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_第1页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_第2页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_第3页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_第4页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学习目标掌握while语句的语法规则、执行过程和使用方法;●掌握dowhile语句的语法规则、执行过程和使用方法;掌握for语句的语法规则、执行过程和使用方法;●理解循环结构的嵌套;掌握循环的中途退出的表示方法;●掌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方法及典型算法。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第四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学习目标掌握while语句的语法规则、执行过程和使用方法;●掌握dowhile语句的语法规则、执行过程和使用方法;掌握for语句的语法规则、执行过程和使用方法;●理解循环结构的嵌套;掌握循环的中途退出的表示方法;●掌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方法及典型算法。本章要点三种循环语句的基本形式●循环语句的使用规则循环程序设计常用的算法"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我们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第一,教师不应该再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应该是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探讨的合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教学中,师生地位平等,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得以发挥。例如:教学“长正方形的面积”时,课一开始,教师就说:”今天咱们共同来研究长正方形的面积,既然是研究,我们就要互相合作,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我有不懂的地方也要问你们,咱们可以互相提问,共同解决问题。“这个开场白,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参与他们学习的一分子,是他们的朋友,距离感一下子没有了。上课过程中,学生大胆提问,与老师一起探讨研究,甚至和老师争论,学生和老师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在这样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在教师的组织、参与、指导中,学生学得很快乐,在快乐的心境下,学生的创造性必然会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二,要相信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人,陶行知老先生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每个学生身上都会有创新精神的火花闪现,这火花需要我们去保护、去点燃。记得我校老师在讲“长方形的四个角都相等”这部分知识时,让学生动手验证这个结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拿出三角板去量每一个角。这时老师发现有个学生是把长方形纸对折两次,使四个角完全重合,很快就验证出了结论。老师马上表扬他是第一个完成的。当同学们都验证完后,老师让这个学生说说他的想法,并表扬“你的方法很好,你真聪明!同学们用量的方法可以得出结论,相比较之下,用对折的方法既简单又快,希望大家今后多动脑筋,想出最好、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老师的一番话,既表扬了有创新的那位同学,又鼓励了全班同学。第三,要正确处理好“训”和“练”的关系,所谓训练,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学生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应该说,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获得知识的训练过程更重要。这个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过程,是提高学习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要正确处理好“训”和“练”的关系,教师必须深入吃透大纲精神,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对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师要清楚每一个教学环节是为了训练大纲规定的哪种能力要求,如何完成这些要求,在练习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启发诱导、逐步解决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练”有目的,“练”有兴趣,“练”有提高。第四,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教师只有留给学生教导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才能发展起来。学生说的时候,即使没有说对,他这种大胆参与的精神也是值得鼓励的。如果因为学生没有回答好问题而完全否定他,那样会伤害学生的学习情感,使他们失去自信心。总之,教师是个体,而全体学生是群体。教师的思维不能替代学生的思维,个别学生的思维可能超过教师。因此,教师要大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河北省容城县晾马台乡东张庄小学)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教育工作凸显成效。但是也有一小部分教师没有吃透新课程改革理念,使得教学改革工作走进了误区,本人就此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供同仁探讨分析。新课程改革工作得到推广和落实,小学语文教学成效成果纷呈,但由于部分教师没有全面深入地理解新课程改革理念,在落实的过程中往往走进一个个误区,为使小学教学改革工作尽善尽美,各位同仁应给予足够重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教学改革工作更加深入。一、重视“学生为主”,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很多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都以此为中心,整个过程都渗透这一原则。但是也有部分教师太过强调形式,没有深入思考,教学成效也达不到预期效果。例如,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引进课堂,只注重形式上的引用,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再向学生提出探究思考题,让学生自行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对学生的“放任自流”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杂乱无章,过程轰轰烈烈,结果却效果欠佳。教师应深刻领悟新课程理念,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当学生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不能直接给予答案,而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确保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序进行。在学习活动结束以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归纳梳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成效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学成效。二、灵活“改进手段”,充分运用电教设备一直以来,陈旧落后的教学手段是造成小学语文教学成效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新课程改革工作针对这一现象,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成功地推出了多媒体手段,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普及,使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有个别教师在工作中过于依赖这一教学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成品教学课件,不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只是按照固定的程序开展教学活动,出现了“运用电脑多过运用人脑”的现象,对于成功教案的生搬硬套并没有让教学成效有大的起色,反而让教学活动陷入僵局。教师应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最大成效,紧密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于下载的成品课件,教师应经过认真的筛选并学会自己运用设计软件进行修改和完善,设计出更适合学生学习基础和身心发展特点的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促进和辅助作用。三、适度“创设情境”,掌控课堂教学氛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教学内容,加深理解,提升教学成效。但是有一部分教师在情景创设这一教学环节走进了误区,使用各种手段,过于追求情境感染力。教师用教学过程中的大量时间制造煽情,使得教学活动变成了教师的表演秀,课堂就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学生就变成了道具,教学成效更是一般。为了让教学活动脱离为了煽情而营造氛围的怪圈,教师应结合教学的需要和进度,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穿插运用。创设情境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所以不能只是为了增加观赏性而教学,而应在关键环节发挥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四、创设“和谐关系”,合理运用激励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教学成效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对学生开展赏识教育,让学生在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中感知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小学语文教师降低了表扬的门槛,过多过滥的表扬反而降低了学生情感体验的敏感度,使得激励手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合理运用激励手段,最重要的是控制好表扬的门槛,应针对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制定不同的标准。面对学困生时,应适当降低表扬门槛,加大激励手段的运用力度,增加学困生对成功的感知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整体提升。总而言之,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在教学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忽略其中的不足之处。在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回顾教学工作,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取长补短,提升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成效。第四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第四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1本章要点三种循环语句的基本形式●循环语句的使用规则循环程序设计常用的算法本章要点2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3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44.1循环结构概述用循环程序实现293945#include<stdio.h>voidmainoPressanykeytocontinueintx,max,n=1;/*变量max中存放最大数n记录读入数据的个数*/scanf(%d",&x)max-x,scanf(%d",&x)nif(x>max)max=Xif(n<10)gotoloop;printf("max=%d\n",max)4.1循环结构概述54.1循环结构概述G语言中,实现循环的语句:1.用while语句2.用do-while语句3.用for语句4.用goto语句和ⅱ语句构造循环4.1循环结构概述64.2while循环语句4.2.1while循环语句概任意表达式形式whle(表达式)语句假(0表达式真(非0)2.特点语句实现“当型”循环先判断,后执行当条件满足时,执行语句。while的后续语句有可能一次也不执行4.2while循环语句74.1while循环语句【例4-2】求前n个数的平方和:∑2题目分析(1)可以用while循环来实现,首先设置一个累计器sum,其初值为0,利用sum=sum+i*i来计算,i依次取1、2、、n,将i的初值置为1,n由程序输入(2)每执行1次“sum=sum+i*i;”后,i的值增加1;当i的值增到n时,停止计算。(3)此时,sum的值就是前n个数的平方和4.1while循环语句84.1while循环语句用while循环计算前n个数的平方和*#include<stdio.h>i=11,n=18,sun=385voidmainOPressanykeytocontinueinti=l,sum=0,n;printf("输入一个整数n:");canf("%d",&n);while(i<=n)sumsum+iiprintf("i=%d,n=%d,sum%d\n",i,n,sum);4.1while循环语句94.1while循环语句程序说明(1)我们可以看到,while语句的循环是通过变量i的值控制的,当in时循环停止。(2)i的初值为1,这一点很重要它保证循环正常开始(3)在循环体内,每次循环都执行i+;语句,所以保证每循环一次i的值增加为1,当i的值大于n时循环结束。这点也很重要,我们看到如果没有该语句,i的值不会发生变化,循环将无限的执行下去,这种情况称为死循环,结构化程序设计中是不允许发生的。i的值可以从1到n,也可以从n到1,该例可以写成如下程序4.1while循环语句10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11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12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13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14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15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16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17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18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19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20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21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22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23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24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25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26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27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28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29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30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31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32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33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34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35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36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37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38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39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40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41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42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43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44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45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46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47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48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49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50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51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52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53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54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55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件56循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