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公开课辛亥革命 优秀_第1页
(定)公开课辛亥革命 优秀_第2页
(定)公开课辛亥革命 优秀_第3页
(定)公开课辛亥革命 优秀_第4页
(定)公开课辛亥革命 优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梅县松口。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18年亲临松口同盟会组织的革命业绩而建。辛亥革命告别帝制走向共和亥人教版历史必修①第四单元第13课广东梅县东山中学黄贱芳课程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一、晚清困局与时需变

--辛亥革命的背景、条件二、揖美追欧旧邦新造——辛亥革命的过程、成果危机革命共和

——辛亥革命三、辛亥成败多元视角——辛亥革命的评价一、晚清困局与时需变--辛亥革命的背景

辛亥年,武昌发生的那点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偶然?必然?政治:《辛丑条约》的签订

清政府“洋人的朝廷”一、晚清困局与时需变

--辛亥革命的背景民族危机统治危机推翻腐朽统治大势所趋!革命的必要性Q:阅读课本p62页正文第1段文字分析资产阶级为什么要推翻清政府?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并非一场持续、计划周详的政变……正是1901年后王朝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面的进行的改革,极具讽刺意味地加快了精英阶层的政治觉醒的过程。与其说这些改革有利于孙中山等激进分子的活动,不如说它们更多地加速了王朝的覆灭。——【美】魏斐德《中华帝国的衰落》1901—1911年清政府改革:清末新政

预备立宪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以失败告终,却为辛亥革命客观上创造了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编练新军奖励工商业新式教育奖励留学皇族内阁主观目的:镇压革命、维护统治客观效果:支持革命、反清力量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壮大革命知识队伍;宣传西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革命思想促使立宪派同情、支持革命派一、晚清困局与时需变

--辛亥革命的条件一、晚清困局与时需变

--辛亥革命的背景、条件必要性政治:经济:阶级:思想: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腐败无能。改革客观上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可能性(条件)思想基础: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中进一步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革命志士的主观努力:保皇派(康有为等人):

改良;君主立宪制;中国未具备革命的条件。革命派(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武力推翻清王朝;民主共和制。兴中会组织成员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光复会入会誓词

吴玉章回忆说:“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分散的革命团体需要联合组织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及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出现。(兴中会、同盟会)同盟会十六字纲领(三民主义)性质:近代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19051906190719081911同盟会成立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起义黄花岗起义风起云涌的革命军事基础: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武汉)一、晚清困局与时需变

--辛亥革命的背景、条件必要性政治:可能性(条件)经济:阶级:思想:组织:军事:有利时机: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腐败无能。改革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四川保路运动使湖北防务空虚。导火线二、揖美追欧旧邦新造——辛亥革命的过程、成果危机革命共和

——辛亥革命1.过程湖南10.22陕西10.22山西10.29云南10.30江西10.31贵州11.4浙江11.5江苏11.5广西11.7安徽11.8福建11.9广东11.9四川11.27湖北10.10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三镇光复→14省独立革命进程速度快尽失民心的清王朝都督:黎元洪独立各省都督身份革命党5革命党18.5%新军将领13旧官僚70.4%巡抚3布政史1提督1总参议1咨议局议长3立宪派11.1%充满“投机”的革命革命阵营潜伏着危机1911.10.10武昌起义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1912.3.11临时约法颁布1912.2.12清帝退位1912.3.10袁世凯就职总统:国都:国旗:五色旗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公元纪年—1911=民国纪年孙中山南京(南京临时政府)五色旗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统领北洋六镇“窃国者?”条件?袁世凯具备孙中山缺少的财力、武力。在立宪派心中袁世凯是“统一”和“秩序”的象征。——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方式?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帝国主义的支持革命派:软弱、缺乏实力

立宪派、旧官僚的拥护

对清:逼清退位对革命派:迫孙让位袁:主持军政,手握实权;两面手法

条件

手段“用袁”“疑袁”“限袁”!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间:1912年3月目的:限制袁世凯权力,防止其独裁统治,

维护民主革命成果。用法律确立民

主共和制度。“限袁”三措施: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②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③颁布《临时约法》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二、“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三、“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四、“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五、“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六“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制民族平等、国民自由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内容(原则):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性质: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民主化、法制化)。二、揖美追欧旧邦新造——辛亥革命的过程、成果危机革命共和

——辛亥革命1.过程2.成果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危机革命共和

——辛亥革命三、辛亥成败多元视角——辛亥革命的评价材料辛亥革命把历来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政体一举推翻,把它彻底废除。《临时约法》破天荒第一次明确宣告:“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是中国社会的一大进步。——胡绳武、金冲及《辛亥革命史稿》材料革命没有给中国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中国不仅没有因此而走向富强,反而更易混乱。——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观点: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观点:辛亥革命是革命失败的。正方反方论题:辛亥革命成败说课堂微辩论

危机革命共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