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藏象-肝-课件_第1页
中基-藏象-肝-课件_第2页
中基-藏象-肝-课件_第3页
中基-藏象-肝-课件_第4页
中基-藏象-肝-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肝肝位于腹腔之中,横膈之下,以五脏分阴阳,肝为阴中之阳。肝为风木之脏:肝属木,通于春气,与风气相应。1ppt课件肝与六腑、形体官窍的关系:六腑:与胆相表里。五体:在体合筋。五华:其华在爪,爪为筋之余。五官:开窍于目。五志:在志为怒。五液:在液为泪。2ppt课件肝体阴而用阳:肝体阴,指肝为藏血之脏,以肝血为体,形体阴柔,肝气虽易升易动,得肝血的涵养,肾水的滋助,肺金的制约,则刚劲之气得以柔和条达肝用阳,指肝的功用,体现在肝内寄相火,主升主动,其病变易于阳亢、动风。3ppt课件肝的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1、肝主疏泄:(1)涵义:肝具有疏通全身气机,使之调畅的作用。肝气疏泄,则气机调畅,脏腑、经络等组织的功能保持协调正常,因其功能全赖气之升降出入运动的推动和调节。4ppt课件

疏:疏通;泄:发泄、畅达。“疏泄”一词源于运气学说中有关“木”的特性描述《素问·五常政大论》:“土疏泄,苍气达”。张介宾注:“木气动,生气达,故土体疏泄而通也,苍气木气也。”由此可见,“疏泄”是指木有生长、升发条达的特性。5ppt课件(2)肝主疏泄的作用表现:调畅精神情志。促进饮食物的消化。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的输布。调理冲任,调节男子排精与女子月经。6ppt课件调畅精神情志生理方面:肝气疏泄畅达气机气血运行和调调畅精神情志心情舒畅精神愉快7ppt课件病理方面:肝失疏泄气机失调气血失和情志抑郁多疑善虑闷闷不乐善叹息情绪激动8ppt课件促进饮食物的消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脾胃升降协调疏泄胆汁,促进分泌排泄胆汁促进饮食物消化9ppt课件肝失疏泄脾升胃降失常胆汁分泌排失常饮食物消化吸收失常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脘腹胀满呃逆嗳气肝气犯脾脾不升清眩晕飱泄胁胀痛、口苦、厌食油腻、黄疸食欲不振。10ppt课件

现代研究认为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体,是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核心,肝分泌的胆汁有合成和分解糖,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帮助消化。11ppt课件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的输布肝主疏泄气机调畅气行则血行,推动血液运行气行则津行,促进津液输布12ppt课件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气机逆乱血行不畅:瘀血、癥积、痞块水津不布:水肿、臌胀血随气逆:吐血咯血13ppt课件调节男子排精与女子月经

肝气条达肝失条达调理冲任冲任失调疏泄不及:阳痿,经行不畅、经闭、阳强易举、血精疏泄太过:性欲亢进、崩漏、月经先期、月经量多女子月经、排卵正常男子排精正常14ppt课件说明男贮藏精液和排精与女子月经的正常,依赖肾的闭藏和肝的疏泄功能协调配合,二者藏泄互用。肝的疏泄正常,则气机调畅,冲任二脉通利,男子泄精、女子月经正常。以上作用表现的关键是调畅气机。朱丹溪说:“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15ppt课件2.肝主藏血(1)涵义:肝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肝的血供非常丰富,据生理测定,整个肝脏系统可存贮全身血容量的55%,休息时还可增加25%,因其贮藏血液,故能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16ppt课件(2)作用表现:

①贮藏血液:生理:А肝为血海,濡养全身:

《素问.五藏生成篇》:“肝受血而能视,掌受血而能握,足受血而解步。”В濡养肝体,制约肝阳:保持肝体阴而用阳,肝阳不亢,肝之阴阳协调。17ppt课件病理:目视昏花、干涩夜盲

肝血不足

筋肉挛急、屈伸不利面红目赤

肝阳上亢急躁易恕头痛头胀18ppt课件②防止出血:生理:血归藏于肝,防止出血。(肝细胞可合成凝血因子)病理:肝不藏血,可致各种血证,肌衄、齿衄、吐血、咯血、月经过多等。19ppt课件

③调节血流量:

根据人的动静情况,调节外周需血量。如王冰所云:“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人在活动,情绪激动时——外周需血量 增加——血液向外周输布。人在休息,情绪稳定时——外周需血量减少——血液归藏于肝。

肝调节血量是以肝贮藏血液为前提,实际上也是肝主疏泄功能在血液运行方面的一种表现。20ppt课件

(3)肝藏血与肝主疏泄的关系:

生理:相互为用,相互制约。

肝藏血是肝疏泄功能的物质基础疏泄是藏血的功能表现

病理:相互影响。①肝藏血不足、肝不藏血:肝血不足,肝体失养,疏泄失职。②疏泄失常:疏泄不及,肝气郁结血瘀。疏泄太过,气机逆乱,血随气逆,吐血、衄血。21ppt课件

(4)肝开窍于目①目的功能:《素问·脉要精微论》:“精明者,所以视万物,辨黑白,审长短。”目有视觉作用。②肝与目的联系:“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

目的视觉功能有赖肝之疏泄和肝血的濡养。22ppt课件

肝血充盈生理精明视物,辨黑白,审长短肝气条达病理肝血不足——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肝经风热——目赤痒痛肝火上炎——目赤肿痛两目斜视、肝失条达,肝风内动目睛上吊23ppt课件③目与五脏六腑的关系:目为肝之窍,但目的功能还赖五脏六腑的精气濡养。中医将眼分白睛、黑眼、疃子、两睑、两眦,五部分。由此形成了中医眼科的“五轮学说”。24ppt课件

“五轮学说”:白晴为气轮、属肺。黑晴为风轮、属肝。瞳子为水轮、属肾。目内外眦为血轮、属心上下眼睑为肉轮、属脾。25ppt课件4、肝为泪:泪为肝之液(1)泪:濡润保护眼晴,排出异物的作用。(2)肝为泪:泪由肝之阴血所化,肝开窍于目,眼泪的变化与肝的生理病理有关,故泪为肝之液。(3)临床意义:肝血不足:两目干涩,泪液分泌不足。肝经实热:迎风流泪,目眵增多。26ppt课件4.肝在志为怒:(1)涵义:指怒志与肝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怒,是人们在情绪激动时一种偏于亢奋的不良的情志变化。古人认为“怒本情之正”,有怒之事而怒之,当怒则怒,怒而有节,不致畏惧怯弱,有疏展肝气,令其条达的作用。故谓“情之正”。27ppt课件(2)机理: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悍躁急,主疏泄,恶抑郁,阳气升发为肝之用,故怒为肝之志。(3)病理表现:

暴怒、大怒—肝气上逆—头痛头胀,甚至血随气逆—呕血,昏厥。肝疏泄太过肝气亢奋——急躁易怒。肝火上炎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发为薄厥”。《素问·举痛》:“怒则气上”。28ppt课件4、肝主春:(1)涵义:肝与四时春气相应,肝应春气而旺盛。(2)机理:春季阳气初生,生机旺盛;肝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而易升易动,与春气相应。(3)临床意义:①春季养生,宜顺肝之畅达之性,戒暴怒和抑郁。②肝旺脾弱者,易春季发病,常见烦躁易怒,胁肋疼痛,腹痛腹泻,脘痞嗳气,眩晕等。29ppt课件肝的生理特性:

肝为刚脏:因肝为将军之官,主升主动,内寄相火,在志为怒,喜条达恶抑郁,有刚劲躁急之性。因此,病理情况下,肝病多见肝阴易亏,肝阳易亢,肝火易升,肝风易动的病证。治疗应注重滋养肝阴,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为主。30ppt课件

现代研究发现入肝经的中药石决明、天麻、羚羊角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有明显的影响。有资料报告53例中医肝病患者,其中有42例患者不同程度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占总数的79.2%经辨证,以肝郁者居多,有37例。肝的生理功能包括了神经、消化、循环和内分泌多个系统的功能。31ppt课件第四节肝病辨证

根据肝的生理功能及特性,肝的病变主要反映在其调畅全身气机、调节情志、疏泄胆汁等功能的失常,因此其常见的症状为:

精神抑郁,急躁易怒,胸胁少腹胀痛,眩晕,肢体震颤,手足抽搐,目疾,月经不调,睾丸疼痛等症状。

32ppt课件肝病的证候可以概括为虚实两类,而以实证为多见。实证包括多由情志所伤,致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气郁化火,气火上逆而致的肝郁气滞证、肝火炽盛证;火劫肝阴,阴不制阳,肝阳上亢而致的肝阳上亢证;阳亢失制,肝阳化风而致的肝风内动证,或寒邪、火邪、湿热之邪内犯而致的寒滞肝脉证、肝胆湿热证。虚证包括多因久病失养,或它脏病变所累,或失血,致使肝阴、肝血不足而致的肝阴虚证、肝血虚证。33ppt课件肝病常见证候一、肝血虚证二、肝阴虚证三、肝郁气滞证四、肝火炽盛证五、肝阳上亢证六、肝风内动证七、寒滞肝脉证34ppt课件一、肝血虚证

【概念】肝血虚证是指由于肝血不足,所系组织器官失养所表现的证候。多因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或因失血、久病,营血亏虚所致。【审证要点】以筋脉、目、爪甲失于濡养的见症及血虚表现。35ppt课件【临床表现】

头晕目眩,视物模糊或夜盲,面白无华,爪甲不荣,或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瞤动,或见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舌淡,脉细。36ppt课件【辨证分析要点】(1)有肝血不足,筋脉、两目、爪甲失养见症(视物模糊或夜盲,爪甲不荣,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瞤动,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2)有血虚见症(头晕目眩,面白无华等)。

37ppt课件二、肝阴虚证

【概念】肝阴虚证是指由于肝之阴液亏损,阴不制阳,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火灼肝阴,或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致使肝阴不足而成。【审证要点】以头目、筋脉、肝络失于滋润及阴虚内热的见症。38ppt课件

【临床表现】

头晕眼花,耳鸣如蝉,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面部烘热或颧红,口咽干燥,或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手足蠕动,胁肋隐隐灼痛,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一贯煎

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杞子麦冬襄,

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39ppt课件【辨证分析要点】(1)有肝阴不足,两目、筋脉失养见症(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胁肋灼痛隐隐,手足蠕动,脉弦)。(2)有阴虚内热征象(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累数等)。一贯煎

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杞子麦冬襄,

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大定风珠鸡子黄,麦地麻芍牡草方,龟板鳖甲胶五味,滋阴熄风最相当。大定风珠40ppt课件当熟悉的是:肝阴虚与肝血虚证同属虚证,为肝脏阴血不足。但是肝血虚证病在本脉,而阳火之象不著;治宜养血柔肝,肝阴虚证,乙癸同源,常常肝肾阴虚并见,虚阳偏亢,症见热象。治当滋肾养肝,佐以清热潜阳之品(滋阴熄风——大定风珠)。肝阴虚证与肝火炽盛证亦当鉴别,因前者属虚热,后者属实火,故异也。41ppt课件

三、肝郁气滞证【概念】肝郁气滞证是指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疏泄不及而致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肝气郁结证,简称肝郁证。多因情志不遂,或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因病邪侵扰,阻遏肝脉,致使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所致。【审证要点】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窜痛,或妇女月经失调等。42ppt课件【临床表现】

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善太息,或见咽部异物感,或见瘿瘤,或见瘰疬,或见胁下癥块,妇女可见乳房作胀疼痛,痛经,月经不调,甚则闭经,舌苔薄白,脉弦或涩。病情轻重与情志变化关系密切。43ppt课件【辨证分析要点】(1)有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见症(情志抑郁、胸胁少腹胀满窜痛、善太息,妇女乳房胀痛或痛经、闭经等)。(2)可见肝气挟痰见症(咽部异部感,瘿瘤、瘰疬)。(3)可见气滞血瘀见症(胁下癥块)。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

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能除。

44ppt课件附:肝气郁结与肝气横逆二证的鉴别共同点:二者都是肝的疏泄功能失常病变,均有肝经所过部位的胀痛及情志变化。不同点:

1.肝气郁结证是疏泄不及,临床以精神抑郁、善太息为特征,

2.肝气横逆证是疏泄太过,先本经发病进而横逆犯胃到脾,故临床以暴躁易怒,胸胁窜痛,并伴有脘腹胀痛,呃逆呕恶等脾胃失其健运的临床表现为特征。45ppt课件四、肝火炽盛证

【概念】肝火炽盛证是指由于肝经火盛,气火上逆,而表现以火热炽盛于上为特征的证候。又称肝火上炎证,简称肝火证,亦有称肝胆火盛证、肝经实火证者。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因火热之邪内侵,或他脏火热累及于肝以致肝胆气火上逆所致。

【审证要点】肝经循行部位表现的实火炽盛症状。46ppt课件【临床表现】

头晕胀痛,痛势若劈,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或胁肋灼痛,或见耳鸣如潮,甚或突发耳聋,或耳内肿痛流脓,不寐或恶梦纷纭,或吐血、衄血,大便秘结,小便黄短,舌质红,苔黄,脉弦数。龙胆泻肝栀芩草,生地车钱泽泻饶,木通柴胡当归入,肝胆湿热力能消

栀子清肝耳疮疡,归草丹皮芩连凉,通窍菖蒲风牛蒡,柴胡引经入耳旁

47ppt课件【辨证分析要点】(1)有肝(胆)经火热炽盛见症(头晕胀痛,痛势若劈,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耳鸣如潮或突发耳聋,不寐,胁肋灼痛、口苦)。(2)有实热征象(尿黄便秘,苔黄舌红,脉弦数)。48ppt课件

心火亢盛、肺热炽盛、胃火亢盛、肝火炽盛四证鉴别:相同症:

恶热喜冷、面红耳赤、烦渴饮冷、身热躁扰、小便黄少、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数而有力49ppt课件鉴别:1.心火亢盛

:烦躁不眠、甚则狂谵神昏、舌尖红绛、口舌生疮2.肺热炽盛:咳喘鼻煽、痰黄稠、胸痛或咽喉红肿热痛3.胃火亢盛:胃酸灼痛、消谷善饥、口臭牙龈红肿热痛4.肝火炽盛:头晕胀痛、耳鸣如潮、胸胁灼痛,脉弦数50ppt课件五、肝阳上亢证【概念】肝阳上亢证是指由于肝肾阴亏,肝阳亢扰于上所表现的上实下虚证候。多因恼怒所伤,气郁化火,火热耗伤肝肾之阴,或因房劳所伤、年老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木失荣,致使肝阳偏亢所致。【审证要点】头目眩晕、胀痛,头重脚轻,腰膝酸软等。51ppt课件【临床表现】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失眠多梦,或见急躁易怒,或见腰膝酸软,或见头重脚轻,舌红少津,脉弦或弦细数。52ppt课件【辨证分析要点】(1)有肝阳升发太过见症(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2)有肝肾阴虚见症(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红少津,脉弦细数)。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桑寄生,栀子黄芩益母草,茯神夜交安神宁。53ppt课件【概念辨析】肝肾阴虚证与肝阳上亢证二者的鉴别分析:二者的病机均为肝肾阴亏,水不涵木,故均有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的症状。

不同之处在于:肝阳上亢证兼为肾亏于下,但不具有阴虚内热的症状,而以肝阳亢逆,气血上冲的症状如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头目胀痛较为突出。肝肾阴虚证则以阴精不足,虚火内扰的颧红盗汗,五心烦热较为突出。肝肾阴虚证纯属虚证,而肝阳上亢证则为上实下虚。54ppt课件55ppt课件六、肝风内动证

肝风内动证是对内生之风的病机、病状的概括。“内风”所以冠以“肝”,这是由于内风之生成与内脏阴阳失调有关,特别与肝的关系更为密切。

《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风内动证则是泛指患者出现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具有“动摇”特点为主的一类证候。根据病因病性的不同,临床常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和血虚生风等不同证候。56ppt课件(一)肝阳化风证【概念】肝阳化风证是指由于肝阳升发,亢逆无制所导致的一类动风证候。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伤阴,或素有肝肾阴亏,阴不制阳,阳亢日久,亢极化风,从而形成本虚标实、上实下虚的动风之证。【辨证依据】以平素即有头晕目眩等肝阳上亢之状,而又突见动风之象,甚或卒然昏倒,半身不遂。

57ppt课件【临床表现】

眩晕欲仆,头摇,或见头痛,或见肢体震颤,项强,或见语言謇涩,手足麻木,或见步履不正,或见舌红,苔白或腻,脉弦细有力,甚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喉中痰鸣,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58ppt课件【辨证分析要点】(1)肝阳亢逆无制的动风见症(眩晕欲仆,肢颤)。(2)有肝肾阴亏见症(舌红脉细、指麻、步履不正)。(3)可见卒中风见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卒倒等)。59ppt课件(二)热极生风证

【概念】热极生风证是指由于邪热炽盛,伤津耗液,筋脉失养所表现的动风证候。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归属血分证。多见于外感温热病中,因邪热亢盛,燔灼心肝二经所致。【审证要点】高热兼见动风之象。60ppt课件【临床表现】

高热,或见烦躁,躁扰如狂,神志昏迷,或见手足抽搐,颈项强直,两目上视,甚则角弓反张,牙关紧闭,或见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61ppt课件【辨证分析要点】(1)有热灼肝经之动风见症(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2)有热扰心神见症(高热烦躁,发狂,神志昏迷等)。

羚角钩藤茯菊桑,贝草竹茹芍地黄;阳邪亢盛成痉厥,肝风内动急煎尝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烦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62ppt课件(三)阴虚动风证【概念】阴虚动风证是指由于阴液亏虚,筋脉失养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