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咸宁市浮山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咸宁市浮山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咸宁市浮山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咸宁市浮山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咸宁市浮山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咸宁市浮山学校八年级地理期中测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3.本试卷满分50分,测试时间4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人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进程中,被称为“东方巨龙”的中国展现出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以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有关这条“东方巨龙”的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西半球、南半球B.纬度较低,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C.领土最东端在帕米尔高原上D.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答案】D【解析】【详解】题意表明,被称为“东方巨龙”的是中国。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热带面积不大;中国领土最东端位于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领土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上;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由此判断,D正确,ABC错误。故选D。我国人口普查每10年开展一次,2020年底我国完成了第七次人口普查。读我国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柱状图,完成小题。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变化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①人口出现负增长②少数民族比重减少③城镇人口占比提高④老龄化程度加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为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社会问题,需要()A.增建养老设施 B.增加就业机会 C.扩大城市规模 D.完善产业结构【答案】2.D3.A【解析】【2题详解】读图可知,从2010年到202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由0.57%到0.53%,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是大于零,没有出现负增长,只是增长比较缓慢,①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少数民族比重由8.49%到8.89%,少数民族比重增加,②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城镇人口比重由49.68%到63.89%,城镇人口比重增加,③符合题意;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由13.26%到18.70%,老年人口增加,老龄化程度加剧,④符合题意,故选D。【3题详解】由前面分析可得,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需要增建养老设施,A正确;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短缺,不需要增加就业机会,B错误;城镇人口比重上升需扩大城市规模不属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问题,C错误;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作用较小,D错误,故选A。【点睛】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严重会导致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读我国五城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4.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城市是()A.乌鲁木齐 B.银川 C.呼和浩特 D.南宁5.拉萨夏季的平均气温明显比其它城市低,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答案】4.A5.B【解析】【4题详解】据图可知,乌鲁木齐的1月均温在-15℃左右,7月均温在28℃左右,在所有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5题详解】拉萨位于青藏高原,由于其海拔高,夏季气温较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B正确;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人类活动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昼夜温差的主要因素有天气状况和地面性质等。晴朗天气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多云天气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夜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太低,昼夜温差小。陆地热容量小,升温快、降温快,昼夜温差相较大;海洋热容量大,升温慢、降温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2021年10月15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中国目前有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下图为“中国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在酒泉发射场,秋冬季节可能对发射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是()A.台风 B.霜冻 C.沙尘暴 D.寒潮7.2020年9月15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由天津港装船启程运往文昌清澜港,走海运途经的海域依次是()A.黄海、渤海、南海、东海B.渤海、黄海、东海、南海C.渤海、黄海、南海、东海D.黄海、渤海、东海、南海8.将来为保障返回舱安全返回着陆,应选择地形开阔、云量少、晴天多和人烟稀少的地点。你认为下列地点中最适合的是()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答案】6.D7.B8.D【解析】【分析】【6题详解】读图可知,酒泉发射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秋冬季节可能对发射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是寒潮,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直接影响当地的气温变化,对火箭发射影响较大,因为在火箭发射前要进行低温燃料加注,液氢、液氧对温度要求很高,温度高一点或低一点,都会改变燃料的加注量;高空风对火箭的飞行轨道也会影响。寒潮主要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主要影响我国的西北和北方地区;D符合题意;7月至9月是台风活动最频繁的时间段,主要影响东南沿海地区,A不符合题意;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在冬春季,多为寒潮南下,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引起;或者受寒潮影响后,天气由阴转晴的当天夜晚,因地面强烈辐射降温所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雪上加霜”。温度低于地面和物体表面上有水汽凝结成白色结晶的是白霜;水汽含量少没结霜称黑霜;对农作物都有冻害,称霜冻,B不符合题意;引起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的内陆沙漠地区,C不符合题意。故选D。【7题详解】天津濒临渤海,文昌濒临南海,由此可判定,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天津抵达海南文昌,途径的海域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故选B。【8题详解】青藏高原的地表景观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形崎岖;内蒙古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面坦荡。内蒙古高原地形开阔、云量少、晴天多和人烟稀少,适宜返回舱安全着陆,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寒潮的源地是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地区,寒潮南下使所经过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有雨雪天气。葡萄习性喜光、喜暖,衬干燥忌潮湿。下图为银川周边葡萄酒主产区示意图。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9.葡萄酒主产区均位于A.贺兰山以西 B.回族最大聚居地 C.水运发达区 D.台风频繁登陆区10.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B.地势平坦,河湖众多C.邻近省会,市场需求量大 D.雨热同期,降水充足11.图中河流A.大致自北向南流 B.冬季无结冰期C.为葡萄酒外运提供水运条件 D.为葡萄种植提供灌溉水源【答案】9.B10.A11.D【解析】【分析】葡萄是一种温带水果,适合种植在夏季高温少雨的地区,我国的葡萄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葡萄质量最好。【9题详解】由图可知,葡萄的主产区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这里是回族最大的聚居地,该区域降水稀少,河湖少、水运不发达,台风影响小,故选B。【10题详解】由上题可知,该地区的葡萄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这里种植葡萄的有利条件是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故选A。【11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河流是黄河的上游河段,是自北向南流,冬季会有结冰现象;河流的水运不发达,可以为葡萄种植提供灌溉水源,故选D。12.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有利于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当灾害来临时,下列行为正确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海啸是由地震引起的,在海边要往高处跑,千万不要逗留否则是很危险的,A错误;雷雨天气时切断电源是正确的,防止发生电击,B正确;当地震发生时,要保持镇静,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避震,在楼房里可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千万不能跳楼、躲在窗下或乘电梯下楼,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害,C错误;台风来临时,要躲在屋子里,不要出门,狂风暴雨是很危险的,D错误;故选B。第Ⅱ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6分)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规划的川藏铁路从成都到拉萨,线路全长1838公里,跨14条大江大河、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桥隧总长1413公里,占线路全长的81%,工程还需要面对地震频发、季节冻土、山地灾害、高原缺氧以及生态环保等建设难题,工程投资预估算约2166亿元,被誉为“史诗级最难天路”。计划2026年全线通车。如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1)由图可知,川藏铁路连接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四川和____。(2)由东向西,川藏铁路跨越的主要地形区有____盆地、横断山区和____高原;沿线地势落差巨大,河流蕴藏着丰富的____(填能源),该能源具有____、____的优点。(3)铁路沿线地区气候差异显著,跨越的主要气候类型有____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由亚热带跨越到____(填温度带)。(4)川藏铁路被誉为“史诗级最难天路”,修建铁路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有____。(填一点)(5)铁路沿线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老少边穷”地区,拉萨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是____族。【答案】(1)西藏自治区(2)①四川②.青藏③.水能④.清洁⑤.可再生(3)①.亚热带季风②.高原气候区(4)地震频发、季节冻土、山地地质灾害、高原缺氧、生态脆弱(5)藏【解析】【分析】本题以川藏铁路材料和川藏铁路示意图为素材,设置了5道小题,涉及省区的位置、主要地形区、能源、我国温度带的分布、民族等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识图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川藏铁路自成都至拉萨,连接的两个省级行政单位是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小问2详解】由图示信息可知,川藏铁路跨越的主要地形区有成都所在的四川盆地、向西是横断山区、再向西为青藏高原;川藏铁路线穿越我国地势的第一、二阶梯,沿线地势落差巨大,河流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该能源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优点。【小问3详解】川藏铁路跨越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跨越的主要气候区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由亚热带跨越到高原气候区。【小问4详解】读图可知,川藏铁路穿过中国最危险、最复杂的横断山区,并跨过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多条大河。这里山高谷深,最有可能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因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有季节性冻土;位于板块交界处,还经常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小问5详解】拉萨是我国西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其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是藏族。14.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实地察看黄河河道水情,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情况。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中的“白云间”是指黄河发源于____(地形区)。古诗有云“黄河落天走东海”,后因多次改道,现黄河注入____海。(2)河口水文站水量比青铜峡水文站水量明显减少的人为原因主要是()选择填空A.流经灌区,引水多 B.沙漠地区蒸发量大C.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D.农业对河水污染严重(3)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黄河流域乙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了黄河下游地区的环境。左图为乙地区地理环境示意图,右图为黄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及所学完成框图的填写。【答案】(1)①.青藏高原②.渤海(2)A(3)①暴雨(坡度大)②毁林开荒③变慢(变缓)④沉积⑤洪水⑥植树造林⑦修建梯田⑧加固堤坝【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黄河流域示意图为材料,涉及黄河概况、黄河治理与开发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曲折东流,注入渤海。【小问2详解】从图中看,从青铜峡水文站到河口水文站经过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灌溉农业发达,由于流经灌区引水多,使河口水文站水量比青铜峡水文站水量明显减少,A正确;沙漠地区蒸发量大,不属于人原因,B错;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不符合实际情况,C错;水污染对河流水量影响不大,D错。故选A。【小问3详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坡度大,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人为原因是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黄河下游为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泥沙沉积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