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一个苦难的民族需要什么样的人?郁达夫《怀鲁迅》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鲁迅的魅力清醒的孤独的深刻的悲凉的
力量之声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鲁迅(1881-1936)
中
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
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等
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评价鲁迅先生: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
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
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
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著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
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解题
1.文题中的“记”相当于“纪”字,并非鲁迅写了错别字。因为当时白话文刚刚兴起,有些用词并不是很规范。也有一说,认为鲁迅曾留学日本,他的用语用词受到过日文的影响。“记念”一词来自日文,义同中文的纪念。2.刘和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三一八”惨案中,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她扛着校旗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开枪,刘和珍身中七弹,壮烈牺牲,时年22岁。
写作背景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大沽口事件)
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祺瑞之命,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三·一八惨案)
惨案发生后,反动军阀的走狗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诬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四至九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严正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觉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继《无花的蔷薇之二》之后,鲁迅相继写了《死地》和《可惨与可笑》,4月1日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假如这样的青年一杀就完,
要知道屠杀者也决不是胜利者。
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
……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
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
将来的事便要大出于
屠杀者的意料之外。无花的蔷薇这不是一件事结束,
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言,
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
拖欠得愈久,
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痛哭和珍
作者:石评梅
和珍!冷的我抖颤,冷的我两腿都抖颤!一只手擦着眼泪,一只手扶着被人踏伤的晶清,站在你灵前。抬起头,香烟缭绕中,你依然微笑的望着我们。
我永不能忘记你红面庞上深深地一双酒靥,也永不能忘记你模糊的血迹,心肺的洞穿!和珍,到底那一个是你,是那微笑的遗影,是那遗影后黑漆的棺材!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
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多少红绿的花圈,多少赞扬你哀伤你的挽联,这不是你遗给我们的,最令我们触目惊心的便是你的血尸,你的血衣!你的血虽然冷了,温暖了的是我们的热血,你的尸虽然僵了,铸坚了的是我们的铁志。
最懦弱最可怜的是这些只能流泪,而不敢流血的人们。此后一定有许多人踏向革命的途程,预备好了一切去轰击敌人!指示我们吧,和珍,我也愿将这残余的生命,追随你的英魂!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的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豺狼得意的时候。自杨荫榆带军警入校,至章士钊雇老妈拖出,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
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一年来你们的毅力,你们的精神,你们的意志,一是和恶势力奋斗抵抗,你们不仅和豺狼虎豹战,狗鼠直虫豸战,还有绅士式的文妖作敌,贵族式的小姐忌恨。如今呢,可怜她们一方面要按着心灵的巨创,去吊死慰伤,一方面又恐慌着校长通缉,学校危险,似乎这艰难缔造的大厦,要快被敌人的铁骑蹂躏!
和珍!你一瞑目,一撒手,万事俱休。但是她们当这血迹未干,又准备流血的时候,能不为了你的惨死,瞻望前途的荆棘黑暗而自悲自伤吗?你们都是一条战线上的勇士,追悼你的,悲伤你的,谁能不回顾自己。
你看她们都哭倒在你灵前,她们是和你偕行去,偕行归来的朋友们,如今呢,她们是虎口余生的逃囚,而你便作了虎齿下的牺牲,此后你离开了她们永不能偕行。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作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前一星期我去看晶清,楼梯上逢见你,你握住我手微笑的静默了几分钟,半天你问了一句,“晶清在自治会你看见吗?”便下楼去了。这印象至如今都很真的映在我脑海。第二次见你便是你的血尸,那血迹模糊,洞穿遍体的血尸!这次你不能微笑了,只怒目切齿的瞪视着我。
自从你血尸返校,我天天抽空去看你,看见你封棺,漆材,和今天万人同哀的追悼会。今天在你灵前,站了一天,但是和珍,我不敢想到明天!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
“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
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终已失丢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那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的不要回头。假如回头,一定不忍离开你自己纤手铁肩,惨淡缔造的女师大;假如回头,一定不忍舍弃同患难,同甘苦的偕行诸友;假如回头,你更何忍看见你亲爱的方其道,他是万分懊丧,万分惆怅,低头洒泪在你的棺后随着!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我将等着,能偷生时我总等着,有一天黄土埋了你的黑棺,众人都离开你,忘记你,似乎一个火花爆裂,连最后的青都消灭了的时候,风暴雨夕,日落乌啼时,我独自来到你孤冢前慰问你黄泉下的寂寞。
和珍,梦烟!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的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冷风一阵阵侵来,我倒卧在床上战栗!
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学生结队前往段祺瑞执政府请愿段祺瑞政府卫队与群众对峙的情形
三一八惨案中军阀残酷屠杀群众
鲁迅
听录音:给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徘徊(páihuái)长歌当哭(dàng)菲薄(fĕi)洗涤(dí)踌躇(chóuchú)桀骜(jié΄ào)赁屋(lìn)不惮(dàn)喋血(dié)尸骸(hái)立仆(pū)转辗(zhăn)攒射(cuán)屠戮(lù)浸渍(jìnzì)殒身不恤(yŭnxù)一.交代写作的缘由。.二交代写作的目的。三.回忆和刘和珍的交往。四.追述请愿经过。五.叙述死难现场。六.总结经验教训。七.概括死难意义。(一)写作的缘由(二)记叙烈士事迹(三)请愿事件的意义
给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注意各标题之间的联系。研读课文:第一部分:写文章的缘由作者了几方交代面的原因?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和其他死难烈士,表达作者最大的悲哀和尊敬。
控诉段政府的暴行和抨击反动文人的阴险论调。
唤醒麻木的国民,要人们牢记血债。
悼念死者
揭露敌人唤醒庸人写作缘由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程度副词,更加愤怒到了极点深深地体味充满血腥和暴力的黑暗统治为烈士的死难感到极度哀痛表示对死者的尊敬
这段话的含义是:1.表示更深入地体味这极度的悲惨和黑暗。2.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3.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一定要以血来偿。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正的革命者直接面对,不回避直接面对,不回避为人民的苦难而哀痛的人以能为人民谋幸福而感到幸福的人“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两句话的含义是:真正的革命者,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思考:“庸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鲁迅对“庸人”的态度是怎样的?庸人:不敢正视现实,浑浑噩噩,麻木健忘,苟安满足。他们靠“忘却的救主”“洗涤旧迹”,“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于是,“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鲁迅在这里指出了庸人普遍存在是“维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的基础。唤醒他们,才能使“似人非人的世界”走向尽头。鲁迅对庸人持强烈的批判态度。研读课文:第二部分:叙述生平及遇难过第三节:刘和珍事迹?神情举止的词语?品质、精神、性格?作者情感?
刘和珍的事迹
神情举止
品质、精神、性格
●预定《莽原》全年——“毅然”坚定追求进步思想●参加师大学潮斗争有远见、有责任性●前往执政府请愿,被杀害——“欣然”前往爱国热忱
小结: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斗争精神温和善良“微笑”、“温和”“反抗”;“黯然”、“泣下”人物形象分析如此优秀的青年,无疑是中国的脊梁,却惨遭反动派的杀害,鲁迅怎能不为之悲痛欲绝、愤怒之极呢。听到噩耗——
居然
震惊
概述惨案——
怀疑
愤慨尸骸为证——
虐杀悲痛听到污蔑——
暴徒
愤懑
悲愤号召——
爆发
怒吼
第四节写刘和珍等的遇害和爱国学生所受的诬蔑。这一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分几层来写的?明确:时间顺序。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花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已”,时间副词,已经;“尤”,程度副词,更加。两个副词连用,表示强烈的递进语气。“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则比刀枪更加阴险。军人凶残,文人嚣张。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式这种野蛮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默无声息”了。可是横行无忌的杀人者别忘记: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无话可说?默无声息的缘由?沉默:爆发,灭亡?反动政府:残忍走狗文人:无耻白色恐怖武力镇压+思想控制物极必反警告反动派呼唤后死者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问:1、此段中五个“她”分别指谁?
2、作者为什么将这段经过写得这样详细?均指刘和珍。写出爱国青年的勇敢、友爱;揭露敌人的凶残。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伟绩”“武功”:反语,旨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政府“三一八”大屠杀的野蛮、残暴,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八国联军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研读课文:第三部分:总结经验,指明意义。鲁迅对徒手请愿是什么态度?明确:不赞成徒手请愿,不赞成用青年的生命,去换取寥寥的意义。分析第六节1.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1.在反动派眼里不算什么2.少数人的请愿对黑暗的中国起不了作用3.唤不醒庸人的觉悟指陈西滢之流的走狗文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他们对爱国青年的斗争、牺牲冷眼旁观,烈士的鲜血不过给他们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形成的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很大牺牲。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不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陶渊明《挽歌》诗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僬侥。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萧。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归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课外研读1.这是一首什么诗?2.写什么情景?是首自挽歌写自己死后出殡、送葬、入葬情景。3.表达怎样的感情?鄙弃世俗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可贵气节。4.作者引用陶渊明诗歌的用意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怀念,“这也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不一定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其中的“中国人”指什么人?第七节出现了同样的句子,这里的“中国人”也是同样的意思吗?
前者是特指反动派,后面的“中国人”是泛指所有中国人,既包括反动派和走狗文人,也包括一般国民。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明确:“苟活”,苟且偷生的意思,贬义;“苟活者”是作者自指,是自我贬抑,也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他不惜贬抑自己来映衬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其实鲁迅是大智大勇的猛士,当然他的智与勇也是不断地从奋斗者身上汲取养料形成的。所以“苟活者”首先说的是自己,而“真的猛士”首先是作者的自我策励。当然,“暂得偷生”的“庸人‘大有人在,真正的”苟活者“大有人在,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奋然前行,所以这又是战斗的号召。
文章写于同年的4月1日,一般来说记叙同年发生的事情是不需要表明年份的,或仅仅说“今年”即可,但是在这里作者为什么在文中明确写出日期?明确: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三一八”发生时,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因此,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一、梳理情感脉络的语句线索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2、“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3、“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4、“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5、“我还有要说的话”6、“呜呼,我说不出话”总结课文
1、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是追悼会上,程君提问、请求之后说的。鲁迅要“写一点东西”,正是为了纪念死难的烈士,寄托自己深深的哀思。2、“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敌人血腥的暴行太出人意料了,而那么好的青年却被杀了,使我呼吸视听都十分困难,几乎窒息,确实不能言语了。“可是我……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呢?”这几句话,前句是果,由果溯因,后句反问作结,强调前句文意,充分表达了对烈士的深切悼念,无限痛惜,以及对反动派暴行的无比愤慨.痛心的忆念、悼念之情无比的愤怒:凶残、下劣3.“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一个似人非人的世界:一方面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为国家、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幸福,伟大而崇高。另一方面是不敢“直面”、“正视”、易于“忘却”的庸人的苟且偷生,他们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似人非人的世界”的作用。提醒生者,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4.“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反动派的
虐杀已使“我”艰于呼
吸视听,悲愤以至于无话可说,再加上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更加重了“我”的悲愤。作者愤怒的呼喊中凝聚着的正是这双重的悲愤。愤慨5.“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必须剥去这些杀人者的皮相,把他们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这“要说的话”,就是刘和珍等
遇害的经过,用铁的事实,揭露控诉段祺瑞执政府布下罗网,虐杀爱国学生的暴行,字里行间注满憎恨和愤怒。
还有“要说的话”,烈士的血决不能白流,徒手请愿固然不足为训,但是血痕“当然不觉要扩大”,她们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永存,将使苟活者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将激励真的猛士奋然前行。揭露、控诉而高度评价时的慷慨激昂中,总时时浮现出“微笑的和蔼的旧影”,实在令人痛心;而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却居然昂起头来”的中外杀人者的无耻,实在令人发指。“呜乎,我说不出话”,其中蕴藉了作者多少深重难抑的愤慨和悲怆!6.“呜呼,我说不出话”哀痛到了极点
如何理解作者“不说”与“说”的感情?
纵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也就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但作者在表达时处于要说和说不出话来之间。作者说不出话来,也许是太痛苦、太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但最终还是要说,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作者的心胸,情不自禁要张口说出。
所以,作者“不说”是假,“说”才是真。
主要体现悲、愤。●小结说▲痛悼▲揭露▲唤醒无话可说悲愤至极(情感元素〕悲愤悲愤的感情贯穿全文基调:
悲
愤(痛惜爱国青年死难)(愤慨反动政府之残忍、反动
文人之下劣)揭露敌人,激励猛士,唤醒庸人,呼唤革命。二、本文的中心思想
作者通过对刘和珍生平事迹和殉难经过的叙述,歌颂了刘和珍等爱国青年“蹈死不顾”“殒身不恤”,追求真理,反抗强暴的大无畏精神,深刻揭露了段祺瑞反动军阀政府屠杀爱国群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线上线下教学衔接与融合方案设计
- 医疗卫生机构感染防控工作手册
- 小学食堂卫生整治行动计划
- 扬尘污染防控创新创业项目策划
- 小学科学“金属”课教学设计范例
- 项目风险管理分析工具及报表
- 供应商管理标准流程与审核模板
- 高电压技术课程考核题库解析
- 小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方法及评价标准
- 企业面试流程及通知模板范本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作业设计
- 人美小学美术五上《第1课:肖像艺术》课件
- 边坡削坡施工方案
- 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 浙江省通用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第八册
-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美丽乡村建设课件
- 视听语言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杭州医学院
- MT/T 548-1996单体液压支柱使用规范
- GB/T 17608-2006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
- 实验室常规玻璃仪器的操作及注意事项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