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的背景和要点_第1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的背景和要点_第2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的背景和要点_第3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的背景和要点_第4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的背景和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基层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制定的背景和要点王文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综合公共卫生政策预防心脏病和卒中社会环境影响健康行为状态促进健康干预危险人群减少事件和死亡完善功能降低复发维持生命政策环境改变行为改变危险因素急救检测控制急性病例管理

治疗慢性病例管理费用预防,5%卫生费用治疗,95%临终关怀高血压高血脂吸烟不良生活卒中心梗美国实际情况不良社会环境状况不良行为模式重要危险因素首发事件猝死残疾复发危险致命CVD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

2010年目标总人口2.81亿TC1.05亿吸烟5300万HBP5000万DM1000万卒中50万MI65万CHF55万CVD52.5万(AnnIntermMed2005;148:593)卫生部2010年卫生工作要点

--新医改:积极配合落实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补助政策。完善新农合运行机制,开展农民部分重大疾病救治试点,提高新农合医疗保障水平。开展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推广慢性病基层防治指南,推动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防治服务。深化医改要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基层指南编撰过程主办: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 中国高血压联盟编委会:高血压专家,社区防治专家,管理专家参与者:甘肃,浙江,江苏,河北,山东,北京 社区医生要求:简明,实用、可操作,看懂,会做3次会议,3次修稿,3万余字(2009,1-12)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高血压联盟2009-5-4北京一基层指南编撰的背景我国高血压流行趋势我国高血压防治现状我国高血压的危害和负担全国高血压社区管理的经验我国2亿高血压的分布--90%在基层新医改将高血压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包中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全国每年新增高血压1000万人)

我国高血压“三率”水平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1/10万人中国35-64岁人群队列人群31728人(1992-2002)

基线血压(mmHg)与10年总心血管事件发病的相对危险(RR)

SBP<11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

DBP<7575-80-85-90-95-100-105-110-

人数比例(%)21202111135423RR10我国高血压的负担全国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人中有2人是高血压) 全国每年由于血压升高而过早死亡150万人● 中国每年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其中一半与高血压有关

亚太队列表明66%心脑血管病发生与高血压有关顾东风报道2005年我国233万人由高血压过早死亡(77%)全国每年高血压医药费400亿元高血压占慢性病门诊就诊人数的41%,居首位HCC: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计划培训社区医生;管理高血压患者100万计划管理1年血压达标率大于50%,;

2005-2009年阶段总结:3我们已培训21地区2000个社区机构3万名社区医生;共管理30万病人,扩大管理40万病人;浙江、甘肃,江苏,河北,山东,广东等管理一年11万病人血压控制率从基线22%提高到71%;我们走访社区/乡村近百家了解基本及用药情况为基层指南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HCC:高血压社区管理后血压控制率(%)我国高血压临床研究的证据①治疗时考虑循证医学证据,选用适合病人的药物,优先选用高血压研究证实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物。②我国完成的Syst-China、STONE、CINT、FEVER大型试验证据分别用尼群地平、硝苯低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可降低脑卒中风险;PATS用吲哒帕胺治疗脑血管病患者,可降低卒中再发危险。③CHIEF研究提示初始小剂量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或+复方阿米洛利治疗高血压,可明显改善血压控制率。CHIEF研究阶段结果(2009-12)

两组8周时的双期血压控制率均超过70%(未加其他药),治疗1年血压控制率均超过80%Controlrateweeks80%70%CCB+替米沙坦CCB+利尿剂TO:2009/12/15病人数6748671466626587625058405352病人数6727669366666586626158715370我国2亿高血压患者应就诊区域分布;90%应分布在城镇社区和乡村

基层(社区和乡村)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

基层医生是防治高血压的主力军

2千万人6千万人1.2亿人全国高血压2亿人分布基层高血压防治状况1国家将高血压管理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包中2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状况:70%的高血压未治疗;90%的未达标;基层高血压管理不规范;基层高血压治疗不规范;3基层医生状况社区和乡村医生渴望得到正规的培训61万个乡村100多万名赤脚医生4无统一的规范的基层高血压防治培训教材二基层指南目录第一节、高血压的检出第二节、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第三节、高血压的治疗第四节、高血压预防和教育第五节、高血压的管理第六节、高血压患者的双向转诊第七节、高血压防治工作考核及评估基层指南附件目录附件1 高血压基本概念 附件2 血压测量规范 附件3 影响预后的因素 附件4 我国常用口服抗高血压药物附件5 基层常用降压药的使用方法附件6 特殊人群高血压处理附件7 高血压社区防治参考方案附件8 不同人群健康教育内容参考表 附件9 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随访表 附件10 高血压分级管理汇总表 附件11 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流程图20高血压概念1.高血压基本定义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的疾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经非同日(一般间隔1-2周)三次测量,血压≥140和/或≥90mmHg,可考虑诊为高血压。高血压防治的基本理念高血压是可控的,大多数需长期治疗;降压治疗的好处公认,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及心脏病风险;根据心血管总危险和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措施,长期平稳有效控制血压,降压治疗要达标;高血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超重/肥胖,高盐饮食,长期过量饮酒,长期过度精神紧张。我国高血压防治的主要任务提高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降压治疗要达标;主要目标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高血压防治是社会工程,政府主导,媒体宣传教育,专家指导培训,企业支持参与,基层实施落实。第一节高血压检出高血压常无症状,称“无声杀手”;建议成人每2年测血压一次;利用各种机会将高血压检出来机会性筛查重点人群筛查,35岁首诊测血压;高血压易患人群:BP130-139/85-89;肥胖5血压测量标准化自测血压自我测量血压简称自测血压。是指受测者在诊所外的其他环境所测血压。自测血压可获取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信息。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ESH、BHS和AAMI)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正常上限参考值为135/85mmHg。自测血压值低于诊所血压值。自测血压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第二节高血压的诊断评估高血压定义高血压诊断高血压鉴别诊断—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检查评估危险分层25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数的5-10%)

常见继发性高血压:肾脏病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大动脉疾病药物引起的高血压表1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

级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和 <80正常高值 120~139 和/或 80~89高血压 ≥140 和/或 ≥90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和/或 90~99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和/或 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 ≥180 和/或 ≥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和 <90注:⑴、本表与200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相同;⑵、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30图1初诊高血压的评估干预流程初诊高血压评估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兼有临床疾患高危中危低危立即开始药物治疗随访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1个月随访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3个月收缩压≥140舒张压≥90收缩压<140和舒张压<90收缩压≥140或舒张压≥90收缩压<140和舒张压<90开始药物治疗继续监测考虑药物治疗继续监测注明:*家庭自测血压平均值比诊室低5mmHg(即家庭135/85相当于诊室的149/90mmHg);诊室或(家庭*)多次测血压诊室或(家庭*)多次测血压开始生活方式改善按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

(2009年基层版指南)其它危险因素和病史血压(mmHg)1级高血压SBP140~159或DBP90~992级高血压SBP160~179或BP100~1093级高血压SBP≥180或DBP≥110Ⅰ无其它危险因素低危中危高危Ⅱ1~2个危险因素中危中危高危Ⅲ≥3个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并存临床情况高危高危高危注:SBP为收缩压,DBP为舒张压。1低2中5高

简化危险分层分层

低危中危高危⑴高血压1级

RF=0分层项目要点⑴

高血压2级或

高血压1级伴RF1-2个

高血压3级或

高血压1级或2级

伴RF≥3个或

(3)靶器官损害或

(4)临床疾患

简化危险分层项目的内容:分层高血压分级危险因素项目(SBP/DBP)

(RF)靶器官损害临床疾患1级:140-159/·年龄≥55岁分层90-99·吸烟

项目2级:160-179/·血脂异常内容100-109·早发心血管家族史

3级:180/·

肥胖110

·缺乏体力活动⑻

·左室肥厚

·脑血管病

·颈动脉增厚

·心脏病

·肾功能受损

·肾脏病

·周围血管病

·视网膜病变

·

糖尿病

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的评估指标(1)询问病史和简单体检: 基本要求 常规要求测量血压,分为1、2、3级 + +肥胖:BMI≥28Kg/m2或WC男≥90cm,女≥85cm + +性别,年龄 + + 正在吸烟 + + 已知血脂异常 + + 缺乏体力活动 + +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 + 脑血管病病史 + + 心脏病病史 + + 周围血管病 + +肾脏病 + + 糖尿病 + + 基本要求:最低要求完成的简单体检和问诊

(乡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的评估指标(2)实验室检查 基本要求常规要求空腹血糖≥7.0mmol/L - +心电图(左室肥厚) - +血肌酐:男≥115umol/L(≥1.3mg/dL);女≥107umol/L(≥1.2mg/dL) - +尿蛋白 - +尿微量白蛋白≥30mg/24h,或白蛋白/肌酐比: - +空腹血脂:TC≥5.7mmol/L,LDL-L≥3.6mmol/L;HDL-C<1.0mmol/L;TG≥1.7mmol/ - +眼底 - +X线胸片 - +超声(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心脏左室肥厚) - +动脉僵硬度(PWV>12m/s) - +其它必要检查 - +-:选择性检查项目;+:应当检查项目;常规检查:社区卫生中心3535第三节高血压治疗

(一)高血压非药物治疗1坚持预防为主2非药物治疗有轻度降压作用3具体内容:合理膳食限盐少脂适量运动 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非药物疗法内容和目标

内容 目标减少钠盐摄入 每人每日食盐小于6克;合理饮食 减少膳食脂肪;适量蔬菜水果每日1斤;规律运动 每周3~5次中量运动;控制体重 BMI<24kg/m2;腰围男<90cm;女<85cm;戒烟 坚决戒烟;限酒 不提倡饮白酒;如饮酒,则每日白酒小于 1两;葡萄酒小于2两;啤酒小于5两;心理平衡 调节情绪,缓解压力。高血压治疗目标高血压治疗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以便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目标血压: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65岁)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年轻人或糖尿病及肾病,冠心病,脑卒中后患者降至130/80mmHg以下;如能耐受,所有患者的血压还可进一步降低。但冠心病患者舒张压低于60mmHg时应引起关注。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患者检查出来的所有危险因素,并适当处理病人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二)高血压药物治疗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小剂量开始多数终身治疗、避免频繁换药合理联合、兼顾合并症24小时平稳降压,尽量用长效药个体化治疗中国大型心血管临床试验时间 试验名称

治疗药 心脑事件1987 Syst-China,STONE 钙拮抗剂

减少 CINT (CCB)1990 CCS-1 ACEI 减少

1993 PATS 吲达帕胺

减少1996 PROGRESS-China ACEI,D 减少2000 FEVER CCB+利尿剂

减少2007 CHIEF

CCB+ARB ↓? +Statin ↓?2007 CHINOM ARB;Co;D;HT?

40常用降压药的种类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低剂量复方制剂C+AA+DC+DC+BFC+D+AC+A+BC+A+α

C+D+AC+A+BD+A+αC+BC+DC+AD+AFCADB降压治疗初始小剂量单药或两种药选用参考确诊高血压血压<160/100mmHg低危,中危患者血压≥160/100mmHg

高危患者(伴心脑血管病或糖尿病)对象:第一步第二步加其它降压药,如可乐定等第三步注:A:ACEI或ARB,B:β阻滞剂C:钙拮抗剂D:利尿剂F:复方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α:α阻滞剂治疗中血压未达标,可原药加量或加另外一种药临床试验证实的降压药组合试验 组合 药物ASCOT: CCB+ACEI 氨氯地平+培哚普利ACOMPLISH: ACEI+CCB 贝那普利+氨氯地平FEVER:

CCB+D 非洛地平+氢氯噻嗪ADVANCE: ACEI+D 培哚普利+吲哒帕胺CHIEF: CCB+ARB 氨氯地平+替米沙坦45两种药物联合参考方案实线表示证据支持或推荐使用的组合;虚线表示证据不足或必要时谨慎使用的组合噻嗪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

受体拮抗剂

钙拮抗剂ACE抑制剂α-阻滞剂β-阻滞剂表7基层小剂量两种药联合方案(范例)

价格低廉药物的组合方案价格中上药物的组合方案C+D方案:尼群地平+氢氯噻嗪;硝苯地平+氢氯噻嗪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非洛地平+氢氯噻嗪;A+C或 卡托普利+尼群地平;尼群地平+依那普利;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培哚普利;C+A方案:硝苯地平+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卡托普利;贝那普利+氨氯地平; 拉西地平+依那普利;缬沙坦+氨氯地平; 左旋氨氯地平+氯沙坦;氨氯地平+依那普利;

C+B方案:尼群地平+阿替洛尔;硝苯地平+美托洛尔 氨氯地平+比索洛尔;非洛地平+美托洛尔;

A+D或 吲达帕胺+卡托普利;卡托普利+氢氯噻嗪 氯沙坦+氢氯噻嗪;贝那普利+氢氯噻嗪D+A方案: 缬沙坦+氢氯噻嗪;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吲达帕胺+依那普利吲达帕胺+替米沙坦;注:A:ACEI或ARB;B:小剂量β阻滞剂;C:钙拮抗剂(二氢吡啶类);D:小剂量利尿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此表7仅为范例,其它合理组合方案仍可使用。常用降压药种类①常用降压药五类: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噻嗪类)、β阻滞剂。②以上5类降压药及固定低剂量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选择药物。此外还有α受体阻滞剂和其它降压药。③根据国家基本药制度,基层降压药选择应考虑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合理,可利用的原则,降压药选择①医生应对每一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根据 具体情况选择药。②首先掌握药物治疗的禁忌症和适应症,根 据病情和患者意愿选择适合该患者的药 物;治疗中随访病人,了解降压效果和 不良反应。③考虑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比选择降压 药种类更重要。(二氢吡啶)钙拮抗剂(CCB)①CCB无绝对禁忌症,降压作用强,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②我国抗高血压临床试验证据多,证实可降低脑卒中事件③适合大多数类型高血压,尤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稳定心绞痛,冠状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周围血管病适合。④可单用或与其它4种药合用,⑤慎用于心衰,心动过速;不稳定心绞痛者不用硝苯地平。⑥少数人可有头痛,踝部水肿,牙龈增生5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①降压作用明确,保护靶器官证据多,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②适用于1-2级高血压,尤对伴心衰,心梗后,心功能不全,LVH,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症,蛋白尿/微蛋白尿有益。③可与小剂量噻嗪利尿剂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联用。④对双肾动脉狭窄,高血钾,妊娠者禁用⑤可有咳嗽,血肌酐升高,偶见血管神经水肿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①降压作用明确,保护靶器官作用确切,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②适用于1-2级高血压,尤对伴左室肥厚,心衰,房颤预防,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蛋白尿,微蛋白尿有益③可与小剂量噻嗪利尿剂,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合用④禁用于双肾动脉狭窄,高血钾,妊娠⑤注意血肌酐及血钾,偶见血管神经水肿利尿剂(噻嗪类)①降压作用明确,预防脑卒中证据较多②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适用于1级高血压,常规量适用于1-2级高血压或脑卒中二级预防,难治性高血压基础治疗药。③尤对老年高血压,心衰者有益④与ACEI/ARB、钙拮抗剂合用;与β阻滞剂合用注意糖脂代谢⑤噻嗪类利尿剂禁用于痛风;慎用于糖脂代谢异常者⑥大剂量对血钾,尿酸及糖代谢可能有一定影响。注意检查血钾,血糖及尿酸水平Β受体阻滞剂①降压作用明确,有心脏保护作用②小剂量适用于伴心梗后,冠心病心绞痛,心率快的1~2级高血压;慢性心衰③对心血管高危患者的猝死有预防作用④可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合用⑤禁用于哮喘,慢阻肺,传导阻滞;慎用于运动员,糖耐量异常者⑥可有支气管痉挛,心动过缓等副作用;长期用注意糖脂水平α受体阻滞剂①适用于高血压伴前列腺增生;开始用药在睡前②也用于难治性高血压③禁用于体位性低血压,心力衰竭④使用前、中测坐立位血压,常见副作用是体位性血压。55固定复方制剂①为常用一类高血压治疗药,可用于1-2级高 血压。②优点是使用方便,改善治疗依从性③缺点是不易调整剂量④注意相应组成成份的禁忌症及不良反应表8基层高血压降压药物选用参考方案(范例1)

1级高血压:(低危)

第一套选用方案 第二套选用方案①尼群地平10mg,每日2次 ①氨氯地平2.5~5mg,每早1次②依那普利10mg,每日1次 ②非洛地平缓释片5mg,每早1次 ③硝苯地平10~20mg,每日2~3次 ③贝那普利10~20mg,每日1~2次④复方降压片1~2片,每日2~3次 ④拉西地平4mg,每日1次⑤珍菊降压片1~2片,每日2~3次 ⑤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每日1~2次⑥卡托普利12.5~25mgmg,每2~3次; ⑥氯沙坦50~100mg,每日1次⑦降压0号1片,每日1次; ⑦缬沙坦80~160mg,每日1次⑧氢氯噻嗪12.5mg,每早1次; ⑧替米沙坦40~80mg,每日1次 ⑨吲达帕胺1.25~2.5mg每日1次; ⑨比索洛尔2.5~5mg,每日1次 ⑩美托洛尔12.5~25mg,每日1~2次; ⑩左旋氨氯地平2.5mg,每早1次⑾复方卡托普利1~2片,每日2次; ⑾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日1次第一套方案适用低收入患者基层高血压降压药物选用参考方案(范例2)

2级高血压:(中危)

第一套选用方案 第二套选用方案①尼群地平10~20mg,每日2次; ①氨氯地平2.5~5mg+替米沙坦40mg,每早1次②依那普利20mg,每日2次; ②非洛地平缓释5mg+氢氯噻嗪12.5mg每日1次③氨氯地平5mg,每早1次; ③贝那普利10mg+氢氯噻嗪12.5mg,每早1次④非洛地平缓释5~10mg,每早1次; ④拉西地平4mg+美托洛尔12.5~25mg,每日1次⑤左旋氨氯地平2.5~5mg,每早1次; ⑤氨氯地平2.5~5mg+复方阿米洛利半片,每早1次⑥降压0号1~2片,每日1次; ⑥尼群地平20mg+卡托普利25mg每日1~2次⑦贝那普利20mg,每日1~2次; ⑦氯沙坦50mg+氢氯噻嗪12.5mg,每早1次⑧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每日2次; ⑧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每早1次⑨替米沙坦80mg,,每日1次; ⑨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每早1次⑩缬沙坦160mg,每早1次; ⑩左旋氨氯地平5mg+卡托普利25mg,每日1次⑾氯沙坦100mg,每日1次; ⑾比索洛尔2.5mg+氨氯地平5mg,每早1次⑿拉西地平4~8mg,每日1次; ⑿培哚普利4mg+吲达帕胺1.25mg每早1次⒀硝苯地平控释30~60mg,每日1次;⒀缬沙坦80mg+氨氯地平5mg,每早1次⒁比索洛尔2.5~5mg,每早1次 ⒁非洛地平缓释片5mg+依那普利10mg,每日1次

基层高血压降压药物选用参考方案(范例3)

3级高血压:(高危)

第一套选用方案 第二套选用方案①氨氯地平5mg+替米沙坦80mg,每早1次; ①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美托洛尔12.5mg,每早1次②贝那普利10mg+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 ②缬沙坦160mg+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③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氢氯噻嗪12.5mg,每日1次; ③氨氯地平5mg+培哚普利4mg,每早1次④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依那普利10mg,每日1次; ④比索洛尔5mg+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⑤氨氯地平5mg+复方阿米洛利1片,每早1次; ⑤左旋氨氯地平5mg+氢氯噻嗪12.5mg,每早1次⑥拉西地平4mg+依那普利20mg,每日1次; ⑥氯沙坦100mg+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高血压治疗血压达标时间原则:能耐受,尽早达标;长期达标对1-2级高血压且药物能耐受,血压达标时间4--12周对药物耐受性差,血压达标可延长老年人,血压达标时间可适当延长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1)特殊人群高血压包括:老年高血压;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妊娠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高血压急症等。高血压特殊人群大多为心血管病发生的高危人群,应根据各自特点,积极稳妥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选用合适的降压药,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同时处理并存的相关情况,以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如对>65岁的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应初始用小剂量利尿剂或钙拮抗剂,收缩压目标<150mmHg;65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2)糖尿病首选ACEI或ARB,目标血压<130/80mmHg,常需加钙拮抗剂或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同时要积极控制血糖;脑血管病后常用利尿剂、钙拮抗剂、ARB;慢性肾脏病首选ACEI或ARB,必要时加袢利尿剂或长效钙拮抗剂;难治性高血压用长效钙拮抗剂、利尿剂、ARB或ACEI等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常用β阻滞剂,或长效钙拮抗剂;周围血管病常用钙拮抗剂等。危险分组方案适用范围防治措施控制目标高危组或很高危组方案05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非药物治疗;降压治疗首选ACEI或ARB;必要时加用钙拮抗剂,或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或小量β阻滞剂;如血脂异常,加用调脂药;

1个月随诊1次;监测血压、血糖和干预危险因素;治疗糖尿病: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严格戒烟,限酒;血糖不能达标,用磺脲类,双胍类等;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mg/日)。

BP<130/80空腹血糖<7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7.5%总胆固醇<4.5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mmol/L甘油三酯

<1.5mmol/L高危组或很高危组方案06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非药物治疗;适量ACEI,或ARB,或钙拮抗剂,或利尿剂,或β-阻滞剂;ACEI/ARB+钙拮抗剂,或+小量利尿剂;钙拮抗剂+小量利尿剂,或+β-阻滞剂;

1个月随诊1次,监测血压。

BP<140/90无心功能不全举例:高血压社区分级分层防治参考方案14个表(3)难治性高血压定义:应用非药物治疗以及包括利尿剂在内的至少3种药物治疗仍不能将血压控制在目标水平称为难治性高血压。原因:难治性高血压有真性与假性之分,应注意区别。假性难治性高血压多为白大衣高血压,以及病人上臂较粗、使用的袖带不合适。真性难治性高血压原因可有:未发现的继发性高血压;治疗依从性较差;应用有升压作用的药物;体重增加;酗酒;利尿剂治疗不充分、进展性肾功能不全、高盐摄入等情况。防治措施:规范血压测量方法,正确使用降压药物。明确诊断,找出原因,对症治疗。及时请专科医生会诊或转院诊治。组合方案:利尿剂+钙拮抗剂+ARB+阻滞剂

第四节高血压预防和教育⑴广泛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社区人群自我保健知识,预防高血压的发生;⑵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社区人群高血压防治的知识和技能;⑶鼓励社区居民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流行,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发生。⑷易患高血压人群每6个月测血压一次。易患高血压的对象的标准: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肥胖和/或腰围:男≥90cm,女≥85cm);长期膳食高盐。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2两)〕;男性≥55岁,更年期后的女性;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第五节高血压分层分级管理内容项目一级管理二级管理三级管理管理对象低危患者中危患者高危患者建立健康档案立即立即立即非药物治疗立即开始立即开始立即开始药物治疗(初诊者)可随访3个月后仍≥140/90即开始可随访1个月后仍≥140/90即开始立即开始药物治疗血压未达标随访3周一次2周一次1周一次常规随访测血压3个月一次2个月一次至少1个月一次测BMI、腰围血生化2年一次4年一次1年一次2年一次6月一次1年一次转诊必要时必要时必要时70高血压管理级别与调整①根据初诊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伴临床疾患进行危险分层,然后分级管理。②伴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危——3级管理:长期不变③伴靶器官损害 ——高危——3级管理:一般不变④仅据血压水平 ——高危——3级管理:可调整或1-2个危险因素——中危——2级管理:可调整管理1年后视情况调整;血压连续6个月控制好的, 可谨慎降低管理级别对新发生心脑血管病,肾病及糖尿病及时升级管理高血压基层防治管理流程图社区人群高血压筛查检查评估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并存疾患检出继发性高血压低危层(一级管理)随访6个月血压高于140/90开始药物治疗3个月一次血压、体重等血压达标中危层(二级管理)随访3个月血压高于140/90开始药物治疗2个月一次血压、体重、RF等高危(三级管理)立即开始药物治疗至少1个月一次血压、体重、RF等血压未达标或需转出者检出诊断评估开始非药物治疗开始药物治疗随访管理规范治疗上级医院开始健康教育并持之以恒高血压危险分层常规随访随访内容转回第六节高血压双向转诊一转上级医院:1继发性高血压2难治性高血压3伴严重并发症或病情不稳定4需要协助完成特殊化验检查的5其他二转回社区:1诊断明确2治疗方案确定3病情稳定第七节高血压管理工作考核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每年一度的考核考核内容:管理人数,管理率,规范管理率,人群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原则:根据当地情况,实事求是,循序渐 进如完成70%随访次数为考核合格基层高血压防治总体思路测量血压→诊断---评估→治疗管理→血压目标标准--------标准---条件----安全有效规范---<140/90国际-----------国家----当地-----(国家-当地)-----国家 根本目标:控制高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病。

三基层指南推广:

燎原计划

——中国高血压防治基层指南万里行主办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高血压联盟内容:培训社区/乡村医生;部分二三级医院医生教材: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及资料方式:政府,社区,学术团体,企业,媒体,共同行动。 各地组织,分级培训,基层落实目标:2010-2012年3年时间培训全国大部分城镇社区和部分乡村医生; 提高高血压防治知识和技能。活动:启动会,医生培训会,师资培训会;社区医生高血压知识大奖赛, 年度总结评比活动专家组:刘力生、胡大一、高瑞霖、王文、吴兆苏、林曙光、霍勇、 徐成斌、郭静萱、朱鼎良、吴可贵、赵连友、吴印生、严晓伟、 唐新华、马淑平、孙宁玲、李南方、陈伟伟、吴海英、向全永、 王增武、王家骥、路方红、等协调办公室: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王增武,何新叶、王馨联络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网站:中国高血压联盟网站 王文

北京阜外医院100037

Thankyou各位领导,专家,医生的光临会议!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特点与治疗参考特点:大于65岁高血压;多伴危险因素,TOD,ACC; 收缩压高,舒张压不高;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治疗:小剂量开始;密切监测坐立位血压

SBP/DBP 参考建议

<150/ <70mmHg观察

150-179/<70mmHg试用小剂量利尿剂 >180/ <70mmHg初始小剂量降压药 >150/ >70mmHg老年降压治疗HYVET试验对象:80岁老老年高血压(一般体质尚好)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治疗:缓释吲达帕胺1.5mg±培多普利单位:欧洲2300例,中国1500例结果:降低卒中率39%和总死亡率21%意义:改写高血压指南ONTARGET主要结果及

HOPE研究主要结果比较雷米普利雷米普利+替米沙坦

RvsR+TN(%)N(%)RR(95%CI)N85768542主要结果(心血管死亡,心肌梗塞,脑卒中,心衰住院)1412(16.46%)1386(16.30%)0.99(0.92-1.07)HOPE研究主要结果(心血管死亡,心肌梗塞,脑卒中)1210(14.11%)1200(14.10%)1.00(0.93-1.09)ADAVANCE:降压、降糖净效益项目(危险下降) 降压结果降糖结果总死亡(%) 14* 7心血管死亡(%) 18* 12联合终点(%) 9* 10*大血管事件(%) 8 6微血管事件(%) 9 14*总冠脉事件(%) 14* 2总肾脏事件(%) 21* 11*总眼底事件(%) 5 0ACCORD降压研究:

强化降压与标准降压主要心血管事件无显著性差异473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降压组(目标血压<120mmHg)或标准降压组(目标血压<140mmHg),主要终点为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卒中或心血管死亡。平均随访4.7年TheACCORDStudyGroup.NEnglJMed.2010Mar14.[Epubaheadofprint]强化降压:139.0/75.9→119.3/64.4标准降压:139.4/76.0→133.5/70.5相差:14.2/6.1mmHgHR=0.88;95%CI0.73-1.06;P=0.20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压并未比标准降压带来更多心血管获益ACCORD降压研究:

强化降压较标准降压显著降低卒中发生率41%TheACCORDStudyGroup.NEnglJMed.2010Mar14.[Epubaheadofprint]脑卒中发生率HR=0.5995%CI(0.39-0.89)P=0.015年NNT=89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及其他RF的基础上,与传统收缩压降至<140mmHg相比,收缩压降至<120mmHg的目标没有明显减少总体心血管事件。虽然血压降至<120mmHg时显著降低卒中发生率41%,但增加在其它不良事件。ACCORD降脂研究:辛伐他汀+非诺贝特与单用辛伐他汀比较

主要心血管事件无显著性差异551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接受辛伐他汀+非诺贝特或辛伐他汀+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为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卒中或心血管死亡,平均随访4.7年TheACCORDStudyGroup.NEnglJMed.2010Mar14.[Epubaheadofprint]HR=0.92;95%CI0.79-1.08;P=0.32研究设计:采用缬沙坦/那格列奈,

同时干预IGT伴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多国家、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2x2析因研究9,306例患者,按照1:1:1:1比例随机分组缬沙坦+那格列奈安慰剂+那格列奈缬沙坦+安慰剂安慰剂+安慰剂2X2析因设计起始剂量80mg/d2周后滴定至160mg/d缬沙坦剂量起始剂量30mgtid(餐前)2周后滴定至60mgtid(餐前)那格列奈剂量RobertM.Califf,MitradevBoolell,StevenM.Haffner,etal.AmHeartJ2008;156:623-32.01234565040302010

0缬沙坦显著降低IGT患者

新发糖尿病危险14%缬沙坦治疗组安慰剂组糖尿病发生率(%)随机化后随访时间(年)TheNAVIGATORStudyGroupNEnglJMed2010.14%新发糖尿病风险显著降低HR:0.8695%CI:0.80–0.92缬沙坦组Vs安慰剂组:

P<0.001缬沙坦治疗组安慰剂组20151050缬沙坦组的CV终点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01510500123456缬沙坦治疗组安慰剂组风险比:0.96(95%CI,0.86-1.07)缬沙坦组Vs安慰剂组:P=0.43随机化后随访时间(年)风险比:0.99(95%CI,0.86-1.14)缬沙坦组Vs安慰剂组:P=0.85缬沙坦治疗组安慰剂组核心CV终点累积发生率(%)随机化后随访时间(年)0123456扩展CV终点累积发生率(%)TheNAVIGATORStudyGroupNEnglJMed2010.扩展CV终点组间比较核心CV终点组间比较缬沙坦治疗组安慰剂组那格列奈组新发糖尿病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那格列奈治疗组安慰剂组空腹血糖(mmol/L)风险比:1.07(95%CI,1.00-1.15)那格列奈组Vs安慰剂组:P=0.05随机化后随访时间(年)504030201000123456TheNAVIGATORStudyGroupNEnglJMed2010.那格列奈治疗组安慰剂组TheInternationalVerapamil-TrandolaprilStudy(INVEST)Incldonce(%)ofPrlmaryOutcomoPtswithpreimaryoutcome(n)45 196 493 596 437 253 248Tiotaipatierts(n) 234 1709 6859 7216 3737 1663 1157

≤120≤130≤140≤150≤160

SBPmmHgTheInternationalVerapamil-TrandolaprilStudy(INVEST)Incldonce(%)ofPrlmaryOutcomo

withpreimaryoutcome(n) 56389 1003 596 174 33 17Tiotaipatierts(n) 176 2239113067376123020245 (%) 31.8 17.4 8.9 8.1 14.1 16.3 37.8

≤70≤80≤90≤100≤110DBPmmHg图1.FEVER治疗后平均收缩压水平与脑卒中发生率的关系;收缩压水平降至<120mmHg仍有益

脑卒中事件数2 25 125 138 138随机患者总数124 1355354830881596图2.治疗后平均收缩压水平与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关系:

收缩压水平降至<120mmHg未见发生心脏事件

心脏事件数0 12 58 63 45随机患者总数124 1355354830881596图3.治疗后舒张压水平与脑卒中发生率关系:

舒张压降至<70mmHg脑卒中发生率最低

脑卒中事件数4 70 236 118 随机患者总数158 241157061437图4.治疗后平均舒张压水平与心脏事件关系:

舒张压降至<70mmHg,心脏事件发生率最低,未见J型曲线

脑卒中事件数1 39 110 118 随机患者总数158 241157061437

100 1201401601801248年卒中率(%)PROGRESS:6105脑卒中后降压治疗4年总卒中再发事件随访中收缩压水平(mmHg)(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研究治疗后,随访收缩压平均值与脑卒中发生率)表4不同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病的归因危险的比较 危险因素 相对危险 归因危险高血压 3.1 36.1吸烟 1.4 8.5高胆固醇 1.5 3.2肥胖 1.4 4.2糖尿病 1.2 2.1强化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内容览要节能减排,世界正在行动为什么要节能减排什么是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我们正在行动0502010403目录CONTENTS一、什么是节能减排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定义的节能减排,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从具体意义上说,节能,就是降低各种类型的能源品消耗;减排,就是减少各种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二、为什么要节能减排1、节能减排是缓解能源危机的有效手段

当下,能源危机迫在眉睫,国外有关机构的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的能源消耗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2011年2月底,中国能源研究会公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统计数据称,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24.32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11.2%,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0.3%。美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22.86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3.7%,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9.0%。

根据全球已探明传统能源储量测算,按照当前能源消耗增长速度,传统的石化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已经不够人类再使用一百年。目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方兴未艾,2010年全球有23%的能源需求来自再生能源,其中13%为传统的生物能,多半用于热能(例如烧柴),5.2%是来自水力,来自新的可再生能源(小于20MW的水力,现代的生物质能,风能,太阳,地热等)则只有4.7%。在再生能源发电方面,全球来自水力的占16%,来自新的再生能源者占5%。如果我们不对现有能源和资源节约使用,按照目前情况持续下去,有可能百年之后,人类将会部分进入一个“新石器时代”。2节能减排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强力武器

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太阳系概念图从太空中拍摄到的蔚蓝色的精灵——地球如诗如画的乡间美景,逸趣横生的劳动生活!

这几乎就是我们每个人为之向往的家园!

然而我们目前不得不面对的却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发生温室效应,造成全球变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在各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影响约占50%,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0%是燃烧石化燃料排放的。我们可以了解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干旱蔓延、农作物生产力下降、动植物行为发生变异等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我国最近两年干旱频发,有相当部分原因是受到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影响,而这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复杂、最严峻的挑战之一。长江江西九江段裸露出来的江滩湘江长沙橘子洲以西河床(2009年)江西赣江南昌段裸露的桥墩(2009年)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化,打破降雨平衡,旱涝频发洪水泛滥——当大自然露出锋利的爪牙,

我们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如此脆弱,不堪一击!温室效应导致冰川融化

北极熊等极地生命形态遭遇严重的生存危机受世界气候变化影响,曼谷遭遇洪水

温室效应导致的冰川融化还将造成海平面升高的后果,它将直接威胁到沿海国家以及30多个海岛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美国环保专家的预测更令人担忧,再过50年~70年,巴基斯坦国土的1/5、尼罗河三角洲的1/3以及印度洋上的整个马尔代夫共和国,都将因海平面升高而被淹没;东京、曼谷、上海、威尼斯、彼得堡和阿姆斯特丹等许多沿海城市也将完全或局部被淹没。

目前,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我们国家正保持领先优势并有继续将其扩大的趋势!!!

马尔代夫倒计时:预计将于90年内被海水淹没。原因: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马尔代夫是一个群岛国家,80%是珊瑚礁岛,全国最高的两座岛屿距离海平面只有2.4米。因此,它也是受到全球变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在过去一个世纪里,该国家海平面上升了约20厘米,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的报告,2100年全球海平面有可能升高0.18米至0.59米。届时,马尔代夫将面临灭顶之灾。太平洋上的一颗美丽的翡翠——马尔代夫澄澈的碧蓝海水上徜徉着白云——这就是人间天堂婆娑的椰树,洁白的沙滩,舒适的躺椅

图瓦卢倒计时:预计将于未来50至100年消失。原因: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这个由9座环形珊瑚岛群组成、平均海拔1.5米的小国家每逢二三月大潮期间,就会有30%的国土被海水淹没。近20年来,这些由珊瑚礁形成的海岛已被海水侵蚀得千疮百孔,土壤加速盐碱化,粮食和蔬菜已很难正常生长。事实上,图瓦卢人从2001年就已开始陆陆续续地告别自己的国家,迁往美国、新西兰等国。澳大利亚大堡礁倒计时:20年消失原因:全球变暖和人为破坏大堡礁1981年被列入自然类世界遗产,支撑着规模巨大的旅游业。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洋酸性增加以及人为破坏,珊瑚渐渐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海洋学家查利·沃隆今年7月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将在短短20年时间内让大堡礁荡然无存。

美丽的澳大利亚大堡礁大堡礁色彩缤纷的美丽珊瑚礁和鱼群大堡礁的明星——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南北极倒计时:50年消失原因:全球变暖导致冰帽融化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气温升高已经使得两极冰帽开始融化,冰帽融化不仅直接冲击当地的生态环境,使现存的南北极生物面临灭绝,南北极也渐渐消亡。全球海平面上升,许多低洼地区的国家甚至会因此而被淹没。以上几个现实中正在慢慢被证实的例子,已经为我们敲响了最刺耳的警钟,如果我们再不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需要尽可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相对较好的生存环境,这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开普勒-22b】科学家用开普勒望远镜发现首颗适合居住星球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12月5日宣布,该局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报道称,NASA表示,科学家们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距地球约600光年的一个恒星系统中新发现了一颗宜居行星。该行星被命名为“开普勒-22b”,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2.4倍,这是目前被证实的最接近地球形态的行星。目前,该行星的主要成分尚不清楚,绕恒星运行的周期约为290个地球日。这颗行星围绕运转的母恒星比太阳略小、略冷,但和太阳一样属于比较稳定、寿命比较长的恒星。因此,这也是首次在与太阳系类似的恒星系统中发现宜居行星。最新发现的行星“不冷不热”,温度大约为22.2℃,正好适合人类居住。此外,这颗行星上还可能有液态水,而液态水被科学家视为生命存在的关键指标。据悉,相关研究成果将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各种水体污染继续加剧,“清流”变“浊流”超标排放造成河流的污染,导致大量鱼类死去,仍存活的鱼类体内也富集了数量不一的各类有害物质酸性气体超标排放导致酸雨形成酸雨频降导致严重污染

以下是全国酸雨分布示意图我国三大酸雨区包括(我国酸雨主要是:硫酸型)1.西南酸雨区:是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的降水污染严重区域。2.华中酸雨区:目前它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3.华东沿海酸雨区:它的污染强度低于华中、西南酸雨区。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地区是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在华北,很少观测到酸雨沉降,其原因可能是北方的降水量少,空气湿度低,土壤酸度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北方如侯马、京津、丹东、图们等地区现在也出现了酸性降水。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的危害。酸雨还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13%至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酸雨对森林和其他植物危害也较大,常使森林和其他植物叶子枯黄、病虫害加重,最终造成大面积死亡。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先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再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浓硫酸,浓硫酸再与水反应生成酸雨。酸雨具有腐蚀性,人体遇到酸雨很容易得皮肤癌。被酸雨毁坏的丛林,其危害超乎想象受到酸雨腐蚀影响的乐山大佛

长明灯、长流水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琐碎的细节造成了当今社会能源、资源的大量浪费。3节能减排是改善日常能源和各种资源浪费严重的有力措施长流水现象随处可见

在此,我想向各位在此通报我们各类资源占有率: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有2400m3,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第119位,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森林面积为15894.1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6.55%,居世界首位,但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当前,我国天然气产量仅居世界第19位,占世界总产量的1%,消费量排名在世界第20位以后;消费量是世界总量的0.9%。节能减排对大至国家、小至个人都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首先,国家在节能减排政策方面不断出台各种强制性政策,不断提高对各类企业节能减排组织机构与能力建设的要求;其次,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幅度增加节能减排方面的财政预算,在税收、价格等方面有各种激励机制,激发企业节能减排的热情;再次,自主节能减排可以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具有非常直观的经济效益;最后,节能减排是衡量一个企业是不是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优秀企业的重要标准(即你所在的企业是否受人尊重)。4节能减排与企业的发展休戚相关

总之,种种事实向我们说明了节能减排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也涉及生产、生活、建设、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关系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和我们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在公在私,我们都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实施节水、节油、节煤、节电、节地等等,使节能减排成为每个企业、每个社区、每个单位、每个学校、每个家庭、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这是非常必要的。三节能减排世界正在行动世界各国和各相关组织机构的行动计划1、各国从政策律例上为节能减排加大支持力度,很多国家都把节能减排纳入企业管理的一个强力约束指标。2、全球相关组织发起积极行动“地球1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六熄灯1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参加活动的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灯光对比的图景英国积极响应“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图为伦敦的大本钟灯光明灭对照四节能减排我们正在行动1

.节能减排,国家在行动

在政策方面,国家财政十大措施支持新能源与节能减排:一是大力支持风电规模化发展,建立比较完善的风电产业体系;二是实施“金太阳”工程,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三是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鼓励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在公交、出租等领域推广使用;四是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鼓励合同能源管理发展;五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淘汰电力、钢铁等13个行业落后产能给予奖励;

六是支持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推进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七是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促进企业加强污染治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探索跨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八是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扩大节能环保产品使用和消费;九是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十是支持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建立完善能效标识制度,节能统计、报告和审计制度,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出台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作为十二五发展重要考核指标之一,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被分为5类地区,每类地区确定一个节能指标,其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分为10%—18%。“十二五”期间和今年我国工业节能减排四大约束性指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别要比“十一五”末降低18%、18%以上和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提高到72%左右;今年这四项指标同比要分别降低4%、4%以上和7%左右以及提高2.2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SO2、COD排放总量要比“十一五”末分别减少10%和5%。

我国在节能减排各项相关体系构建上日益严密,约束力和影响力日益凸显!--节约型的生产体系、消费体系建设加快;--政策保障体系“三管齐下”,形成比较完善的节能政策保障体系(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支撑体系:节能技术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节能产品层出不穷,节能成为一些企业“创品牌”的亮点;--监督管理体系:管理节能的部门和机构不断增多、级别不断提高,队伍不断壮大,能力不断提高:(首长负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