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课件_第1页
五人墓碑记课件_第2页
五人墓碑记课件_第3页
五人墓碑记课件_第4页
五人墓碑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他排斥异己,杀戮大臣,暴虐无道,形成了“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局面。天启六年,魏忠贤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市民群情激愤,奋起反抗,发生暴动。事后,阉党大范围搜捕暴动群众,市民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次年,崇祯帝即位,罢黜魏忠贤,魏畏罪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得以昭雪。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苏州市民把他们合葬在虎丘前的大堤之上,称为“五人之墓”。2020年10月2日1五人墓碑记张溥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

——臧克家2020年10月2日2教学目标一、了解碑记类文体常识及作者。二、整体感知,把握思路。三、积累一些古代汉语知识,如重点实词、虚词,常见的特殊句式等。四、体会文中所阐述的生死价值观,了解文章写作特点。2020年10月2日3

碑记又称“碑志”,刻在墓碑上,用于叙述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死者功德。有关作者

本文选自《七录斋集》,张溥(pŭ)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之书都要亲手抄写,抄好朗读之后烧掉,再抄,一直要抄到六七遍,因此,他的书斋起名为“七录斋”。2020年10月2日4整体感知,把握思路第一部分:交代建五人墓碑的由来,并提出问题,发人深省,引出下文。第二部分:记述苏州市民的反暴斗争以及五人死难经过。第三部分:高度评价,进而揭示中心。第四部分:补叙四位贤士大夫的姓名,照应开头。2020年10月2日5熟读课文疏通字词2020年10月2日6

自读课文,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来推断不明白的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学习依靠语脉、语感来推断重点词义的方法。2020年10月2日7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3、按诛五人古今异义“行为”是“行”和“为”两个词的连用。行:品行,名词;为,成为,动词。今义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私人: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按:考查,查究。今常用义为:压住,依靠等。2020年10月2日84颜色不少变视五人之死6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颜色:面貌、容貌、脸色。今常指由物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视:比较。今无此义。首领:头颅,脑袋。2020年10月2日9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2、敛赀财以送其行通假字“有”同“又”。“赀”同“资”,资财,钱财。读zī2020年10月2日101、人皆得以隶养之2、去今墓而葬之3、其疾病而死4、为之声义5、缇骑按剑而前6、是时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词类活用隶,名词作状语,当作奴隶那样。墓:名词用作动词,修墓。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声:名词用作动词,伸张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抚:用作动词,出任巡抚。2020年10月2日117、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8、不能容于远近9、抶而仆之10、安能屈豪杰之流远近:形容词用于名词,远近的人;远近的百姓。仆:动词使动用法,使……倒下屈: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记:名词用作动词,作记。2020年10月2日1210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11不复敢有诛治12激昂大义荣于身后尽其天年。哀,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哀,哀惜。诛治:动词用作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激昂:形容词用作动词,激动振奋。荣:名词使动用法,使……得到荣誉。尽:副词用作动词,享尽。2020年10月2日13义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为之声义/忠义暴于朝廷一词多义义愤,形容词。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正义,名词。为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为之声义/谁为哀者从……看来,介词。替,给,介词。2020年10月2日14

行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2敛赀财以送其行其辱人贱行

固1轻重固何如哉斯固百世之遇也。品行,名词。走,动词。行为,名词。本来,引申为“究竟”“到底”,副词。实在,真是,副词。2020年10月2日151、即今傫然在墓者也。2、斯固百世之遇也。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5、故今墓中全乎为五人也6、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句式判断判断句2020年10月2日16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1、

谁为哀者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疑问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之”字提宾被动句宾语前置2020年10月2日171、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2、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3、

忠义暴于朝廷4、

荣于身后5、

不能容于远近6、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7、

忠丞匿于溷藩以免8、

令五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9、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介词结构后置句2020年10月2日18省略句1断头置城上2

投缳道路3激昂大义4

扼腕墓道

(于)(于)(于)(于)2020年10月2日19

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二。2、

翻译课文2020年10月2日20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分析文章。2020年10月2日21一、就文意理解和理清思路质疑解难。1、

讨论第一段要点⑴首句笼罩全篇,“蓼洲周公之被逮”伏下文苏州市民反抗阉党斗争,“激于义”是五人之死事的本质,“死”伏下文五人当刑,重在“激于义”三字,“义”是全文关键字。⑵叙建墓经过仅用一个长句。“魏阉废祠”暗示地方缙绅屈身事魏(伏第五段“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有几人欤”),“立石与其墓之门”(伏结尾“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抑扬分明。⑶“盛”伏下段“独五人之皎皎”,表明作者将有所议论。2020年10月2日22

朗读第二段,回答以下问题。本段为什么不接叙五人之死的经过,却就建墓事发表议论?讨论明确:以常人与五人对比,已暗含“死生之大”四字,实为结尾张本。2020年10月2日23

本段中两个“夫”字作用有何不同?讨论明确:第一个引出事实作为立论的出发点,第二个引出议论的内容

2020年10月2日24

明确:可分两层。前一层叙述苏州市民反阉斗争经过,用事实印证上文“激于义”三个字;后一层写五人被诛。从分析结构入手,理解第三段的意思。本段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层意。2020年10月2日25

讨论明确:这一层的描写,感情真挚,写吴民,则“哭声震动天地”“抶而仆之”,其义勇可见;写缇骑,则“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凶横之态毕见;写狗官,则“匿于溷藩以免”,惶急之状可知。可见作者憎爱分明的感情。前一层叙述反阉斗争的经过,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感情如何?2020年10月2日26明确:反映五人浩气长存,虽死犹生。3.文中述贤士大夫发金买五人之脰,有何作用?明确:既有称颂贤士大夫之意,又有从侧面烘托五人形象的作用。分组讨论第四段要点。1.

如何选材来突出五人事迹?五人之事迹不可尽书,故只写其当刑之从容,说明作者选材之精当。2.“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反映五人的什么精神?2020年10月2日27

根据以上方法,学生互相讨论,自学第五至第七段,要求:①

归纳各段要点。②

找出表明思路的句子。③

理解作者思想情感。2020年10月2日28明确:第五段论述五人之死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意义。用一反问极言在魏阉统治时期不附逆者极少。又用一提示性的问句揭示出五人之死确实于“激于义”。第六段论述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连用四个长句,运用强烈对比,提出死的轻重问题,突出五人之死重于泰山,点明“匹夫之有重与社稷”这个重大主题。2020年10月2日29上文两次提到贤士大夫,都没交代姓名,为什么要放在最后写呢?明确:既可使行文简洁,又有评功的作用,对贤士大夫不称名,表示一种敬意。2020年10月2日30一、找记叙、议论的句子后,分析特点:1、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从全文看,前两部分侧重记叙,第三部分侧重议论。两部分之中,记叙和议论又互有穿插。2、

巧妙使用对比。文章多处使用对比,突出五人慷慨就义的英勇事迹和重大意义。如第二段把富贵之子、慷慨之徒与五人对比,突出五人之伟大。3、

用简练传神的笔墨刻画人物形象。2020年10月2日31与柳子厚的《墓志铭》比较,体会此种文章的语言特点。布置作业:1、

练习一2、

练习四2020年10月2日32演讲完毕,谢谢观看!Thankyouforread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