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_第1页
《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_第2页
《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_第3页
《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_第4页
《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度时才会出汗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分组讨论:下列生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该生物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环境中的什么因素相适应?北极熊睡莲仙人掌猎豹竹节虫环境特征生物特征适应关系睡莲水缺氧叶柄长利于换气仙人掌沙漠缺水,高温叶变成刺,茎肥大减少水散失猎豹善于奔跑的猎物奔跑速度极快,爪和牙齿尖锐有利于捕捉猎物北极熊极地冰雪覆盖,寒冷体色白,脂肪层厚易于隐藏,抵御寒冷竹节虫栖息在树枝上体色,体形与树枝相似易于隐藏猛兽和猛禽如何利于捕食?有锐利的牙齿(或喙)和爪被捕食的生物如何防御敌害?马、野牛、鹿、兔等:

奔跑速度很快、适于逃命。水生动物如何适应水中生活?身体结构:体形:体表:光滑流线型有适宜水中生活的呼吸、觅食、运动等器官。变色龙雷鸟夏天的雷鸟冬天的雷鸟由分析可知: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同时也具有相对性。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表现在:形态、结

构、生理、行为等。3、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实验:蚯蚓对环境的影响目的要求:探究蚯蚓对土壤的作用。材料用具:蚯蚓,菜叶,大烧杯(广口

瓶或剪去上部1/3的透明塑料

瓶均可),玻璃板,湿土,

细沙。方法步骤:1、取甲乙两只大烧杯,在每只底部先铺上湿土,再铺一层细沙,细沙上面再铺一层湿土,每层约大烧杯高的1/4。每铺一层,稍加整平、压实,并在烧杯外用笔画出沙和土的分界线。2、向甲烧杯中放入若干条活蚯蚓,乙烧杯不放蚯蚓,分别向两个烧杯喷洒适量的水,并投放菜叶作为饲料。杯口盖上玻璃板,注意留有一定的缝隙,保证空气交换。3、将甲乙装置放在黑暗处几天后,观察。讨论:1、为什么要把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2、为什么要把装置设置为两套?乙装置有什

么作用?3、实验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沙与

土的分界是否明显?4、通过以上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蚯蚓疏松土壤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植物防风固沙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实例

水葫芦是我国几十年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植物,曾一度用它来净化污水,但引入我国云南省昆明的滇池后,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滇池,使得水中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中的动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不在能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甚至有时会堵塞水道。草原野鼠在草原上打洞,以草籽草根为食,使得草原土地塌陷,沙化。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任何其他动物都不能比的。森林砍伐野鼠打洞过度放牧土地沙化防风的白杨树沙尘暴随堂练习1、蝙蝠之所以不属于鸟类,是因为蝙蝠(

)A、大脑发达

B、体温恒定

C、胎生哺乳

D、心脏有四腔2、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体现

了()A、环境能

影响生物的生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