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全解-人教课件_第1页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全解-人教课件_第2页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全解-人教课件_第3页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全解-人教课件_第4页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全解-人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潮流社会主义潮流民族主义潮流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什么是工业革命?

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的一个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工业革命手工操作手工工场机器生产

工厂工场工厂场厂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2.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一)英国工业革命(1)时间:(2)重要发明:(掌握发明时间、人物、机器名称)(3)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部门环节之间的互相促进.(4)生产组织形式变化。1.法国工业革命(其进程受阻碍的因素)2.美国工业革命(发展迅速的因素)3.德意志工业革命(其进程受阻碍的因素)(二)工业革命的扩展(三)工业革命的影响资产阶级统治政权的确立资本雄厚殖民掠夺、海外贸易劳动力充足圈地运动继续推行科技进步工场手工业积累了生产技术市场广阔

英国在18世纪中已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前提条件前提和条件

政权的确立(资产阶级统治)资本雄厚劳动力充足科技进步市场广阔工业革命的必然性工业革命的可能性-----制度保证前提条件

认真观看以下一组图片,看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1765年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成为工业革命的起点骡机70年代末期水力克隆普顿能同时转动几百个纱绽,纺出的纱既细又结实水力织布机80年代中期水力卡特莱特提高织布效率40倍大规模的织布厂出现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英国早期使用蒸汽动力的煤矿美国人富尔顿制成蒸汽汽船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早期英国的火车18世纪的钢铁工厂18世纪的钢铁工厂

同学们根据以上一组图片,你们都看到、想到了什么?

年代内容国别发明人1765珍妮纺纱机英国哈格里夫斯1779骡机英国克隆普顿1785水力织布机英国卡特莱特1785改良蒸汽机英国瓦特1807轮船美国

富尔顿1814蒸汽机车英国史蒂芬孙

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

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注意环境污染?!18世纪中期——19世纪40年代纺织动力蒸汽机采矿冶金运输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手工操作手工工场机器生产

工厂工场工厂场厂英国

大西洋英国法国国德俄国

18世纪末,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后又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如法、德、美、俄、日等。工业革命的扩展

法国工业革命的不利条件不能为工业提供大量的雇佣劳动力;经营方式落后,不能提供工业原料;使国内市场发展缓慢。2.小农经济的大量、长期存在1.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阻抑大型企业的发展;企业经营分散,阻碍新机器和新发明的推广;市场的扩大,受到很大限制。工业革命完成时,法国平均每家企业雇佣工人还不到3人。3.法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靠对农民的租税剥削.殖民争霸中丧失大量的殖民地,丧失大量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严重影响了资本原始积累。4.高利贷资本活跃,影响了工业生产的扩大再生产。

1.西部领土的扩张与开发,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原料。

2.远离欧洲强国,南北邻国较弱,两洋相护,战争少,益于生产发展。

3.外籍移民的大量涌入,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4.无封建社会,旧势力弱,有利于新技术明与推广。

5.从事奴隶贸易,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财富,取得了大量的资金。

美国工业革命完成的原因:美国

大西洋

太平

洋工业革命的影响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结构的变革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巩固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促进近代城市的兴起和近代意识的形成国际联系加强东方从属于西方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工业革命的影响技术革命生产手段:手工劳动—机器大生产生产组织:手工工场—工厂社会革命改变了阶级结构:产生两大对立阶级改变了城乡结构: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改变了东西方的社会结构:东方从属于西方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生产力迅速提高

19世纪50至60年代法国工业总产值

翻了两倍1820年法国蒸汽机只有39台1869年就达到32000台。1720年英国生铁产量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1770年英国煤产量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

3000万吨复习与思考选择题工业革命最早出现的工业部门是(

)A、纺织B、采煤C、冶金D、交通运输

A

以下发明,发明者是美国的有()1)改良蒸汽机2)珍妮纺纱机3)轮船

4)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A、1)2)B、2)3)C、3)4)D、2)4)C

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英国在印度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读后思考:(1)材料中所指“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分别指什么?(2)请以中国为例,加以说明。

所谓“破坏性使命”是指资本主义的侵略掠夺破坏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原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即消灭了旧的社会。

所谓“建设性的使命”是指客观上资本主义国家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为建立西方式的社会奠定了基础。

政治: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思想:“天朝上国”的梦幻破灭了破坏性建设性政治: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经济: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工业产生思想: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再见!情境创设:春秋战国时期,群雄角逐,诸候争霸,虽然泰国地处西陲,远离中原核心地带,比较落后,然而,恰恰是偏远落后的泰国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那么,当时泰国面临哪些机遇能够最终完成统一?一、春秋战国时代特点---大变革时代1、大动荡: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2、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3、大变革:⑴社会经济的变化:随着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奴隶逃亡垦荒,土地私有权逐步得到认可⑵阶级关系的变化:①随着土地私有化,新兴地主实力增强,要求废除奴隶主特权,进行社会变革。②各国先后进行变法,首先魏国李悝变法,之后楚国吴起变法。⑶思想意识形态变化:①表现:儒道法墨等各家宣传自己的学说和主张,形成“百家争鸣”A.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B.墨家:“兼爱”、“非攻”、“尚贤”,反映平民阶层利益。C.法家:“以法为本”,主张除国君外,都要受法律约束。②意义:形成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推动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1、历史作用:⑴政治上:世卿世禄制向赐爵制度的转变,使统治集团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军功地主成为秦统治支柱,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政治体制。⑵军事上:从“夷狄遇之”到“虎狼之国”提高了秦军战斗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⑶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土地私有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秦国实力增强,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国家,为秦的最终统一奠定基础。⑷总

之,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