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面试题目华为硬件题目_第1页
2023年面试题目华为硬件题目_第2页
2023年面试题目华为硬件题目_第3页
2023年面试题目华为硬件题目_第4页
2023年面试题目华为硬件题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

L微分电路

2.CISC,RISC

答: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和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是前CPU的两种架构。初

期的CPU所有是CISC架构,它的设计目的是要用最少的机器语言指令来完毕所需的计算

任务。CISC(ComplexInstructionSetComputer)结构有其固有的缺陷,CISC指令集

的各种指令中,其使用频率却相差悬殊,大约有20%的指令会被反复使用,占整个程序代

码的80%。而余下的80%的指令却不经常使用,在程序设计中只占20%,显然,这种结

构是不太合理的。RISC并非只是简朴地去减少指令,而是把着眼点放在了如何使计算机的

结构更加简朴合理地提高运算速度上。RISC结构优先选取使用频最高的简朴指令,避免复

杂指令;将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和寻地方式种类减少;以控制逻辑为主,不用或少用微

码控制等措施来达成上述目的。

到目前为止,RISC体系结构也还没有严格的定义,--般认为,RISC体系结构应具有如下

特点:

采用固定长度的指令格式,指令归整、简朴、基本寻址方式有2〜3种。

使用单周期指令,便于流水线操作执行。

大量使用寄存器,数据解决指令只对寄存器进行操作,只有加载/存储指令可以访问存储器,

以提高指令的执行效率。当然,和CISC架构相比较,尽管RISC架构有上述的优点,但

决不能认为RISC架构就可以取代CISC架构,事实上,RISC和CISC各有优势,并且

界线并不那么明显。现代的CPU往往采CISC的外围,内部加入了RISC的特性,如超

长指令集CPU就是融合了RISC和CISC的优势,成为未来的CPU发展方向之一

3.数据链路层

答:数据链路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数据通道。物理层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

体及其连接,.媒体是长期的,连接是有生存期的。在连接生存期内,收发两端可以进行不等

的一次或多次数据通信.每次通信都要通过建立通信联络和拆除通信联络两过程.这种建起

来的数据收发关系就叫作数据链路.

二填空

1.IIR滤波器

答:IIR滤波器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IIR数字滤波器的系统函数可以写成封闭函数的形式。

②IIR数字滤波器采用递归型结构,即结构上带有反馈环路。

③IIR数字滤波器在设计上借助了成熟的模拟滤波器的成果

④IIR数字滤波器的相位特性不好控制,对相位规定较高时,需加相位校准网络。

2.简述分组互换的特点和局限性

答:分组互换也称为包互换。分组互换机将用户要传送的数据按一定长度分割成若干个数据

段,这些数据段叫做“分组”(或称包)。传输过程中,需在每个分组前加上控制信息和地址标

记(即分组头),然后在网络中以“存储——转发''的方式进行传送。到了目的地,互换机将分

组头去掉,将分割的数据段按顺序装好,还原成发端的文献交给收端用户,这一过程称为分

组互换。

分组互换的特点有:

①分组互换方式具有很强的差错控制功能,信息传输质量高。

②网络可靠性强。

③分组互换网对传送的数据可以进行存储转发,使不同速率、不同类型终端之间可以

互相通信。

④由于以分组为单位在网络中进行存储转发,比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的报文互

换时延耍小得多,因此能满足会话型通信对实时性的规定。

⑤在分组互换中,由于采用了“虚电路”技术,使得在一条物理线路上可同时提供多条

信息通路,即实现了线路的记录时分复用,线路运用率高。

⑥分组互换的传输费用与距离无关,不管用户是在同城使用,还是跨省使用,均按同

一个单价来计算。因此,分组网为用户提供了经济实惠的信息传输手段。

互换技术的局限性:

①在典型的用户应用中,大部分时间线路是闲着的。这样,在数据连接场合中,线路互

换方式效率十分低下;

②在线路互换网中,连接为传输提供了恒定的数据传输速率,这样,就规定连接的两台

设备必须以同样的数据传输速率传输信号,限制了各主计算机互联的网络的运用率。

四分析设计

1.波形变换题目

从正弦波->方波->锯齿波,方波,设计电路

答:RC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比较电路一一积分电路一一脉宽调制电路

2.74161计数器组成计数电路,分析几进制的?P254

3.判断MCS-51单片机的指令对的还是错误,并指犯错误因素

(l)MULRO,R1错误对的应当MULAB

(2)MOVA,@R7对的,寄存器间接寻址

⑶MOVA,#30(X)H对的,立即寻址

(4)MOVC@A+DPTR,A

(5)LJMP#1000H错误,改为LJMP1000H

4.MCS-51单片机中,采用12Mhz时钟,定期器TO采用模式1(16位计数器),请问在

下面程序中。

pl.O的输出频率

MOVTMOD,#01H

SETBTRO

LOOP:MOVTHO,#OB1H

MOVTL0,#0E0H

LOOP1:JNBTFO,LOOP1

CLRTRO

CPLP1.0

SJMPLOOP

华为的硬件笔试题

1、C51的指针有几位?数据存贮类型有几类?

答:C51中支持“基于存储器的"指针和“一般”指针两种指针类型。“基于存储器的”

指针的长度可为1字节或者2字节。“一般”指针类型涉及3字节,其中1字节存储类

型和2字节偏移.

基本类型(位型bit,字符型char,整型int,长整型long,浮点型float,双精度浮点型

double)

构造类型(数组类型array,结构体类型struct,共用体union,枚举enum)

指针类型

空类型

2、选择运放的标准?

答:输入失调电压,输入偏置电流,输入失调电流,温度漂移,最大差模输入电压,最大共

模输入电压,最大输出电流,开环带宽BW,开环放大倍数,精度与转换速度,噪声系数与

干扰,功耗情况等。

3、一般你采用那种放大电路?有什么优点?为什么采用?

答:差分放大电路,克制零点漂移,提高整个电路的共模克制比。

4、DSP、8086和51的区别?

答:①DSP数字信号解决器,程序一般在RAM里运营,一般采用多总线结构(即哈佛结构),

DSP多采用同步口,针对信号解决做了硬件上的支持,如FIR、MAC、乘方、开方等,

重要应用于大量浮点或定点运算场合特别是数字信号解决。

②8086是intel推出的第一款通用微解决器,采用冯诺伊曼传记录算机结构。

③51是intel推出的第一款单片机,单片机的程序一般在flash或者rom里运营,单片

机接口多采用异步口,重要应用于控制。

5、RS232、RS485的区别?

答:①RS232是三芯线通信,信号单端方式传送,通信距离不超12米,理论上为30米

RS485是两芯线通信,信号采用差分方式传送,通信距离不应超过1200米

②逻辑电平不同;

RS232''O"电平为+3V〜+15V,、'1"电平为一3V〜-15V,实际常用±12V或土

15VoRS485电平为、'0"电平为+2V〜+6V,'T'电平为一2V〜一6V。

③RS223传输速率较低,在异步传输时,波特率为20Kbps,RS-485的数据最高传输

速率为10Mbps

④RS232抗噪声干扰性弱,RS485抗共模干能力增强,即抗噪声干扰性好。

6、有关DSP的内核?

7、51的片外程序存储器、片外数据存储器如何访问?有什么区别?

答:一个用move,一个用movx

8、了解硬件描述语言VHDL的限度?(问题有深有浅?)

答:实体(ENTITY)、结构体(ARCHITECTURE),配置(CONFIGURATION),库(LIBRARY)

和程序包(PACKAGE)五个组成部分。

①实体由实体说明和结构体两部分组成。

②结构体部分则定义了设计单元的具体功能、行为、数据流程或内部结构。

③配置用于从库中选取所需单元来组成系统设计的不同版本。

④程序包用于存放各设计模块能共享的数据类型、常数、子程序等

⑤库用于存放已编译的实体、结构体、程序包和配置,它可由用户生成或由ASIC芯片制造

商提供,以便于在设计中为大家所共享。

9、8086复位后的状态?

答:在复位的时候,代码段寄存器CS和指针寄存器IP分别初始化为FFFFH和

0000H,标志寄存器被清零。

用与非门等设计全加法器

答:S=ABCBC^ABCBC

可以根据此逻辑表达式设计出符合规定的全加器(只用与非门和非门就可以了)。

2.给出两个门电路让你分析异同

3.名词:Sram,Ssram,Sdram

答:SRAM:StaticRandomAccess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SSRAM:SynchronousStat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

SDRAM: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

器;

4.信号与系统:在时域与频域关系

答:频域就是频率域,平常我们用的是时域,是和时间有关的,这里只和频率有

关,是时间域的倒数。时域中,X轴是时间,频域中是频率。频域分析就是分析

它的频率特性!

5.信号与系统:时域中的峰值在频域中也是峰值么?

答:时域中的峰值当然不是在频域的峰值,他们分析的角度是不同的,之所以频域

中出现多个谐波,是由于我们用傅里叶级数去组合一个信号.用分析多个线性组

合谐波的方法去分析本来复杂的信号.在信号分析里,这是一种简朴的,也是重要

的方法。

6.晶体振荡器,仿佛是给出振荡频率让你求周期(应当是单片机的)

答:51单片机,由于每个机器周期为12个时钟振荡,所以定期的分辨率是时钟

振荡频率的l/12o

7.串行通信与同步通信异同,特点,比较

答:串行通信:是数据的各位依次逐位发送或接受。

串行通信的特点:通信线路少,在远距离通信时可以极大地减少成本;适合

于远距离数据传送,但传送速度较慢,也常用于速度规定不高的近距离数据传送。

同步通信:通信双方使用同一时钟,是指在约定的通信速率下,发送端和接受端

的时钟信号频率始终保持一致,这就保证了通信双方在发送和接受数据时具有完

全一致的定期关系。

同步通信的特点:同步通信的数据传输效率和传输速率较高,但硬件电路比较复

杂,是由1〜2个同步字符和多字节数据位组成,同步字符作为起始位以触发同

步时钟开始发送或接受数据;多字节数据之间不允许有空隙,每位占用的时间相

等;空闲位需发送同步字符。

8.RS232C高电平脉冲相应的TTL逻辑是?(负逻辑?)

答:232c接口采用EIA电平(负逻辑)

“0”电平为+3V〜+15V

“1”电平为-3V^—15V

实际常用±12V或±15V

9.史密斯特电路,求回差电压

答:见书P364

①施密特触发器属于电平触发,对于缓慢变化的信号仍然合用,当输入信号

达成某一定电压值时,输出电压会发生突变。

②输入信号增长和减少时,电路有不同的阀值电压。

阈值电压:匕,

R

正相阈值电压:=(1+-T~Wth

负相阈值电压:匕一=(1-5)4

“2

回差电压:

10.VCO是什么,什么参数(压控振荡器?)

答:即压控振荡器,是射频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电压控制振荡回路中电容的电容量,进而改变振荡回路谐振频率,在谐振回路中多余了

电控器件,比如变容二极管;变容二极管的电容随外加电压的改变而变化。用变容二极管作

压控器件,改变其控制电压就可实现VCO振荡频率的调节。

11.用D触发器做个二分频的电路?什么是状态图?

答:0接回D,CP加时钟,Q端输出就是2分频的了。

状态图:反映时序逻辑电路状态转换规律及相应输入、输出取值关系的图形

称为状态图。

12.用D触发器做个四分频的电路

答:।---------------------1।---------------------------------------1

I।।II।----------------1I

II--------1-----------iII||

IIRIII||

1~dDQI-_|_I——I_I—[CP/4>

IIIIII

[CP>---------1CP-QI_I_1__|__I

ISIII

GNDGND

用CD4。13双D触发器做脉冲4分频电路.

13.什

么耐奎斯特定律,怎么由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

答:耐奎斯特定律:当采样频率fs.max大于信号中,最高频率fmax的2倍时,

即:fs.max>=2fmax,则采样之后的数字信号完整地保存了原始信号中的信息,

一般取2.56-4倍的信号最大频率;奈奎斯特定理又称采样定理。

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模拟信号不仅在幅度取值上是连续的,并且在时间

上也是连续的。要使模拟信号数字化,一方面要在时间进行离散化解决,即在时

间上用有限个采样点代替连续无限的坐标位置,这一过程叫采样。也就是在时间

上将模拟信号离散化。但每个样值的幅度仍然是一个连续的模拟量,因此还必须

对其进行离散化解决,将其转换为有限个离散值,才干最终用数码来表达其幅值,

这种对采样值进行离散化的过程叫做量化,这就是实现连续信号幅度离散化解

决。采样、量化后的信号变成了一串幅度分级的脉冲信号,这串脉冲的包络代表

了模拟信号,它自身也还不是数字信号,而是一种十进制信号,需要把它转换成

数字编码脉冲,这一过程称为编码。最简朴的编码方式是二进制编码,每个二进

制数相应一个量化电平,然后把它们排列,得到由二值脉冲组成的数字信息流,

以进行传输和记录。从而实现了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

14.用D触发器做个4进制的计数。

答:2个D触发器

15.那种排序方法最快?

答:快速排序算法(Quick-Sort)最快快速排序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善。它

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躺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

的所有数据都比此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

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成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

列。

18.请你分别画出0SI的七层网络结构图和TCP/IP的五层结构图。

解:0SI七层网络模型

TCP四层模型(一般都是四层,五层是

应用层______

表达层不是加上物理层?)

会话层______

应用层

传输层

传输层

网络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链路层

19.请你具体地解释一下IP协议的定义,在哪个层上面?重要有什么作用?TCP

与UDP呢?

答:协议(InternetProtocol)又称互联网协议,是支持网间互连的数据报协议,

它与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一起构成了TCP/IP协议族的核心。它提供网间

连接的完善功能,涉及IP数据报规定互连网络范围内的IP地址格式。

IP是网络层协议,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上面。

IP协议的作用就是向传输层(TCP层)提供统一的IP包,即将各种不同类型的

MAC帧转换为统一的IP包,并将MAC帧的物理地址变换为全网统一的逻辑地址

(IP地址)。这样,这些不同物理网络MAC帧的差异对上层而言就不复存在了。

正由于这一转换,才实现了不同类型物理网络的互联。

TCP和UDP都是传输层协议.

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在

收发数据前,必须和对方建立连接。

UDP(UserData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与TCP相相应的协议。它是面

向非连接的协议,它不与对方建立连接,而是直接就把数据包发送过去。

20.请问互换机和路由器各自的实现原理是什么?分别在哪个层次上面实现的?

答:互换机工作原理:传统的互换机本质上是具有流量控制能力的多端口网桥,即传统

的(二层)互换机。把路由技术引入互换机,可以完毕网络层路由选择,故称为三层互换,

这是互换机的新进展。互换机(二层互换)的工作原理互换机和网桥同样,是工作在链路层

的联网设备,它的各个端口都具有桥接功能,每个端口可以连接一个LAN或一台高性能网站

或服务器,可以通过自学习来了解每个端口的设备连接情况。所有端口由专用解决器进行控

制,并通过控制管理总线转发信息。

同时可以用专门的网管软件进行集中管理。除此之外,互换机为了提高数据互换的速度和

效率,一般支持多种方式。

(1)存储转发:

所有常规网桥都使用这种方法。它们在将数据帧发柱其他端口之前,要把收到的帧完全存储

在内部的存储器中,对其检查后再发往其他端口,这样其延时等于接受一个完整的数据帧的

时间及解决时间的总和。假如级联很长时,会导致严重的性能问题,但这种方法可以过滤掉

错误的数据帧。

(2)切入法:

这种方法只检查数据帧的目的地址,这使得数据帧几乎立即就可以传出去,从而大大减少

延时。

其缺陷是:错误帧也会被传出去。错误帧的概率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切入法以提高传输

速度。而错误帧的概率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存储转发法/以减少错误帧的重传。

路由器工作原理:

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

“翻译”,以使它们可以互相“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

路由器有两大典型功能,即数据通道功能和控制功能。数据通道功能涉及转发决定、背板转

发以及输出链路调度等,一般由特定的硬件来完毕;控制功能一般用软件来实现,涉及与相

邻路由器之间的信息互换、系统配置、系统管理等。

多少年来,路由器的发展有起有伏。90年代中期,传统路由器成为制约因特网发展的瓶颈。

ATM互换机取而代之,成为IP骨干网的核心,路由器变成了配角。进入90年代末期,Internet

规模进一步扩大,流量每半年翻•番,ATM网又成为瓶颈,路由器东山再起,Gbps路由互换

机在1997年面世后,人们又开始以Gbps路由互换机取代ATM互换机,架构以路由器为核心

的骨干网。-

2路由原理

—当IP子网中的一台主机发送IP分组给同一IP子网的另一台主机时,它将直接把IP

分组送到网络上,对方就能收到。而要送给不同IP于网上的主机时,它要选择一个能到达

目的子网上的路由器,把IP分组送给该路由器,由路由器负责把IP分组送到目的地。假如

没有找到这样的路由器,主机就把IP分组送给一个称为“缺省网关(defaultgateway)"

的路由器上。“缺省网关”是每台主机上的一个配置参数,它是接在同一个网络上的某个路

由器端口的IP地址。

——路由器转发IP分组时,只根据IP分组目的IP地址的网络号部分,选择合适的端口,

把IP分组送出去。同主机同样,路由器也要鉴定端口所接的是否是目的子网,假如是,就

直接把分组通过端口送到网络上,否则,也要选择下一个路由器来传送分组。路由器也有它

的缺省网关,用来传送不知道往哪儿送的IP分组。这样,通过路由器把知道如何传送的IP

分组对的转发出去,不知道的IP分组送给“缺省网关”路由器,这样一级级地传送,IP分

组最终将送到目的地,送不到目的地的IP分组则被网络丢弃了。

一目前TCP/IP网络,所有是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的,Internet就是成千上万个IP子网

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的国际性网络。这种网络称为以路由器为基础的网络(routerbased

network),形成了以路由器为节点的“网间网在“网间网”中,路由器不仅负责对IP

分组的转发,还要负责与别的路由器进行联络,共同拟定“网间网”的路由选择和维护路由

表。

一路由动作涉及两项基本内容:寻径和转发。寻径即鉴定到达目的地的最佳途径,由路由

选择算法来实现。由于涉及到不同的路由选择协议和路由选择算法,要相对复杂一些。为了

鉴定最佳途径,路由选择算法必须启动并维护包含路由信息的路由表,其中路由信息依赖于

所用的路由选择算法而不尽相同。路由选择算法将收集到的不同信息填入路由表中,根据路

由表可将目的网络与下一站(nexthop)的关系告诉路由器。路由器间互通信息进行路由更

新,更新维护路由表使之对的反映网络的拓扑变化,并由路由器根据量度来决定最佳途径。

这就是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protocol),例如路由信息协议(RIP)、开放式最短途径优

先协议(OSPF)和边界网关协议(BGP)等。

一转发即沿寻径好的最佳途径传送信息分组。路由器一方面在路由表中查找,判明是否知

道如何将分组发送到下一个站点(路由器或主机),假如路由器不知道如何发送分组,通常

将该分组丢弃;否则就根据路由表的相应表项将分组发送到下一个站点,假如目的网络直接

与路由器相连,路由器就把分组直接送到相应的端口上。这就是路由转发协议(routed

protocol)»

一路由转发协议和路由选择协议是互相配合又互相独立的概念,前者使用后者维护的路由

表,同时后者要运用前者提供的功能来发布路由协议数据分组。下文中提到的路由协议,除

非特别说明,都是指路由选择协议,这也是普遍的习惯。

互换机是在数据链路层实现的

路由器在网络层实现。

23.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有什么区别?是怎么实现的?操作系统和编译器是怎么

知道的?

答: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别重要在于它们的作用域和生存期不同。

全局变量对于整个程序均可见,而局部变量只对它所在的函数或者语句块可见。

全局变量的生存期与程序的生存期相同,而局部变量的生存期在退出函数或语句

块后便结束。通过将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置于内存中不同的段来实现的,所有变

量存放在全局数据区,局部变量位于栈内。

24.8086是多少位的系统?在数据总线上是怎么实现的?

答:8086是16位的系统。8086地址总线有20位,CPU有1M的寻址空间,然而

8086只有16位,为了可以寻址1M内存空间,必须通过度段来完毕,即:物理

地址=16位的段基址左移4位+16位的段内偏移量,这样就可以寻址所有的地

址空间了。

2.描述反馈电路的概念,列举负反馈的影响及其应用

答:反馈是将放大器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所有,回授到放大器输入

端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相加或相减),并用比较所得的有效输入信号去控制输

出,这就是放大器的反馈过程。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有四种影响:

1)减少放大倍数

2)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3)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噪声

4)改变了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对输入电阻ri的影响: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长,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

阻减小。

对输出电阻ro的影响: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减小,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

阻增长。

5.什么是零点漂移?如何克制零点漂移?

答:零点漂移,就是指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短路时,输出端尚有缓慢变化的电

压产生,即输出电压偏离本来的起始点而上下漂动。克制零点漂移的方法一般有:

采用恒温措施;补偿法(采用热敏元件来抵消放大管的变化或采用特性相同的放

大管构成差分放大电路);采用直流负反馈稳定静态工作点;在各级之间采用阻

容耦合或者采用特殊设计的调制解调式直流放大器等。

3.基本放大电路种类(电压放大器,电流放大器,互导放大器和互阻放大器),优

缺陷,特别是广泛采用差分结构的因素。

答:放大电路的作用:放大电路是电子技术中广泛使用的电路之一,其作用是将

薄弱的输入信号(电压、电流、功率)不失真地放大到负载所需要的数值。

放大电路种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