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冲刺试题(八)一、单选题1.不属于健康领域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内容的一项是()。A.有关身体生长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B.有关师生关系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C.有关安全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D.有关日常健康行为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答案::B解析::健康领域不同内容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包括:(1)有关日常健康行为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2)有关饮食营养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3)有关身体生长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4)有关安全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5)有关心理健康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6)有关体育锻炼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2.儿童学习书面语的最佳时期是()。A.1-2岁B.2-4岁C.4-5岁D.5-6岁答案::D解析::5-7岁是幼儿学习书面语的最佳时期。3.《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少于()。A、2小时B、2.5小时C、3小时D、3.5小时答案::D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三条规定:“幼儿园应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5小时。”故选D。4.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能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A、启蒙性B、发展适宜性C、活动性D、综合性答案::D解析::幼儿园课程内容强调综合性,要求发挥各门课程的多种功能。题中所述只发挥了各种课程某一方面的功能,违背了综合性的教育原则。5.托马斯和切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即容易型、困难型和()A.情绪不稳定型B.多愁善感型C.掩蔽现象型D.迟缓型答案::D解析::容易型婴儿的吃、喝、睡等生理机能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宜新环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困难型突出的特点是时常大声哭闹,烦躁易怒,爱发脾气,在饮食、睡眠等生理机能活动方面缺乏规律,对新事物,新环境接受很慢。迟缓型活动水平很低,行为反应强度很弱,情绪总是消极,而不甚愉快,但也不像困难型婴儿那样总是大声哭闹,而是常常安静地退缩,情绪低落。逃避新事物新刺激,对外界环境和事物的变化适应较慢。6.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A.综合性、活动性、趣味性B.层次性、生活性、趣味性C.综合性、全面性、趣味性D.整合性、情景性、趣味性答案::A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7.为了促使幼儿体验感官和情绪的舒展并增强对色彩、线条、构图等的理解而设置的区域是()A.建构游戏区B.生活操作区C.美工制作区D.益智活动区答案::C解析::美工区是让幼儿进行美术和手工创作的活动区。在这里,幼儿可以画画、涂色、搅拌、折纸、创作贝壳项链、制作图书和贺年卡等。8.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是:3岁仅能辨别()。A.上下B.左右C.前后D.东南答案::A解析::幼儿的空间知觉包括对方位距离(或深度)、形状、大小等的辨别,它需要由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感觉分析器联合活动才能逐步形成。方位知觉:即一个人对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的知觉,包括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是:3岁仅能辨别上下;4岁开始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6岁能较轻松地辨别上下、前后4个方位的水平,但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还会感到困难。方位知觉的形成有赖于儿童从生活经验中不断形成各种空间,也有赖于不断掌握各种表示空间关系的词。9.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心理学研究资料,参照现行学制,对儿童心理发展进行了划分。其中幼儿早期是指()岁。A.0—1B.1—2C.1—3D.3—6答案::C解析::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同的质构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以年龄为标志,所以又称为“年龄阶段”。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心理学研究资料。参照现行学制,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各阶段:婴儿期(1个月—1岁);幼儿早期(1—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6—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17岁)。本题选择C选项。10.幼儿园教育在我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相比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幼儿园教育有其自身的优点,其中不包括()。A.计划性B.目的性C.随意性D.系统性答案::C解析::幼儿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幼儿园教育属于狭义的幼儿教育,主要是指在幼儿园这一幼儿教育机构中,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幼儿园教育在我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计划性、系统性、目的性等,而且既然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幼儿实施教育,那么幼儿园的教育一定是要经过精心设计的,而不是随意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所以本题选C。二、问答题11.简述常规训练的重要性。解析::(1)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常规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习在集体中生活;(3)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维持班级的秩序;(4)常规能够增强幼儿的安全感,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12.结合幼儿园教育实践,试论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幼儿园健康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以及指导要点。解析::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园健康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主要有以下阐述,对幼儿园教师开展健康领域的活动有很多启发:首先是健康领域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其次是健康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和要求:(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2)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3)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4)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5)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6)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7)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最后关于健康领域的指导要点,有以下几点:(1)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2)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3)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4)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三、活动设计题13.分析如下两个场景的环境创设场景一:某幼儿园的运动场上摆放着攀爬网、独木桥、高跷、跳袋、推车等运动器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好器具后开始玩了起来。通过观察发现攀爬网、独木桥被冷落,较少幼儿喜欢玩。过了一会,一个叫圆圆的幼儿对好朋友哲哲说:“我们一起去玩攀爬网好吗?”哲哲皱着眉头说:“不要,我害怕。”圆圆又指着稍矮一些的独木桥说:“那我们一起去玩那边的独木桥吧,这个矮一点。你该不怕了吧!”哲哲还是一脸为难的样子说:“我不想去,还是你自己去吧。”说着就去玩小推车了。就这样圆圆只能独自一人去玩了……一连许多日子,虽然老师在不断地鼓励幼儿,但是运动时段里像圆圆那样去攀爬网运动的小朋友较其他地方的要少许多。场景二:在提供的运动器械的基础上,幼儿教师们增加了一些小道具:如瓢虫帽子、软布小花、软塑积木、用纸板箱制作的猫咪、钓竿及幼儿绘画的小鱼等,创设出给小猫喂鱼(设置了独木桥)、瓢虫种花(设置了攀爬网)、造高楼等游戏情景。经过观察发现,这三项活动参与的幼儿人数不相上下。有意地观察了圆圆和哲哲,起先是圆圆邀请哲哲:“我们去抓鱼给小猫吃好吗?”哲哲欣然应允,两人打扮成捕鱼人,提着鱼篓,手拉手跑了过去。这次哲哲勇敢地蹲在窄窄的独木桥上,努力地抓起了一条大鱼,当他把鱼喂进小猫的嘴里时,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接着他主动对圆圆说:“我们去当小瓢虫好吗?”他们一同来到了瓢虫种花的地方,戴上瓢虫帽,把自己装扮成小瓢虫,背上负重的小包,勇敢地向“小山”(攀爬网)跑去……两个场景中的环境设计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一种设计,说明理由。解析::(1)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场景一是器械运动场景,而场景二通过情境性设计把器械运动场景变成了情境运动场景。场景二更适合幼儿的发展和需要。(2)同样是攀爬网、独木桥等运动器具,教师只是在第二个场景中添加了一些道具,将运动的环境创设成具有情景性的环境。情景化的运动环境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在一个个角色的支撑下置身于某一具体的情景中,他们会更乐意去参与运动,忽略或克服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样使幼儿获得更多的运动机会,增加幼儿与器械的互动,从而使幼儿的各种运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情景化的环境把幼儿的活动与他们的运动能力水平及兴趣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3)场景二更进一步证明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赞成场景二的设计。四、论述题14.试举例说明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解析::【知识点】幼儿思维的发展。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思维方式的变化①直觉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两岁前的婴儿头脑中几乎没有多少表象和经验.也不会进行逻辑推理,他们必须而且只能通过自己的动作才能发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幼儿早期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思维。②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般认为2.5~3岁是幼儿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化的关键年龄。三至六七岁幼儿的思维主要就是具体形象思维。其主要特点是:具有了具体形象性和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③抽象逻辑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运用概念、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它是靠语言进行的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幼儿阶段抽象思维仅仅开始萌芽。(2)思维工具的变化在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的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则由小到大,可分三个阶段:①思维活动主要依靠感知和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②思维主要以表象为工具,边做边说,语言和动作不分离。③思维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五、材料分析题15.兰兰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天她拿起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想画小猫咪。”她先画了猫头、猫耳朵,然后画了条线说:“这是草地。”她在上面画了小草和小花,接着又画了一只兔子,边画边说:“哎呀,不像不像,像什么呢像小火车。”这时她又突然说:“小猫还没嘴呢!也没画胡子。”于是又画了起来。问题:(1)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什么特点为什么(2)简述如何培养幼儿的有意想象。解析::(1)兰兰画画能够先想后画,虽然有时偏离主题,但能够很快自动回到主题上来。这说明中班幼儿想象虽然仍以无意性为主,但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2)培养幼儿有意想象的策略①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使他们获得更多的进行想象加工的原材料。②在游戏中,启发、鼓励幼儿大胆想象。③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有主题的想象活动,并准备有关活动材料,如玩具、绘画材料等。④及时给予言语提示,使幼儿的想象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16.材料小班入园第二周,王老师发现小雅在餐点与运动后,仍会哭着要妈妈。老师抱她,感觉她身体绷得紧,问她要不要去小便,她摇头。老师又问:"要不要去大便"她点头。老师牵她到卫生间,她只拉了一点就离开了。过一会儿,她又哭了。老师给她新玩具和她一起玩游戏,但她的情绪还是不好。离园时,老师与她妈妈约谈,了解到小雅在幼儿园拉不出大便。第二天早操后,小雅又哭了,老师蹲下轻声问:"小雅是想上厕所了吗?"她点头。老师带她去上厕所,她又只拉一点就站起。"老师陪你多蹲一会儿,把大便都拉出来,好吗?"小雅又蹲下,但频频回头。这时,自动冲厕水箱的水"晔"的一声冲水,小雅"哇哇"大哭,扑到老师身上。老师紧紧地抱住她,轻柔地说:"老师抱着你,好吗?"老师将水箱龙头关小,把小雅报到离冲水远一点的位置蹲下,小雅顺利拉完大便。连续一段时间,老师们轮流陪小雅上厕所,并知道她观察、了解水箱装满水会自动冲水情节厕所。小雅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厕所,笑容回到了脸上。问题:请分析上述材料中教师的适宜行为。(20分)解析::【答案要点】《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部管理办法模板
- 军事传播管理办法
- 军港管理办法修订
- 农业用火管理办法
- 农垦安全管理办法
- 农村制度管理办法
- 农村水井管理办法
- 农用资料管理办法
- 农行双录管理办法
- 农险投诉管理办法
- 九招致胜课件完整版
- 2014年欧洲儿童急性胃肠炎诊治指南
- YS/T 617.1-2007铝、镁及其合金粉理化性能测定方法 第1部分:活性铝、活性镁、活性铝镁量的测定 气体容量法
- GB/T 1972-2005碟形弹簧
- 保育员三级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 画册设计工作计划模板
- 送达地址确认书(诉讼类范本)
- 东北地区玉米施肥现状、问题与对策
- 图文全文解读2022年发改委发布《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PPT
- 钢铁中日材料对照表
- 涟水县高沟中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导师工作手册》(共58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