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历年重点考题集锦附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历年重点考题集锦附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历年重点考题集锦附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历年重点考题集锦附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历年重点考题集锦附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2023年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历年重点考题集锦含答案第1卷一.综合考核题库(共5题)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2.病例摘要:王某,男,57岁,教师。1995年4月28日初诊。患者近5年来下痢脓血,每日大便2~3次,从1995年1月起大便1日4~5次逐渐增加到7~8次。乙状结肠镜检查:结肠黏膜血管扩张症,慢性结肠炎。病理报告:横结肠黏膜毛细血管扩张症,降结肠、乙状结肠黏膜组织示:慢性炎症。大便培养多次均无细菌生长,曾口服各种抗生素和中药,并用抗生素、中药灌肠治疗均无显效。现症见:大便1日4~5次,多则7~8次,泻下物为赤白夹杂或脓血稠黏如胨,虚坐努责,便下深红血液,脐下灼痛,心烦,寐少,口咽干燥。舌质红绛少津,苔花剥,脉细数,大便常规检查:脓球(+)、红细胞(+++)、白细胞(+)。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泄泻相鉴别。3.病例摘要:单某,男,44岁,干部。1994年7月24日初诊,本月13日在外用餐后,冒雨回家,夜间开始腹泻,粪便稀薄如水样。当天晚上即泻七、八次,次日腹泻仍多。大便培养三次均阴性。曾作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服西药氯霉素、中药葛根芩连汤加减以及针灸治疗,腹泻减而未除。昨晚进食烤鱼后次数又多,大便溏薄,纳差,食后脘闷不舒,食后即泻,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4.病例摘要:王某,女,19岁,未婚,学生。2016年3月9日初诊。患者13岁月经初潮,初潮后月经基本正常。近1年来,月经紊乱,经来无期,时而出血量多,时而淋沥不尽,色淡质清,畏寒肢冷,面色晦暗,腰腿酸软,小便清长,末次月经2016年2月22日,至今未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经期延长相鉴别。5.【病例摘要】黄某,女,38岁。患者近4年来多在进食或腹部受凉后出现上腹部疼痛,热敷或用手按揉后疼痛减轻,平时畏寒肢冷,大便溏泻。查体:T37℃,P60次/分,R20次/分,BP116/78mmHg,腹软,剑突下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迟缓。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胃小弯处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外。【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请与慢性胃炎相鉴别。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题库1.正确答案:【病因及发病机制】2.物理、化学因素吸入过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气、氯气等)等可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3.变态反应常见的变应原,如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的吸入;钩虫、蛔虫的幼虫在肺内移行;或对细菌蛋白质过敏,引起气管、支气管的过敏性炎症反应,均可导致本病。【临床表现】起病较急,常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当炎症累及气管、支气管黏膜,则出现咳嗽、咳痰,先为干咳或少量黏液性痰,后可转为黏液脓性,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见痰中带血。如支气管发生痉挛,可出现程度不等的气促。胸部检查可无明显体征,或两肺呼吸音增粗,散在干、湿性啰音。啰音的部位常不固定,咳痰后可减少或消失。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可有发热,体温38℃左右,多于3~5日降至正常。咳嗽和咳痰可延续2~3周才消失。如迁延不愈,日久可演变为慢性支气管炎。2.鉴别诊断(1)流行性感冒。(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其他疾病支气管肺炎、肺结核、肺癌、肺脓肿、麻疹、百日咳等多种疾病可伴有急性支气管的症状,应详细检查,以资鉴别。【治疗】1.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休息、保暖、多饮水、进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干咳剧烈时,可用喷托维林;如效果不佳时,可用可待因口服;痰稠不易咳出时,可用氯化铵口服。如有支气管痉挛时,可用氨茶碱口服。高热可服阿司匹林等。2.抗菌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可根据感染程度,选用适当抗菌药物口服或注射治疗。如磺胺类、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青霉素等,或其他敏感的抗生素。2.正确答案:主诉:脓血便5年,加重3个月。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以腹泻、脓血便为主症,故诊为痢疾。由于痢久迁延,湿热未尽而阴液伤耗,故湿热与阴伤并见。湿热阻滞肠腑,气血壅滞,脂膜血络受损,则脐腹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胨;阴液耗伤,故痢下量少,虚坐努责,热迫血溢,阴络受伤,便下纯血甚多;阴虚火旺,则心烦、寐少;津液亏耗则口干;舌质红绛少津,苔花剥,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辨证为阴虚痢。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痢疾与泄泻的鉴别:两者多发于夏秋季节,均为排便次数增多,皆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泄泻是粪便稀薄无脓血,腹痛、肠鸣并见,泻后痛减。痢疾则便脓血,腹痛、里急后重并见,便后不减,以资鉴别。见诸临床,泻痢两者,可以相互转化。有先泻后转痢者,病情加重;亦有先痢而后转泻者,病情减轻,临证时须仔细辨别。诊断:中医疾病诊断:痢疾中医证候诊断:阴虚痢中医治法:养阴和营,清肠化湿方剂: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泄泻与痢疾的鉴别: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或伴见腹痛肠鸣。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诊断:中医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方剂:参苓白术散4.正确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崩漏。中医证型诊断:肾阳虚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末次月经2016年2月22日,至今未尽为主症,辨病为崩漏。现症见月经紊乱,经来无期,时而出血量多,时而淋沥不尽,色淡质清,畏寒肢冷,面色晦暗,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肾阳虚证。命门火衰,封藏失职,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中医病证鉴别:经期延长仅为经期的延长,月经周期和经量无明显异常表现,而崩漏不仅月经淋沥不尽,且经量、月经周期皆出现异常表现。治法:温肾固冲,止血调经。方剂名称:右归丸去肉桂,加补骨脂、淫羊藿。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熟地黄24G,山药12G,山茱萸9G,枸杞子12G,菟丝子12G,鹿角胶12G,杜仲12G,当归9G,制附子(先煎)6G,补骨脂10G,淫羊藿1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5.正确答案:一、西医诊断依据(1)上腹部疼痛4年。(2)剑突下轻度压痛,无反跳痛。(3)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胃小弯处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外。二、西医鉴别诊断慢性胃炎表现为上腹部饱胀、嗳气、进食后胀痛、无消化性溃疡节律性疼痛特点,但消化性溃疡常合并慢性胃炎,使症状不典型,鉴别困难时可行胃镜检查确诊。此外,本病还须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癌等鉴别。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1.中医辨证依据脾胃阳虚故见受凉后上腹部疼痛,热敷或用手按揉后疼痛减轻,脾阳不足则畏寒肢冷、大便溏泻;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迟缓均为脾胃虚寒之象。2.病因病机分析素体阳虚,复感外邪,运化失常,气机阻滞。1.西医诊断消化性溃疡(胃溃疡)。2.中医疾病诊断胃痛。3.中医辨证诊断脾胃虚寒。1.中医治法温中健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