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朝:前221----前207年西汉:前202----公元23年东汉:25----220年第二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阶段特征】总特征: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和初步发展。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立和巩固;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文化上: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医学、造纸术、地动仪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课时1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考纲要求]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始皇;(2)皇帝制度的创立及特点;(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影响;2.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创新:(1)中外朝制度;(2)刺史制度;(3)察举制度;第二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考纲解读]
一、秦国统一的背景1、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2、争霸战争和诸侯国的兼并(春秋争霸)3、诸侯国进行变革(战国巨变)4、嬴政的雄才伟略(秦的崛起)秦的统一,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创造了条件!二、秦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1)首创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2)建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3)建立地方官制:实行郡县制(4)制定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5)制订《秦律》三、秦中央集权制的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考纲解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与民主政体对立,特征是皇帝专断独裁,皇权至上。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两大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考纲解读]
四、秦中央集权制的评价积极:1、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消极:专制色彩浓厚,易决策失误,易形成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后世阻碍民主制的发展。[考纲解读]
血缘
中央任命有俸禄无封地地方行政中央独立割据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不同?都是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是古代重要地方行政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主题深化]
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比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一体,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了建立在血缘宗法制度上的世卿世禄制度奴隶制的贵族政治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郡县制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按地域划分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封建的官僚政治
1.中央官制2.地方行政制度[考纲解读]
五、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推恩令3.选官制度秦汉:军功爵制度汉武帝:察举制、征辟制4.监察制度汉:御史府(御史大夫)汉武帝:刺史(地方)——汉武帝:东汉:尚书台中外朝制度课时1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考纲要求]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始皇;(2)皇帝制度的创立及特点;(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影响;2.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创新:(1)中外朝制度;(2)刺史制度;(3)察举制度;第二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课时2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文化科技[考纲要求]
1.秦汉时期的农耕技术;2.秦汉时期的手工业发展与“丝绸之路“;3.秦汉时期的商业发展;4.秦朝“焚书坑儒”;5.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汉代造纸术;小篆和隶书;汉赋第二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①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②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巩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制逐渐完善。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初步发展。①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和巩固。②经济思想上确立了“重农抑商”、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观念。③封建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①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以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和巩固统一的要求;②封建教育模式逐渐形成,创立了太学和形成了地方教育系统。③科学技术上确立了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实现了文字统一,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文化成就气势辉煌。汉与周边少数民族往来频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发展。①丝绸之路开辟,中西之间的通商友好关系发展起来;②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第二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主题深化]
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比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一体,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了建立在血缘宗法制度上的世卿世禄制度奴隶制的贵族政治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郡县制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按地域划分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封建的官僚政治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必修二第1课)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①生产工具因素:②生产关系因素:③农民自身因素:④封建政府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1、含义:2、形成⑴时间:⑵原因:3、性质:4、评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生活稳定、积极性;规模小,难扩大生产,阻碍分工和交换;近代后,成为阻碍[考纲解读]1.背景(1)汉初的_________已不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2)儒家学说整合出了一套为_________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3)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_________事业。
2.理论(1)形成:汉代儒学是董仲舒以《_________》为基础,融合阴阳家、_________及_________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2)基础:“_________”学说。(3)内容:①提出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提出了“
”学说,宣扬“
”,同时君主要实行
。③提出“三纲五常”——成为封建伦理关系的准则。黄老之学中央集权大一统公羊春秋黄老之学法家天人感应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仁政[知识重温]“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的大一统维护政治的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加强君权和抑制暴政“三纲五常”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知识重温]【问题探究】1、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中有哪些是对孔孟之道的继承?哪些是对孔孟之道的发展?董仲舒新儒学对孔孟之道的继承主要体现在仁、仁政和礼;发展主要体现在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大一统思想。2、汉武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其本质有何共同点?态度:秦始皇“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本质相同:两者均属于文化专制政策,为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服务。3.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神经病考试模拟题+答案
- 资金管理与运作作业指导书
-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业电商平台协议
- 销售提成与售后服务合同书
- 兴业银行招聘面试常见试题及回答
- 浙江国企招聘2025浙江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春季黑龙江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3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能源集团智慧运维公司校园招聘(5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计量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脑心健康管理师培训汇报
- 2024年学校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JJF 2158-2024 热量表型式评价大纲
- 守护美好家园防灾减灾主题班会课件
- 糖尿病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课件
-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叠衣服》
- DB34∕T 3269-2018 高聚物注浆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实施指南
- 家装设计师个人简介范文
- 神经介入围手术期管理
- 南华大学学生手册
- DL∕T 5210.6-201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6部分:调整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