工、唱歌、故事等。每日上午授课招收亲友和邻居子女中的4-6岁儿童。宁波女塾: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协进会会员、传教士亚尔德西在宁波创办。这是近代外国人在华设立的最早的教会女学,也是中国最早的女子学堂。它免收学费,供给衣食。课程内容有国文、圣经、数学、地理以及缝纫、刺绣等。后该校与美国长老会女校合并,定名为崇德女校,后又改名甬江女子中学英华女塾:由美国女传教士金振声1889年在苏州慕家花园创办的英华女塾,是一个将女学、幼稚师范、幼稚园合为一体的综合性学前教育机构。这所学校是先办女塾,然后派两名女生到美国留学,专门学习幼稚教育,回国后于校内开设幼稚师范科,向女塾学生讲授“关于幼稚园的教育暨教授法,养成保姆人才。”并设幼稚园于校近旁,所施教育,一依美国最新之方法6、日本式幼稚园:日本是幼稚园兴起于清末明初,日本是幼稚园很像小学校,也可叫做小学式幼稚园,教学内容有:游戏、谈话,手工、唱歌,识字,算术图画、排版,检查身体、习字、积木等。第四章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1.1912年新教育宗旨:教育部于1912年9月公布新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是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的教育方针,这个方针体现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精神,对学前教育的改进奠定了思想基础。2.壬子癸丑学制(蒙养园制度):1912-1913年期间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并将学前教育机构定名为蒙养园,蒙养园是学制体系上的教育机构,但并未成为学制系统中的一级,附设在小学和女子师范学校内,并未摆脱附属地位,却纳入了真正的教育机构之中,这正是学前教育地位有所提高的标志。辛亥革命后蒙养园附设在国民学校(即小学)内。3.壬戌学制(幼稚园制度):1922年11月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所谓的“新学制”,又称“壬戌学制”。该学制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采用的是美国的“六三三学制”,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幼稚园”,在小学下设幼稚园。就学前教育来讲,幼稚园教育在学制中确立,提高了幼稚教育的地位,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校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地位。“中心制”编制法:陈鹤琴等人于1925年在南京鼓楼幼稚园开始进行编制课程的试验,经过三年的探索,他们总结出用“中心制”编制课程的办法。“中心制”这种编制课程的方法,似设计教学法,但又较设计教学法灵活,范围也教宽。这种办法联系实际,利用某时期的节期,如中秋、国庆等,或利用自然界可应时的东西,如红叶、雨、雪等,还可利用社会性事件,如国耻日等,以这些为中心制定课程。每星期或两星期选择几项为中心,围绕这些中心进行多种作业。南京燕子矶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是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创办人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办时间是1927年11月11日。该园办园宗旨为建设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招收贫苦农民孩子。《幼稚园课程标准》:1932年正式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公布,1936年又做了一次修正。这个课程标准反映了中国学前教育向中国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是指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又称苏区)、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区的学前教育。第五章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1.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方针:蔡元培在1912年2月撰写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宣示了他办教育的宗旨,他提出并阐述了民国教育的方针是实施“军民国主义、实利主义、德育主义”“世界观、美育主义”五方面的教育,缺一不可。五育主要包括军民国主义教育,即体育;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德育主义教育,即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以及美育主义。它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为中国资产阶级创建新教育体制提供了思想武器。2生活即教育:是对杜威“教育即生活”改造而来的,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包括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是生活就是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3、社会即学校:这是对杜威“学校即社会”改造而来的。陶行知认为杜威的思想是把社会生活组织到学校中来,使学生在学校里受到“大社会”所需要的“训练”,他主张把受教育者放到真正的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在生活中受教育,在大社会中,向一切有专长的人学习。4、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的教学理论,“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中心——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实际的学问,只有通过“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才能获得,强调“做”是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5、稚园教育新大陆:他指出,当时中国的幼稚园三种大病:外国病、花钱病、富国病,改变这种现状,要普及幼稚教育,特别是普及农村幼稚教育。他向社会呼吁,发起幼稚园下厂下乡运动建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以适应工人、农民的实际。6、艺友制:陶行知采用艺友制开展师范教育,“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艺友制的根本方法是教学做合一。有系统组织的实习:在幼稚师范生实习问题上,张雪门有独到的见解和实践。要有系统、有组织、有周密计划,幼稚园老师和幼师指导教师共同负责指导,逐步培养师范生独立工作能力,直至第三学年可以完全独立工作,在时间上,师范生的实习要安排在三年全部学习过程中,包括参观、见习、试教、辅导;横向上,由儿童向家庭推进,从家庭访问、亲职教育向广大社会扩展,包括社会调查、营养站、卫生站、辅导会、导生班。8、行为课程:是我国著名幼教专家张雪门提出一套有关幼儿园课程理论和实践体系。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这份课程包括了工作、游戏、音乐、故事等材料,这份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它的教材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和社会群体遗传下来的经验。五指活动:陈鹤琴以“五指活动”来概括幼稚园的保教活动,它包括儿童的健康活动,儿童的社会活动,儿童的科学活动,儿童的艺术活动,儿童的语文活动,并阐述了每种活动包括的课程和内容。五指活动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就像人手掌上五个手指一样。整个教学法:对幼稚园的教学,陈鹤琴创立了整个教学法,打破各科单科独进相互脱节的现象,主张把各科功课打成一片,所学的功课是无规定时间学的;所用的教材是以故事或社会自然为中心的,或是作出发点的。这种方法是以儿童生活、心理为依据的。第六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学前教育幼儿园双重教育任务: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养幼儿,使他们身心在入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同时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2.《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1951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施的第一个学制。该学制确定了幼儿教育在学制上的地位,成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在幼儿教育阶段,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叫幼儿园。3.1952年《幼儿园暂行规程》:教育部于1952年颁发《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为我国幼儿教育正规化发展提供了纲领性的依据。《暂行规程》共8章43条,包括总则、学制、设置、领导、教养原则、教养活动项目、入园、结业、组织、编制、会议制度、经费、设备及附则等,规定幼儿园应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全面发展的教养工作,它是适应新中国成立初期幼儿教育的需要,在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学前教育方针。4.1952年《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教育部于1952年颁发《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为我国幼儿教育正规化发展提供了纲领性的依据。包括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要点,注重分科教学,是幼儿园实施全面体育教学、语言教学、认识环境、图画手工教学、音乐教学、计算教学六个领域教学的教学纲要。适应新中国成立初期幼儿教育的需要,在实践中起了指导作用,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学前教育方针。5.社会主义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提出,教育方针应该是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6.《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年和2011年,国务院分别发布了2001—2011年和2011—2020年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从儿童健康、教育、福利、保护社会环境等方面规定未来十年促进儿童发展、保障儿童合法权益的目标和措施。8.9.《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颁发正式《幼儿园工作规程》。《规程》对幼儿园招生、卫生保健、教育、工作人员的资格和职责、园舍设备、经费管理等作了详细规定,对新时期下的幼儿园教育及任务有新的阐述,反映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下,现代儿童观和教育观渐渐渗入到幼儿园教育中。体现了时代的新需要和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反映了新时期的特点。10.1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于2012年10月,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鲜明体现了“育人为本的理念”,倡导要尊重幼儿生活的独特价值,明确幼儿是主动的积极的学习着,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他们是在游戏和生活中成长的,有着个体发展的差异。《指南》从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对每个领域都从儿童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画分为若干个方面。每个方面有分为两部分作为阐述。一部分是学习与发展目标,另一部分是教育建议。12.13.示范性幼儿园:一般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各地评选而出,在科学管理、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方面起示范作用,多数是教育部门办的,也有本部门评选出来的。一些实验幼儿园也起这样作用。14.10.《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它是新中国建国后第一部规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法规,其中内容包括三部分“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实施建议”,其中“基本理念”又包括“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主”“终身学习”,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要求,其中3个方面是指“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它是幼儿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也是对幼儿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年12月,国家教委发布实施《幼儿园管理条例》,规定举办幼儿园的条件、审批程序、幼儿园体育、教育工作、行政管理的要求等,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正式的幼儿园教育行政法规。1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个领域,规定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内容,提出了幼儿园教育实践的规范和要求,是指导21世纪幼儿园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外国学前教育史(第七、八、九、十章)1、欧文幼儿学校:1816年欧文创办了新兰纳科幼儿学校,是英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2、开端计划:开端计划属政府行为,它是美国政府为实现学前教育机构均等的目标而实行一项重要计划,要求对处于困境者家庭的子女进入补偿教育。计划目标有5个方面:为学前儿童看病治牙,开展为儿童心理发展的服务,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必要的准备,加强对志愿服务人员的培训与使用,开展社会服务与家庭教育。3、儿童的本质:夸美纽斯认为,一方面儿童产生于父母的实体本身是父母实体的一部分,生来时刻没有被玷污的纯洁的种子,就谦虚善良和睦可亲的美德。另一方面儿童又是国家的未来,因此他们有些要求父母应加倍热爱儿童,要求国家更多的关心儿童成长。4、性恶论:在中世纪基督教会地位独尊,并获得了教育的垄断权,古生来“性恶”,人们必须历尽生活的磨难,不断赎罪,才能净化灵魂。5、《费里教育法》:1881年和1882年,法国政府颁布了法国历史上实施最长久的一个教育法令——《费曼教育法》,在这个法律中确立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并规定初等教育中免费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母育学校,6、恩物:福禄贝尔设计了一些不用书本,而能加速教育进程的游戏材料和设备并称之为“恩物”,“恩物”即“恩赐之物”的意思,表示是借“上帝之恩典”,由父母赠与心爱的孩子玩弄的、实现自我活动的工具。7、编织学校:编织学校是法国牧师奥柏林于11776年创设的保育所,在学前教育史上被看作是近代学前教育设施规范建设的萌芽。8、骑士早期教育:骑士教育是集封建思想意识的熏陶与军事体育训练与一体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一名骑士的训练和养成要经历三个阶段,(1)家庭教育阶段,即出生至7岁,(2)侍童教育阶段,即7岁至14岁(3)侍从教育阶段,即14岁至21岁。家庭教育阶段即骑士养成的学前教育时期,都是在自己家里度过的,父母即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熏陶宗教意识,培养道德品质和身体养护。9、“多元智能”: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中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智能定义,所谓“智能”就是人类在解决疑难问题或创造产品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智能分为8种基本结构,分别是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观察智能。10、自然后果法:卢梭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反对体罚,提出了“自然后果法”对儿童做错了事,犯过时,成人不应该立刻加以责备或惩罚,而是要用儿童由于过失而造成的不良后果,让其品尝自食其果得的教训,以便使他们从中得到教育和认知,并自觉地加以纠正。11、免费幼儿园: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私人出资创办,服务对象是平民区劳苦大众的3~6岁的幼儿,采取免费或只收若干伙食费的办法,为这些孩子提供食品,衣服以及洗澡休息游戏的场所,按照福禄贝尔幼儿园教育方针进行初步教学,以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他是英国现代保育学校的前身,他的诞生标志着福布尔幼儿园在英国的普及和发展,幼儿园开始面向群民和工人阶级。12、自由教育:自由教育的解释,福禄贝尔说儿童是需要领导和训练的,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他们的幼稚活动将沦为无目的的游戏,而不是为生活做准备的工作。但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则是帮助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而不是将成人的安排附加于他们的个性。13、雅典学前教育:雅典城邦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把它视为培养城邦合格公民的有效工具。与斯巴达不同的是雅典的培养目标不仅限于会打仗的战士,还要培养有文化知识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精明能干的工商管理人员。14、《教育白皮书》:1972年,英国教育科学大臣撒切尔发表《教育白皮书》提出将扩大学前教育定为教育政策之一,并打算10年内实现学前教育全部免费并扩大5岁以下的儿童的教育。要求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确保相当数量的的教师队伍和政府提供必要的经费援助。15、《普洛登报告书》:1966年英国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普洛登女士发表报告,呼吁大力发展英国学前教育,尤其是在教育不发达地区。该报告即为《普洛登报告书》。16、预成论:预成论是一种沿自古代的儿童观,在中世纪与性恶论儿童观相并存,在社会中占据统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